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

推薦票累計過萬,全靠大家的支持了。本書現在大概又1500左右的收藏,數據雖然慘淡,但作者也不會棄坑,會繼續努力寫下去的。感謝讀者諸君,也感謝書友20190510170240950、我將往事抽離、書友20190115214511980、冬蟄意、梓橫等人的打賞。

====================

谷可成不敢置信,在他的印象裡,劉宗敏就像一具天神似的,絕不可能倒下。可他看着被自己和親兵們拼死搶奪回來的這具遺體:骨棱棱的寬臉、慓悍的虯髯、內襯的半舊八團花紫緞袍子,分明就是他們的總哨爺。

沅兵不知爲何,在這波幾乎要得手的攻勢後,又漸漸退了回去。官軍的炮聲也漸漸平息了,城牆缺口處重歸一片寂靜之中。

除了地面上多出來的近百具屍體外,彷彿此前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劉將爺……天殺的官兵,總哨爺怎麼會死掉呢?”

不知是誰先哭喊了一句,很快哭聲就像病毒一樣,傳遍城中。圍在劉宗敏遺體變的闖營戰士們,都控制不住地哭出聲來。

他們全是些身經百戰的精悍士兵,洪承疇的殺降、孫傳庭的屠城、陳奇瑜和熊文燦的招撫,都沒有讓他們屈服。

可劉宗敏怎麼會死掉呢?

總哨爺是他們之中最勇敢、最善戰的人,他就像是闖營士兵心中的一尊神像。

李自成是他們憧憬的領袖,但李自成對待自己已到了清苦苛刻的地步,憧憬之餘又讓人覺得很難效仿。劉宗敏則不一樣,他的勇武、他的粗豪和直爽,他在闖營將士中擁有的極高人望,都讓他成爲了每個普通士兵心目中的一座道標——人們看着劉宗敏,想到的是,未來的某一天,我也可以成爲像總哨爺一般的人物。

可他還是死掉了。

人們都不願意相信,但也只能接受事實。城中哭聲震天,谷可成和辛思忠將劉宗敏的遺體帶回了設在衙門官署裡的指揮部,將這個噩耗告訴了李來亨、白旺和王光恩等人。

“總哨爺怎麼會死掉呢!”

辛思忠走了一路,哭了一路,一直在重複着這句話。他不能接受劉宗敏戰死的現實,聲音都哭的沙啞了起來。辛思忠是劉宗敏的親兵副將裡,年齡最小的一個人,劉宗敏甚至還說過有意收養他做義子。他早將劉宗敏當成了自己父親一般的人物,可是總哨爺怎麼會死掉呢?

谷可成年紀比辛思忠稍長,顯得更加成熟一些。他在外面已經哭完了,此刻雖然雙眼還是通紅,但已能將話講得很清楚了。

他把劉宗敏帶隊堵住缺口,被飛石擊傷後,又被三名官兵殺死的情況,講給了李來亨聽。

“李管隊,總哨爺死前說,我們一定要守住夷陵,絕不能退。他說剩下的事情,就都交給李管隊你了。”谷可成擦了擦眼睛,他泛紅的眼眶還是時不時流下幾滴眼淚,“是我無能,不能保護好總哨爺。李管隊,隨你怎麼處置我都可以。但我們一定要守住夷陵,絕不能讓總哨爺白白死去啊。”

辛思忠在一邊哭得都喘不過氣來了,他緩了一會兒後,直接跪在了李來亨面前,磕頭說道:“小李管隊,求求您了!一定要帶着我們,給總哨爺報仇啊!”

“這……”李來亨兩手想將辛思忠扶起來,但辛思忠死活都不同意。他看了看白旺,又看了看王光恩,心中一片茫然。

劉宗敏怎麼會死掉?

他是李自成的首席大將啊!他是闖軍中最有名氣的人物之一,劉宗敏死了,誰來對付孫傳庭?他是大順的汝侯啊,他怎麼會死在這裡?

李來亨突然感到一切都變得很不真實了,眼前發生的事情,和他熟知的歷史完全不同。劉宗敏不是在山海關大戰後,被清軍殺死的嗎?

他怎麼會死在夷陵呢!

“不對、不對……這不對啊……”李來亨口中喃喃自語,他抓住白旺的手問道,“老白、老白,這不對吧?等等……今年是崇禎多少年?是十七年嗎?滿洲人已經來了嗎!”

白旺被抓得手都痛了,他感到李來亨表現的非常不對勁,“小老虎、小老虎……來亨!節哀順變!你是怎麼回事!現在是崇禎十三年!什麼十七年?什麼滿洲人?劉總哨死前說了,要讓你負起責任來,你怎麼能這樣昏了頭!”

平常白旺總表現的細心謹慎,很會照顧人,做事情也都滴水不漏。但他嚴肅起來的時候,也很可怕,白旺狠狠訓斥了李來亨幾句。他兩手抓住李來亨的肩膀,搖晃兩下後,才壓低聲音說道:“醒醒吧!劉總哨死掉了,總哨爺要你接過他的責任……你不能這樣!”

