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九州風雲_第241章:亂局初見



終於,皇太極、代善兩兄弟定下了退位之事,抱頭痛哭,說着對不起他們的大汗阿瑪,就是老汗王努爾哈赤。

之後,代善說道:“我們仿照朝鮮之例,作爲獨立的屬國,尊大明爲宗主國,如此,大汗仍不失爲一國之君,我等也可保一份榮華富貴。”

皇太極說道:“我們的國號是‘金’,中原大地上的士紳百姓仍有對於金朝的仇恨,他們供奉岳飛爲抗金英雄就是例證,因此國號‘金’不宜再用,我們可以取其諧音改國號爲‘清’,朕自立爲清王。廢除天聰年號,改稱崇禎五年,改瀋陽爲盛京,定爲王都。”

代善說道:“大汗聖明,如此一來,大明朝就沒有理由征討我們了。但是,還要想到花皮,花皮是主張憲政的。”

對於中華日報他們並不陌生,作爲上層人物,他們也是常看的,因此,朱家主張的憲政他們是知道的。雖然未必理解憲政的精髓,也肯定不會認同憲政的主張,但是作爲政治人物,如何取得政治上的收益還是有研究的,因此,他們提出憲政一點也不奇怪。

“大汗,我們不妨也舉起憲政這面旗子,在清王國中如何憲政是我們說了算,有這面大旗在,花皮斷沒有理由進攻我們,否則他們就自食其言了。”

“好!我們也憲政了!找幾個人,仿照他們的樣子,也來個議會,大哥就來當這個議長,找幾個秀才仿照花皮也寫一個基本法。我們大清國就是獨立立憲之國!”

獨立的憲政王國——大清,就這樣成立了,它是利益和生存法則的產物。

......

在遼東和北京都有國防軍的情報人員,所以朱家是最早知道遼東變化的。

對此,朱萬化的反應是不能承認。頭一個原因是不能分裂國土,遼東歷來是中國的一個行省,努爾哈赤也是明朝官府的一個小地方官,或者是小軍官,他們僅僅是女真族之一部分,斷沒有分裂疆土自立爲國的道理。在他的指示下,中華日報立即發表文章給予批駁。並指出迴歸大明,重新做大明的子民是唯一的出路,自立屬國就是叛國!

當新成立的清王國的使者喬裝秘密到達京城,要求覲見皇帝陛下,進獻貢品時,朝堂上的君臣們早就在中華日報上知道了此事,並且明顯的分爲兩派意見:一派同意中華日報的觀點,這只是少數,並且是一些不怎麼上得了檯面的小人物,多少像是有點憤青的一夥人。多數都是主張接納清王國爲屬國的。但是,主張接納清國的這一派又進一步分爲兩派,一派是靖綏派,認爲就此息事寧人,天下太平,皆大歡喜,能永遠維持這個狀態纔好,這一派以首輔周延儒爲首,是朝堂上的主流。另一派就是攘外必先安內派,他們認爲外部安定正是圍剿亂民的好時機,待內部平定,國家恢復元氣之後還是要征討清王國的,這一派以楊嗣昌爲首。

楊嗣昌從山東回來之後就到了兵部任職,是兵部右侍郎,就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的意思。今年四月山海永平巡撫出缺,楊嗣昌接任,於是他就是山海永平巡撫兼兵部右侍郎。

不管怎麼說朝堂上還是一派的喜氣洋洋,糾結多年的一個一個大麻煩終於有了頭緒,雖然不敢相信從今往後北面將平安無事了,畢竟露出了和平的苗頭。

崇禎也興沖沖的接受了清國使者的朝拜,照例還要有所賞賜,真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俗話說樂極生悲,清國立憲這個怪胎是一個惡劣的開端,其後的發展讓人始料不及。

已經到了秋賦之時,鑑於去年遼餉、練餉徵收的晚了,導致一度財政緊張,因此今年就打算一起徵收。可是遼東的清國已經臣服,遼東還會有戰事嗎?遼餉還要不要徵收?如果徵收是不是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呢?

