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唐兵營

第二天的下午,十幾名騎馬之人出現在距開陽郡約五十里的官道上,儘管他們身體都顯得疲憊不堪,但臉上卻充滿了極盡喜悅之後的輕鬆。

這是十八名從馬鞍嶺歸來的士子,去時十八人,回來也一人不少,只是半路所救的韋清不見了蹤影,他向鄭清明要了一匹馬後便獨自走了,下落不明。

前面約一里外已經隱隱看見了唐軍的大營,這是從鳳翔趕來的五萬援軍,昨天剛剛抵達開陽郡,說起來鳳翔軍還和張煥有一點關係,它的前身正是十年前的張氏河東軍,被崔圓收買了其中的高級軍官,盡奪軍權,同時將剛做了不足半年宰相的張破天趕下相位,自己取而代之,

只是此事早已時過境遷,當時又發生得異常隱秘,故一般人均不知曉。

衆人來到軍營前,向守門的士兵表明了來意:有緊急軍情稟報。

軍士進去報告,片刻,一名四十餘歲的將軍匆匆趕來,他向張煥拱手施禮道:“在下劉元慶,是今天當值,各位有什麼消息儘管對我說。”

張煥見他笑容誠懇,便回敬一禮道:“我們十八人是進京趕考的士子,因機緣巧合,我們焚燬了回紇人的十幾萬石軍糧,現特來報信,回紇軍糧草盡失,正向西逃竄,此殲敵良機,唐軍切不可放過!”

“且慢!”

旁邊一聲低喝打斷了張煥的話,只見一名頭戴金盔的將軍快步走來,他年紀約五十餘歲,長着闊臉寬鼻、身材魁梧,顯得威風凜凜,大門兩旁的士兵見他過來,紛紛半跪行軍禮,劉元慶也急忙閃到一邊。

那將軍向衆人擺擺手,徑直走到張煥面前,略略打量他一下,詫異地問道:“難道昨天夜裡馬鞍嶺的大火就是你們所爲嗎?”

“這是我們的崔大帥,你們切不可失禮!”旁邊的劉元慶急向張煥低聲道:

“崔大帥?”張煥忽然知道眼前之人是誰了,這個崔大帥便是當朝右相崔圓之弟崔慶功,官拜鳳翔節度使,手握八萬鳳翔軍,同時也兼任長安金吾衛大將軍,控制着長安大半的防衛力量,他是崔氏家族的第二號人物。

張煥急忙躬身施一禮,“回崔大帥的話,昨晚馬鞍嶺大火確實是我們所爲。”

“你是說,一把大火燒光了回紇人的軍糧嗎?”崔慶功繼續追問,他緊緊盯着張煥,眼睛一眨不眨,似乎根本就不相信張煥的話。

張煥淡淡道:“大帥若不相信,可派人前去察看便知,只是機會難得,還望大帥當機立斷纔是。”

崔慶功忽然笑了,他在中午時得到斥候快報,說凌晨時分在一百餘里外的馬鞍嶺發生了大火,回紇軍也隨之異動,倉皇西撤,他正疑惑不解之時,張煥帶來了確切的消息。

“你們都是有功名的舉人,怎會隨意說謊,本帥先相信你七分。”他笑眯眯地拍了拍張煥的肩膀,“來!到我大帳去說話。”

.......

大帳內,張煥向他簡單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他們救下韋清,在逃亡途中無意中發現了回紇人的糧草重地,一五一十地說了,不過說到焚燬軍糧時,他隱去了自己潛水獨自闖入一節,而是說成衆人同心協力才大功告成。

崔慶功含笑地聽着,卻若有所思,顯得有些漫不經心,待張煥講完,他溫和地笑道:““若你們所說是真,這將是一份極大的功勞,我自會稟報皇上來封賞你們。”

他隨即命人將劉元慶叫來,又對衆人歉然道:“本帥要立刻發兵,就不留你們了,你們先下去吃點東西,再梳洗一下,我讓劉將軍護送你們進京。”

說罷,他給劉元慶使了個眼色,劉元慶會意,便帶張煥等人離去。

崔慶功一直望着衆人的背影消失,他臉上的笑容忽然消失,冷冷地笑了一下,隨即命親兵道:“去把大公子叫來!”

片刻,一名年輕的軍官從帳外走進,正是崔慶功的長子崔雄,他長得頗象崔慶功,也一般闊臉寬鼻,年紀約二十出頭,他原本是長安有名的惡棍,家主崔圓爲顧及家族名聲,便在三個月前強令他從軍,因爲沒有軍功,便在軍中暫時做一些雜務。

“父親,你找我嗎?”崔雄走到父親身旁問道。

“是!爹爹有好事找你。”

崔慶功粗獷的臉堂上忽然顯出一絲得意,他陰陰地笑道:“現在,有一個天大的功勞要落在你的身上!”

......

從開陽郡到鳳翔郡不過三百餘里,若加快速度,一天便可抵達,十八名士子在三百騎兵的護衛下飛速向南疾駛,大家興致勃勃,笑語聲留了一路。

惟獨張煥一言不發,顯得略有點憂心忡忡,雖然崔慶功態度溫和,對他們也褒獎有加,但他的處置有些草率了,最起碼應讓自己帶着他去現場確認一番,還有記功的判官也沒見蹤影,甚至連自己的身份都沒有確認,這實在是太不合常理了。

張煥用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劉元慶,見他面色陰沉似水,既然回紇人已經西退,那還有必要派兵馬來護送自己嗎?還是三百精銳的士兵,難道是.....

