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

馬進忠的部隊沒有和金聲桓所部守在同一個營壘裡,金聲桓的部隊大多都在船上,少數精銳家丁則據守在一處小渡口裡。

馬進忠的兵馬以陸兵爲主,哪怕被郝搖旗幾度摧陣破軍以後,還勉力控制着好幾處營盤。但是馬寶進入他營中時,還是發現這些營盤中全部充滿了蕭索又悲涼的氣息。

所有的官兵都垂頭喪氣,弓箭被隨意棄置在地上,餵養戰馬的豆料傾灑在道中也無人收拾。一間又一間,像雲朵似地連成一大片的營帳,很有不少已經七扭八歪,官兵們只在意今晚還有沒有飯吃,只在意被包圍以後的出路在哪裡,而沒有一人還有閒暇心思整頓營中的混亂景象。

馬寶只帶着兩個親兵入營,算得上是單騎冒險。不過他和馬進忠有很多年的老交情了,當年馬進忠還是農民軍中的一個豪帥,他們就曾在河南交過好幾次手。

馬寶對這段往事記得還很清楚,那時候他是官、馬進忠是匪。可是有一回馬寶卻在南陽一帶被馬進忠帶兵圍住,幾乎要全軍覆沒,他把部隊糧餉的三分之二送給馬進忠買路,才逃出了一條生路。

誰能想到,幾年以後他們二人再次相遇,馬進忠成了官,自己卻成了匪。形勢驟然一變,馬進忠反叫自己給圍了起來——而且這一回,絕無買條路的可能性。

他心生感慨,幾年前馬進忠投降左良玉以後,自己還和他在洛陽喝過好幾回酒,吃過好幾回飯。崇禎十一年年底,許州兵變的時候,還是自己極力勸說馬進忠,讓他誓死效忠左良玉,才讓馬進忠得以躋身到左良玉心腹大將的地位上。

再後來,馬進忠靠着許州兵變時的鐵桿表現,傍上了左良玉的大腿以後,升官速度便一日快過一日,很快就把馬寶甩在後面不知道多少裡地啦。

馬寶在官軍裡,最高也只是做到了河南遊擊高謙麾下的一員守備而已。馬進忠卻是步步高昇,很快坐到了左鎮副總兵的高官上。

這個馬進忠本來就同左良玉性子相近,最善於保存實力,局勢一有不利便迅速轉進。到今天,他儼然成爲左鎮最後的一枝獨秀。

“葵宇兄,多年不見啦。”

馬進忠帶着十多名家丁在大營轅門處親候馬寶,葵宇是他投降左良玉以後,附庸風雅取得一個字號,和馬寶的字號城壁一樣,都是身邊幕僚幫忙取着玩的。

曾經的義軍豪帥“混十萬”,如今被圍在營中無路可走的左鎮副總兵馬葵宇,他神色暗淡,幾年養尊處優的生活,把他身材都變得圓潤了起來。

不過馬寶仔細觀察了一會兒,還是能從這個老朋友的眼睛中,找到幾分狠辣兼且油滑的眼神來。

馬寶對“花關索”王光恩並不熟悉,如果李來亨在這裡的話,倒可能會說馬進忠和王光恩的氣質十分類似——這兩人確實存在有不少共同點。

“城壁老弟……話不多說,我就想問問,我還有沒有一條出路可走?”

馬進忠的問題直點主題,他身邊的那些家丁都讓開了道路,兩個老朋友重新走到一起。處在圍困絕境中的馬進忠,緊緊抓住馬寶的手,他眼中的焦急似乎說明了投降的真誠。

馬寶微微笑道:“我的老哥,出路總是有的。可是你想要的,又是什麼出路?如果想買一條路,逃去襄陽或武昌,恐怕不存在這樣的一條出路。”

“這……”馬進忠訕訕一笑,他覺得馬寶似乎是在記恨當年自己找他索要買路錢的事情,解釋道,“過去的事情再提也沒什麼意思吧?不管怎麼說,老弟,我當年也幫過你一把……今天輪到你來幫老哥一把了!”

“幫不幫這個事情,不是由我決定。”馬寶看着馬進忠動搖的神色,心中底氣大增,“小李王是何樣的人物,你瞭解的也不會比我少。我家節帥的要求只有兩個,只要你滿足了,節帥一定保住你的身家性命。”

馬進忠聽到馬寶給出的這條承諾,雙眼總算亮了起來,他立即問道;

“兩個要求?什麼要求!即便刀山火海,我也赴湯蹈火,爲了大帥我一定不辭辛勞!”

