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泉城以西越過了系舟山的地帶,一隊浩浩蕩蕩的亂民隊伍正在行進,旗幟混亂,隊伍更雜亂。這時的亂民隊伍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人多,多得無邊無沿。
隊伍中有一杆大旗隨風飄揚,大旗上“紫金樑”三個字非常醒目,標誌着這是三十六營老大王自用的隊伍。
“轟!”猛然間一聲炮響,打破了沉寂。就在隊伍中的人們還在發愣的時候,接着又是連續的幾聲炮響,緊跟着,隊伍的頭頂上開始落下紛紛揚揚的紙片。
開炮的位置很遠,看着冒出煙霧的地方起碼有四里的距離,幾十匹馬已經飛奔而去,漸漸的進入山中,不見了蹤影。大炮打來的不是炮彈,而是雪片一樣的紙片。大炮打出紙片!天下竟有這等奇特的事情!
等到紙片送到紫金樑的手上時,他才知道大事不好。即令收繳,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雖然隊伍還沒有四散奔逃,也已經是混亂不堪,呼兄喊弟的招呼聲不斷,這是潰散的前兆。
這一路行軍的隊伍拖延差不多有十里之長,如何關照的面面俱到?不等他們商量出對策,聚集隊伍,加強看管,不少機靈之人,反應快的已經開始脫離隊伍向山路或者荒野逃遁而去。
這些人之所以跟着隊伍走就是爲了每天發放的那一點可憐的食物,力氣大的可以爭搶的多一些,力氣小的可能一無所獲,但是,那畢竟是一條活路。現在有了吃飯的地方那裡還會跟着隊伍走?這個道理太簡單了。
紫金樑的隊伍怕是被這幾發炮彈打沒了!他很快就會成爲光桿司令!
......
三月二十二日魏四虎率領的二營到達了陽泉城。陽泉與國防軍的聯絡已經歷時半年多,受益匪淺,因此以吳知縣爲首帶領當地士紳迎接二營進城,並設宴爲魏四虎接風。
國防軍的一個營的編制是700人,進入城中,尋找一處空地紮營並不顯得擁擠。國防軍軍紀嚴明,特別這是作戰時期,沒有軍令一概不能隨意出兵營,一支軍隊進入城中,對於縣城沒有任何影響,市面上根本就看不到國防軍的士兵,僅僅在北門附近的一塊空地上多了一個戒備森嚴的兵營。
縣城中的官員、士紳、百姓對這樣的軍隊讚不絕口,有生以來他們也沒有見到這種文明的軍隊。“文明之師”名號便傳播開來。
魏四虎告訴吳知縣說:“吳大人,我軍此來可能駐軍一兩個月,我們有特別的軍務,並不是來圍剿亂民平定地方的。此外,我軍供給充足,不需要本地父老供養,唯一需要的就是新鮮菜蔬,所有的軍需我們都會按照市價購買,絕不會攪擾地方。
在駐軍期間,由於軍務需要,我軍會頻繁地出入城門,有時甚至是夜間,所以還要煩擾吳大人安排在北門由我軍參與防守,以方便出入。
在我軍駐防期間,如若有亂民攻城,定然會協助防守,保陽泉城安全。”
吳知縣說道:“魏將軍客氣了,貴軍駐在我陽泉城是陽泉父老鄉親的福分,我們巴不得你們常駐於此。北門的防務就交給貴軍了,明日換防便是了。”
魏四虎說道:“謝謝吳大人的信任,但是縣裡的兵丁還是不要從北門撤防,從外表上要保持原樣,其一是我軍駐防此地不宜張揚,其二,貴縣必定有自己的行事規矩和事務,我軍不宜越俎代庖,耽誤了公務還是不好。所以我軍駐防北門是處於暗處,明處還是縣裡的兵丁。”
