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縱橫天下_第404章:地廣人稀的青海



崇禎九年正月底,國防軍就開始了在青海的軍事行動。駐防於此地的第十師第三團開始收復青海湖和海北地區。由於青海地廣人稀的狀態,與其說是軍事行動還不如說是政治行動,因爲它的火藥味太少了。

第三團的團長是歐陽袞(gun),他是甘肅省原官軍的一名參將,部隊整編時得到甘肅巡撫林日瑞的推薦,在軍校接受了爲期三個月的短訓班學習,被委任爲第三團的團長。與他經歷相似的還有原甘肅官軍的總兵官馬爌(kuang)被任命爲第二團團長。二團、三團都是步兵團,國防軍的步兵嚴格的說是龍騎兵,西北不缺少馬匹,因此不但正規士兵都乘車騎馬,他們配屬的臨時營也全部乘馬。

國防軍一個團的編制滿編是2500人,一個團有三個臨時營,一個臨時營的標準編制是1200人,因此,第三團現在的實際人數是七千多人。這七千人在青海絕對是一直龐大的力量了,因爲這裡的人太少,派來這麼多部隊是因爲他們還有別的任務。

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區是在藏族大奴隸主、藏傳佛教的大寺廟等這些人的控制之下的,近年來準格爾蒙古人的勢力也滲透進來了,因爲這裡的自然環境不好,這裡的蒙古人不多。

高原的山地和柴達木盆地的沙漠佔了青海省的西部大部分的面積,這些地區土地貧瘠,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唯一的一塊好地方就是青海湖周邊地區,其次是青海南部的高原地帶。

柴達木盆地裡的氣候極其惡劣,日溫差在三四十度,在炎熱的夏季,白天的氣溫是三四十度,燥熱難耐,到了夜間可以下降到零度,寒冷異常。颳大風是是常態的,大風捲起的風沙使得能見度極差,人也睜不開眼,強風可以把人捲走,摔倒了有可能瞬間就被黃沙掩埋。地域遼闊的柴達木盆地簡直就是人間的地獄。

柴達木以西,祁連山以北是準格爾蒙古人的核心地帶,正是由於這裡惡劣的自然環境阻止了準格爾蒙古人的野心。青海西邊的柴達木大沙漠,北邊的祁連山成了阻擋準格爾人的天然屏障。這裡爲數不多的準格爾蒙古人還是從南邊的康藏高原上滲透過來的。

青海省就是這麼一個貧瘠之地,人文環境與西康相似,自然環境太差了。國防軍在青海的策略是:暫時只佔領青海湖周邊地區即可,從地理面積上說只是青海省的一角,但卻是整個青海省的精華。其後將會考慮向南收復青海南部地區,對於荒涼的西部暫時不會考慮了。

青海、西康同是藏區(除了藏族也有其他少數民族),國防軍的佔領區內就不能遷就落後的農奴制度了,因此,在政治上與馬守應的康藏軍之策略大不相同。對準格爾蒙古人要堅決消滅或者驅逐他們;對奴隸主、佛教寺廟的武裝全部繳械解散;堅決廢除奴隸制,解放奴隸。對於奴隸主、活佛、僧侶、喇嘛、土官等人,凡是能接受新政權,奉公守法,按時納稅的可以保留其財產,重新做大明的子民,反抗者則堅決鎮壓。政權上設置省、縣、鄉三級官府政權,議會也準備在下半年開始組建。總之,青海的佔領區將是完全的憲政行政區域,只是國防軍的佔領區太小,人口少,稱作行省有點勉強,長遠的看,青海總要管理西部偌大的國土,在現代,建青海省還是有其道理的。

明代是沒有青海省的,青海作爲一個獨立的省存在還是朱萬化的主意,這是他腦子裡的現代習慣。

青海湖以東已經被國防軍控制一年多了,爲了更好的控制青海湖,國防軍在這裡建設了一個小型的造船廠,可以用現成的零部件組裝小型快艇,也可以造木船。因此國防軍在這裡有一支小小的水軍,它的主力是四艘快艇,其中兩艘安裝了20直射炮,可以稱作炮艇,另外兩艘上只有輕機槍,在青海湖上這四艘快艇就是絕對優勢的武裝了。正常

的情況下青海的主要武裝力量是武警部隊,於是,這個水軍船隊屬於青海的武警編制。

這支水軍成立以來一直在青海湖中訓練,訓練部隊的同時也是對青海湖地區的一種威懾。他們都在爲今年的軍事行動做着準備。

第三團就是從青海湖沿岸開始他們的軍事行動。

青海湖的四周沿岸基本沒有山,全部是平原,特別有利於國防軍的馬車行進。有了水軍的配合,又可以水運部隊多點出擊,把沿岸地區分割爲許多小段,用極快的迅速佔領全部地區,然後分區清剿,建立政權。