朝堂上任何事情都會有不

同的意見,遼餉之事也不例外。同意徵收的說:誰敢保證遼東就此無事,何況北邊還有一個蒙古!朝廷財政緊張,放棄了這一項收入,銀子從何而來。反對者說,連年重賦稅,民間已經不堪重負,何況還有連年的災荒。遼東和平了,就要體恤民間疾苦,與民休息。

朝廷沒錢已經成了痼疾,最後的決定今年還是要徵!繼續徵收,改個名字叫做邊餉。盼着明年能夠好轉,那時在免也不遲。

決定容易徵收難,朝堂上的大佬們太不體恤民情了,兩餉一開徵就引來了麻煩。

......

在這亂糟糟的局勢中臨近了八月初一,這是預定的在洛陽白馬寺做隆重法事的日子,這個法事將爲修黃河河道的認捐行善之人祈福,屆時全部認捐善人的名單將在白馬寺由僧人謄寫,供奉於佛寺大殿。

中華日報發專刊祝賀白馬寺法會,特意派專人到西安恭請法門寺方丈,撰寫祈禱文字刊登於專刊上。

在佛教界中法門寺最權威,號稱是中華第一寺院,其緣由就是:它是三藏法師玄奘講經駐在之所,佛祖釋迦牟尼的佛指骨舍利供奉之處,這個權威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法門寺方丈撰寫的祈禱文章就顯得特別的有分量。

中國是佛教盛行的大國,這次法事經過中華日報的宣傳更是盛況空前,以慈善爲主基調,有桁聖公助陣,前所未有。河南的善男信女蜂擁而至,山東、直隸、安徽、南直隸(江蘇)等就近省份遠道而來的也是上千人,附近的城鎮村莊都住滿了,空地上的臨時搭建的帳篷、窩棚比比皆是。這是白馬寺有史以來的一次盛會。

佛教界也不僅限於白馬寺,大明有名的佛寺都派出了代表參與法事。

朱大典以國防軍大都督、山東巡撫的身份參加法事,朱家兄弟雖然沒有到場,但是朱家的女眷們,還有朱家勢力之下的軍界、政界、工商界的知名人物也有數十人。

其他各省也有官員到會,河南的巡撫樊尚燝沒有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對朱家的一切行動都是暗暗的叫着勁,當然不會來捧着個場。但是河南巡按吳甡來了,是幾名河南官員中地位最高的一位。

預計到與會人員會很多,南陽的獨立一團派出一個營在外部警戒,南陽的武警整整一個團3000餘人全部拉到現場,建立各種通道,有序的引導人流走向,避免擁堵踩踏事故。

到八月初一法事開始的那一天,沿着洛河之濱的白馬寺鐘鼓齊鳴,方圓十幾裡之內人山人海,由武警引導的人流成單行線前行,使所有的人都能到白馬寺的山門前、大殿前上香,達官貴人、知名士紳、捐資善款的行善之人可以順序進到大殿之內焚香、叩拜、祈福。

莊嚴肅穆的法會上也籠罩着一層悲慼的氣氛,河南的不少捐贈善款之人在前幾天掉了腦袋,有的還關在大牢之中前途未卜,有的已經流落他鄉。終於有人在大殿上嚎啕痛哭,引來一片啜泣之聲。

法事進行了三天,這期間朱大典與吳甡有兩次會面,這兩次會面都是單獨會面,並沒有其他人同行。對外的說法是朱大典宴請吳甡,第二次是吳甡回請,這種官員之間的交往很平常,也沒有人在意。但是河南參與法事的官員都覺得有些不尋常,原因就是河南樊巡撫事實上與朱家交惡,河南的官員與山東的關係就比較微妙了。吳甡是河南最積極的改革派,這也是衆所周知的事實,但是在樊巡撫反攻倒算期間,吳甡一直忙碌在汝州水庫工程上,對於河南的政務始終一言不發。

順便說一句,汝州的水庫工程由於選址好,天然的利於水庫建設的地形,致使工程量小,蓄水量大,受益面積大。因此,它的工程去年秋冬兩季基本完工,主幹水渠今年春季已經可以使用了,春季之後,直到現在一直在爲各個分支

水渠規劃建設,以擴大灌溉面積,因此,時至今日,工程也沒有結束,屬於邊建設邊收益的優良工程。汝州知府閻伯之參與始終,對於水利工程認識更深刻了,也全身的投入到工程之中。他與吳甡脾氣相投,漸漸的就成了朋友,也可以視爲一黨。

......

