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

深夜,沉沉的黑霧籠罩着長安城,北風勁吹、樹木凋零,大街上行人寥寥,到處都是黑沉沉一片,唯獨大明宮紫宸殿內燈火通明,一道道命令從這裡發出,隨時可見傳令侍衛疾步向殿外跑去,整個大殿瀰漫着一種大戰前的緊張氣氛。

張煥神情嚴肅地站在巨大的沙盤前,他昨天和今天連得兩個消息,戛斯人出兵三萬進攻翰耳朵八里,回紇人倉皇從北庭邊境撤兵,今天他又得到老將馬璘從弓月城發來的戰報,六萬唐軍已經抵達弓月城,可隨時向伊麗河流域發動進攻。

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戰爭的主動權已經逐漸向唐軍靠攏,張煥注視着弓月城的位置,離伊麗城四百里,離妖龍城五百里,如果唐軍出兵及時,完全可以把二萬大食軍殲滅在伊麗河流域,此刻,張煥也開熱血沸騰起來,數年的期待將在這一戰成爲定局,六萬唐軍出北庭、五萬唐軍出疏勒,還有一座堅守兩個月而沒有倒下的城池,從士氣和意志上說,大唐已經勝了。

“陛下,臣也認爲時機成熟了。”李泌接過長杆,指着吐火羅道:“這裡有六萬大食駐軍,現在是他們唯一可支援碎葉的兵力,但吐火羅對大食人同樣重要,我們只要按照計劃出一萬軍扮作虛兵出蔥嶺守捉,還有吐蕃軍在大勃律施壓,諒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樣疏勒至少可出兵四萬,配合北庭六萬軍,只要不出大的失誤,碎葉之戰我們大勢已定,況且我們還有奇兵在手中。”

‘奇兵!’張煥的木杆一指阿史不來城,“先生可指這裡?”

“沒錯!”李泌捋須笑道:“既然大食爲了引回紇出戰而放棄了阿史不來城,那就該是我們好好利用它的時候了,就算沒有建樹,至少大食軍的士氣將受到影響。”

張煥不再說話,他心中反覆推演着一切會發生的可能,已經沒有什麼大的疏漏了,下面的細節就該由各個將軍去自己完成。

“傳我的命令,暴風雪計劃可以執行!”

大治五年十一月,北庭六萬準備已久的大軍接到了大唐皇帝出兵的命令,在老將馬璘的率領下,出弓月城,分兵兩路直撲伊麗河流域,西路軍三萬人繞道妖龍城,在那裡全殲五千大食軍,隨即調頭向東,在伊麗城與東路軍會合,包圍了南撤途中的一萬五千大食軍,經過三天激戰,大食軍因兵力懸殊而崩潰,唐軍斬首九千餘人,俘敵五千人,取得了伊麗河大捷,北庭軍隨即調頭南下,向碎葉挺進。

就在北庭唐軍出兵的同時,疏勒的唐軍也接到了張煥出兵的命令,曹漢臣親率四萬大軍走金龍道,出託雲山口,向北方挺進,同時,他派一萬軍扮作五萬大軍越過蔥嶺,向吐火羅進發,吐蕃兩萬軍也配合唐軍再次出兵大勃律,兵壓健馱羅。

碎葉,殘酷的戰爭再一次爆發,聚集在碎葉的二十萬大食軍開始大舉向碎葉城進攻,他們也同樣接到了巴格達的命令,務必在十二月前拿下碎葉城。

三百架投石機同時發動,鋪天蓋地的火球射向城頭,頃刻間,城頭已成一片火海,這一次不僅是東城,北城和南城也同時發動了攻擊,其中北城的進攻最爲熾烈,從敵軍陣地裡一片片閃光,隨即火球在城頭上空佈下一道火網,火舌噴吐,吞噬城頭上每一寸土地,赤焰的熾光照亮了整個夜空。

北城的防守由碎葉第三軍承擔,共一萬兩千人,分爲兩班,可以晝夜不停地和敵軍作戰,城頭上已被迅烈的希臘火吞沒,守城的六千唐軍身着防火服,躲在闢火板後,忍受着高溫的炙烤,這是唐軍爲對付希臘火而設計了防火道,由磚石緊靠城頭砌成,前面是厚厚的防火板,寬約五尺,密密麻麻的唐軍便擠在中間。

大火在防火道上面和前後熊熊燃燒,通道內燥熱不堪,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忽然最右面的一段通道被火彈擊中,坍塌了,烈火猶如暴怒的惡魔獰笑着猛撲了進來,兩百餘名唐軍被火燒着,慘叫聲四起,幾十名唐軍失去理智,一頭衝進了火海......