第十師第三團的營編號是:97營98營99營,臨時營前面加“臨”字。

團長歐陽袞命令97營帶領着它的臨時營清剿青海湖的沿岸,它的一連向南部出擊,二連向北出擊,三連在水軍配合下分批渡過青海湖,在西岸登陸,佔領一片地區向兩邊擴展。他們的臨時營也分散到各個連協同作戰,水軍要在各個方向上配合陸軍作戰。

青海湖方圓一百多裡,也算個不小的湖泊了。只出動一個營還兵分三路,兵力是不是太單薄了?

不,兵力夠用了。因爲這裡人口太少,青海湖周圍不過是牧民的牧場,還有一些用大鍋熬製食鹽的小作坊。

在現代,圍繞着青海湖只有兩個縣,三四個小城鎮。在大明的年代,整個青海湖只是一個縣的局部,村莊都不多。如果從青海湖向西,一個縣就有七八百里甚至一千里,並且這麼大的縣還沒有幾個人。這就是青海,在現代把它設爲一個行省就是因爲他的地域太大了。

青海的西部太荒涼,國防軍暫時只佔據東部的這一個角。可是這小小的一個角,卻擁有青海省九成以上的人口。

西寧一帶十幾個縣,與青海西部比較,它的總面積只是一兩個縣的大小,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口密度的巨大差異。

國防軍佔領青海湖是想壟斷控制青海湖的資源,青海湖的資源很豐富,在大明的年代,最有價值的就是它出產的鹽,在大西南、大西北地區食鹽是非常珍貴的。其次就是它的漁業資源。控制了資源,對於康藏,對於新疆都有很大的作用。

國防軍計劃佔領海北地區是爲了保護河西走廊的側翼安全,除此之外,海北地區暫時沒有別的價值。

這裡所說的沒有價值是針對明代的情況,海北地區是祁連山的南麓,祁連山脈有豐富的稀有金屬礦藏,比如稀土,這些礦是子孫後代的財富,現在能夠利用的也就是鎳礦。

第三團的98營帶着它的臨時營向海北進發。海北是一個狹長地帶,一個營的兵力橫掃過去,就算完成了任務。

清剿青海湖沿岸的97營幾乎沒有遇到抵抗,唯一的一次戰鬥是遇到了幾十人的蒙古小隊伍,只是殺傷其一部分,打成了擊潰戰。還有一些預定要拔除的小山寨,也是大軍一到頃刻投降。原因很簡單,在這個地區有個幾十人的隊伍就可以稱霸一方,擁有一兩百人私兵的奴隸主就是這裡的大軍閥了。同樣是這個原因前期的偵查工作也容易,有數的幾家私兵都很招搖,霸道的很,誰人不知?

不到一個月青海湖沿岸全部清剿完畢,行政官員在這裡建立鄉政權,張貼布告,開始收稅,取締私鹽作坊,成立官辦的鹽業公司。鹽業公司將採用先進的技術生產食鹽、精鹽,不要看其規模不大,它卻是西部的鹽業中心,產品銷往西康、西藏、新疆、甘肅等地,銷售的範圍極廣。鹽業是暴利行業,它就是青海官府的錢袋子,他會讓規模很小青海官府很富足。

理論上說,這個位置是大明的邊防之地,是需要建據點,派駐軍守護的。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如何建據點?如何駐軍?駐一個連比本地居民都多,有必要嗎?不駐軍誰來保護政權和產業?這都是難處

,都要解決。

解決這個難題的還是朱萬化。他指示:青海湖的東部人口多,已經在控制之中,不考慮了。青海湖的南、西、北各建一個據點,駐軍爲:每個據點一個班的武警!用一個排的武警守衛方圓百里的青海湖!現實就是這樣。

武警部隊編制大,一個班是15到20人,怎麼駐防呢?辦法治建築墩臺。

墩臺是古代特有的駐軍方式,一般是伴隨烽火臺而存在的。它像一個縮微的小城,外圍有護城河,有吊橋。這個城有多大?小的邊長一丈(一丈等於三米)多,大的不過邊長兩三丈,方形。牆體很高,中上部有小孔,那是透亮的窗戶,也是作戰的射擊孔。其內部是多層的,至少兩層,其頂部堅固,是防守作戰的場所。

從這個介紹就知道了,在現代這就是炮樓,比炮樓大一些,矮了一些。

朱萬化以墩臺爲模本,進行了改進:

選擇一個地勢高的地點建墩臺,墩臺十米見方外牆砌磚,內部夯土,中部有三米見方的天井,底層的四面各有一個用磚起拱的窯洞,窯洞就被埋在了夯土之下。每個窯洞三米深三米寬,墩臺中就有了四個房間,可以居住、做廚房、倉庫,其中的一間就是通向外部的大門,中間是三米見方的院子(天井),這就是士兵生活 活動的空間。之所以房間上部有兩三米厚的夯土,是爲了在墩臺頂上使用擲彈筒,擲彈筒也是迫擊炮,其後坐力是不可小視的,一般的屋頂都扛不住。一個班的兵力,其主要防守手段就是擲彈筒,給他們增加配置,配兩門,再加上一挺輕機槍,防禦的火力就很強了。

這樣的墩臺相當於建築一座小樓的工程量,建材就是磚、水泥、木料。只要有人工,一兩個月就可以建起來。

墩臺外面挖護城河,正門前留出較大的空地作爲活動場所,安裝吊橋。護城河之外,三十、五十米之外拉鐵絲網,鐵絲網內埋設地雷。這個地帶還可以留出菜地解決吃菜問題。

墩臺頂部建一個木塔用於通信聯絡和站崗放哨,當然通信兵是必不可少的,哨兵使用望遠鏡可以監視幾十裡的範圍。

墩臺的補給交通線就是青海湖裡的船隻,青海湖是鹹水湖,鹽的濃度大於海水,結冰期很短,一旦湖水結冰還可以用馬車、爬犁維持交通。

地廣人稀只能用這種辦法。這一個排的兵力,就可以維持沿岸的政權,一旦有事,最低限度可以把消息發出去,大軍就可以來救援。

海北地區是個長六百多裡的狹長地帶,那裡比青海湖的人還少,好在那裡是祁連山脈的南麓,氣候還不太惡劣,否則真的無法駐軍了。

在海北地區也要採用這個辦法,相隔幾十裡建一個墩臺,放一個班的士兵。所不同的是海北的交通要靠馱馬、駱駝來維持了,全長六百多裡的路,單單爲了幾個班的補給修一條公路就不值了。

第98營向西北收復海北,作戰任務並不繁重,幾乎等於行軍過去就算完成任務了。但是他們有一個附加的任務,那就是從海北的最北端向西北,探出一條通向嘉峪關一帶的路,探路的時間給了兩個月,夏季之前完成即可。探路的辦法是走訪當地的牧民,據說是有這條路的,道路艱難,僅僅可以通過馱馬。朱萬化在地圖上也給出了大約的方位,朱萬化的根據是,在現代,這裡有一條公路,從地圖上看,海北到嘉峪關的這條路有三百多裡,是五六天的行程。

如果這條路存在,那就可以安排第三團,出其不意的襲擊敵軍的背後,或斷其歸路,或阻擊敵援軍,可以出奇制勝,並造成聚殲大批敵軍的態勢,就能改擊潰戰爲殲滅戰,意義特別的重大。第三團進駐青海就是有這個戰略意圖,否則這裡不需要這麼多的兵力。

--- 第404章完 ---

(本章完)

