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

李來亨決心大張撻伐,率領留守開封的殿中軍和殿左軍大部隊,與多爾袞會獵黃河。開戰的決心一經下達,兵政府、參軍院、軍器院的官員們就都迅速行動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大順新的中樞部門已經能夠高速運轉。

現在各個部門都在各盡其責,顧君恩、白旺、白鳩鶴、蕭維崧、張光等等許多朝廷衙署的負責人都忙碌了起來。

十萬規模的大軍出征,李來亨又是決心畢其功於一役,所以準備工程也十分浩大。民夫已經在籌集之中,順軍因爲現在積蓄在河南的錢糧均十分富裕,因此對於民夫的徵發僱傭,待遇也極好。

百姓們因此不懼徵發,大部分人反而是一得到自己被徵發爲民夫的消息後,就喜形於色,立即奔回家中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家人。

優渥的待遇條件,使得河南民夫樂於轉運,也不懼怕前線的辛勞和危險,士氣高昂,氣氛更是熱烈。

除了米麥豆束以外,其餘的麻袋、盔甲、棉衣、刀槍、箭矢、火藥,各種各樣的軍資輜重,都已經聚集到了開封城的內外。如今走在大街上,很容易就能看到數量驚人的騾馬和車輛,上面還都裝滿了各色軍資。

在城外的軍營裡,甲仗物資更是堆積成了小山的樣子。騾馬數量雖然不及清軍那樣多,可是大順軍撤離西北以前,李來亨也專門蒐羅了一批善於奔馳衝鋒的河西戰馬,所以順軍的馬匹數量雖然不及清軍多,可是絕對數量也不少。

方以仁作爲百官之首的平章政事,對於各項政務都有關注的必要。他好不容易處理完公務以後,剛剛離開晉王府,又謝絕了連續好幾波上門逢迎的本地搢紳和明朝舊官,這纔有功夫在開封城裡巡視一番,觀察大軍備戰的準備情況到底如何。

“大兄,聊城一戰,名王授首,胡虜喪膽,功在大順社稷。經此一戰以後,相信大梁之兵直抵幽燕的日子,也將不遠。”

方以仁的堂弟方以智如今是大順朝的弘文院學士,地位相當於明朝的翰林。

此前徐州歸降李來亨的三士裡,許都的官位最高,現在已經做到了山東招討使的位置,將來接替不熟悉政務的郭升擔任山東節度使,也是可以預見的事情;陳子龍則因爲和張家玉臥底北京的一段龍潭功勳,備受李來亨的賞識,張家玉已經得授兵政府諫議大夫之職,陳子龍也被任爲參軍院的機宜文字官。

三士之中,倒只有方以智現在較少參與直接的政務活動。

表面上看,這是因爲方以智身爲獨相方以仁的堂弟,有必要避嫌。實際上則應該是因爲方以智的個人愛好,他自己是對於實際政務沒有太大興趣,反而是擔任弘文院學士以後,可以輕鬆自在的著書立傳,傳播自己感興趣的實學。

兩相比較,自然,方以智就謝絕了堂兄的拔擢,安心做自己的翰林了。

方以仁身着大順朝的一品官服,他如今年紀也不過才三十歲左右,卻已經位極人臣,不知道多少明朝的達官顯貴現在都拼了命要來巴結他。

因爲方以仁的伯父方孔炤當年被楊嗣昌逼死,現在楊嗣昌的老家武陵一帶已經被大順軍控制。本地的搢紳深恐方太師恨屋及烏,怪罪到武陵人的身上,所以專門派來許多鄉賢族老到開封,一面巴結方相,一面到處遊說常德籍貫的官員到方平章府上請罪。

