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戰朝堂(三)

含元殿上一片寂靜,羣臣皆默然無語,儼如時光倒流,十年前,也是新年朝會,張破天被崔圓逼迫下臺的情景彷彿又重現。

但崔圓不是張破天,他仍有雄厚的實力,鹿死誰手,還未爲可知。

沉默良久,崔圓終於對天子李系道:“陛下,臣也希望把事情講清楚,還所有人一個公道,請陛下恩准!”

李系微微點頭,答應了他的請求。

“陛下有旨,宣崔雄覲見!”

“宣崔雄覲見.....”

聲音漸漸傳遠,這時崔圓瞥了韋諤一眼,冷冷道:“我將崔雄喚來對質,不知韋尚書的人證,莫要又是道聽途說。”

“哼!不僅是人證,我會請出真正的英雄來和崔雄對質。”他快步走到殿下,對一名侍衛低語幾句,那侍衛隨即迅速離殿而去。

崔圓目光閃爍,所有的人皆不再說話,各自想着心事,大殿裡的氣氛變得沉悶無比,一點一滴的時間就這樣緩緩過去,僅僅只過去一刻鐘,就彷彿熬過了千年萬年。

大殿外終於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衆人頓時來了精神,一名侍衛快步跑進,跪下行禮道:“啓稟陛下,崔雄和張煥帶到!”

李系看了看崔圓和韋諤,眼裡露出一絲極爲細小的狡猾神情,一閃而過,他微微笑道:“兩位愛卿,現在就開始嗎?”

崔圓和韋諤深深地對望一眼,同時點了點頭。

“賜張煥白衣,宣二人覲見!”

......

所謂賜白衣就是大唐皇帝接見沒有身份之人的一種恩賜,很快,張煥穿上白衣,緩緩地走上了這座大唐最宏偉的宮殿。

疑惑、輕視、敬佩,各種目光交織在一起,彷彿層層大網將他緊緊包裹,但他卻目光平靜而從容,在無數驕傲而高貴的頭顱面前昂首穿行。

在他後面的崔雄也毫不畏懼,雄赳赳地步入大殿,彷彿一隻好鬥的公雞在四處尋找對手,眼睛裡充滿了輕蔑和傲慢之色。

一個清朗的聲音、一個嘶啞的聲音先後在大殿上響起,“太原民張煥....鳳翔軍中郎將崔雄....叩見皇帝陛下,祝陛下萬歲、萬萬歲!”

“兩位平身!”李系饒有興趣地打量着這兩個年輕人,他對崔雄還有印象,在去年三月的曲江宴上,他將汾陽郡王郭子儀的孫子打得頭破血流。

李繫心中暗暗搖頭,眼光便落在了張煥的身上,他取過張煥的名碟,隨手翻了翻笑道:“原來你是張尚書的侄子。”

張煥點點頭,沉聲道:“正是!”

這時,旁邊的崔慶功已經忍無可忍,他上前一步道:“陛下,既然現在兩位當事者皆在,問一問便可知道究竟是誰在冒功,又何必管他是誰的子侄?”

“慶功!”崔圓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回頭又對李系笑道:“臣看這兩個年輕人皆昂首而入,膽識不凡,不如讓他們自己敘述,以表其功,陛下以爲如何?”

“也好,那你們二位誰先說?”

“我先來!”崔雄一步站出,他輕蔑地斜睨了張煥一眼,似乎不恥與這個冒功者同列,他向大殿衆臣拱了拱手道:“在下崔雄,兩個月前是鳳翔軍下斥候校尉,十二月初十,我奉了嚴泰將軍的軍令,率一百名手下去馬鞍嶺一帶探視回紇軍大營,由於敵軍防禦嚴密,我便率領弟兄們到嶺上去觀察,卻無意中發現了嶺後的回紇糧草重地,約有兩千餘人護衛,我深知若回紇失去糧草,那他們大軍必敗無疑,所以我趁夜便摸進敵營,放火燒了他們的糧草。”

說到這裡,崔雄嘴裡含糊一下,又道:“當時夜黑風高,我是用火箭射入點燃了草料堆,得以大功告成,絕無虛言!”