張煥的心裡頓時有一種不祥之感,他想到了一種可能,一種十分可怕的後果,他心中立刻警惕起來。

因爲援軍到來的緣故,官道行人絡繹不絕,大都是返回開陽郡的難民,約又行了十幾裡,前方有一條岔道,是去鳳翔郡的捷徑,小路上人煙稀少,遠方有一大片黑松林,張煥速瞟了劉元慶一眼,等待他的反應。

果然,一直沉默不語的劉元慶忽然笑了起來,“張公子,官道上人太多,我們不能盡情馳馬,不如大家走小路,早一點到鳳翔,你看如何?

“巧合嗎?不!絕對不是!”張煥此時已經完全能確定劉元慶的企圖,他心念一轉,便笑道:“我們的馬技不行,走小路反而放不開,還是走官道吧!”

說罷,他狠狠抽了一鞭,加快馬速衝過了岔路口,劉元慶見張煥並不上當,他的眼裡閃過一道兇光,也加快速度向前奔去。

衆人又行了幾十里路,時間也漸漸到了中午,前方路旁有一個茶棚,張煥翻身下馬,對劉元慶笑道:“劉將軍,跑了百里路,實在又累又餓,我們不妨在這裡歇息片刻!”

“也好!歇息片刻。”劉元慶呵呵一笑,向後面揮了揮手,便跳下馬走進了茶棚。

二人坐下,小二跑來給衆人倒了茶,劉元慶笑了笑道:“張公子是哪裡人?”

“在下太原人!”

“太原?”劉元慶有些驚異,“請問公子大名?”

張煥用手指沾點茶水在矮桌上寫下一個‘煥’字,“在下張煥!”

“你叫張煥!”

劉元慶向左右看了看,便壓低聲音道:“我知道河東張氏第七代皆以火字命名,象張煊、張燁、張燦,難道你是張氏子弟嗎?”

張煥瞥了他一眼,見他神色凝重,象是在確認一件天大的事,他沉吟一下,便取出學籍,坦白地說道:“我確實是張氏子弟,我父親便是汾陽長史張若鈞。”

劉元慶急看了看他的學籍,一下子呆住了,半晌,只聽他喃喃自語,“他竟是張家子弟,這、這可怎麼辦?”

“劉將軍,我是張氏子弟有什麼要緊?”

張煥一指坐在遠處的辛朗,微微笑道:“那位金城郡的辛公子便是辛雲京將軍之子!”

劉元慶似乎沒有把辛雲京放在心上,他低着頭,眼裡充滿了矛盾,忽然,他霍地站起身,果斷地說道:“張公子,我就送你們到此爲止,你們去吧!”

“多謝劉將軍相送,那我們就先走一步了。”

張煥不再休息,他趁劉元慶沒有後悔,急率領士子們翻身上馬,如一陣旋風般向南疾奔而去,一直等他們走遠,劉元慶才呆呆地望着他們的背影自言自語道:“大帥,你待我恩重如山不錯,但我劉某也不能忘本。”

直到張煥他們身影消失不見,他才神情蕭索地站起身對士兵喝令道:“收兵,回營!”

......

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253章 苦肉之計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24章 同船渡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24章 同船渡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242章 萬里孤軍第370章 舊愛新歡第26章 仗刀行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17章 相親會第43章 意外發現.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23章 遇渭河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238章 虛晃一槍第381章 江淮風雲(八)第49章 扣留葉哈雅.第205章 格局之變(二)第77章 狹路逢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83章 探家主第2章 揮琵琶(上)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150章 談判(上)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18章 軟刀鋒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168章 抉擇(下)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35章 利與情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53章 戰朝堂(二)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113章 風雨將至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46章 大湖築城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144章 使者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98章 撲朔迷離第84章 楚挽瀾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314章 安西戰略(四)第1章 碎葉截銀(上)第47章 崔皇后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第326章 安西戰略(十六)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63章 別佳人(下)第4章 揮琵琶(下)第46章 大湖築城第59章 兩帝會晤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11章 查舊帳(下)第337章 兄弟不和第17章 戰略既定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241章 奇襲成都(下)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168章 抉擇(下)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
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253章 苦肉之計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24章 同船渡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24章 同船渡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242章 萬里孤軍第370章 舊愛新歡第26章 仗刀行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17章 相親會第43章 意外發現.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23章 遇渭河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238章 虛晃一槍第381章 江淮風雲(八)第49章 扣留葉哈雅.第205章 格局之變(二)第77章 狹路逢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83章 探家主第2章 揮琵琶(上)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150章 談判(上)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18章 軟刀鋒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168章 抉擇(下)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35章 利與情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53章 戰朝堂(二)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113章 風雨將至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46章 大湖築城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144章 使者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98章 撲朔迷離第84章 楚挽瀾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314章 安西戰略(四)第1章 碎葉截銀(上)第47章 崔皇后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第326章 安西戰略(十六)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63章 別佳人(下)第4章 揮琵琶(下)第46章 大湖築城第59章 兩帝會晤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11章 查舊帳(下)第337章 兄弟不和第17章 戰略既定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241章 奇襲成都(下)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168章 抉擇(下)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