“不要管他們,快撤!”中郎將韓越眼見形勢危急,他急得大聲嘶吼,正準備去撲救的唐軍跌跌撞撞向回跪爬,‘轟!’地一聲巨響,三十丈長的通道坍塌了,四百多名唐軍不及逃跑,慘死在大火之中,空氣中瀰漫的焦臭味薰得人喘不過氣來。

但唐軍已經沒有傷感的機會,隨着敵人火球的越來越密集,轟隆隆的進攻鼓聲終於敲響了,在希臘火的掩護下,密密麻麻的大食軍開始向碎葉進攻,在兩個月的時間裡,他們製作了數百架梯子,安裝在登城車上,一座座高聳的登城車開始緩緩向城牆推進,在每一架攻城車的後面都跟着近千人。

進攻北城的是三萬埃及軍團,他們跟着六十架登城車的後面,浩浩蕩蕩向城牆進發,七百步,他們已經進入了唐軍石砲的攻擊範圍,但唐軍沒有攻擊,唐軍從一個個射擊孔中注視着密如蟻羣的敵軍靠近,已經五百步了,中郎將韓越狠狠一拳砸在牆上,破口大罵道:“他孃的,都死絕嗎?怎麼還不是射擊!”

他的罵聲剛落,城頭上掩護工事上的闢火板忽然掀開,密如暴雨般的大唐天雷彈黑壓壓地投向城下,在密集的埃及軍團中猛烈的爆炸了,這支軍隊一個多月前剛剛抵達碎葉,還沒有機會品嚐大唐的最犀利的武器,霎時間,血肉橫飛,殘破的肢體被掀起一丈多高,大片大片的埃及人倒下了,劇烈的爆炸聲震破了無數人的耳膜,幾架登城車被擊中垮塌,五十多人從車上掉下,砸死了大片士兵,整個進攻的人潮中間出現一片片空擋,在黑色的硝煙散後,埃及軍隊彷彿突然醒悟一般,瘋狂地向後退去,這種聞所未聞的武器令他們膽寒心顫,大軍潮退後,戰場上只留下幾十架孤零零的登城車。

但後面督戰的呼羅珊人早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他們大聲咒罵,用刀劈用矛戳,又重新將埃及人趕回了戰場,退去的大潮又重新涌上,經歷了第一輪恐怖的爆炸後,埃及人驚恐之心漸去,他們開始意識到,這種武器和城頭上燃燒的大火併沒有什麼區別,只有通過奔跑來逃脫死亡。

於是,在一輪一輪爆炸聲中,在頭顱和肢體橫飛的戰場上,在沒有退路的進攻中,三萬大軍損失慘重,但終於靠近了城牆,隨着進攻軍靠近城牆,火球的射擊也漸漸停止了,北城開始轉向了真正的攻城戰。

三十餘架登城車蜂擁而上,迅速越過了護城河的冰面,停在城牆下,剩下的近兩萬埃及軍如狂潮般涌上,登城車高約四丈,後面有樓梯可供五人同時爬上,而前方有塊巨大的擋板,如果城池不高,擋板放下便可直接搭上城牆,若城池高聳,便可從車內抽出樓梯繼續攀爬,而今天攻打碎葉城便是這樣,城牆高聳至少也是七、八丈以上,沒有樓梯,大食軍絕難攀上城頭。

三架梯子同時搭上了城頭,巨大的鐵鉤鉤住城牆,以防止滑落,埃及縱身而上,向城頭疾速攀去,此刻城頭上的大火漸漸熄滅了,六千餘唐軍掀開闢火板,手執弩箭向下放箭,一時箭如雨下,密如鋼針,從埃及人的頭頂上潑濺下來。

