第296章 回首西望

深夜,唐軍開始撤離,回紇大軍最終以傷亡六千餘人的代價拿下了星星峽最西面的白雲堡,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但在奪取中間一座城堡時,雖然傷亡遠不像第一座城堡那麼大,但卻耗了兩天時間,唐軍的火藥有效地放慢了他們的腳步。

時間,王思雨要的就是時間,在有針對性地抵抗了三天後,從酒泉、敦煌的兩萬五千名援軍終於趕到,回紇軍再也拿不下第三座城堡,頡幹迦斯知道戰機已經不再,他就此罷手,布重兵把守星星峽的中段和西端,將唐軍堵在河西,自己則率領大軍南下,要迎戰吐蕃贊普赤松德贊。

五月二十日後,張煥親率十五萬大軍陸陸續續抵達了星星峽。

這是張煥第一次來到星星峽,他默默地注視着遠方,那片同樣湛藍的天空下,他的先輩們曾經在這片大地上縱橫馳騁,侯

“末將參見都督!”他翻身下馬,半跪向張煥行了一軍禮。

“你是丁嘯遠將

記得每一下屬的名字和他們地長處,是做一個合格主公的必備,張煥微微笑道:“前年軍院騎射第三名。我沒記錯吧!”

“都督還記得小人?”丁嘯遠十分驚訝,一種莫名的感動在他心中顫動,要知道。西涼軍已經近四十萬人了,這裡面有多少都尉。而都督卻還記得自己,一個當年被他解救的卑賤的奴隸。

“末將受王思雨將軍之命,特來迎接都督。”

張煥點點頭,他又溫和地笑道:“說說看,敵軍在星星峽的駐軍如何?”

他已經知道了三座城堡已失其二,但唐軍只損失了千餘人,而且都是在與敵人騎兵白刃戰中陣亡的騎兵將士,而對方卻損失了近八千人。很明顯,這是王思雨地作戰思路,不拘泥於一城一堡的得失,在保證戰略上不失敗的前提下,儘可能地保存實力,並有效殲滅敵軍地有生力量,這也是軍院總教官白光遠的作戰思路。王思雨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

“回稟都督。\\\\\\頡幹迦斯在明輝堡和白雲堡大約部署了九千餘人。”丁嘯遠想起這次防守地失利,他不由嘆了口氣道:“末將等出戰不利。丟失了關隘,請都督責罰。”

“頡幹迦斯靠七萬騎兵便能拿下城堡,我們有十幾萬大軍,又有先進的攻城器,難道還奪不回來嗎?”

張煥輕輕一擺手,“責罰之事以後再說,我要親眼去看一看情況。”

大軍浩浩蕩蕩向星星峽開去,兩個時辰後,終於抵達了小鎮,大軍便在湖泊旁紮下了大營,密密麻麻的營帳一眼望不見頭,足足連綿了十幾裡。\\\\\\

大營外的木柵欄已經圍好,柵欄前挖了三條長長的壕溝,裡面佈滿了尖樁和鹿角,大營裡異常忙碌,一隊隊士兵正從馬車上卸下物資,搬進後勤帳中。

一、二、三!十幾名士兵拉起了一頂帳篷,隨即將另一頭的木樁深深地打進了泥土之中,大營兩側又傳來一陣歡呼,幾座高高的崗哨塔聳立起來了。

就在軍營熱火朝天的忙碌中,王思雨在十幾個親兵地陪同下前來向張煥述職,他不停地向士兵們點頭致意,快步來到帥帳前,張煥的親兵立刻向他行了一禮道:“都督早已等候多時,請王將軍進去。==”

帥帳正中擺放着一張巨大的沙盤,由十幾塊小沙盤拼成,足足佔據了半個帳篷,上面是詳盡的安西地圖,東起酒泉,西至鹹海,北達夷播海(今巴爾喀什湖),南抵吐火羅和大小勃律,沙盤上有白雪皚皚的山脈、有漫漫大漠沙丘,更有一處一處的綠洲和河流湖泊,數百座大小不一的城池、守捉分佈在其中,這是近千名斥候耗時三年繪製而成。

帳篷裡除了張煥外,還有幾名隨軍謀士,一名專門管理沙盤地軍務郎正抱着一本厚厚地冊子站在一旁,冊子裡有每個城池的詳盡資料,歷史、民族、駐兵、人口,城池地情況等等,但也不是很完整,許多蔥嶺以西的城池情況還在蒐集中。

此刻,張煥正將一面黃色的小旗從疏勒鎮的城頭拔下,他在路上剛剛得到消息,由於赤松德贊從吐火羅北上,必經疏勒鎮,孤軍守在疏勒的曹令忠已經被迫放棄疏勒,二千多名唐軍和他們的家屬一萬餘人轉道去了于闐鎮,現在情況不明,也就是說,現在的安西已經沒有屬於大唐的城池了。

