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長安信使

永安元年十一月,一場暴風雪突襲河西,暴風雪足足下了近半個月,風雪蹂躪、摧殘地面上的一切,到風雪暫停時,河西大地已是一片白雪的世界,厚厚的積雪足有數尺,最厚處深達一丈,牧民的帳篷紛紛被壓垮,生存受到了威脅,衆多的牧民趕着牛羊,從四面八方向附近的城池避難。

張掖城和其他河西走廊上的城池一樣,這幾日也已是人滿爲患,小小的城池竟涌進了十幾萬人,還有大量的牛羊馬匹,人員爆滿、臭氣熏天,張掖刺史孟郊更是不辭辛勞地安置災民,解決問題,他已經三天三夜沒有閤眼了。

這天下午,他剛剛安置好一羣羌人,正拖着疲憊的身軀返回州衙,這時,一名衙役慌慌張張跑來稟報,“使君,都督回來了,剛纔派人來報信,他已到三十里外。”

孟郊大吃一驚,渾身的疲憊一掃而光,他跳了起來便喊道:“你速去告之嚴司馬,讓他收拾出官邸。”

孟郊也來不及去衙門,帶上十幾個從人便慌慌張張出城門迎接張煥去了。

經過二十幾天的艱難跋涉,張煥率領三萬大軍終於抵達了張掖,河西大雪,他也無法繼續東行,便決定暫駐張掖。

張煥停住戰馬,打手簾眺望遠方,在烏雲低沉的蒼穹下,遠方是茫茫無際的雪原,張掖城隱隱可見。

“都督。看樣子這場暴風雪還得繼續一段時間。”牙將李定方催馬上前笑道。

張煥擡頭看了一眼天色,又回頭望了望隊伍中地千匹阿拉伯種馬,便對李定方道:“一路過來。弟兄們都很累了,我們就在張掖暫歇幾日,看看天氣情況再走。”

就在這時,遠方隱隱出現了數十個小黑點,張煥便用馬鞭一指笑道:“我們的御馬監孟刺史來了。”

黑點奔近,正是孟郊和他的十幾個手下,他奔到張煥面前,翻身下馬。上前深施一禮:“屬下參見都督!“

張煥也下了馬,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地前任文書郎,見他雖然比從前黑瘦許多,但眼睛卻透露着一種發自內心喜悅,不由呵呵笑道:“看來你做得是很舒

孟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雖然很累,事情也很瑣碎,可眼看着百姓安居樂業,看着所養的馬一天天增多,心裡很有一種成就感!”

張煥笑着點了點頭,“你說得不錯。人忙起來雖然累一點,但心裡卻會很舒暢。”

他隨即又對孟郊道:“來!看一看我帶來的大食馬。”

由於隴右地域的特殊性,使得西涼軍一直對於騎兵都異常重視,在拿下河湟後,西涼軍便將河湟作爲養馬基地,但河湟地區海拔較高,不適合大規模繁殖軍馬,故西涼軍在重奪河西后,才正式將河西廣大的草原作爲戰馬的繁殖基地。

河西從來都是大唐的養馬基地,最盛時曾畜馬七十萬匹。但馬匹品質不高的問題一直困擾着大唐,河西地馬種主要以河曲馬爲主,它體形粗壯,軀幹平直。具有絕對的挽用馬優勢,託運三、四百斤,可日行百里,故在大唐普遍被用作馬車挽馬和農用馬,目前河曲馬主要養在河湟地區。

而河西地區主要用於繁殖戰馬,很長一段時間,大唐的騎兵戰馬主要來自於回紇,也就是後世的蒙古馬。這種馬體型不大。腿短,關節、肌腱發達。耐勞且不畏寒冷,生命力極強,它可以日行一百二十里,經過調馴的突厥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但這種馬的弱點也是顯而易見,它體型小、奔速不快,在和西域騎兵之間的格殺搏鬥中容易處於劣勢。

對於這一點,張煥也很清楚,故在奪取河湟之初,他便派羌民想方設法從安西弄來了不少焉耆種馬,放養於河湟,用來改良突厥馬,最終養出了近四萬匹戰馬。

而這次在疏勒戰役中,唐軍繳獲了近十萬匹優質西域馬,其中兩萬匹阿拉伯戰馬,又從其中找到了近千匹未經騸過的阿拉伯種馬,這使張煥如獲至寶,將它們帶到了河西。

張煥也是極爲愛馬之人,雖然那匹阿古什的馬中至寶給了王思雨,但他本人也從繳獲的各色戰馬中選出了十八匹駿馬,歸自己所有。

張煥命人拉過一匹自己地戰馬,這是一匹極爲雄駿的白色戰馬,對孟郊笑道:“如何,這種馬可入得了你的眼?”

