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朱萬傑、孫和京離開威海前往朝鮮的王都漢城。威海到漢城500公里,按商船的航速用不上一晝夜就可以到達。
三月二十一日船隊到達仁川港,對港口的官員出示了文書,提出約見王庭官員、設立商館、進行通商貿易的要求。
此時的朝鮮正在受到後金的嚴重軍事威脅,尚未被後金征服的時候。具有高度發達的儒家文明、以“小中華”自居的朝鮮不甘心淪爲落後的山林狩獵民族的藩屬國。
但是,冷兵器時代落後的遊牧、漁獵名族,軍事力量往往強於農耕爲主的文明較先進的名族,在我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中,中原文明始終受到北方遊牧民資的侵擾就是很好的實例。
後金的軍力就不是朝鮮可以抗衡的。大明朝廷自顧不暇,哪有精力去幫助朝鮮?就在這個時候,具有強勁軍力的關寧軍來主動聯絡,正是朝鮮抗後金勢力求之不得的事。因此,朱萬傑很快得到了回信,說是朝鮮王庭的大臣吳達濟要專程來仁川會見大明的使者。
吳達濟是朝鮮堅定的抗擊後金派系的中堅人物,後世的歷史上,後金征服朝鮮後,被押解到瀋陽處死,可以說他是朝鮮民族英雄一類的人物。
三月二十四,吳達濟在仁川接見了朱萬傑、孫和京。
他們初次見到朝鮮官員,對朝鮮的官服很不習慣。朝鮮的服飾努力模仿大明,官袍大致是相同的,只是下襬短,剛過膝蓋,官靴前部有一個向上翹起的尖頭,官帽有一圈大帽檐,有點像草帽。搭配起來同樣顯得很威嚴,只是顯露出強烈的異國情調。
朝鮮的高官都會漢語,而且講得很流利。寒暄過後朱萬傑說:“我們是大明山東地區的使者,山東歸薊遼督師府管轄。”朱萬傑首先亮了旗號,爲了今後便於交流,這個旗號要亮出來。“我們的要求很簡單,設立商館,進行互利互惠的貿易。如果可能,我們想拜見朝鮮國王,敬獻我們的禮物,當面對國王表示敬意。”說話的口氣十分尊重對方,吳達濟很受用,天朝來使一般是比較傲慢的。關稅的事沒有提,這個年代大家對於關稅還是模糊的,朝鮮又是中國的屬國,只有中國設關稅(市舶司)卡他們的份,他們那裡敢用關稅卡中國。
朱萬傑接着說:“暫時我們需要朝鮮的鐵礦石、煤炭、銅礦石和稻米,以後可能需要更多的朝鮮貨物。我們可以出口朝鮮的商品很多,這次也帶來了一些樣品,在我們商談之前,是否先請吳大人看一下我們的商品。”
吳達濟也想看一看天朝上國的貨物,於是,大家一起來到了貨物展廳,這是這兩天他們精心佈置的。得到朝鮮官方認可後,就可以接待朝鮮客商了。
首先看到的是擺在院子裡的車輛,有單排座四輪馬車、雙排座四輪馬車、多排座位的六輪公交型馬車、四輪輕型載重貨車、六輪重型載重貨車、獨輪車以及各種車輪配件。這些車都是鋼木結合的結構,牢固、美觀、膠輪滾珠軸承,行走輕便。現場有馬匹,可以試驗行走。這相當於後世的汽車展出大廳了。
吳達濟和朝鮮的隨員都很驚訝,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車。大明朝他也是去過的,也沒見中國有這樣的車呀?
孫和京主動上前介紹這些車輛的優點,並且請吳達濟親自上車體驗。這些車輛的價格可不是國內的零售價,起碼要翻一倍,今
天不是交易,用不着談價格。
然後衆人到了展廳室內,玻璃、鏡子、明瓷、絲綢,在鄭芝龍船隊代辦貿易時,已經進入了朝鮮,吳達濟已經見過了,但是他不知道這些都是浙江朱家的產品。
雪白的精製食鹽也吸引了吳達濟的眼球,這個時代雪白的精鹽不是沒有,就是精選的岩鹽磨碎,是極其少見的,數量太少,不能形成商品,現在大明卻可以成批量的出售了。
吳達濟拿起各種民用鐵器產品,質地之好,加工之精良絕對不是手工匠人可以打造出來的。真是件件精緻,愛不釋手。
吳達濟拿起一把鐵鍬仔細端詳。這種鐵鍬實際就是後世常見的鐵鍬式樣,有的地方叫做‘光鍬’。頭部圓弧形帶尖頭,後部有蹬踏的卷邊,整體鋼板成型,刃部淬火很硬。後世的這種鐵鍬是從西洋近代軍隊的工兵鍬演化而來,性能當然優異。
可不要小看了簡單的鐵鍬,它是所有家庭工具中用途最多的工具。一半以上的農活、家務活它都可以完成。後世很多沒有體力勞動的部門也要常備幾把鐵鍬,由此可見其用途之廣。古代早就有鍬鎬這一類工具,只是外觀式樣不同,不過,無論哪種式樣絕對沒有這種鐵鍬實用,並且手工打製極難。
吳達濟能夠欣賞這把鐵鍬,也就可以看出他是非常務實的官員,他知道這種鐵鍬的價值。
當看到馬蹄表的時候,孫和京講解了如何看時辰,和使用的方法。朝鮮的官員震驚了,大明竟有如此精巧之物,有了它就能精確地掌握時間了。
