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疑雲

推薦票嗚嗚

==============

在場的諸位大帥們,都對楊承祖遭到的偷襲疑惑不解。王光恩怎麼會在這種時候投降於官軍?官軍又是從哪裡冒出一支部隊來的?

惠登相也站起來問道:“這事情十分蹊蹺,鄂西官軍已經讓我們消滅掉了一萬多人。王光恩這廝,從哪裡找來的秦兵?”

羅汝才雙手背在後面,他眉頭已經皺成了一團,從席上走到楊承祖的面前,臉上神情漸漸焦慮起來。曹操雙手按住楊承祖的肩膀,說道:“你將你們遇襲的具體情況和大傢伙們好好講一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看也確實非常蹊蹺。”

“掌盤,我們本來按照命令,帶隊準備掃清遠安縣一帶的殘敵。”楊承祖回想了一會兒後,說,“我們在金竹坪附近見到了花關索的三弟王昌,他帶了幾十號兵馬,給我們送來許多糧秣金銀。王昌先是對關營在夷陵逃跑的一事請罪,還說想讓我幫忙在掌盤面前疏通兩句。”

“我們因此對關營毫無防備,之後王昌便請我們到金竹坪附近關營的營寨歇息。王昌一路上做嚮導,引我們穿行山谷。全賴我的錯,我對關營一點防備都沒有,結果就被王昌帶進了王光恩的伏擊圈中。我們初始還以爲是不小心撞上了官軍,結果敵人越來越多,王昌也轉身突襲我們,才發現這是關營投靠了官軍,給我們下了一個套!”

楊承祖聲淚俱下,自責不已,痛哭道:“先鋒數百人幾乎全軍覆沒,我帶着小隊親兵拼死殺出重圍來,絕不是貪生怕死,只是想將這個消息帶回來告訴大家。以免大夥不慎,又中了王光恩這狗賊的奸計!”

羅汝才又問說:“你估計一下,伏擊你們的官軍到底有多少人?”

“關營的人數比先鋒八百人略多一些,而官軍的人數……”楊承祖低頭細想了一會兒後,回答說道,“官軍的人數似乎還要倍於關營,恐怕在二千人以上。”

羅汝才、李自成、惠登相等聯軍大帥,相顧爲之震驚,幾乎都說不出話來。羅汝才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難以置信道:“楊嗣昌這是從什麼地方調來了兩千秦兵?他難道不管張獻忠了嗎?”

惠登相聽到這話後,倒反應過來了一些,他思慮一會兒後,順着羅汝才的話頭接道:“是不是因爲咱們在香油坪勝的太厲害了,讓楊嗣昌決心想將西營放一放,把圍剿八大王的官軍兵馬,先行調來鄂西對付我們呢?”

李自成則反駁道:“我看事情恐怕不是這樣,楊嗣昌對西營早已是勢在必得了。我們之前截獲的不少邸鈔上,都能見到他向崇禎保證先行消滅的西營的狂妄之語。崇禎皇帝最恨別人欺瞞他,楊嗣昌不會不懂這點,他就算想移剿獻之兵到鄂西對付我們,也要先向崇禎皇帝做足疏通。這一來一往之間,我們必定能從繳獲的邸鈔上尋得線索,而不會像現在這樣來的突如其然。”

義軍頭領們大多和明軍做過多年的鬥爭了,大家對崇禎、楊嗣昌兩人的爲人習慣,均已心知肚明。聽到李自成的分析,自然也就都覺得說的十分在理。

可問題蹊蹺就蹊蹺在了楊嗣昌手頭分明已無可用之兵,王光恩又怎麼會突然投降,楊承祖又怎麼會突然遭到一隊天降奇兵的襲擊呢?