孟郊雖然是文人,但他出身貧寒,能吃苦耐勞,做事也很踏實,在給張煥做文書郎的幾年裡,他的話不多,也不善於交際,但他勤勤懇懇,從不出任何差錯,張煥正是看中務實這一點,便讓他來張掖當刺史兼河西牧監,張掖政務不多,更重要的就是後者,它擔負着西涼軍戰馬的主要來源。

在任河西牧監近一年的時間裡,孟郊不辭辛勞地四處奔波,不僅熟悉了河西的一草一木,建立了一個完善的戰馬管理制度,他本人對養馬更是積累了不少經驗。

剛纔來參見張煥之時,他便發現了張煥以及其他將士地戰馬有些與衆不同,甚至比河西品質最佳的焉耆馬還要更勝一籌,只是要給都督見禮,故來不及細看。

孟郊望着這匹雄駿的戰馬,又看了看那千匹阿拉伯馬,他的眼裡閃爍奇異地神彩,驚喜交集,他從未見過這麼飄逸高雅的戰馬,它們高大魁偉,四肢長而均勻,毛皮富有光澤而不雜亂,長長的尾巴迎風飛舞,孟郊癡立良久。始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定方見他無比癡迷,便在一旁笑着介紹道:“這種大食馬有極大地耐力,而且馬速極快。在奔跑中就彷彿是懸浮在空中一般,它能長途奔跑而不吃不喝,受傷時傷口會很快癒合,當它激動和鼓起勇氣時,它很自然地表現出極爲高雅的特質。”

孟郊終於忍不住上前挨個撫摸這些戰馬,就象離家多年的父親回到家鄉挨個撫摸自己地兒子一樣,最後他的眼睛都有些溼潤了,他猛地扭過頭對張煥道:“都督。請把這些馬全部給我,我會養出數十萬匹和它們一樣雄駿地戰馬。”

張煥輕輕點了點頭,他翻身上馬,意氣風發地用馬鞭一指道:“走吧!讓它們去看看它們地新家。”

不過,張煥和這些馬兒都不知道,它們的新家現在可不怎麼樣。

大軍沒有進城,直接駐紮在張掖城外地一片空地上,孟郊公務繁忙,又要安置這些遠道而來的馬兒,故張煥也沒有煩他。便直接將他打發回了城中,夜晚,暴風雪再次來襲,強勁的北風裹夾着雪片,打着卷兒,呼嘯着撲向大地,唐軍營地周圍地柵欄被吹得吱吱嘎嘎的晃動,一座崗哨塔被掀翻了,傷了幾個哨兵,就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瀰漫着漫天風雪的黑夜中。距唐軍大營數裡外的官道上,艱難地走來幾個牽馬的旅人

張煥的大帳扎得格外結實,一共套紮了大小兩個帳篷,儘管外面的暴風雪在尖利的呼嘯。可帳內卻顯得十分安靜,燈光柔和,一隻火盆裡幹牛糞燃燒正旺,偶然從帳簾的縫隙間飄進幾片細碎的雪花兒,張煥則半倚在小桌上聚精會神地看書。

“稟報都督,長安有信使而來。”門口響起了親兵地報告。

“長安信使?”張煥有些詫異,在這惡劣的暴雪天居然還有長安信使,長安又出了什麼事?他放下書。立刻命道:“帶他進來!”

很快親兵便將兩名信使帶了進來。這二人是李翻雲的手下,帶着緊急情報趕到隴右。但事關重大,隴右的胡鏞及賀婁無忌等人也不敢做主,並告訴他們,都督正在返回的途中,二人便決定趕赴西域報信,不料路遇暴風雪,也運氣好,在張掖便碰到都督的大軍。

兩人上前半跪行一軍禮,稟報道“卑職楊洛、李孝仁,皆是內務司下校尉,參見都督。”

張煥擺擺手道:“你們一路辛苦了,站起來說話吧!”

“謝都督!”

兩人站了起來,其中一人取出厚厚一封信遞給張煥道:“這是李司正的急件,屬下不敢耽誤。”

一名親兵接過信,遞給了張煥,他將信抖開,迅速看了一遍,信是李翻雲親筆所書,主要是說三件事,一件便是宗正寺卿李俅不顧崔小芙反對,在宗廟內建了一座豫太子偏殿,在長安激起了極大的反響;另一件事是陳留的韋德慶搶了崔慶功的愛妾,再次引發了二人間地矛盾,大戰將一觸即發;而第三件事便是回紇忠貞可汗復位成功,殺死拓跋千里所立大汗,並擊敗了拓跋千里,拓跋千里率餘部向東逃遁,忠貞可汗特遣使向唐廷感謝,以國書的形式正式承認了安西和北庭歸大唐所有,同時請娶大唐公主爲妻。

儘管只是急件,但李翻雲還是把她所知道的細節都一一寫得很清楚,足足寫了六七頁,張煥慢慢地將信放下,又問他們道:“這信胡鏞和賀婁無忌可看過?”