“第一條,”馬寶先豎起一根手指,緩緩說道,“葵宇老哥,你的所有兵馬要放下武器,先行接受闖軍的改編。”

放下武器這點馬進忠還能理解,但是這個接受闖軍的改編,馬進忠就有點一頭霧水了。他對李來亨的用詞不大瞭解,皺起了眉毛問道:

“老弟,這個改編是哪門子意思?”

“改編……節帥說的改編,就是說你的所有兵馬必須全部接受闖軍安排。你所有的將領、軍官,要一律離開部隊,先到隨營學堂學習一段時間,等到通過考試以後再按成績任用。你麾下的士兵,則根據汰弱留強的原則,遣散老弱,留其精壯,填充到闖軍的部隊裡。”

馬寶的話說得簡單直白,馬進忠心裡卻發生了一場猛烈的大地震,這叫什麼改編?這不就是徹徹底底的吞併嗎!

馬進忠不是沒有投降過,恰恰相反,他的投降經驗還算比較豐富。當年他投降左良玉的時候,形勢並不比今天好到哪裡去。

可是左良玉給出的投降條件是什麼?是給馬進忠駐地,給他的兵馬補充糧秣供給,也讓他依舊照領原班部衆兵馬。

這纔是一般的投降原則啊,當年張獻忠和羅汝才接受熊文燦的招撫,一個被安置在谷城,一個被安置在房縣,不也是如此安排嗎?

李來亨現在這個意思,就是又不要給他補充糧秣,又不要給他分配汛地,還要將自己的部隊徹底拆散,一切將領軍官都調離部隊,另行任用?

不,就算是吞併,那一般還會保留中級的軍官呢。闖軍這個投降,簡直比吞併還過分,根本就是殲滅啊!

在馬進忠看來,李來亨要求的投降,簡直和他死戰一場後再全軍覆沒,沒有絲毫的分別。他心中憤慨,臉色也極爲難看,身邊的家丁有幾人聽到馬寶的威脅之語,更是將腰刀露出半截,寒光顯露。

但馬寶臉色不變,他十分沉穩,接着說道:

“這只是第一條,老哥……還有第二條呢。”

“第二條又是什麼,你說吧。”

馬進忠壓住心中的怒火,儘量心平氣和的同馬寶講話,他已經做好了如果闖軍條件實在太過分,就乾脆把馬寶扣下來,大家死拼一場的打算。

“第二條就是你們的水師戰船,節帥要求你保住所有的戰船,如果讓金聲桓把船鑿毀,你投不投降,我們節帥就都不在意了。”

“哈哈哈哈,”馬進忠簡直是氣笑了,他忍不住笑道,“水師是金聲桓所統領的,所以小李王的意思是我要是投降,還必須得拉上金聲桓一起投降,才能算數嗎?否則是否小李王就不肯接受我的投降,而一定要趕盡殺絕?”

馬寶先用鼻子嗯了一聲,接着冷笑道:“老哥,我直接把話給你攤明白了講吧。我們節帥的意思就是要你束手就擒,不僅要你束手就擒,最好金聲桓也是一樣如此……如果你不能搞定金聲桓,保不住那批水師戰船的話,你也不用奢想還能在闖軍裡保留什麼大將的地位。”

馬進忠壓低了聲音,回道:“城壁老弟,你也知道我馬進忠從來不是個一諾千金的人,就不怕咱們談崩了,我把你扣下來嗎?固然今天我奈何不了闖軍,可是一個人送上門來,我難道奈何不了你?”

“哈哈哈!”

馬寶大笑三聲後,將身上的佩刀隨手丟到地面上,發出咔啦的一聲金屬撞擊聲。他把雙臂環在胸前,對着馬進忠露出老神在在的笑容,回答說:

“單騎入營……老哥你送我一個這樣大的功勞,我又豈可能不來?小李王知人善任,只要你有功、有才,他素來唯纔是舉,絕不看你的過往和出身經歷。今天我若能說服你答應下這兩項條件,我在闖軍中的地位就算是穩固了……老哥,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馬寶將目光投向北方,道:“左鎮已經完蛋了,朝廷在關內還有幾支兵馬可用?關寧軍固然強悍,可經過鬆錦大戰以後,也沒剩下幾支部隊了吧?老哥,你還不明白嗎?如今正是羣雄用武之時,天下羣雄之中又以闖軍贏面最大,你就不打算搏一搏,博個開國元勳來做做嗎?”

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二章 惠世揚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五章 礦徒軍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二章 欽定
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二章 惠世揚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五章 礦徒軍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二章 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