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手法粗糙

“哭,都給我使勁的哭!”

就在大明覆隆皇帝喜得麟兒的同一天,在北邊的錦州城,鰲拜正在大發雷霆。

這位大清國的悍將大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戟指着那一大羣宗室,氣急敗壞的大叫着:“別假惺惺的乾嚎,都給我把眼淚哭出來!鄭親王死的那麼慘,爲什麼我看不到你們的眼淚?”

鄭親王濟爾哈朗死了,死於亂刃之下,死相慘的很,都已經被大卸八塊了,他的屍體是用袋子裝回來的。

自從鰲拜帶着整個清廷緊急撤出北京城之後,走遵化那條線越過長城礙口倉皇北躥,開始的時候還算順利。卻是女兒河與淩河之間遭遇了蒙古人的突襲。

吳克善糾集了五千多蒙古騎兵和大量的奴兵,對鰲拜發起了一次突如其來的襲擊。

從最開始的遇襲,經歷了且戰且退的過程,在十一天的過程中,總共發生了四次大規模的戰鬥。素來“滿蒙一體”的雙方爆發了慘烈的大戰,雙方都死傷極重。好在鰲拜見機得快,毫不猶豫的甩下了部分殘兵敗將,又有義州的部分辮子兵及時支援,總算是把吳克善給打退了。

但鄭親王濟爾哈朗卻戰死了。

說來還真是奇怪,濟爾哈朗死的太奇怪了。

堂堂的鄭親王當然不是斷後的部隊,卻莫名其妙的遭遇了“敵人”的“襲擊”。而且“敵人”似乎對他的撤退路線和兵力知道的非常清楚,在一個非常“恰到好處”的機會,在一個“絕妙”的地點把他給堵住了,然後就是一場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激烈戰鬥。堂堂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就這樣“戰死沙場”,慘遭蒙古人的毒手,只有極少數的幾十個親兵拼死殺出重圍……

濟爾哈朗死的太奇怪了,剛剛趕過去“救援”的鰲拜只來得及給他收屍。很多人都在私下裡猜測,濟爾哈朗根本就不是死於蒙古人的襲擊,而是被鰲拜給“幹掉”了。但這僅僅只是一種猜測,卻拿不出實打實的證據。

老奸巨猾的代善和薩哈林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毫不猶豫的拋棄了太后和福林皇帝,只帶着一千多點的軍隊繼續朝着東北方向撤退,與鰲拜的大隊伍分道揚鑣了……

“蒙古人怎麼會知道鄭親王的撤退路徑?又怎麼會知道的那麼清楚?必然是有內奸!”鰲拜拔出刀子,呼呼的虛劈了幾下,氣勢洶洶的說道:“我知道內奸就在你們這些人當中。你們看着我大清國不行了,就想賣身投靠蒙古人,這是白日做夢!一旦我查出是誰是內奸,讓我知道是誰害死是鄭親王,我絕不輕饒,一定會把他栓在馬尾巴上活活的拖死,我要親自拖死他……”

“都給我哭,誰哭的不夠賣力氣,誰就內奸!”站起身來一腳踢翻了椅子,器物倒地的聲響之中,鰲拜虎視衆人,目光兇猛殺氣騰騰彷彿一頭擇人而噬的遠古兇獸。

片刻的寧靜之後,上百名宗室子弟頓時嚎啕大哭,也不知他們到底是在爲濟爾哈朗的慘死而傷痛欲絕,還是因爲自身的悲慘境地而哭泣?

大清國已經完了,皇帝和太后完全控制在鰲拜的手中,他甚至用一種極其粗糙的方式幹掉了濟爾哈朗這樣的勳貴親王,還在乎多殺幾個不配合的宗室嗎?

刀子握在誰的手裡,誰就是主宰者,弱肉強食這四個字的含義被鰲拜演繹的淋漓盡致。

鰲拜這個人,原本是皇太極的親衛,做事素來粗暴,吃相也很難看。與他相比,不管是多爾袞還是豪格,當然也包括後來的阿濟格,都算是比較溫柔文雅的了,至少他們的吃相不會這麼難看,也不會如此的肆無忌憚。

鰲拜冷笑着看了看這一大羣宗室,重重的哼了一聲:什麼皇親國戚,不過是一羣仰人鼻息的可憐蟲罷了。有兵就是草頭王,誰的拳頭硬誰就是主子!

不再理會這羣可憐蟲,徑直來到後堂。

氣勢洶洶的鰲拜,把福林皇帝嚇的不輕,他下意識的朝後躲了躲……

“皇帝,你爲什麼不哭?”鰲拜很不滿意的大叫着:“鄭親王死了,難道你不應該哭嗎?”

也不知道是因爲悲傷,還是被鰲拜的兇狠給嚇到了,福林的嘴巴扁了一扁,猛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哭聲。

“鰲拜,這就是你對主子的態度嗎?”

當太后用近乎嘶吼的聲音怒斥之時,鰲拜卻一點都不在意,反而用更大的聲音吼了回去:“什麼主子?你嗎?吳克善是怎麼來的?真以爲我不知道?”