“回稟都督,屬下將信送給了夫人,夫人立即將二人召來商量對策,他們皆表示事關重大,須等都督回來定奪,所以屬下決定西來向都督報信。”

張煥點了點頭,隨即命令親兵道:“帶二人下去好好休息!”

親兵將兩名信使帶了下去,張煥則拿起信又細細地看了一遍,不由陷入了沉思,三件事情,立豫太子殿,他已經從裴明遠那裡事先知曉,他不感到驚奇;而回紇事變是就他一手操作,他甚至還派了一支五百人的特勤營助忠貞可汗奪位。對此,也是在他地意料之中,唯獨崔、韋兩人的大戰。他卻十分感興趣。

李翻雲在信中說的很清楚,韋德慶與士兵同甘苦,吃粗糧、睡草蓆,從不近女色,而崔慶功地小妾是長安名妓出身,走滎陽南下,並沒有到韋德慶的地盤,韋德慶卻特地派人到滎陽劫了她。並公開宣佈佔爲己有,這顯然是有意激怒崔慶功,他是要讓崔慶功先挑起戰端。

張煥揹着手在房間慢慢踱步,韋德慶的政治手段顯然比崔慶功高明,他讓崔慶功來挑起戰役,從而揹負內亂的罵名,可張煥卻想到,事情恐怕不是那麼簡單,自己在安西節節勝利,無論實力和名望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偏偏這時,李俅又搞出宗廟事件,這豈能不讓崔小芙敏感,作爲實力最弱地一方,要想和自己抗衡,只能儘快建立起強大地實力。

所以在韋德慶搶崔慶功女人的事件中,如果沒有說崔小芙地影子,如果說沒有韋家決策,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可憐崔慶功那蠢貨,又要再一次成爲崔小芙和韋諤聯手對付自己的犧牲品。想到這裡,張煥立刻寫了兩道命令,吩咐親兵道:“讓李定方來見我。”

片刻,李定方大步走進營帳。屈身半跪道:“參見都督!”

“我有幾件事要你火速派人去辦!”

張煥遞給他第一道命令:“命蜀中淡名仇立即出兵五萬,沿長江南下支援襄陽,同時命襄陽李雙魚沒有我的命令,不得妄動。”

Wωω✿ ttκΛ n✿ ¢O

“遵令!”

張煥又遞給了他第二道命令:“命長沙藺九寒率本部急速趕赴廣陵,協助楚行水守淮南。”

李定方接過兩道命令,他正要離開,張煥忽然又叫住了他,“你等一下。”

這時張煥猛地想起了一事。他又取出李翻雲的信。尋找他剛纔看到的一句話,找到了。只有短短的十幾個字:拓跋千里率餘部向東逃遁。

這個拓跋千里一直就是他背後的一支毒箭,自從他當年從自己手中逃脫後,無論他是協助李正已造反,還是企圖奪取回紇大權,他的最終目的都是想飲馬南下,取自己頸上人頭、奪大唐錦繡江山,現在他向東逃竄,以他不敢寂寞地本性,他又會掀起什麼風浪呢?會不會再一次入侵朔方?

“還有一件事情有點難度。”張煥沉吟一下便道:“你派一隊懂突厥語的斥候到漠北去,尋找到拓跋千里的下落,並監視住他的行蹤,事成後,我必有重賞!”

“屬下遵令!”李定方下去安排去了。

張煥心情略略有些起伏,他揹着手來到帳前,從縫隙裡凝望着外面漫天的風雪,大半年的安西征程結束了,即將又回到大唐,那麼,他的棋局又該從何入手呢?

三天後,暴風雪再一次停止了,天空開始露出了久違的蔚藍色,河西走廊已經完全成了冰雪的世界,玉樹瓊枝、白雪皚皚,雖然大雪封路,倍道艱難,張煥還是決定繼續向東進發。

半個月後,張煥的西征軍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地老巢——隴右金城郡。

“老爺回來了!老爺回來了!”大管家飛奔進了府門,他激動得聲音都變得尖利起來,張煥的府上沸騰了,裴瑩驚喜交加,吩咐家人張燈結綵,她更是親自帶着兒女,還有崔寧帶着她的兒子,以及張煥的母親,一家老小近百人都趕到街口去迎接。