“魏將軍想得周到,如此甚好。”
自從進入了陽泉城,以班爲單位的出擊小隊便頻繁的出入北門,遊走于山西省的中部地區,執行炮擊散發傳單的任務。
山西面
積不是很大,現在卻集中了西北三十六營的亂民(這三十六營都是名頭大的團伙,小的團伙還有一些,實際上總數是五十多夥),這就顯得狹窄了,本不該遇到的人也難免會遇到。
二營進駐陽泉的第五天,竟然意外的遇到了闖將李自成!這可是狹路相逢。
此時的李自成還不成氣候,在各路豪傑中還算不上什麼人物,歷史上輪到他呼風喚雨的時候還是八年之後,但是有朱萬化的出現就再也輪不到他出頭了。
當“闖將”兩個字的大旗出現在陽泉城下的時候,魏四虎也走上城頭用望遠鏡觀望。三爺朱萬武帶來的文案中有名頭的亂民首領都有介紹,闖將就是李自成,他還是知道的,文案中對李自成的評價還略高於其他幾個首領。看着他的隊伍的確也有一些樣子,核心的隊伍還是比較嚴整的,但是畢竟是亂民流寇,同樣是攜裹了大量的民衆,所以從人數上看差不多也接近一萬人了。
這麼多人來到城下,小小的陽泉城並不大,讓亂民圍了個嚴嚴實實,從城頭看下去也是人山人海的。
此時的山西雖然大的城池都保住了,小的縣城,城鎮也被亂民攻破不少,估計李自成聽說陽泉富庶,始終沒有被亂民攻破,城池也不算大,所以就跑來撞運氣了,若是破了陽泉,財物糧食定然收穫頗豐。
此時是正午時間,太陽高懸,大地已經有些燥熱了。站在魏團長旁邊的吳知縣臉上直冒汗,也不知道是天熱還是緊張。
魏四虎問他:“吳大人,亂民攻陽泉城也有多次了,這一次的人數算多的嗎?”
吳知縣說:“魏將軍,去年被貴軍擊退的那一次,人數比較多,此外就沒有這麼多人了。但是也不能光看人數,此城下之闖賊甚是彪悍,從列陣就能看出一二,若不是貴軍在此,即便能守住城池也會傷亡慘重,還望將軍助我。”
魏四虎說:“亂民自有其短處,只要打在這個弱點之上,亂民就會不戰自敗,吳大人且站在這裡看我破此賊。”
吳知縣聞言心中開始琢磨,亂民的弱點是什麼呢?反覆的想,還是不得要領。
魏四虎轉身傳令:發射宣傳彈,狙擊手做好槍擊的準備。通信兵立即吹響了軍號,各處指揮位置的軍號也都隨即吹響。這軍號聲已經震動了李自成的軍隊,因爲,大明時代的軍號大多是牛角號、海螺號,吹出的聲音就是“嗚!”一個音,國防軍的軍號音色嘹亮,是能吹出個調調的,嘀嘀嗒嗒的很好聽。
“轟!轟!”各面城牆上都有幾門擲彈筒發射出宣傳彈。一時間炮火轟鳴,硝煙滾滾。
場面也是很壯觀,整個亂民隊伍的上方都撒下了紛紛揚揚的紙片。
城上防守的兵丁,幫助守城的平民都愣住了,這打得是什麼炮?沒有炮彈光有紙片,連吳知縣也呆呆的看着,不解其意。大敵當前爲什麼只打出一些紙片?
但是時間不長,傳單的威力就顯示出來了。先是城下亂民有一些混亂,爭相搶奪紙片,湊在一起觀看,議論,大聲呼喚,到了後來簡直不可思議,數以千計的亂民向着不同的方向亂跑,越跑越遠,這就是所謂的一鬨而散。當然還會剩下一些人的,特別是大旗周圍的骨幹隊伍,多數還沒有跑散,但是跑掉的也不少。骨幹兵丁都是精壯,他們也是要吃飯的,作爲骨幹隊伍,飯食會優厚一些,也是有上頓沒下頓的,餓不死就是了,吃飽那是夢想,有吃飽飯的地方誰不想去?