“陛下!各位大臣!我兒所言句句是實。”

崔慶功得意地舉起回紇人的口供和一把燒得彎曲的長劍,高聲道:“我這裡有回紇人的口供,以及我兒遺留在現場的佩劍,這就是證據。”

他回頭冷冷地瞥了一眼張煥,不屑地道:“讀書人!你要冒功也要分一分場合和對象,偷襲回紇人大營,我諒你也沒那個膽子。”

這次崔圓卻沒有阻止崔慶功的出頭,更沒有指責他背對皇帝的無禮,他微微閤眼,彷彿是睡着一般。

大殿上的議論之聲先是竊竊私語,隨着崔慶功的舉證,議論之聲開始越來越大,連裴俊和楚行水都掩飾不住眼中的焦慮,一齊向韋諤望去,天時、地利、人和崔雄都已佔全,張煥又該如何翻身,難道他還有證據在手中嗎?若僅僅只是紅口白牙的話,這場軍功之爭可就輸定了。

張煥卻淡淡一笑,“我是從河裡潛入糧庫裡面點的火......”

他話的沒說完,王昂便哈哈大笑,打斷了他的敘述,“張賢侄,人要有自知之明,如果是夏天,你從水進去倒也說得過去,可這是十二月的寒冬,你不覺得自己說得很可笑嗎?”

“王尚書身子嬌貴,自然無法想象十二月下河的情形,可戰場之上莫說下河,就是下火海也是極正常之事。”

張破天呵呵一笑站出了朝班,他上前向李系深深施一禮道:“陛下!爲臣適才走神,沒有聽清崔小將軍所言,陛下可否容臣再問他一問?”

此時,除了崔圓外,大殿上所有的大臣都無比驚訝,甚至是震驚,張破天竟然爲張煥出頭,難道彼此敵視了十年的二張又和好了嗎?

李系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張破天的請求,張破天又看了看崔圓,微微笑道:“相國不反對吧!”

崔圓摸了摸碩大的鼻子,亦呵呵一笑道:“太師何出此言,儘管問就是!”

張破天負手慢慢走到崔雄面前,笑眯眯道:“小將軍,適才聽你說,你兩個月前只是個斥候校尉,去馬鞍嶺探視回紇軍虛實,只率領一百手下,可對?”

崔雄挺了挺粗壯的脖子,嚥了口唾沫道:“正是!”

張破天點了點頭,又問道:“你說你是用火箭點燃了糧垛,是不是?”

“不對!是先點燃了草料垛。”崔雄開始有點緊張起來,聲音微微發抖。

張破天微微一笑,“那就草料垛吧!嗯!我還記得你說糧庫裡還有兩千回紇兵護衛,是嗎?”

崔雄點了點頭,他有些不安地向父親看去,崔慶功也漸漸意識道了不妙,當時他向兵部備案時就沒把此事放在心上,所以一些細節上的問題也沒有仔細推敲,一般文官也聽不出其中的破綻,但張破天不同,他可是廝殺了幾十年的老將,他懂!

但現在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張破天問自己兒子,事實上,他也是剛剛纔知道張煥是潛水進去燒的軍糧,在此之前,去審視過實地的行軍司馬給他說過,進糧庫燒軍糧,根本就不可能辦到。

崔慶功眼光閃動,似乎若有所思。

這時,張破天不露聲色地又瞥了一眼崔雄,忽然問道:“既然你們有一百多人,那你是怎麼避開哨兵的巡防?”

“當時我們沒有看見哨兵!”崔雄脫口而出。

“是嗎?既然沒有看見哨兵,那爲何還用火箭?直接進去燒糧不就行了嗎?”

“不!不是!我的意思是說,哨兵沒有發現我,我是一人潛入敵營,弟兄們都在外面等着!”

張破天淡淡一笑,“一百多騎兵在外面等着居然不被發現,這些守糧庫的回紇兵真該死了。”

“他們都在數裡外,當然不會被發現!”崔雄有些着急了。

“那你是怎麼逃掉的?可別告訴我射完火箭後,回紇哨兵還沒發現你,然後你就趁亂從容離開?”