這裡的商品給了朝鮮官員太大的震撼。有心的官員也難免會想到:這些商品如果大量進入朝鮮會不會衝擊朝鮮的市場經濟。作爲少量的奢侈品應該問題不大。
朱萬傑說:“還有兩種商品,沒有在展廳中展出,因爲那是軍事裝備,不能賣給普通商人。請隨我來。”說着把他們讓到了另一個房間。房間不大,正中一個桌子,上面放了一支火銃和一個單筒望遠鏡。這兩樣東西都不稀奇,朝鮮的官員都認識。
大明朝的京城有神機營,是專門裝備火器的部隊,其火銃基本是軍營中的匠戶製作的,也有內務府匠戶製作的。受中國的影響,朝鮮的軍隊中也有火銃。其火銃的來源較雜,自制的較少,大部分採購於大明和日本,而且購自日本的居多,原因是日本火銃大多從泰西商人手裡購得,屬於西洋造,性能較好。因此,朝鮮的官員對於火銃並不陌生。
朱萬傑說:“千里鏡大家都見過,但是作爲商品是買不到的,如果貴國需要,我們可以按需要量賣給你們。”
朝鮮的官員紛紛點頭,是這麼回事,這東西不是沒有,只是很難買到。
“這個是新式火銃,從外觀上看,它加工精細,前端裝有刺刀可以進行短兵相接的格鬥。它是可以拆卸的。”說着,朱萬傑取下了刺刀,雙手遞給了吳達濟。“這刀是精鋼打造,平整光滑,刀刃鋒利。刀背是個手鋸,給戰場上的士兵提供了多種用途。”
刺刀在朝鮮官員手中傳遞,大家讚口不絕,確實是好刀,冷兵器時代,大家對好刀還是識貨的。
看到低碳鋼的彈丸,圓球型彈丸亮的可以照見人影,朝鮮的官員很驚訝,真不知道這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
朱萬傑繼續介紹火銃的性能,子彈樣品、裝彈動
作、擊發、射程及準確度。然後他說:“我們這裡沒有靶場,各位大人如果有興趣,改天可以安排靶場試槍。”
現在是戰時,朝鮮正在受到後金的威脅,這麼好的武器焉能沒有興趣。吳達濟忙說:
“這個好辦,找個偏僻的地方就可以,現在就試槍,我們要看一下。”
朱萬傑早就準備好了,拿着靶子和十支火銃,帶上三名狙擊手和護衛。現場的三輛客車充當了代步工具,順便也讓朝鮮官員體會一下馬車的性能。
雖然道路不平,車輛顛簸,但是,比木輪包鐵的車可是強多了,何況客車都有彈簧。朝鮮的官員狠狠的爽了一把。他們乘坐在車上,不時的摸摸這裡,看看那裡,愛惜欣賞溢於言表。
由朝鮮官員帶路,來到了一處山坡。按五十步(70米)的距離插上三個靶子,還特意在70步(100米)以外插上一個靶子。
朱萬傑請朝鮮官員任選三條槍作爲打靶用槍,三個狙擊手每人打一個靶子,連開三槍。裝藥、用探條送到底、瞄準、擊發,然後再裝藥......因爲是套裝子彈,裝彈、射擊的速度很快。
三槍打完,令人取過靶子,三個靶子,九槍,全部五環以內。朝鮮官員看得目瞪口呆,這火銃居然這麼準,打這麼遠,距離遠遠超出了弓箭和舊火銃的射程。朱萬傑解釋說:“這三個士兵是神槍手,爲練槍,他們打出去的子彈就有數千發,你們如果下力量訓練也會有這麼好的槍手。”
然後命令士兵打100米的靶子,每人一發。結果這三槍都中靶。狙擊手沒問題,如果用半自動機槍,300米內保證十環。問題出在槍上,新式火銃準確性比膛線槍就差多了。
朱萬傑說:“新式火銃,用我們的子彈,射程達到150步(200米)以上,最佳射程70步以內。舊式火銃的火藥、鉛彈一樣可用,只是效果差一些。”
然後,命令士兵插上一個35步遠的靶子,把裝好彈藥的火銃雙手遞給吳達濟,說:“請吳大人親自試一試?”另一個士兵就近砍來一個樹枝做支架。
吳達濟早就手癢了,學着士兵射擊的樣子,槍托抵肩,舉起了火銃,那個士兵連忙用樹枝做支架,把槍支起來。沒有訓練的人雙手持槍不穩,有個支架就穩當多了。朱萬傑告訴他準星照門的簡單原理。看來吳達濟是打過火銃的,動作很像那麼回事,瞄了一會,“碰!”的一槍,居然中靶。士兵將靶子拿過來,吳達濟左看右看,彈丸穿木靶而過,力道十足,他非常滿意。
其他官員也都湊趣打上一槍,高高興興的從靶場歸來。
吳達濟心想,朝鮮部隊裝備了這種火銃,還怕後金嗎?這是送上門的好事,一定要買下這款火銃。轉念一想,不是大明朝的人有什麼條件吧?不知朝鮮能不能承受,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於是吳達濟問:“上國使臣,如果購買你們的火銃,你們有什麼有什麼條件嗎?”口氣開始客氣了。
朱萬傑說:“吳大人,條件我已經說過了:設商館,開展互利貿易,面見貴國國王,當面表示敬意。”
吳達濟問:“就這些?”
朱萬傑答:“對!就這些。”
“好!今晚我設宴招待各位上國使者。”
--- 第102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