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

焉耆回紇大營,數匹戰馬狂風一般從遠處馳來,帶來了令頡幹迦斯無比驚愕的消息,吐蕃人西撤,龜茲竟是一座空城。

“大帥,龜茲已空,機不可失,我們可立即進軍!”

“大帥,可趁吐蕃立足不穩,一舉擊破之!”

正在開會的大帳裡吵成了一片,大多數將領都主張趁機西進,佔領龜茲城,但也有人認爲吐蕃人居心叵測,其退軍必有深意。

頡幹迦斯則始終一句話也沒有說,他當然知道赤松德贊退兵的用意,是減輕他的正面壓力,讓他能全力與唐軍交戰,當然不是爲了他考慮,而是爲了東方那則古老的寓言,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等回紇、吐蕃殺得兩敗俱傷之時,他再來撿漁人之利。

雖然明知赤松德贊用心險惡,但頡幹迦斯發現自己還是不得不按照對方的意圖去做,他已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如果不先解決其中一方,他早晚會被大唐和吐蕃分而食之,現在赤松德贊既然已經主動退讓,那他只能北上對付張煥的威脅了。

“大家不要吵了!”頡幹迦斯一聲厲喝,大帳裡頓時安靜下來,大家都注視着他,等待着他的決定。

頡幹迦斯掃了一眼衆人,沉聲說道:“我已經接到消息,可汗親率八萬大軍來支援我們,現在既然吐蕃已西撤。我們可趁機與可汗配合,南北夾擊唐軍,等擊敗唐軍,我們便可調頭再與吐蕃交戰,這是上策,我意已決,你們不得再反對。”

大帳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頡幹迦斯見衆人皆已服從。便點了點頭,毅然下令道:“傳令大軍飽餐一頓,今夜起拔,進軍高昌。”

當夜,在一片清冷的月光下,七萬回紇軍收拾大營起拔,離開了焉耆鎮,向東北方向被唐軍佔領地高昌鎮浩浩蕩蕩殺去。

此時的張煥正率領八萬大軍在沙陀沙漠以北的鹹泉鎮附近,他正與回紇忠貞可汗親自率領的援軍對峙,忠貞可汗一方面派人去長安求和。以迷惑大唐,但他本人卻親率七萬大軍揮師南下,配合頡幹迦斯奪取安西,七萬人,這已經是回紇目前所調動的全部軍隊。

這也是忠貞可汗即位後的第一戰,爲了勝利,他已經將全部老本都押在了安西和北庭之上。

與此同時,隴右派來的五萬援軍在大將辛朗的率領下也已抵達了伊吾郡,他們的任務是南下高昌,截住可能北上地頡幹迦斯大軍。

七月初十。辛朗大軍抵達了高昌,同時馬不停蹄向南進發,而幾乎是同一天,頡幹迦斯的大軍也從焉耆起兵向北進軍,兩支大軍一南一北,彷彿在和時間賽跑一般。

從焉耆到高昌並不是一路坦途。相反。一路都要在崇山峻嶺之間穿行,其中最險峻的一段山脈叫做銀山,是天山的一個分支,大路在這裡便消失了,需要翻過幾座山嶺纔是一馬平川的大草原,正因爲有這段險峻的地勢,大唐便在山嶺上修築了一座城堡,叫着張三城守捉。城堡不大。最多隻能容納數百人,但它卻扼住了行軍的必經之道。

而此刻。城堡裡只有一隊兩百餘人的唐軍戍守,而另一支在博斯騰湖附近探查情報的斥候軍正在火速返回城堡的途中

這支負責探察焉耆附近情報地斥候軍共有三百餘人,其實是由五支斥候隊組成,由一名校尉統一率領,這名校尉就是不久前因探得葛邏祿人情報而被提升的孫木人,他的另一個同伴關英則被升爲隊正。

在得知回紇軍大舉北上的消息後,孫木人立刻召集各個斥候隊火速撤回高昌,他們已經行軍兩天,這天上午,他們終於抵達了銀山腳下,山嶺上灰白色城堡依稀可見。

“木頭,我實在吃不消了,歇一會兒吧!”關英不等孫木人同意,便一頭從馬上栽進了草叢裡,四肢攤開,再也不想動彈了。孫木人眉頭一皺,他差點忍不住要斥責關英,在可不是兩個人時候了,現在兩人都有了手下,誰得不喊累,唯獨他隨心所欲,且目無軍紀,就不怕手下弟兄笑話嗎?

孫木人忍住心中的怒火,沉聲道:“關隊正,現在回紇大軍就在我們身後緊趕,我們的任務是要及時將情報送回去,大家都很累,到城堡裡再休息不好嗎?”

“可我們不早就將情報送出去了嗎?”關英躺在草地上懶洋洋地答道。

孫木人臉色已經陰沉下來,“我再說一遍,進城堡再休息。”

關英聽孫木人口氣嚴厲,知道他已動了怒,理虧之下也不敢頂嘴,只得爬了起來,“好!好!好!校尉將軍,屬下遵命就是。”

他翻身上馬,嘴裡還低聲嘟囔道:“進城堡還不得幫他們準備防禦,哪有什麼休息的機會?”

孫木人懶得理他,他回身一揮手大聲道:“弟兄們加把勁,咱們一鼓作氣,進城堡再休息!”