奪回安西一直是張煥既定戰略,佔領河西后,由於兩淮局勢不穩,他便暫時擱置了西進的計劃,轉頭向東發展,現在隨着新內閣的建立,大唐三權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時局也逐漸穩定下來,趁着這個朝局暫時穩定的機會,他便繼續向西實施西進戰略,在朝中,他讓張破天代理自己的投票權,而他本人則將全部精力放在安西之上。\\\\\\

奪取安西,不僅僅是爲了恢復盛唐的榮耀,它還有着更深遠的戰略意義,由於多年的黷武窮兵,吐蕃已經從二十年前最強盛之時慢慢走向了衰落,兵力銳減、財政枯竭,且失去了奴隸的來源,爲了挽救衰落,赤松德贊在爭奪吐火羅失敗後,便將最後的希望押在安西上,企圖控制整個安西,以安西爲基地,從東西方貿易中獲取最大的利益,而一旦它失去安西,吐蕃的勢力也就將全面退縮回青藏高原,只會在衰落與內訌中走向滅亡。

而回紇已經將國策轉向西方,但西方民族矛盾重重,大食人、葛邏祿人、夏留斯人、突騎施人等等勢力也未必讓它輕易西進,所以奪取北庭、安西,也同樣回成爲它西進的跳板,而且一旦西進失敗,回紇必將回首東顧,這樣安西和漠北,回紇便形成了對大唐的戰略包圍,如果河西、河湟等養馬之地一旦失去,那漢人對付北方遊牧民族也就將面臨數百年的劣勢。

相反,如果唐軍能拿回安西,回紇人只能越過金山,從葛邏祿人那裡打通向西的道路,對於西域的穩定和安全,意義都十分重大。

也就是這個緣故,張煥便下定了決心,趁吐蕃與回紇爭奪安西的機會,以支援安西節度使曹令忠爲藉口,出兵奪回這片曾經屬於大唐的土地。

“屬下參見都督!”王思雨走進大帳,單膝跪下,張煥深深行了一禮。

王思雨一直是張煥的心腹愛將,正因爲對他的信任,張煥才賦予他臨機處變的決策權力,王思雨也不負他的期望,在這次回紇對星星峽的突襲中處置得當,以微小的損失,贏的了時間,也換取了大局上的有利。

現在張煥對回紇宣戰,也因此有了最充足的理由,他是被迫進行反擊。

張煥笑着上前,將他扶起,見他眉眼中有沮喪之色,知道他心裡還是爲失去兩城而耿耿於懷,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也是一個老將了,怎麼就不從大局上想想,失去兩城,反而給了我們西進藉口和戰機。”

事實上王思雨在放棄白雲堡之前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但他卻不願過早說出,唯恐會被人理解爲掩蓋失敗的藉口,他寧可先被處罰,然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

今天都督的一句話使他的眼睛漸漸的亮了,西進藉口和戰機,難道都督和他的想法是一樣嗎?

他表情的變化張煥早已經看在眼裡,便取過木杆遞給了他,微微一笑道:“把你的想法說出來,看咱們是不是不謀而合?”

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58章 小酒肆第326章 安西戰略(十六)第31章 長安行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229章 厲兵秣馬(二)第5章 唐廷的決策.第67章 驚天變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266章 第三者是誰?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91章 導火線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97章 翠雲居第134章 謀取河西(中)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50章 鳳翔行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24章 碎葉風雲(五)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46章 大湖築城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2章 殺人風波.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24章 碎葉風雲(五)第82章 憶往事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191章 厲兵秣馬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58章 放下屠刀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56章 危險邊緣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238章 虛晃一槍第65 章 慢收官第93章 臨抉擇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375章 江淮風雲(中)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52章 戰朝堂(一)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55章 戰朝堂(四)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55章 滅頂之災第246章 設匭風波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22章 離別日第373章 步步連環(下)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100章 爭奪家主(二)第388章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
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58章 小酒肆第326章 安西戰略(十六)第31章 長安行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229章 厲兵秣馬(二)第5章 唐廷的決策.第67章 驚天變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266章 第三者是誰?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91章 導火線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97章 翠雲居第134章 謀取河西(中)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50章 鳳翔行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24章 碎葉風雲(五)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46章 大湖築城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2章 殺人風波.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24章 碎葉風雲(五)第82章 憶往事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191章 厲兵秣馬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58章 放下屠刀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56章 危險邊緣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238章 虛晃一槍第65 章 慢收官第93章 臨抉擇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375章 江淮風雲(中)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52章 戰朝堂(一)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55章 戰朝堂(四)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55章 滅頂之災第246章 設匭風波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22章 離別日第373章 步步連環(下)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100章 爭奪家主(二)第388章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