秋賦、練餉、邊餉的徵收使河南的局勢雪上加霜。

河南這兩年慢慢的復甦,完全是因爲朱家的一些改良的影響造成的。首先是農業上的興修水利,打井灌溉,加上崇禎四年、五年旱情有所緩解。作物品種上增加種植冬小麥,力爭在較短的生長期內多收糧食,陸續引進了玉米、地瓜耐寒高產作物,爭取更多的收穫。即便如此,小冰河期的自然災害還是躲不開的,糧食供應僅僅是有所緩解,還是遠遠的不足。

城鎮的工商發展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收入,朱家從南洋獲得的糧食,以低價格大量投入河南市場,大批的民衆用工商經濟中獲得的收入購買商品糧。基本民衆口糧的穩定,就帶來了河南社會的穩定。

河南的局面繼續惡化,糧食短缺也是重要的因素,現在糧食出現了危機,糧道斷了!

開封的曙光糧店已經關門一個多月了,糧食運走之後,人員也就陸續撤離,只留下幾個看門人。

這不是普通的糧店,它是給整個河南省輸入糧食的源頭,大批的糧食從黃河航道運來,通過開封曙光糧店批發到河南各地出售。它一關門,整個河南就斷絕了商品糧。

即便它沒有關門,糧食也銷售不出去了,因爲各地的工廠都關了門,沒有工廠,沒有出賣勞動力換來的工錢,沒有錢袋子,拿什麼買糧食?

救災?施捨?白送糧食?即便朱家大方,願意當這個冤大頭也是辦不到的。因爲你前腳送到窮困民衆手中的糧食,就被後腳趕來的衙役把糧食搶走!因爲,河南開始徵糧了。

這一次的徵糧是秋賦、練餉、邊餉一齊徵,前文說過,練餉、邊餉遠遠大於秋賦,假如秋賦是一,練餉加邊餉就是三,本應交一斗米,現在需要交四鬥米。再加上踢鬥、火耗,那就是五斗、六鬥米。全家的糧食交出去都不夠。

這還不算完,樊尚燝上任之後,又恢復了官員士紳不納糧的老辦法。富人不交稅了,少了稅收的大頭,全省的總稅收自然就少,可是去年吳光義在任時,河南上交的賦稅是有記錄的,今年的年景好於去年,到了你樊尚燝這一任即便數量差一點,可以找一些理由搪塞,可是如果差得太多,那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的。怎麼辦?只有硬性的向各府、各縣攤派指標,達不到就罷官,於是徵糧就變成了搶糧,徵稅就變成了搶錢!那裡還有數量,那裡還有道理?

朱家父子極度的憤怒,但是也沒有多少辦法,總不能發兵打過去把!何況這種情況並非河南一省,大明十幾個省都是如此,難道來個全國大戰?即便有心,國防軍的兵力也不夠。於是只能在中華日報上發表文章,重點的揭露河南的情況,批評練餉、邊餉不應該徵繳。勸告朝廷要體恤民力,休養生息。同時,也強硬的宣佈:山東、臺灣、遼寧堅決抵制練餉、邊餉,正常的賦稅可以交,其他的,朝廷要給個令人信服的說法,並且要掂量各省的情況,是否可行。

河南的混亂尚無頭緒,遼東卻爆出了特大新聞:關寧軍總兵祖大壽宣佈遼東加入基本法的行列,進入憲政,聲稱遼東戰亂多年,請求免稅,練餉、邊餉更是無力收繳。

這份上奏的表文在送達朝廷的同時,也用快馬,於八月二十日送到了山東威海的中華日報報社,要求刊登。

這消息有點像天方夜譚一般,令人摸不着首尾。朱萬化得到這個消息只說了一句話:“從何談起?!”