進攻的埃及軍舉盾防禦,但唐軍箭力強勁,埃及軍的木盾難以抵擋,幾箭後便被射穿、洞裂,大批士兵中箭倒地,梯子上的敵軍也紛紛中箭墜落,發出長長的慘叫聲。

阿蘭一直就在北城,東城和南城都進攻受阻,唯有北城出現了轉機,這是阿蘭的一種錯覺性策略,開始三面同時進攻,事實上,北面纔是真正的進攻點,投石機數量就比其他兩城多出一倍,不僅投入了三萬埃及軍,還有兩萬呼羅珊本宗軍作爲後援。

阿蘭見進攻已經見效,便立刻下令道:“再向北城投入五十架登城車,增援一萬呼羅珊軍。”

轟隆隆的進攻鼓聲再次密集敲響,一萬呼羅珊軍衝了上去,城上的天雷彈呼嘯着向他們撲來,但這支呼羅珊軍顯然有準備,他們是騎馬奔入,在進入唐軍的射程區陡然加速,一邊高舉盾牌,只經過一輪轟炸,他們便風馳電掣般一舉衝過了雷區,僅僅損失了千人。

北城已經開始吃緊了,一萬呼羅珊軍的突然插上,帶來了大規模的投矛,他們以馬速衝刺爲爆發力,單臂可將五六斤重的短矛投出五十步遠,而且他們極有章法,兩百步外一千騎兵衝刺投矛,立刻退下,換上了另一批千人衝刺投射,就這樣一輪又一輪,尖利的短矛如暴雨般向城頭射去,在密集的反擊下,城上慘叫聲不斷,唐軍也出現了大量傷亡,箭雨也沒有剛纔那般密集了,最西面的兩架樓梯已經有數十名埃及人殺上城牆了。

北城主將韓越的汗已經下來了,六千將士,現在只剩下不到四千人了,連他本人也被一支短矛擊斷了左臂,眼看敵軍近五十架登城車又向這邊駛來,而遠方黑壓壓的敵軍望不見邊際,他開始有些手足無措了。

就在這時,主帥王思雨帶領兩三千弩兵趕到了北城,儘管敵軍三面攻城,但王思雨發現異常,似乎北城的大火更加猛烈,進攻的敵軍也人數衆多,他立刻下令後備軍支援北城,他本人則率領三千弩兵殺來。

王思雨見北城頭屍骸滿地,唐軍死傷慘重,心中不由一沉,“韓將軍,北城如何?”

韓越見主帥到來,一顆心稍定,他立刻回稟道:“將軍,北城吃緊,敵軍呼羅珊主力似乎也投入了進攻。”

王思雨見他左臂已斷,當即命道:“你下去調三百部小型石砲來,這裡我來鎮守。”

說罷,他大吼一聲,長槍一擺衝進數百名登上城的埃及軍中,他長槍如暴風驟雨,槍法精準,每一槍必有數人喪命,只瞬間功夫,便有數十人亡命他的槍下,唐軍士兵見主帥親自殺到,不由士氣大振,一鼓作氣將千餘名埃及軍趕下城梯。王思雨隨即槍尖一抖,一口氣將三架城梯挑下了城牆,城梯歪斜,上面一串敵軍跟着慘呼跌下城去,但此城梯剛下,登城車上又有樓梯搭上,且敵軍的短矛如飛蝗般呼嘯而來,三丈內無法靠近。

王思雨念頭一轉,當即下令道:“速調兩千陌刀手來!”

