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

孔有德帶着人馬出海轉了十幾天又回到了登州。

他們回稟巡撫大人,靠近耀州的海面上風高浪急船舶無法靠岸,他們人馬太多,攜帶的淡水告罄無法等待天氣好轉,因此回來了。

孫元化還在期待自己制定異想天開的計劃取得成功轟動朝廷呢,誰知最後的結果是興師動衆空耗錢糧。

海路走不通奈若何?沒轍,兵部催得緊,讓孔有德帶着人馬走陸路經過山海關北上吧!

孃的,不去不行啊!孔有德見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只能磨磨蹭蹭再次上路了。

孫元化這一次爲了孔有德能夠及時趕到大淩河戰場,沒有派遣步兵,派出了一千餘騎兵。

可是幾乎跟登萊人馬同時出海的“紅旗軍”人馬就沒見着遼海風高浪急,只覺得秋高氣爽。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明軍會勝出我知曉……”黃漢親自高歌一曲改動歌詞的滄海一聲笑。

沒多久就是萬人同歌,在嘹亮的軍歌聲中,小一萬好漢雄赳赳氣昂昂跨海殺奔遼南……

接近到了事先多次偵察的海域,黃漢無視這裡有一個叫做望海墩的烽火臺,也沒有派人事先上岸奪取,直接指揮戰船靠岸人馬登陸。

石質的望海墩不是後金軍修建,而是原大明南四衛的防禦體系的城堡之一,以前應該是一個小旗駐防,發現敵情夜晚舉火白天燃狼煙,由於這裡的位置比較重要,因此後金軍也在望海墩駐守了十人。

望海墩的後金守軍見明軍來了幾十艘戰船正在靠岸,其中還有根本沒見過的大船十幾艘,他們哪裡敢有任何動作,匆匆忙忙把墩堡裡的狼煙全部點燃後牽出戰馬逃之夭夭。

“紅旗軍”工兵營率先登陸建立臨時碼頭協助其他戰船卸載,黃可造和項成樑、劉在旗這段時間確實用了心,他們選擇的登陸點不錯,此處深度足夠而且水流平緩。

下船的騎兵立刻牽着戰馬在岸邊溜達緩解馬的情緒,隨軍勞役片刻時間就把望海墩收拾得井井有條,連石質的天井都沖刷得乾乾淨淨後邀請家主入住。

黃漢以這個堡壘爲灘頭陣地指揮所,以此爲中興修建可以短期堅守的牢固營寨,外圍掘戰壕防止建奴騎兵衝擊,戰壕外佈置拒馬、鹿砦遏制馬速,戰壕內用砍下的大樹搭建一丈餘高度的寨牆。

營寨緊靠登陸的臨時碼頭,海上有戰船十幾艘,其中有七艘老閘船型的新戰艦,擁有火炮達到上百門,後金軍妄圖拿下這裡不死幾千人恐怕根本做不到。

是否放棄這裡主動權在“紅旗軍”,發現能夠大量消耗建奴的兵力就在岸上跟他們死磕,發現敵人太多頂不住之時大可以上船退出一箭之地,然後用火炮、擡槍、米尼槍跟後金軍交流。

曾國藩的用兵之道黃漢還是比較欣賞的,結硬寨打呆仗是最穩妥的法門,“紅旗軍”上上下下齊動手,沒多久一個堅固的營寨就初具規模。

步兵車陣能夠較好的對抗騎兵衝擊已經在去年經歷過戰場檢驗,現在“紅旗軍”的步兵和勞役都知道獨輪車的重要性,這一次帶來了有足一千五百輛獨輪車。

在立足未穩之時要防止遭遇建奴大規模騎兵奔襲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大軍剛剛靠岸之時,親兵營主將憨子親自出馬,楊大年、袁思明、桑羽已經各自帶領一個百總騎兵迅速登岸。

現在他們帶着人馬往北、往東、往南三個方向搜索,他們的坐騎無一例外是阿拉伯戰馬,這些馬匹經歷短途航海基本上沒有太多不適。

這三個百總的騎兵當然是精銳,他們擁有幾十支千里鏡,分別佈置到制高點遠眺,零散建奴落入他們的包圍圈十之八九,他們肯定會率先發現建奴成建制的增援人馬。

圍點打援不是黃漢刻意佈置,但是附近駐守的建奴不可能坐視復州被攻擊,即便不敢傾盡全力救援,也得派遣一部分騎兵來探明“紅旗軍”實力。

打掉前來進行試探的後金軍,秀肌肉讓附近的建奴駐軍感到明軍的強大,讓他們不斷求援干擾紅歹是意圖在大淩河城外會戰的決心,最後讓紅歹是死於心力交瘁纔是善莫大焉。

歷史上紅歹是才五十出頭就猝死,如果不是被多爾袞謀殺,就應該是過於勞神導致身體每況愈下的緣故,黃漢再多多給他找些刺激,爭取讓他早死。

因此憨子、楊大年等等騎兵將領就得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監視敵人爲奪取復州城的大部隊保駕護航,針對敵人援兵的多少佈置伏擊戰,儘可能多的殲滅來犯之敵。

先取復州城是既定方案,拿下復州後大軍南下繼而取金州,這時會聯絡劉之綸和黃龍會攻金州。

黃漢這樣佈置的原因還是希望利益最大化,因爲復州跟金州比城牆的高度和寬度都遠遠不及,護城河也窄了不少。

以前金州衛在大明遼東都司所轄二十幾個衛所中人口最多,下轄六個千戶所,復州衛小多了只有四個千戶所。

建奴已經全取大明曾經的遼南四衛,金州這裡已經是大明跟後金交戰的最前沿之一,因爲旅順口依舊在大明手中,因此復州相當於是後方。

有金州頂在前面,復州的屯墾相對安全許多,這個城池裡不僅僅住了復州守軍的家小、種地的阿哈,還有太多金州守軍的家眷,復州城裡的總人口是金州的三倍以上,囤積糧食和金銀財寶應該超過五倍。

城小、城牆矮、好打、錢多、漢人阿哈多就是黃漢先下手奪復州的主要原因。

“紅旗軍”剛剛接近復州沿海,就被不下於十個墩臺的瞭望哨發現。

駐防的後金軍見到了明軍大舉登陸,南四衛霎時間烽火連天,一時間人心惶惶,太久沒見着明軍發起大規模的主動攻擊,導致太多後金軍民都忘了出來混總要還的。

後金軍佈防的許多沿海墩堡都派出了告急信使,他們打馬如飛疾馳在官道上,奴酋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得知明軍襲擊南四衛的軍情。

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三百八十三章:佈局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五百一十六章:嶄露頭角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四十章:傷亡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七百四十六章: 漢江省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二百三十九章:活捉大臺吉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三百七十四章:殺人比賽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八百三十三章:爆炸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七百六十九章:圍獵葛布什賢超哈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四百三十四章:掛爐烤鴨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十六章:暗箭難防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三百五十四章:初戰告捷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六百零一章:轉行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
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三百八十三章:佈局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五百一十六章:嶄露頭角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四十章:傷亡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七百四十六章: 漢江省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二百三十九章:活捉大臺吉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三百七十四章:殺人比賽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八百三十三章:爆炸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七百六十九章:圍獵葛布什賢超哈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四百三十四章:掛爐烤鴨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十六章:暗箭難防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三百五十四章:初戰告捷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六百零一章:轉行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