--- 第241章完 ---

(本章完)

卷三:嶄露頭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卷三:嶄露頭角_第226章:修河堤有飯吃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卷二:初露崢嶸_第78章:氣球的威力卷三:嶄露頭角_第153章:鬥智鬥勇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五:縱橫天下_第419章:進爵一等公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六:楊威天下_第510章:追蹤兇手卷四:九州風雲_第245章:河南之變卷五:縱橫天下_第343章:開槍爲他們送行卷六:楊威天下_第464章:會見熊文燦卷六:楊威天下_第453章:高等級婆羅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214章:大淩河卷四:九州風雲_第328章:擴軍和臨時營卷五:縱橫天下_第391章:溫體仁到開封卷一:藏龍臥虎_第46章:造訪南陽府卷一:藏龍臥虎_第39章:拉毛文龍一把卷一:藏龍臥虎_第41章:官辦剿匪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三:嶄露頭角_第220章:整體形勢卷五:縱橫天下_第336章:冊封哲布尊丹巴卷三:嶄露頭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卷六:楊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卷六:楊威天下_第456章:土皇上述職卷六:楊威天下_第486章:朝廷的兵工廠卷五:縱橫天下_第369章:西康攻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306章:貪心害死人卷三:嶄露頭角_第199章:初見盧象升卷三:嶄露頭角_第239章:李巖是何人卷三:嶄露頭角_第232章:防汛卷三:嶄露頭角_第237章:琉球穩定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259章:金華之行卷五:縱橫天下_第366章:特色游擊戰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二:初露崢嶸_第102章:出使朝鮮卷三:嶄露頭角_第174章:河南剿匪之策略卷五:縱橫天下_第375章:原始的電話卷三:嶄露頭角_第153章:鬥智鬥勇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四:九州風雲_第308章:南京之亂卷五:縱橫天下_第335章:立威於外蒙卷三:嶄露頭角_第217章:赫圖阿拉城卷五:縱橫天下_第334章:穩定陝北卷七:巍巍中華_第532章:火攻之烏龍卷五:縱橫天下_第372章:進軍雅安卷七:巍巍中華_第535章:夾擊卷七:巍巍中華_第525章:寶貴的資源卷七:巍巍中華_第562章:進和退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五:縱橫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關卷一:藏龍臥虎_第34章:入鄉隨俗卷六:楊威天下_第477章:遇到左良玉卷四:九州風雲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五:縱橫天下_第406章:沉重的歷史卷二:初露崢嶸_第83章:直筒子趙率教卷一:藏龍臥虎_第37章:整編護路隊卷三:嶄露頭角_第156章:魯王爺賢明卷四:九州風雲_第286章:奇怪的民俗卷二:初露崢嶸_第59章:火炮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六:楊威天下_第446章:安島的價值卷五:縱橫天下_第344章:闞城狼煙卷五:縱橫天下_第354章:公之於衆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作品相關_第一次整編卷二:初露崢嶸_第89章:佈局永平府卷二:初露崢嶸_第90章:組成聯軍卷二:初露崢嶸_第120章:平臺奏對(三)卷三:嶄露頭角_第205章:宣判卷三:嶄露頭角_第231章:善款善用卷五:縱橫天下_第412章:巴圖爾的反撲卷四:九州風雲_第271章:北方的領土卷四:九州風雲_第297章:九州的政權卷一:藏龍臥虎_第35章:收穫卷二:初露崢嶸_第109章:威海新氣象卷三:嶄露頭角_第148章:那個字不講理卷五:縱橫天下_第397章:品茶論天下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二:初露崢嶸_第84章:紅衣大炮的威力卷六:楊威天下_第492章:風波又起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30章:進入廣東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三:嶄露頭角_第227章:陽泉城下卷一:藏龍臥虎_第47章:又是一個千戶官卷六:楊威天下_第501章:波斯灣的石油卷五:縱橫天下_第415章:鏖戰嘉峪關(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一:藏龍臥虎_第11章:交易背後的殺機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四:九州風雲_第242章:憲政時髦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二:初露崢嶸_第108章:吃饅頭卷四:九州風雲_第270章:第一牛人