由於北城牆石砲數量偏少,而且全部被砌在保護工事中,無法進行短距離投射,這種情況下,只有身披重鎧的陌刀軍纔不懼怕敵軍的尖矛。

大食軍的三十部登城車已經全部靠上城牆,又一萬呼羅珊騎兵支援而來,大食主帥已經在北城投入了四萬兵力,包括它們最精銳的主力,呼羅珊人已經替代了埃及人,一萬呼羅珊軍如潮水一般一浪接一浪衝上,他們個個悍不畏死,頭戴黑盔、身披鎧甲,戰鬥力十分強悍,而北城上大多是弩軍,短距離格鬥稍微一籌,無數呼羅珊軍登上了城頭,唐軍士兵苦苦支撐,北城的形勢再一次出現了危局。

就在這時,兩千陌刀軍從城下列隊衝來,陌刀軍地加入,使城頭的局勢立刻逆轉,他們如一堵牆似的站在城頭,陌刀揮舞,寒光閃過,血肉橫飛,人梯皆成碎片,敵軍的攻勢再一次被瓦解。

隨着轟隆隆震響,三百部小型石砲被推了上來,這種絞盤式石砲小巧玲瓏,只有一人多高,由四人控制,射程最遠只有八十步,但它十分靈活機動,是短距離防禦的寶貝。

兩名絞盤手吱吱嘎嘎地將絞盤擰緊,操砲手迅速裝彈,另一名唐軍用火把點燃了引信,待引信燒到投擲點,操砲手大喊一聲,“放!”投杆射出,一隻黑色天雷彈騰空而起,在它身旁,數百枚和它一樣的天雷彈也騰上了空中,劃出一條條弧線,向城下飛去。

數百枚天雷彈落入密集的敵軍之中,猛烈的爆炸開來,爆炸聲驚天動地,戰馬嘶叫、赤焰沖天,城下發出一片歇斯底里的慘叫聲和哀嚎聲,數百股黑煙騰空而起,不僅是人,幾十部登城車也被炸得支離破碎,就在這時,尖利的號角聲從大食軍中傳來,這是撤兵的命令,城下的大食軍頓時如潮水般向後撤退。

“迅速撤下石砲!”王思雨幾乎是不假思索地下令,按照規律,下面將鋪天蓋地的火球擊來。

但他想象的情況卻並沒有發生,對面的大食軍忽然安靜下來,一百餘架重型投石機開始緩緩後撤,不僅是北城、東城和南城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

唐軍們都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一起擡頭向遠方望去,遠方,幾個黑黝黝的龐然大物忽然動了,震撼人心的一刻又即將來臨,地面開始微微震動起來,轟隆轟隆的沉悶聲音再一次響徹天際,這一次不止是一架攻城槌,三架‘魔獸’一起出動,向碎葉城的東、北、南三個方向緩慢逼近,城下的大食軍寂寥無聲,城上的唐軍個個臉色蒼白,茫然無助望着三架巨無霸的靠近,這是大食軍最後的殺手鐗了。

“把破槌器拿上來。”王思雨臉色凝重地下達了命令,不知道唐軍發明的破槌器能否對付大食人這麼巨大的攻城槌。

城下,阿蘭冷冷地注視着攻城槌靠向城牆,二個月前是因爲護城河的緣故失敗了第一次,而現在護城河已經凍得結結實實,再無任何障礙,看碎葉城這一次能堅持到幾時?

“進攻!”?阿蘭下達了第一條命令。

四百匹駱駝已經解散,各由三千名士兵推着三架攻城槌緩緩前進,一刻鐘後,已經距離城牆不到四百步了。

“梅賽因將軍,我感覺有些不太妙。”副將默雅利緊緊地盯着城池,“太安靜了,唐軍不會坐以待斃,很奇怪啊!”

阿蘭被提醒了,城池上寂靜一片,安靜得令人感到詭異,確實不應該這樣,難道唐軍想出城襲擊不成,他眉頭一皺,隨即又下令道:“命令一萬呼羅珊騎兵在攻城槌保護,若唐軍出城攻擊,立刻搶佔城門。”

命令既下,一萬呼羅珊騎兵立刻分成三隊衝向三架攻城槌,護衛在它兩邊,攻城槌繼續向前推進,二百步.一百步,幾乎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五十步.三十步,攻城槌開始加速了,它即將要開始驚天動地的第一擊。

就在這時,從城頭忽然拋下了數百條繩索,每根繩索粗如手臂,長約百丈,在前端裝有巨大的鐵鉤,一陣金屬撞擊的響聲後,至少有一百多條繩索的鐵鉤鉤住了攻城槌的鐵鏈。

繩索陡然繃緊,城頭上每一根繩索都有一百多人在拉拽,在數百條繩索的巨力拉拽下,槌頭開始左右大幅度擺動,很快,整個攻城槌也跟着劇烈地晃動起來,攻城槌下的大食軍驚慌失措,紛紛四散奔逃,忽然,整個攻城槌失去了重心,向右面傾倒,‘轟!’地一聲巨響,攻城槌散架了,激起一片塵土。