亂民本來就不成隊形,這一下更是混亂了,大股的亂民距離城牆兩裡左右,旗幟密集處,也就是亂民頭領的位置稍遠,大約五里,看來他們知道,有一些城池是有大炮的,
不敢靠的太近。
終於,有組織的隊伍開始行動了,不是攻擊城牆,而是追趕甚至屠殺逃跑的亂民。
城頭的槍聲也隨即響起,這種作戰幾乎程式化了,不需要魏四虎下令,基層軍官都知道怎麼辦。
每個連都有三支狙擊步槍,營部掌握10支狙擊步槍,合起來一個營差不多有20支狙擊步槍,狙擊步槍都帶瞄準鏡,射程有1500米。所以這些狙擊步槍就紛紛開火,目標就是手拿刀槍執行鎮壓的亂民骨幹。
亂民圍在城下,近的只有一里左右的距離,有的步槍射程也夠。
城下亂哄哄的,人多加混亂,但是所有人都慢慢的看明白了,揮舞刀槍,追殺別人的大小頭目、骨幹,不是腦袋被打爆了,就是內臟被打出來,其他人沒事兒,只要不亂動,槍子兒就不找你。當然混亂之中誤傷也是難免的,畢竟不能每一槍都打得那麼準,即便有誤傷,也要開槍,否則死傷更多。
這一下所有的人都老實了,誰不怕死啊!
亂民的隊伍快速的離開了陽泉城,特別是騎馬的,跑得更快。李自成會很後悔來到陽泉城,這個鬼辦法真是打到了他的“七寸”,絕對要害。
國防軍不是故意放李自成一馬。這是因爲,魏四虎怕過於招搖,82迫擊炮、20直射炮都在兵營裡沒有帶出來,擲彈筒只能打250米射程不夠,其他槍支也射程不夠,打不着他。另外,按朱萬化的觀點,根本也不在乎消滅這些首領,只要消除了產生亂民的根源,李自成之流的再多也沒有用,不消除根源,這些首領滅了一茬還會再生一茬。所以擊斃李自成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取得勞工、移民纔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開槍射擊是爲了挽救普通民衆的性命,危害民衆的人是首要的槍擊目標,否則,國防軍根本就用不着開槍。此外,朱萬武告訴他們不要隨意出擊,我們沒有打擊、圍剿亂民的任務,我們要的是民工和移民。所以他們跑掉了也就算了,沒有必要追擊。
近萬的亂民就被這紛紛揚揚的紙片打跑了!好奇的吳知縣就問魏四虎:“魏將軍,那紙片上寫的是什麼?這麼神奇?”
魏四虎笑着遞給他一張,吳知縣展開一看,是連環畫,再仔細看下去不由得笑了,最後竟然笑彎了腰,這有點失去了縣太爺的尊嚴。
這是誰想出來的好主意?難怪呀,這個弱點找得準,誰不吝惜自己的性命?有飯吃就能活命,不跑那是傻子!
山西太小了,才走了李自成又來了左良玉,估計他是追着李自成過來的。
追到城下一看,李自成早就跑了,那你就繼續去追擊吧!左良玉沒有走,派個人過來說:開城門,他們要進城休息。左良玉何許人也?山西人都知道,讓他進城還不如讓李自成進城呢!
無奈,吳知縣只能上城回話,告訴他:請左將軍擔待,陽泉城太小,容不下幾千人歇馬,本縣可以送五十石糧食勞軍,左將軍辛苦了,請兵馬稍退,我派人送糧食出城。
有人說了,用繩子從城頭吊下去不就完了嗎?
一石糧食裝一麻袋,120斤,吊不好人都跟着摔下去!分成小袋?是不是太不像話了?怎麼說也是縣太爺對官軍,只能從城門送出去,你退一步,我送糧食,你不退兵,對不起,白白!
左良玉的兵都是騎兵,那是關寧鐵騎,大明第一強軍,但是他們並沒有拉着大炮作戰,騎兵再猛也上不了城牆。吳知縣不開城門,他一點辦法也沒有,即便有辦法,他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攻擊大明的縣城,畢竟他還頂着官軍的旗號。
--- 第227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