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

帶着這幾十名闖軍戰士衝入梅府內的頭領,正是紅隊管隊嚴薪。他扼腕嘆息,爲沒能救下梅增智,多保存幾分沈莊軍的實力而感到可惜。

“梅家還有多少子弟活着?趕緊救下來,現在天色還沒亮,咱們也不能等節帥大軍抵達再做行動了。一隊留在梅府內掌控局勢,二隊立即同我分路搜殺意欲降敵的士紳,三隊到各處城頭將闖軍旗幟豎起!”

紅隊早已在麻城中安插好不少眼線,周文江剛剛開始串聯城內士紳、準備開城降敵的時候,他的一切行動便都落在了嚴薪的目中。

周文江派出城去聯絡宋一鶴的使者,也是被紅隊在半道上所截殺。這班士紳還坐着“一切局勢盡在掌握之中”的春秋大夢,殊不知,麻城內裡乾坤,十分中已經有七分被闖軍所控制。

若非嚴薪一直在等待李來亨率領大軍抵達以後,再發起斬首行動,恐怕周文江連刺殺梅增智的機會都沒有!

“真可惜啊,本來等到官軍破城以後,在麻城城中縱兵大掠的時候,纔是咱們行動起來,裡應外合,配合節帥力破此敵的最佳時機。”

嚴薪撇了撇嘴,爲自己沒能獲得更好的戰機而感到遺憾,另一名紅隊隊員則摸了摸後腦勺,汗顏道:“我輩爲百姓才起這幾個義兵,哪可能真的坐視官軍破城屠戮呢?管隊這話要是讓愛民如子的大帥聽到,怕不是要剁幾隻手掌才行。”

“哈!”

嚴薪忍不住大笑一聲,不再多說,帶着紅隊的隊員們迅速衝向城內各處要點。此時天色還未亮起,官軍尚未察覺城內的變動,而沈莊軍雖然比紅隊人數要多太多倍了,可梅增智和周文江等士紳領袖內訌盡死以後,羣龍無首,人心未定,正是搶班奪權……啊不,正是將沈莊軍引向正道的好機會。

因爲梅增智被刺身亡,而還處在驚惶不定中的梅家子弟們,已經全然喪失了判斷能力。他們見嚴薪帶着紅隊隊員將進攻梅府的周文江部下解決以後,便自顧自認爲紅隊是自己的友軍。

等到紅隊隊員們將提前準備好的數十面闖軍大旗,分頭插到城牆各處以後,他們又目瞪口呆,不解其意。

直到有一個年輕人恍然大悟,說:“這肯定是相公的遺策!原來我們早就同闖軍有了聯繫,有外援可以倚靠,根本不懼宋鳥官的圍剿。”

“啊……對、對,必是如此,難怪一直堅守麻城,不能開城門降敵,原來是有外援可恃!”

雖然還有一些人半信半疑,也有一些人對流寇很不感冒,根本不願與其合作。可現在領頭的梅增智已經死了,梅府又被紅隊所控制,這些梅家子弟爲了自己的性命也好,還是爲了給自己的死局編造出一點希望來,都或資源、或被迫地去相信,沈莊軍其實早同闖軍有秘密聯絡。

夜色慌亂,麻城街道上火把飛馳,紅隊隊員們的腳步踏過長街,刀槍兵刃相互撞擊而產生的金屬響聲,在這深夜中不禁使人背脊骨都升起一股涼意。

幾隻夜鴉被驚醒,它們從枝頭飛起,落下幾根黑色的羽毛,啞啞嚎叫着飛過好幾間大宅子。已經開始有一些人街上的喧譁聲吵醒,他們簡單披着一件外套從窗戶探出頭去,或者走到了家門口,將大門打開一個小小的細縫,往外窺伺異變的緣故。

“是官軍攻進來了嗎?”

有人這樣猜度,可是很快一面又一面闖軍大旗開始揮揚於麻城之中,居民們尚在遲鈍之中,還沒有幾個人意識到這意味着什麼——只要很少幾個人大驚失色,想到了近在咫尺的隨州小李賊。

紅隊雖然人數不多,但勝在指揮劃一、行動有序。那些準備投降官軍的士紳,若等到天亮動員起自己的家丁和奴僕武裝,至少可以發動上千人的兵力,絕非不及百人的紅隊可以壓制。

但如今戰機在我!