當年張獻忠攻陷武陵的時候,已經把楊嗣昌夫婦及其五世祖的墳墓都打開了,開棺戮屍,還殺了楊嗣昌宗族的許多人。

就算方以仁自己來動手,他估計也做不到張獻忠這等地步。所以這過往的恩怨,在方以仁看來早就是煙消雲散了。

他接見了兩次武陵來汴謝罪的父老,安撫了這些人一番,倒是使得自己“宰相肚裡能撐船”的美名傳去了湖南一帶——湖廣是大省,本來李來亨佔領湖廣北部的時候,就已經將其拆分成了荊襄、德黃和武嶽三鎮,如今湖廣都快要被順軍拿下,方以仁已經有了將湖廣重新劃分爲湖北、湖南二省的提議。

大順政權不僅是武官,對於文臣也一律禁止坐轎子。這倒不是李來亨自己搞出的新政策,而是原本歷史上李自成自己就已經提出來的改革事項之一。

所以方以仁貴爲太師也沒有乘坐轎子,而是和一般武夫那樣都騎乘馬匹。

這種政策,對於培育文官們的尚武之心,想必還是能夠起到那麼一點作用。

方以仁手上抓着馬鞭,看着街道上人來人往,四面都是軍資輜重在轉運,便說:

“指揮鹵簿之事我不如顧好直,既然顧君恩斷定戰機已經成熟,我就不便再向殿下提出相反的意見。

而且正如密之你說的一樣,聊城之戰以後攻守之勢轉換的契機確實到來了。殿下將殿中軍、殿左軍的近十萬精銳留在開封,養精蓄銳,軍中早就是人人氣衝斗牛,恨不能旋即拼死沙場。

以此激憤大軍,擊東虜疲敝之衆,或許我朝奠定海內一統的決戰,馬上就要到來。”

方以智問道:“既然如此,大兄何必憂心忡忡?”

“我有何憂?”

“大兄不說話,在殿下面前默不作聲,我因而猜測是另有憂慮。”

方以仁閉上眼睛說:“……密之你若將一半聰明從書齋裡拿出來,將來入閣拜相也非難事。不錯,我所慮者,還是多爾袞的動向。”

方以智有些疑惑了:“多爾袞現在不是在全力進攻冀南嗎?他的動向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嗎?”

“事情是這樣。可是這場決戰,對我朝來說,一旦失敗就只能退守洛陽和開封,的確是很重要。但對清軍來說,一旦戰敗,或許滿洲人連退回關外的機會都沒有了。

如此關係要害的大戰,難道多爾袞真的別無他策,就只能死磕黃河了嗎?

袁宗第之前督造河防防線,修築了大量壘塞,只要在黃河兩岸決戰,不管黃河有沒有封凍,優勢都在我們。

多爾袞真的會這樣束手待斃嗎?我不相信。”

方以智猶豫地說:“大兄既然心有疑慮,何不向殿下直接提出來?”

“殿下同樣心有疑慮。”方以仁說,“我與殿下最相知,不必多說,就能明白彼此心意。現在戰局發展到了關鍵時刻,殿下下令大軍出動,是因爲這支大軍長期留守開封,既會使得前線將士不滿,也會讓留守大軍本身的士氣受到影響。”

方以仁說道:

“殿下出兵,是因爲已經不能再待下去了。所以不管我和殿下的疑慮究竟對不對,大梁之兵的出動都已經迫在眉睫。

我現在等的只有龍衣衛的消息。”

“龍衣衛的消息?”

方以仁看向北方:

“龍衣衛……還有懇德記遍佈在河北的商棧,雖然在剃髮令下受到嚴重損失,但是調查敵人糧秣的大規模調動方向,還是可以做到的。

只要事情出現意外的變化,我就會立即去參軍院找顧君恩……這場決戰不能出現任何紕漏。”

方以仁最後又想了想,自言自語道:“江南、江南,張獻忠我是不擔心的,但是江南呢?弘光君臣這種爛角色,你永遠想不到他們會幹出什麼樣的蠢事來!”

方以智也苦笑道:“的確,天下間最難猜測的,莫過於是傻子的心思。”

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
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