不僅是張煥地家人,整個金城郡都沸騰了,數萬百姓扶老攜幼趕到大街上歡迎他們的子弟兵歸來,整條五泉大街熱烈沸騰,人潮洶涌,正午時分,三萬徵西軍列隊入城,百姓激動的情緒到了頂點,無數的綵帶投向西征的英雄們,張煥騎在馬上,一個多月前還在疏勒的戰火之中,可現在卻回到了萬里之外的故鄉,一切都變得不真實起來,就彷彿在做夢一般。

他望着這些情緒沸騰的民衆,望着他們一張張真誠地笑臉和發自內心地喜悅,他忽然又想到了還遠在萬里之遙的龜茲、疏勒甚至碎葉地數萬將士們,想到那些戰死他鄉的英雄們,他們幾時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

他不由感慨萬千,收復安西、北庭,收復失去的故土,這不僅僅是軍人的榮耀,更是使一個民族的腰從此能挺直起來,使大漢民族的精神能重新煥發青春,爲此,軍人們的血並沒有白流。

行至州衙前,胡鏞、賀婁無忌、杜梅、辛雲京、李僑、荔非元禮等數百名隴右的文武官員和隴右大族前來迎接張煥的歸來,張煥翻身下馬,向衆人拱手見禮,胡鏞上前施禮笑道:“我們不敢久留都督,夫人和公子都在前面等候。”

“那好,我今天就先私後公,先與家人團聚,明日再和大家會聚一堂!”張煥笑着又對賀婁無忌道:“這三萬軍給他們放假三天,還有留在安西的將士們,他們的家信也務必給我一一送回家。”

賀婁無忌深施一禮,肅然答道:“請都督放心,屬下一定辦到。”

三萬大軍開始轉彎行進了州衙背後的大片軍營內,他們紛紛回到營房,收拾洗漱,準備享受早已爲他們準備好的美餐,張煥則在百名親兵的護衛下,向自己家飛馳而去。

在路口,他看見了自己美豔的嬌妻們,看見了自己慈祥的母親,看見了長子和剛會跑的女兒正向自己衝來,他還看見了崔寧懷中抱着的一個虎頭虎腦的孩子正怯怯地望着自己。

張煥忍不住縱聲大笑,笑聲中,他萬里征程的疲憊和辛勞都在這一刻無影無蹤了,他蹲下來朝正向自己跑來的孩子們張開了臂膀,他終於回家了。

第78章 慶功欲第60章 殘月如血第48章 張破天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32章 慈恩寺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30章 唐兵營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320章 安西戰略(十)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63章 別佳人(下)第17章 戰略既定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56章 新朋友第140章 真假糧商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86章 置新宅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129章 梟雄本色(下)第42章 圍爐話第60章 殘月如血第55章 滅頂之災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159章 兩日風雲(一)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65 章 慢收官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62章 別佳人(上)第50章 鳳翔行第8章 疑蹤驚現第2章 揮琵琶(上)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52章 回紇內訌.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71章 射胡月(四)第39章 綁佳人(下)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172章 私塾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91章 導火線第258章 鳳翔之變(下)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84章 困獸猶鬥(下)第98章 崔計裴謀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41章 公主歸來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150章 談判(上)第13章 重返西域第164章 含元拍天浪(中)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99章 爭奪家主(一)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40章 視察工坊第33章 風波起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12章 殺人風波.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136章 鏖戰會郡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160章 兩日風雲(二)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27章 救少主第212章 奴隸風波第29章 立奇功(下)第166章 機會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249章 真實意第308章 扼守張三城(下)第30章 唐兵營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5章 張家主第57章 君不知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
第78章 慶功欲第60章 殘月如血第48章 張破天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32章 慈恩寺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30章 唐兵營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320章 安西戰略(十)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63章 別佳人(下)第17章 戰略既定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56章 新朋友第140章 真假糧商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86章 置新宅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129章 梟雄本色(下)第42章 圍爐話第60章 殘月如血第55章 滅頂之災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159章 兩日風雲(一)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65 章 慢收官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62章 別佳人(上)第50章 鳳翔行第8章 疑蹤驚現第2章 揮琵琶(上)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52章 回紇內訌.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71章 射胡月(四)第39章 綁佳人(下)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172章 私塾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91章 導火線第258章 鳳翔之變(下)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84章 困獸猶鬥(下)第98章 崔計裴謀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41章 公主歸來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150章 談判(上)第13章 重返西域第164章 含元拍天浪(中)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99章 爭奪家主(一)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40章 視察工坊第33章 風波起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12章 殺人風波.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136章 鏖戰會郡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160章 兩日風雲(二)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27章 救少主第212章 奴隸風波第29章 立奇功(下)第166章 機會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249章 真實意第308章 扼守張三城(下)第30章 唐兵營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5章 張家主第57章 君不知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