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

深州城的城牆已經變成了一張薄如蟬翼的宣紙,清軍調集了大量紅夷大炮進行轟擊,李世威雖然同樣部署了大量重炮還擊,但雙方在兵力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大順軍只能處在一個被動挨打的不利處境裡。

單薄的城牆備受重創,滿洲人的火炮像是收割生命的鐮刀一樣,將城頭用力洗過一遍。守軍士卒幾乎站立不住,大部分城垛都遭到了超過飽和程度的轟炸,士兵們奄奄一息,只有少數堅韌的戰士還屹立在硝煙之中。

“轟!”

李瑋羣又聽到一聲巨響,又是清軍的紅夷大炮正中城牆。他知道深州城已經有好幾處城牆,乾脆崩塌,顯露出一條巨大的豁口。

主帥李世威雖然組織了不少士卒堵住豁口,攔截住清軍攻城部隊的突擊。但是李瑋羣很清醒地認識到,隨着城牆的不堪重負,隨着大順軍守軍兵力和體力的耗竭,他們很有可能抵擋不住清軍的下一波突擊。

“殺!”

李瑋羣的腦中迅速飛過深州城被敵人攻破以後,滿城軍民遭到屠殺的可怕光景。但他手裡、口中,卻絲毫沒有懈怠,一點看不到泄氣的模樣,反而是和其他手持刀牌的士卒一樣,親赴火線,堵在城牆的豁口處阻擊敵人。

斷裂的城牆縫隙中,雙方兵力的密度就像是除夕日的廟會一般,人山人海,差不多快要到了分不清敵我的地步,因爲士卒們的眼中只能看到數不盡的刀光閃爍和鮮血橫流。

到底有多少兄弟已經戰死了?

李瑋羣根本數不清楚,他也再無暇數清楚。

李瑋羣只知道守軍士卒傷亡之多,已經到了自己無處踏足的地步。因爲城牆附近的每一條道路、每一處空地,都已經被大順軍弟兄們的屍首鋪滿——而且不是鋪滿一層,而是層層疊疊,鋪滿到了高過李瑋羣膝蓋的位置。

血腥味是這樣的濃郁,快要讓他嘔吐出來了!

wωw ▲ttκan ▲¢ 〇

轟隆,又是一片硝煙在爆炸聲裡升騰而起,李瑋羣的耳膜早就習慣了這樣密集的巨響。他的身體已變得麻木,手裡的長刀全憑本能揮舞,甚至由於戰陣過於密集,連揮舞的空間都沒有了,只能將腰刀直挺挺地立在身前,伴隨着兩軍戰士的推擠,刺到誰便是誰了。

豁口處的戰鬥,已經徹底演化成了一場推擠的比賽。

在這樣的密度裡,在如此逼仄的空間裡,一切跳躍騰閃的武藝和英勇,都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

君侯……李隨侯還在真定嗎?

攻城的主力裡有相當多漢人,李瑋羣聽得十分清楚,清軍士兵,有留辮子的,也有沒有留辮子的,但其中佔據絕對多數的敵人都在說漢話。

這種事實無疑給李瑋羣造成巨大的震驚和疑惑,他當然知道清軍中不乏有明軍的投降者。可在李瑋羣看來,那些毫無骨氣屈膝在異族面前的懦夫,絕不是勇敢的大順軍將士的對手。

但事實卻並不如此。

這些李瑋羣眼中的懦夫,都要在捨生忘死地拼命向前涌來。

甚至比起李瑋羣曾經交手過的明朝官軍,這些漢人的士氣,他們的作戰精神,竟然還要更加可怕,更加使人感到敬畏。

難道這真的是因爲明朝的軍政腐敗,官軍的士氣頹喪,有能力、有抱負的官兵都被迫離開了朝廷的軍隊而另謀出路嗎?

“敵人又來了!”

又有一隊清軍士兵跨過了早被填埋起來的護城河,他們擡起雲梯,分秒必爭地攀上城牆。大順軍在城頭上的守軍屢屢遭到敵人紅夷大炮的重創,兵力已經分外不足,這時候竟然沒有辦法將滿洲人驅趕下去。

李瑋羣左支右絀,又帶着後隊的幾十名士兵急忙趕回城頭上面。他心中特別緊張,現在的局勢,深州城真是哪一個地方都在垂危之中,任敵人的蹂躪和踐踏,隨時有傾覆的危機。

但兵力只有這麼一些,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守軍固然是沉着應戰,敵人卻也是兇悍狂暴。戰士們在城牆上面架銃射擊,或者發箭還擊,如雨點似的銃彈箭雨頓時又殺傷了一大片清軍。

矢石飛舞,硝煙瀰漫,整個戰場好像是被風暴摧折的密令,到處是殘枝敗葉,更多的地方則是血淋淋的一片屍體。

“集中射擊啊!”