衆人大聲答應,抖擻精神催馬向銀山嶺而去。

從山腳到山嶺上的城堡直線距離不過五里,但從山路盤旋而上,卻至少有十幾裡,約向上走山勢也就越陡峭,衆人早已下了馬,牽馬而行。

一路上,孫木人都在默默地記着地形,這樣的山路大型輜重是無法上山,只能拆散了由馬馱過去,或者從東面繞過大沙漠,走另一條商路直接去伊吾,不過那樣要多走五六天的路程,且路上也沒有什麼補給。

衆人足足走了兩個時辰,一直到中午時分才終於抵達了張三城城堡。

城堡就地取材,皆用大石砌成,經過百餘年地風雨侵蝕、它依舊巍然聳立,它扼住了翻越銀山唯一的一條道路,地理位置極爲重要,但在安西全境都歸屬大唐時,顯示不出它的戰略意義,僅僅將它當作過往的商賈繳納稅金之地。

而現在,回紇佔焉耆、大唐佔高昌,在他們中間橫着一座銀山時,張三城城堡的戰略意義便充分地顯現出來,早在進軍高昌之前,有沙盤在手的張煥便事先派了一隊奇兵佔領了它,這樣,焉耆地回紇軍便無法來援救高昌。

城堡守軍有兩百人左右,守捉使也是一名校尉,叫王廷江,河東太原人,曾經做過張煥地親兵,他在兩天前便得到了孫木人所派報信兵的報告,回紇軍已大舉北上,那麼,張三城城堡也就是他們必經之路。

爲此,王廷江一面向高昌求救,一面積極備戰,城堡中有箭矢五萬於支,他們收集了大量的石塊和木頭,但苦於人數還是太少,就在這時,孫木人率領三百餘斥候軍趕到了城堡。

午飯後,王廷江便找到了孫木人,兩人一起來到城頭之上,眺望大唐的壯麗山河,遠方山巒疊翠,白雲在天山上空悠悠飄過,將大片陰影投在山峰之上,讓人胸中禁不住豪氣沖天。

“孫將軍,可願意與我一同守衛這片大唐的山河否?”沒有試探,更沒有轉彎抹角,在巍巍的羣山之中,王廷江目光炯炯地注視着他,心胸坦蕩。

“我早有此意。”

孫木人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大丈夫當爲國守衛疆土,縱是一死,我也無憾!”

兩人對視一眼,一起仰天大笑起來,孫木人一指前方約五百步外的一處高地道:“我上山時曾留意過地形,如果在那座高地上修建工事,不僅可以緩衝敵軍對城堡的進攻,同時敵軍射來地箭也大多數會落在城堡與高地之間,便於我們收集,王將軍以爲如何?”

王廷江打手簾望了一會兒,他點了點頭,不由豎起大拇指讚道:“孫將軍不愧是斥候出身,果然是心細如髮,想得周到,只是我擔心是否來得及?”

孫木人笑了笑道:“回紇人惜馬,不會日夜趕路,我算過,從焉耆到這裡至少也要三天,那最快也要到明天下午或晚上才能趕到,應該有時間。”

說幹就幹,兩人立刻召集起各自地部下,共五百多人,一起動手修築工事,同時將前方數百步外的幾處道路都破壞掉,使得回紇人無法大隊人馬一齊通過。

經過一個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地忙碌,高地上的防禦工事終於修築完畢,實際上就是用大石壘成了一個簡單的石圍,長十丈、高兩丈,又用木頭搭建了上下兩層,唐軍便可以分上下兩層從石縫中放箭。

正如孫木人所料,黃昏時分,黑壓壓的回紇大軍開始出現在銀山腳下一眼望不見邊的茫茫草原之上。

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266章 第三者是誰?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387章 最後的較量(下)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55章 滅頂之災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11章 查舊帳(下)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67章 抉擇(上)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7章 初建戰功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172章 私塾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404章 發現端倪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8章 聞母訊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42章 雪夜下涼州(上)第71章 射胡月(四)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148章 聞弦第88章 長孫家(下)第39章 綁佳人(下)第45章 碎葉消息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9章 千里追獵.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320章 葛邏祿人(四)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136章 鏖戰會郡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337章 兄弟不和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172章 私塾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280章 以牙還牙第395章 泄密事件(下)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43章 左相國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81章 巧栽贓第36章 風不止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159章 兩日風雲(一)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49章 扣留葉哈雅.第273章 三線作戰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13章 抓把柄(下)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257章 鳳翔之變(中)第381章 江淮風雲(八)第9章 掌財權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70章 射胡月(三)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325章 安西戰略(十五)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64章 使回紇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10章 查舊帳(上)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101章 爭奪家主(三)第68章 射胡月(一)第395章 泄密事件(下)第11章 萬里來使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8章 聞母訊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
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266章 第三者是誰?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387章 最後的較量(下)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55章 滅頂之災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11章 查舊帳(下)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67章 抉擇(上)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7章 初建戰功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172章 私塾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404章 發現端倪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8章 聞母訊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42章 雪夜下涼州(上)第71章 射胡月(四)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148章 聞弦第88章 長孫家(下)第39章 綁佳人(下)第45章 碎葉消息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9章 千里追獵.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320章 葛邏祿人(四)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136章 鏖戰會郡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337章 兄弟不和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172章 私塾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280章 以牙還牙第395章 泄密事件(下)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43章 左相國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81章 巧栽贓第36章 風不止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159章 兩日風雲(一)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49章 扣留葉哈雅.第273章 三線作戰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13章 抓把柄(下)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257章 鳳翔之變(中)第381章 江淮風雲(八)第9章 掌財權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70章 射胡月(三)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325章 安西戰略(十五)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64章 使回紇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10章 查舊帳(上)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101章 爭奪家主(三)第68章 射胡月(一)第395章 泄密事件(下)第11章 萬里來使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8章 聞母訊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