這時,一旁的韋諤大聲應和道:“說得不錯,糧庫重地最忌諱的就是火,一個角落突然冒出一團火,就算巡哨都是瞎子沒看見,那哨塔上呢?難道他們也看不見嗎?既然被發現,還能讓你從容離開?你別再說是弟兄們來接應,你的弟兄們可在數裡外呢!”

崔雄臉脹得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旁邊的崔圓終於忍不住替他打圓場道:“二位都是帶兵之人,應知道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憑想象來度量,所以說崔雄只是僥倖成功,否則他早死掉了。”

“相國說得極是,是不能憑想象。”張破天笑了笑,又問崔雄道:“請問崔小將軍當時是用什麼弓?”

“這個....”崔雄已經不敢再隨口回答,象三百斤的大硬弓他拉不動,想了想他還是如實答道:“我用的是百斤左右的普通弓。”

“不錯!你說的是實話。”張破天從懷裡摸出一本地圖,將它抖開道:“這時我從兵部借到的地圖副本,就是馬鞍嶺奇襲戰的地圖,是當時行軍司馬所繪,上面還有他的簽名。”

他將地圖高高舉起,大聲對衆臣道:“地圖上寫得清清楚楚,糧庫的柵欄皆高達四丈,糧垛距離柵欄更是有百步之遙,若弓箭要越過這些柵欄射中糧垛,最起碼也要站在百步外,這樣一裡一外,離糧垛就有兩百步的距離,可三百斤的大硬弓最遠射程也不過百步,而崔小將軍百斤左右的普通弓又怎麼能射出兩百步遠?況且,他說射中的是草料垛,而草料垛都在第二排,根本就是被擋住的?”

說到這裡,張破天笑吟吟問崔雄道:“你來給我說說,你是怎麼樣用百十斤弓射出兩百步遠,並且用一支火箭射穿了兩丈粗的糧垛,點燃後面的草料垛?”

........

-------------

(馬上就要被擠下新書榜前三了,

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60章 罷官職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43章 左相國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46章 大唐帝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79章 計中計第21章 柳條箱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77章 狹路逢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416章 筆筒案第168章 抉擇(下)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86章 置新宅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86章 置新宅第49章 挑內亂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25章 賭意氣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7章 相親會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363章 絕代佳人第63章 別佳人(下)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173章 發現金礦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85章 遇故人第78章 慶功欲第13章 重返西域第47章 崔皇后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212章 奴隸風波第43章 左相國第60章 殘月如血第14章 小聚會第173章 發現金礦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100章 爭奪家主(二)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222章 風雲突變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414章 筆筒案(二)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74章 爭兵權(三)第125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36章 風不止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49章 挑內亂第101章 爭奪家主(三)第379章 江淮風雲(六)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83章 各逞心機(中)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41章 故人信第40章 視察工坊第55章 戰朝堂(四)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333章 國事煩憂(上)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330章 矛盾叢生(上)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4章 揮琵琶(下)第72章 爭兵權(一)第86章 置新宅第47章 崔皇后第19章 瘋狂的代價.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35章 利與情第10章 查舊帳(上)第101章 爭奪家主(三)
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60章 罷官職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43章 左相國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46章 大唐帝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79章 計中計第21章 柳條箱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77章 狹路逢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416章 筆筒案第168章 抉擇(下)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86章 置新宅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86章 置新宅第49章 挑內亂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25章 賭意氣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7章 相親會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363章 絕代佳人第63章 別佳人(下)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173章 發現金礦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85章 遇故人第78章 慶功欲第13章 重返西域第47章 崔皇后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212章 奴隸風波第43章 左相國第60章 殘月如血第14章 小聚會第173章 發現金礦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100章 爭奪家主(二)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222章 風雲突變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414章 筆筒案(二)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74章 爭兵權(三)第125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36章 風不止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49章 挑內亂第101章 爭奪家主(三)第379章 江淮風雲(六)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83章 各逞心機(中)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41章 故人信第40章 視察工坊第55章 戰朝堂(四)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333章 國事煩憂(上)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330章 矛盾叢生(上)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4章 揮琵琶(下)第72章 爭兵權(一)第86章 置新宅第47章 崔皇后第19章 瘋狂的代價.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35章 利與情第10章 查舊帳(上)第101章 爭奪家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