風暴的渦眼已被嚴薪捏在了手心裡,紅隊這段時間一直在緊盯着那些不軌士紳的動作,周文江的串聯和刺殺行動更把投降派的蹤跡全部暴露了出來。

隊員們按圖索驥,趁着夜色絲毫不費力氣,挨家挨戶地便把這些尚在睡夢之中的“名士”、“豪傑”從香牀美妾上拽了出來。

若安心束手就擒,還可以一起緝拿到梅府中看管起來。若膽敢反抗,裝備了鳥銃、布面甲和長刀手牌的紅隊隊員,呼吸之間就能將其格殺當場。

只有很少數的幾家大族因爲宅邸距離梅府較遠,慢慢發現了城內的“政變”,趕忙動員家僕準備進行反撲。

可這時候紅隊已經把闖軍大旗插滿城牆,守城的士兵對沈莊軍和闖軍的關係變故並不清楚,他們只知道大家好像都是在造反,都在和官軍打仗。

何況那些來插旗的人,全都拿着梅府的印信,不聽他們的聽誰的?

嚴薪當即就利用梅府印信,將一部分城牆守軍調了下來協助作戰。若在前幾日,守軍大多都是各家士紳的家僕,嚴薪即便有權力調動他們,也不可能用他們反過來攻打那些士紳宅邸。

可經過數日激戰以後,畏戰的士紳們已經把自家奴僕全部從城牆上撤了下來,守軍人員主要以梅增智臨時徵募的逃難鄉民爲主。

這些逃難鄉民和麻城士紳沒有什麼關係淵源,一看紅隊拿出不少銀兩,又有印信在手,還聲稱闖軍大兵即將到達城下,當然無不效順。

有一家士紳抵抗特別激烈,他家宅邸又修成好幾進,院牆角落裡還築有高聳的望樓可以射箭,紅隊強攻兩次都沒能衝殺進去,反而折損了十幾人。

嚴薪看不過眼,便從城牆守軍那裡調來了十幾門大炮。讓鄉民們將火炮架到這處府邸正對面的大街上,敞開了炮打地主大院兒。

連着轟隆數聲以後,院牆、望樓、大門、匾額全部都被炸了一個粉碎。紅隊隊員和其餘待命中的鄉兵,一看大門已經被炸開,便大呼羣進,一溜煙兒地衝了進去。

嚴薪又適時地高喊了一句“殺劣紳、分浮財、現在歸降盡我同袍”,這下就連那些在府邸中進行抵抗的家丁奴僕也不幹了,或者丟下兵器投降,或者直接調轉刀口,倒戈一擊。

城內火光閃爍,硝煙直起,喊殺聲也越來越大。嚴薪知道這下子城外官軍就算再蠢,也應該猜到麻城城內已經發生了什麼變故,估計很快就會發動極爲猛烈的攻勢。

他用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順着面前大街的方向向深處遠眺望去,道路兩旁有四五家大戶院子還在燒着火,間或又有幾顆人頭滾落到地上,心中登時便產生了一股強烈的後怕感。

好在自己當機立斷……

不然面前這一幕場景就會顛倒角色,輪到周文江帶人搜殺不願投降於官軍的人,潛伏在麻城城中的紅隊和懇德記人員,恐怕也難逃一劫,都將變成那幾顆正在地上翻滾着的頭顱。

一顆散着頭髮的腦袋這時候正滾到了嚴薪的腳下,他冷起臉來,問身邊的鄉兵說:“這個人是誰?他們一家最爲頑抗,是不是麻城有名的士紳首領?”

鄉兵也只是近來爲了躲避官軍的焚殺,才逃難逃到麻城來,他對麻城士紳人物並不認識,只能搖搖頭說不知道。站在他邊上的另一名沈莊軍士卒,資歷要老一些,對城內頭面人物多少認識幾個,便半蹲下來,用手撥開了那顆首級上的毛髮,對着一張血肉模糊的臉辨認了一段時間,纔回答說:“他叫劉啓禎,是本地有名的公子,在東山曹家河一帶頗有田產。”

嚴薪並不知道劉啓禎在許多年後會出賣麻城一帶的抗清義軍,隨便一腳將他的頭顱踢開,淡淡說道:“闖軍援兵就在城外,全城軍民無須驚惶。”

城頭一夜變幻大王旗啊!

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七章 左鎮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
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七章 左鎮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