“吳克善就是你這女人招來的!”鰲拜已不再把太后當做是太后了,氣勢洶洶的抽出刀來:“我大清國的江山就是敗在你的手中?你還勾結吳克善害死了鄭親王,你們科爾沁的蒙古兵就是城外四十里處,要不是老子拼死作戰,早已和鄭親王一起死在你這女人的手中了!”

大清國已到了這步田地?原來都是我的緣故?

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死,也是我害的?

太后已經懶得解釋了,因爲她知道分辨根本毫無作用,現在能夠發揮作用的東西只有一個:刀子!

刀子在鰲拜的手中,所以他說的話就是真理,就這麼簡單。

“代善那老東西倒是跑的快!”鰲拜恨恨的說道:“要不然的話,哼……”

“你……”鰲拜指着皇帝說道:“馬上給我寫一道聖旨,封我爲……封我做什麼呢?我還沒有想好……攝政大臣嗎?這好像不合適,那就封我一個總理大臣吧!”

福林皇帝已經被鰲拜給嚇傻了,哪裡還敢反對?

哆哆嗦嗦的拿起筆來,剛剛蘸飽了墨,卻因爲抖動的太過於劇烈,一團墨汁滴落在紙上,搞的一塌糊塗。

“廢物!太宗文皇帝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廢物兒子?虧我當初還擁立過你!”鰲拜直接把福林一把推開,提筆在手自己給自己寫好了一份“聖旨”,然後從懷裡摸出皇帝的印璽……

吹乾了墨跡之後,看着這份自己親手泡製出來的聖旨,鰲拜終於笑了。

這份“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大致說了兩件事:第一,因爲鰲拜功勳卓著忠誠體國,特加封爲大清國總理事務大臣,執掌諸般軍政民務。

第二,代善臨陣脫逃,置太后和皇上之安危於不顧,致使鄭親王濟爾哈朗遭襲身死,隻身前往故都遼陽,分明就是圖謀不軌,故剝其王爵追奪出身,以“大逆”“叛國”論處!

幹掉了濟爾哈朗之後,又要宣佈代善是“國之大逆”,雖然鰲拜的做事手法粗糙的慘不忍睹,但卻掌握了根本:太后和皇帝在他的手中,還有大清國的大半個朝廷也在他的手中,他說誰是叛逆誰就是叛逆。

這番作爲,完全就是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精髓發揮到了極致,足以讓當年的曹孟德汗顏到無地自容的程度。

“按說我就應該殺了你這個女人爲鄭親王復仇,可誰讓你是太后呢?”鰲拜很不客氣的說道:“你最好老實一點兒,別惹我的不高興,要不然的話……爲了大清國,什麼樣的事情我都做得出來。我知道你是個聰明人,但你那點聰明對我沒有用,不要給我耍手段,要不然你會後悔!”

如此直白的威脅,連最起碼的掩飾工作都懶得做了。

一直以來,太后都被昔日的攝政王多爾袞當做是頭號敵人,但是現在看來,與鰲拜相比,多爾袞簡直就是一個天使。

鰲拜做事沒有底線,而且肆無忌憚,也懶得使用什麼權謀,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上刀子,用最赤%裸%裸的殺戮震懾衆人。

對於這樣的一個魔王,太后最擅長的權術平衡根本毫無作用。現在的局面就是鰲拜說了算,她習慣於使用的“借力打力”“牽制平衡”的手法已徹底玩兒不下去了。

從多爾袞到豪格,從豪格到阿濟格,又從阿濟格到鰲拜,諸方人物輪番登場,一個個使勁的折騰,一個更比一個野心勃勃。做事的手法越來越粗糙也越來越暴戾,真是一個不如一個。

到了現在,連太后和福林皇帝的人身安全都受到了重大威脅,仔細想來,鰲拜說的也並非全都是錯的。

至少,當初幹掉多爾袞就是一步典型的臭棋。

因爲沒有了多爾袞這個強勢人物的強力壓制,本就是臨時撮合起來的大清國立刻就維持不下去了。從多爾袞死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最終的分崩離析,只是沒有想到局勢會崩壞的這麼快,會惡劣成這個樣子。

原以爲,就算是丟到了關內,還可以撤到關外繼續維持着,最多也就是甲申年前的形勢而已。現在看來,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太幼稚也太天真了。

代善爲什麼會跑?就是因爲他已經看清楚了鰲拜的真實嘴臉,爲了免於步濟爾哈朗的後塵他才跑掉的,這絕不是什麼臨陣脫逃,而是無奈的自保之舉。

接下來的局面,太后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佔據了錦州的鰲拜一定會盡可能的利用遼西的資源,和遼陽的代善展開一場生死大戰。勝利者將最終成爲這關外兩遼之地的主宰者,成爲真正的主子。

這個大清國,還有人在乎嗎?

至於說太后和皇帝……根本就是任人擺佈的傀儡而已,早就不重要了!

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百五十五章 耕讀傳家第四百六十五章 狗屎運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楚帝王氣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五百一十六章 學堂內外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三十三章 陛見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六十三章 柔弱女子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五百七十七章 獨角戲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四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
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百五十五章 耕讀傳家第四百六十五章 狗屎運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楚帝王氣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五百一十六章 學堂內外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三十三章 陛見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六十三章 柔弱女子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五百七十七章 獨角戲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四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