李瑋羣好不容易從另一處戰線那裡協調來了一尊火炮,炮手們和銃手集中在一處,火力全部集合起來,傾刻間就射死不少清兵。

李瑋羣深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又指揮炮手對準戰陣後的清軍督戰將領射去,轟隆一聲以後,大炮開火,鳥銃跟着繼續射擊,馬上就射死射傷了好幾名清軍軍官,造成了敵人短暫的混亂退卻。

連續的炮轟銃打,把攀上城頭的一股清軍總算成功地驅趕了下去。站在護城河外圍的清軍兵馬也受到波及,讓憤慨的大順軍守兵殺傷不少,敵人被守軍的槍炮轟擊得站不住腳,紛紛撤退,甚至不得不把許多傷兵留在城牆上面,被李瑋羣俘虜了起來。

“殺了,都殺了!留不得!”

李瑋羣身中數箭,這一段城牆都和他的身體一樣,讓清軍的箭矢刺得活像是一隻刺蝟。目下城中兵力本來就十分有限,在如此激烈的戰鬥下,更是死傷無數,根本沒有多餘的人力用於看管俘虜。

而且巨大的傷亡也讓守軍的心中滿是怒火,不光是被射傷的李瑋羣,其他士卒也基本上是人人帶傷。所有人都一致同意李瑋羣的意見,他一聲令下以後,馬上就有士卒們手持短刀飛撲上來,把被清軍留在城頭的俘虜一個接着一個抹脖子殺掉。

李瑋羣雙眼通紅,他早忘記了李來亨制訂的軍中法度,忘掉了不應該肆意屠殺戰俘的規定。

急切燃燒的城頭戰火,又豈能容得他的思考和仁慈呢!

他不知道深州城還能堅持到什麼時候,從開戰到現在,不過一天的時間,萬人防守的深州城竟然快要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守軍疲態盡顯,李瑋羣雖然勉強守住了這段城牆,可是卻有更多處城牆遭到了敵人的突破和襲擊。

特別是好幾處雙方必爭之地的城牆豁口!早就變成了血肉磨坊,大順軍精銳死傷不止於千人,據說連主帥李世威的好幾個副將都已經戰死。

夜色漸暗,大順軍雖然勉強守住了深州城的城牆,但是敵人的攻勢並沒有因爲天色的變化而減弱,其兵力反而還在繼續增強。守軍的士氣卻快到達崩潰的邊緣了,每個人張望四周,都能看到無數張熟悉的面孔永遠倒下,到處都是被紅夷炮飽和火力轟擊以後的殘骸。

深州城裡被硝煙所掩埋,鼻子只能嗅到兩種氣味,一種是血腥的屍臭味,另一種則是刺鼻的火藥味。

李瑋羣體力耗竭,他靠在城樓的垛牆上面,整個人像被抽取主心骨一樣慢慢滑倒。從城頭望城下,八旗兵的辮子就像是一片醜惡的泥沼,遠處有些跳動着的燈光和隱隱約約的囂呼聲,也弄不清楚方位和距離遠近,只能想見到是敵人在繼續增加的兵力。

“君侯……君侯啊!”

他知道李來亨是以真定爲最重要的防守據點,大順軍在北直隸的多數兵力都蝟集在真定附近。

李來亨會來救援深州城嗎?

李瑋羣張望着這幾乎快要被敵人攻破的城市,只能苦笑一聲,如果他是主帥的話,考慮到真定和井陘的重要性,他肯定不會輕易離開真定來救援深州。

皇太極圍城打援的目的顯而易見,連李瑋羣自己都認爲李來亨有必要顧全大局,真定守軍絕不能輕動。

而深州的一萬人。

註定將成爲順清之間決戰之前的前哨犧牲品。

“君侯……”

幾年前李瑋羣只是黃麻大山中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寨民,他連想要吃一口飽飯都只是奢求。他還記得當年郭君鎮帶着闖軍殺入黃麻山區以後,在山寨前立起招兵旗以後,自己是看中了闖軍香噴噴的米飯才投入了郭帥的麾下。

那時候他雖然不識字,可是爲人卻很仗義,自己又有一股子耿直勁兒在,後來居然有幸被李來亨選中,成爲了楚闖隨營學堂的第一批學生。

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李瑋羣從一個掙扎在求活線上的山寨饑民,變成了今天大順軍的一名高級軍官。

他的人生際遇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卻好像只是出於李來亨一個並不謹慎的安排。

李瑋羣靠在城垛上,望着城下像湖廣的洪水一樣衝入深州城城牆豁口的清軍士兵,再也笑不出來了。

深州城破。

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六章 裕州人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十六章 五軍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九十章 首都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三章 林貓貓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
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六章 裕州人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十六章 五軍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九十章 首都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三章 林貓貓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