卷三:嶄露頭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卷三:嶄露頭角_第226章:修河堤有飯吃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卷二:初露崢嶸_第78章:氣球的威力卷三:嶄露頭角_第153章:鬥智鬥勇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五:縱橫天下_第419章:進爵一等公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六:楊威天下_第510章:追蹤兇手卷四:九州風雲_第245章:河南之變卷五:縱橫天下_第343章:開槍爲他們送行卷六:楊威天下_第464章:會見熊文燦卷六:楊威天下_第453章:高等級婆羅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214章:大淩河卷四:九州風雲_第328章:擴軍和臨時營卷五:縱橫天下_第391章:溫體仁到開封卷一:藏龍臥虎_第46章:造訪南陽府卷一:藏龍臥虎_第39章:拉毛文龍一把卷一:藏龍臥虎_第41章:官辦剿匪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三:嶄露頭角_第220章:整體形勢卷五:縱橫天下_第336章:冊封哲布尊丹巴卷三:嶄露頭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卷六:楊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卷六:楊威天下_第456章:土皇上述職卷六:楊威天下_第486章:朝廷的兵工廠卷五:縱橫天下_第369章:西康攻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306章:貪心害死人卷三:嶄露頭角_第199章:初見盧象升卷三:嶄露頭角_第239章:李巖是何人卷三:嶄露頭角_第232章:防汛卷三:嶄露頭角_第237章:琉球穩定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259章:金華之行卷五:縱橫天下_第366章:特色游擊戰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二:初露崢嶸_第102章:出使朝鮮卷三:嶄露頭角_第174章:河南剿匪之策略卷五:縱橫天下_第375章:原始的電話卷三:嶄露頭角_第153章:鬥智鬥勇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四:九州風雲_第308章:南京之亂卷五:縱橫天下_第335章:立威於外蒙卷三:嶄露頭角_第217章:赫圖阿拉城卷五:縱橫天下_第334章:穩定陝北卷七:巍巍中華_第532章:火攻之烏龍卷五:縱橫天下_第372章:進軍雅安卷七:巍巍中華_第535章:夾擊卷七:巍巍中華_第525章:寶貴的資源卷七:巍巍中華_第562章:進和退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五:縱橫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關卷一:藏龍臥虎_第34章:入鄉隨俗卷六:楊威天下_第477章:遇到左良玉卷四:九州風雲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五:縱橫天下_第406章:沉重的歷史卷二:初露崢嶸_第83章:直筒子趙率教卷一:藏龍臥虎_第37章:整編護路隊卷三:嶄露頭角_第156章:魯王爺賢明卷四:九州風雲_第286章:奇怪的民俗卷二:初露崢嶸_第59章:火炮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六:楊威天下_第446章:安島的價值卷五:縱橫天下_第344章:闞城狼煙卷五:縱橫天下_第354章:公之於衆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作品相關_第一次整編卷二:初露崢嶸_第89章:佈局永平府卷二:初露崢嶸_第90章:組成聯軍卷二:初露崢嶸_第120章:平臺奏對(三)卷三:嶄露頭角_第205章:宣判卷三:嶄露頭角_第231章:善款善用卷五:縱橫天下_第412章:巴圖爾的反撲卷四:九州風雲_第271章:北方的領土卷四:九州風雲_第297章:九州的政權卷一:藏龍臥虎_第35章:收穫卷二:初露崢嶸_第109章:威海新氣象卷三:嶄露頭角_第148章:那個字不講理卷五:縱橫天下_第397章:品茶論天下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二:初露崢嶸_第84章:紅衣大炮的威力卷六:楊威天下_第492章:風波又起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30章:進入廣東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三:嶄露頭角_第227章:陽泉城下卷一:藏龍臥虎_第47章:又是一個千戶官卷六:楊威天下_第501章:波斯灣的石油卷五:縱橫天下_第415章:鏖戰嘉峪關(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一:藏龍臥虎_第11章:交易背後的殺機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四:九州風雲_第242章:憲政時髦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二:初露崢嶸_第108章:吃饅頭卷四:九州風雲_第270章:第一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