“成功了!”城上的唐軍歡呼雀躍,激動的叫喊聲響徹天際,這樣的情況也同時發生在南城和東城,三座小山般的‘魔獸’幾乎同時被毀壞,整個城牆之上一片歡騰。

阿蘭氣得臉色鐵青,他大吼一聲,“給我投火油彈,在火海中,我看誰還能再破壞!”

“將軍,攻城槌離城牆太近,火油彈恐怕會燒着它。”默雅利連忙勸住他,“而且,我們也只剩下一架攻城槌,不能再有閃失,不如改用別的辦法。”

“你還有什麼辦法?”阿蘭回頭盯着他道。

“我聽說哈里發陛下給我們送來了五百架重型投石機,現在還在拔汗那,如果把它們運來,加上我們現在的三百架,這樣我們就有八百架投石機,我們改用巨石集中某一段城牆輪番轟砸,我想城牆一定會坍塌。”

阿蘭沉思半晌,只剩下一架攻城槌了,他也委實沒有把握,終於,他點了點頭,“好吧!傳我的命令,命拔汗那的軍隊立即運送投石機,五天之內,必須趕到碎葉。”

第325章 安西戰略(十五)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33章 風波起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3章 重返西域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195章 飛奴客第172章 私塾第287章 朝戰風雲(中)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49章 挑內亂第151章 談判(下)第207章 格局之變(四)第24章 同船渡第98章 崔計裴謀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81章 巧栽贓第2章 揮琵琶(上)第395章 泄密事件(下)第191章 厲兵秣馬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20章 舞財權(下)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58章 小酒肆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256章 鳳翔之變(上)第195章 飛奴客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282章 各逞心機(上)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74章 爭兵權(三)第45章 碎葉消息第88章 長孫家(下)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298章 母子生隙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151章 談判(下)第20章 碎葉風雲(一)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207章 格局之變(四)第38章 綁佳人(中)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30章 唐兵營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1章 萬里來使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17章 戰略既定第77章 狹路逢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38章 綁佳人(中)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65 章 慢收官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280章 以牙還牙第256章 鳳翔之變(上)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32章 慈恩寺第242章 萬里孤軍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32章 慈恩寺第229章 厲兵秣馬(二)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33章 風波起第87章 長孫家(上)第151章 談判(下)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40章 困蛟龍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70章 射胡月(三)第99章 爭奪家主(一)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94章 綾綺殿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44章 斬草除根第160章 兩日風雲(二)第133章 謀取河西(上)
第325章 安西戰略(十五)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33章 風波起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3章 重返西域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195章 飛奴客第172章 私塾第287章 朝戰風雲(中)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49章 挑內亂第151章 談判(下)第207章 格局之變(四)第24章 同船渡第98章 崔計裴謀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81章 巧栽贓第2章 揮琵琶(上)第395章 泄密事件(下)第191章 厲兵秣馬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20章 舞財權(下)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58章 小酒肆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256章 鳳翔之變(上)第195章 飛奴客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282章 各逞心機(上)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74章 爭兵權(三)第45章 碎葉消息第88章 長孫家(下)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298章 母子生隙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151章 談判(下)第20章 碎葉風雲(一)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207章 格局之變(四)第38章 綁佳人(中)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30章 唐兵營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1章 萬里來使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17章 戰略既定第77章 狹路逢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38章 綁佳人(中)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65 章 慢收官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280章 以牙還牙第256章 鳳翔之變(上)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32章 慈恩寺第242章 萬里孤軍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32章 慈恩寺第229章 厲兵秣馬(二)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33章 風波起第87章 長孫家(上)第151章 談判(下)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40章 困蛟龍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70章 射胡月(三)第99章 爭奪家主(一)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94章 綾綺殿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44章 斬草除根第160章 兩日風雲(二)第133章 謀取河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