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麗在長安,同一些女官來往很密切嗎?”
執掌龍衣衛情治機關的首腦飛龍使嚴薪,拜伏在李來亨的面前,向監國呈遞上了一份關於郭君鎮的奏疏。
嚴薪低下頭,小聲說道:“據陝西鎮撫司主事回報,郭九江已經將秦逆所遺印信圖籍,全部送到開封和太原了……只是郭九江爲人狂放,同一些甄選女官來往甚密,似乎也並非要緊的大事。”
李來亨“嗯”了一聲,頷首取來奏疏,略微讀過幾行以後便將奏疏撕成碎片。
他凝視着飛龍使嚴薪問道:“你以爲大順已到了兔死狗烹的時候嗎?”
“臣不敢。”
“哈。”李來亨笑道,“給孤呈上來這樣的文書,尚有何不敢?嚴使有膽量在暗中調查權帥重臣,在孤的面前進讒言,是要孤爲你殺郭君鎮?還是想借掀起大案的機會,好趁亂擴大龍衣衛的職權?”
嚴薪聞言還是不動聲色,只是在地上叩頭數遍後,重複道:“臣不敢。”
“哼。”
李來亨將那團碎紙隨意丟到地上,他擡起手示意嚴薪起身,又說道:
“你太糊塗了……古人常說伴君如伴虎,但孤還不是君,孤還不是皇帝,豈會有飛鳥盡良弓藏的想法?
龍衣衛今後不要去偵察羣臣的私事,郭雄麗是本王潛藩私人,絕不會有任何異動,孤對他同樣是完全放心,因此纔將西北軍政大權悉數委託于帥府。”
嚴薪頓首:“臣明白了……此事確是臣糊塗,今後龍衣衛絕不會再有逾越職權的事情發生。”
“這樣吧……”李來亨沉吟道,“雖然孫可望是我朝大敵,但讓郭君鎮在西北便宜行事,專權軍政,一人掌握十萬大軍,的確可能讓一些野心家心生他想。”
李來亨命太原行宮裡的內廷女官爲他草擬文書後,便向左右的衛士吩咐道:
“去喚宋企郊入宮吧,孤看還是需要分一分郭君鎮的大權,讓吏政府調整一下關中人事。否則萬一有壞人從中作梗,使君臣之間不復從前融洽,就很不好了。
也讓顧君恩入宮,兵政府和參軍院方面都準備一下。既然孫可望已經退回四川,大順也有必要對西北駐軍重新做一些部署上的調整。
今後平蜀,也倒不必專意漢中一路。湖北、湖南、廣西,皆可向雲貴川進兵,將來平蜀用兵,自當兵分多路,由孤親自負統籌重務,雄麗只要專心漢中一路就好……”
嚴薪擡頭問道:“殿下不請方太師入宮嗎?”
李來亨瞧了嚴薪一眼,坦然笑道:“哈哈,怎麼?你現在是樂山手下的人,不和顧君恩是一派的啦?我怎麼記得以前你和顧好直走得更近一些呀!”
“這……臣只是殿下的人。”
李來亨端起宮女遞來的茶水,輕飲一口道:
“晉王府珍藏的茶葉,孤實在品不出半點好味道來。還是咱們隨州的碎茶好喝些,喏,交給嚴使一樁差事,爲孤準備些碎茶來,這御用貢茶,華而不實,今後廢掉吧,免得於無用處浪費金帛。”
嚴薪見李來亨沒有繼續追究他和朝中其他大臣的關係,這才鬆了一口氣,趕忙退出宮去。他纔出宮不久,就撞到了方府上派來打探消息的小廝。
嚴薪怒道:“太師如今怎麼這樣託大?辦事真不小心!我自有渠道把消息送到太師府上,何必興師動衆,派出府中家人?真覺得殿下乃寬和仁厚之人嗎?”
小廝即答道:“老爺說殿下自信,絕不會因朝臣結黨而有所怪罪,叫使君務要多慮。”
嚴薪拂袖向前走去,甩下一句:“方樂山自己要參郭帥,便直接在朝上去參一本,何必讓我來做這個壞人?唯獨此一次,下回我決計不會再爲太師出面了。”
小廝笑道:“殿下既自信又多疑,我家老爺或顧總裁,若親自出面參郭帥一本,反要惹出更大事端。唯獨使君本來掌握龍衣衛,本來就很容易偵察到朝臣的私事,由使君出面說話,殿下才不會驚怒。”
“太師究竟想做什麼?真是憂慮郭帥兵權太強嗎?”
“使君自當曉得。”小廝回答說,“老爺與郭帥都是殿下潛邸之交,此番行事正是爲了保住郭帥,方纔出此下策。”
“保住?”嚴薪略微一想,便明白了過來,“太師以爲自己看殿下爲人,看得如此之準?妄自猜度聖意,遲早要出事!”
嚴薪大略一想,就明白了過來,郭君鎮在西北獨掌大權,又有便宜行事的假節特權,雖然絕無僭越之心,但從龍衣衛的偵察情況來看,郭君鎮在不少小節上做的確實不太乾淨。
即便嚴薪沒有向監國上奏郭君鎮同長安女官往來密切的事情,李來亨肯定也會通過其他渠道掌握這些消息。
如果這些對郭君鎮不利的消息,一直沒有人捅出來,長期積累下來,終將釀成大患。方以仁託嚴薪出面參郭君鎮,反而使得李來亨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限制龍衣衛權力的方面。
果然,今天會面一事結束不久,嚴薪就收到了政事堂下發的命令,以明文限制了龍衣衛偵察朝臣私事的權力。
不過嚴薪並因此怨恨方以仁,畢竟龍衣衛如果權力太大,恐怕未來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只有維持權力的平衡,自己才能坐穩飛龍使的位置。
畢竟監國天人也,還這樣年輕,今後少說要坐上幾十年的天下。任何一個臣子都應該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實力,絕不能過於冒頭,惹起殿下不快。
現在按一按郭君鎮,對他反而是件好事了。
不過想到監國召宋企郊和顧君恩入宮,看來此一派勢力又要上升……畢竟方以仁是大順唯一的宰輔大臣,唯一的獨相,權勢過大,太冒頭同樣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的大順勳貴文武,按照時間,主要可分爲先帝舊臣和潛藩嫡系兩派人,但總的趨勢來看,先帝的舊臣肯定是要慢慢被殿下的潛藩嫡系完全取代。
所以更主要的派系分野,還是籍貫。
籍貫主要就是秦、豫、楚三黨,大順元從多秦人,闖軍初期的大發展則是在河南,李來亨的基本盤則是建立於湖廣,因此朝臣多以此三省籍貫爲主。
除了籍貫之外,文官中又有較早參加闖營的中下層舉人、秀才爲主的一派,和後來才歸附大順軍、但是社會地位更高的進士出身降官士紳一派,也就是所謂的舉人黨和進士黨了。
至於進士黨中,又根據不同年中舉的時間,分爲數派,就不必細論了。
===
本書估計快徹底完結了,大家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後續情節嗎?我儘量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