大家思緒無頭,想不出原因來。本來歡慶一片、氛圍快活的慶功宴席,氛圍也驟然爲之一變。大家的心情都因爲楊承祖的全軍覆沒,陷入了一片冰點之中。羅汝才站在首座上,看着臺下頭領和諸將們滿面疑雲、憂心忡忡的模樣,也知道這場慶功宴已經開不下去了,所有人的心思都飛到了王光恩和突然出現的那隊秦兵上面了。

羅汝才爲了打破這片寂靜的沉默,便故作暢快地又喝了一大口酒水。他強作歡顏,笑道:“我看就是花關索昏了頭,承祖遭到伏擊,一時間可能也辨別的不清楚,將官軍的數量高估了一些。不過咱們確實不可以掉以輕心,我的意見是,在我們進攻荊州府以前,不如在派幾支兵馬將遠安縣一片徹底打下來。花關索這個不講義氣的叛徒,我們也要將他活捉過來。”

李自成知道曹操這番話是想重振大家的士氣,便笑着回答說:“曹哥的意見正中要害,我看大體的形勢應該就是像曹哥說的一樣。我們確實應該先解決遠安的關營,消除臥榻之側的隱憂,再去攻打荊州府。”

羅汝才這時就讓楊承祖回去休息養傷,他另外派了自己的中軍旗鼓趙應元,多帶兵馬北上遠安,去搜尋王光恩。他還考慮到花關索投降朝廷,可能是一時昏了頭,便又讓素同王光恩交好的小秦王白貴,也帶一支兵馬,與旗鼓趙應元一起到遠安縣去。

緊接着,羅汝才就揮揮手,讓羅戴恩帶各位頭領到夷陵城中各處歇息。慶功宴便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了,李來亨在夷陵城待的時間比羅戴恩還久,自然不用羅戴恩帶路。他謝別曹營諸將後,便和郝搖旗、慶叔等人返回小虎隊在城中的營寨。

其實對於楊承祖遇襲的問題,李來亨心中已有了幾分猜測,只是他還不肯定,隨着自己對歷史的改變程度持續加深,歷史的軌跡還會如他預料的那樣發展嗎?

李過在宴席上本就有許多話對李來亨講,但他此時還要佈置闖營主力人馬到夷陵駐紮的種種事務。暫時沒有時間和李來亨,好好聊聊這段時間來的事情和變化。他讓自己的副將馬世耀告訴李來亨,之後有時間的時候,到左標的駐地談談心——自從劉宗敏犧牲以後,李自成便提拔李過接手左標,但李自成又擔心大家認爲他重用親戚,便將左標中原屬劉宗敏的谷可成、辛思忠等部精兵,交給了右標的田見秀統率。

李來亨一口答應下來了之後去左標駐地同義父談心的“任務”,他轉過頭去同身旁的白旺說道:“老白,你認爲曹營突然遇襲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白旺低頭沉吟,沒有直接作出回答。除了他們兩人外,另外一個和李來亨關係比較親密的管隊高一功,也走在一起。高一功還對之前夷陵大戰、劉宗敏犧牲時,自己卻留守大木坪山寨,錯過決戰這件事情,心懷很深的愧疚。他感覺自己很對不住李來亨和白旺這兩位朋友,更對不住犧牲的劉宗敏,臉上一直是副愁苦很深的神情。

高一功哀嘆兩聲,答道:“我們雖然在香油坪打勝了,但損失這樣大,將來攻打荊州府,未必能夠順利。”

李來亨對高一功微笑寬慰道:“高大哥,夷陵之戰畢竟已經打勝了,你留守大木坪山寨也是總哨爺的決定。高大哥不必自責這麼久,每天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小老虎,話是這樣說,但我心裡到底是過不去這道坎。”高一功苦笑道,“若我能夠注意到夷陵城戰局的變化,即使帶兵支援你們,或許捷軒叔就不會犧牲了。”

高一功長吁短嘆,他本是一個英武的青年將領,可由於劉宗敏犧牲的事情,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他覺得自己相比指揮了夷陵大捷的李來亨,表現實在很不成器,若自己能夠更加果決一些,更有獨立的主見一些,劉宗敏或許就不至於死亡了。

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三章 李天下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四章 女官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
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三章 李天下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四章 女官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