李來亨搖了搖頭,終於稍稍清醒了一些。他早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爲,遲早會改變歷史的走向。可卻沒想到,歷史的改變,會來得這樣快。

可他明明在努力幫助闖營,怎麼反而讓劉宗敏死掉了呢?

“老白……我沒事,我知道的,我會好好擔起這個責任來。”

李來亨咬住下脣,用力到咬破血出來。他告誡着自己,蝴蝶的翅膀已經對歷史造成了重大影響,雖然沒人知道,但劉宗敏的死亡,分明就是自己的責任。就像白旺說的那樣,自己必須擔起這個責任來——他不能讓劉宗敏白白犧牲,既然已經付出了這樣大的代價,李來亨更不能允許歷史將天下交到滿洲人的手中了!

“可成……還有辛思忠,你們都冷靜些,不要慌張。”李來亨長長呼了一口氣,他在說話的同時,也在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王掌盤,我們闖營爲了守住夷陵,已經付出了這樣大的代價。既然捷軒叔死前要我來負責任,那我也不能推辭了。貴我兩營,現在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咱們只有全心全力地打完這一仗纔有生機。”

王光恩也抹了抹自己的眼睛,說道:“我和捷軒老哥有十年的交情,我們的感情比你們這些小年輕都深多了!沅兵殺了捷軒大哥,就像殺了我的親兄弟一樣。我花關索行走江湖,只講究一個‘義’字。今天我就在諸位兄弟面前發誓,我不爲捷軒大哥報這個仇,就讓我被千刀萬剮而死!”

李來亨握住王光恩的手,有些哽咽地說道:“王掌盤……我叫您一聲守宇叔吧!守宇叔都這樣說了,我怎麼會信不過您。咱們兩家只要齊心協力,一定能守住夷陵。”

“小老虎……”王光恩拍了拍李來亨的手說,“你放心吧,關營還有一千兵馬。我寧可把老本全折在夷陵,也一定要報了這個仇。”

“好好!”李來亨點點頭,“已經要到晚上了,我看官軍也沒有再次攻城的意思。守宇叔您回去休息休息吧,咱們明天再商議一下守城的方略。”

王光恩點點頭,又寬慰了闖營衆將幾句話後,才轉身返回關營的營寨後。王光恩才離開,李來亨的臉色馬上就爲之一變。

剛纔他還是一副悲痛欲絕的哽咽模樣,現在卻立即變成滿臉殺意。

“王光恩這條活泥鰍,恐怕要跑路了。”

白旺、谷可成、辛思忠三人均是一驚,白旺首先問道:“怎麼回事?小老虎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王光恩這等泥鰍一般的人物,豈會爲了捷軒叔,把關營的本錢都折在這裡。”李來亨咬牙切齒罵道,“我看這廝八成要趁着夜色逃走了。”

谷可成和辛思忠對視一眼後,都跪倒在地上,忍着淚水懇求道:“李管隊,總哨爺的遺言要我們堅守夷陵,絕不能逃走。如果小虎隊要跟着花關索走的話,請把我們兩人留在這裡,我們寧可死掉,也要爲總哨爺報仇!”

“呵呵,”李來亨冷笑一聲,“你們把我當成什麼樣的人了?老白,我看官軍今晚是不會再攻城了。你帶人去守住馬廄,把關營的那上百匹戰馬全部扣住。”

“辛思忠,你不是要爲捷軒叔報仇嗎?那我交給你一個任務。”

辛思忠聞言一喜,跪在地上答道:“沒問題!只要能爲總哨爺報仇,刀山火海我也去了!”

“嘿嘿,不必去闖刀山火海。我們攻破夷陵後,王光恩派他三弟王昌把夷陵公私府庫裡的金銀,全部搬到城隍廟守着了。你的任務就是帶兵去城隍廟,給我把那筆錢都搶了……不光是錢財,關營擄掠的那些良家婦女也都安置在那邊。你給我把所有東西都搶了,不能讓關營帶走一個銅子!”

白旺聽了李來亨的佈置後,有些擔憂地問道:“小老虎,關營有上千兵力,我們只有不足五百人,如何同他們搶東西?何況現在正是守城的緊要時刻,我們何必鬧內訌,自亂陣腳,給官軍可乘之機。”

“不不,老白,王光恩和你的想法一樣。”李來亨解釋道,“關營想跑,只能趁今晚。王光恩走得這樣急,一定是立刻回去佈置跑路的事宜。他絕沒有時間、也絕不會花費功夫,跟我們爭搶物資、經營、婦女。花關索這等梟雄人物,豈會不懂得壯士斷腕的道理?”

“顧全大局!我今天就要逼王光恩來顧全這個大局!他想順利跑路,就只能壯士斷腕,把那些甲仗器械、金銀婦女,還有最重要的戰馬,全部留給我們。”

“我們闖營爲了報仇,全都有玉石俱焚的野心。他花關索爲了跑路,有這份跟我搶東西的膽氣嗎?”

李來亨輕蔑地說道:“就讓關營轉進吧,他們的裝備馬匹和所有財富,絕大部分都得給咱們留下來!”

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十七章 無派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十六章 五軍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三章 李天下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四十章 孫可望
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十七章 無派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十六章 五軍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三章 李天下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四十章 孫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