卷六:楊威天下_第514章:強攻坦蓋爾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五:縱橫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七:巍巍中華_第525章:寶貴的資源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五:縱橫天下_第369章:西康攻略卷三:嶄露頭角_第224章:河道慈善會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六:楊威天下_第503章:新年晚會卷四:九州風雲_第303章:火燒福岡卷二:初露崢嶸_第103章:友好貿易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283章:目標九州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94章:虛君立憲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卷六:楊威天下_第425章:西伯利亞的槍聲卷二:初露崢嶸_第9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60章:近海艦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42章:裸人島卷七:巍巍中華_第543章:富饒的康南省卷二:初露崢嶸_第66章:後勤準備卷三:嶄露頭角_第168章:試着修鐵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五:縱橫天下_第334章:穩定陝北卷七:巍巍中華_第532章:火攻之烏龍卷六:楊威天下_第426章:牧草之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五:縱橫天下_第401章:濟寧北接駕卷一:藏龍臥虎_第52章:撿來個媳婦卷七:巍巍中華_第546章:中華帝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22章:四川易幟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66章:後勤準備卷二:初露崢嶸_第96章:水火無情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六:楊威天下_第491章:受邀訪問清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關卷一:藏龍臥虎_第52章:撿來個媳婦卷二:初露崢嶸_第134章:收復臺灣(三)卷五:縱橫天下_第383章:外蒙古建省卷四:九州風雲_第304章:留髮不留頭卷三:嶄露頭角_第151章:糧食之戰來勢洶洶卷三:嶄露頭角_第227章:陽泉城下卷二:初露崢嶸_第77章:平原游擊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324章:自作孽不可活卷五:縱橫天下_第369章:西康攻略卷七:巍巍中華_第526章:接班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六:楊威天下_第489章:勃勃生機的草原卷四:九州風雲_第290章:兵至漢中卷五:縱橫天下_第351章:聯省衙門(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軍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三:嶄露頭角_第189章:掌握山東政權卷二:初露崢嶸_第95章:水淹韃子兵卷一:藏龍臥虎_第19章:鄭鴻逵來訪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三:嶄露頭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卷六:楊威天下_第458章:述職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四:九州風雲_第247章:剿滅水匪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六:楊威天下_第498章:國旗國歌卷六:楊威天下_第442章:裸人島卷三:嶄露頭角_第214章:大淩河卷三:嶄露頭角_第192章:楊嗣昌到山東卷七:巍巍中華_第543章:富饒的康南省卷五:縱橫天下_第416章:鏖戰嘉峪關(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73章:進軍蘇伊士卷四:九州風雲_第243章:賦稅卷七:巍巍中華_第538章:佔領鎮江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五:縱橫天下_第357章:治理涇河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三:嶄露頭角_第233章:琉球卷二:初露崢嶸_第97章:撤兵到威海卷四:九州風雲_第287章:佔領北九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246章:上海灘卷六:楊威天下_第432章:入山西救災民卷七:巍巍中華_第552章:出訪屬國卷四:九州風雲_第332章:日本國亂了卷五:縱橫天下_第377章:阿巴坎決戰(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473章:高速雙體船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四:九州風雲_第313章:種草
卷六:楊威天下_第514章:強攻坦蓋爾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五:縱橫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七:巍巍中華_第525章:寶貴的資源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五:縱橫天下_第369章:西康攻略卷三:嶄露頭角_第224章:河道慈善會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六:楊威天下_第503章:新年晚會卷四:九州風雲_第303章:火燒福岡卷二:初露崢嶸_第103章:友好貿易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283章:目標九州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94章:虛君立憲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卷六:楊威天下_第425章:西伯利亞的槍聲卷二:初露崢嶸_第9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60章:近海艦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42章:裸人島卷七:巍巍中華_第543章:富饒的康南省卷二:初露崢嶸_第66章:後勤準備卷三:嶄露頭角_第168章:試着修鐵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五:縱橫天下_第334章:穩定陝北卷七:巍巍中華_第532章:火攻之烏龍卷六:楊威天下_第426章:牧草之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五:縱橫天下_第401章:濟寧北接駕卷一:藏龍臥虎_第52章:撿來個媳婦卷七:巍巍中華_第546章:中華帝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22章:四川易幟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66章:後勤準備卷二:初露崢嶸_第96章:水火無情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六:楊威天下_第491章:受邀訪問清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關卷一:藏龍臥虎_第52章:撿來個媳婦卷二:初露崢嶸_第134章:收復臺灣(三)卷五:縱橫天下_第383章:外蒙古建省卷四:九州風雲_第304章:留髮不留頭卷三:嶄露頭角_第151章:糧食之戰來勢洶洶卷三:嶄露頭角_第227章:陽泉城下卷二:初露崢嶸_第77章:平原游擊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324章:自作孽不可活卷五:縱橫天下_第369章:西康攻略卷七:巍巍中華_第526章:接班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六:楊威天下_第489章:勃勃生機的草原卷四:九州風雲_第290章:兵至漢中卷五:縱橫天下_第351章:聯省衙門(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軍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三:嶄露頭角_第189章:掌握山東政權卷二:初露崢嶸_第95章:水淹韃子兵卷一:藏龍臥虎_第19章:鄭鴻逵來訪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三:嶄露頭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卷六:楊威天下_第458章:述職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四:九州風雲_第247章:剿滅水匪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六:楊威天下_第498章:國旗國歌卷六:楊威天下_第442章:裸人島卷三:嶄露頭角_第214章:大淩河卷三:嶄露頭角_第192章:楊嗣昌到山東卷七:巍巍中華_第543章:富饒的康南省卷五:縱橫天下_第416章:鏖戰嘉峪關(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73章:進軍蘇伊士卷四:九州風雲_第243章:賦稅卷七:巍巍中華_第538章:佔領鎮江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五:縱橫天下_第357章:治理涇河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三:嶄露頭角_第233章:琉球卷二:初露崢嶸_第97章:撤兵到威海卷四:九州風雲_第287章:佔領北九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246章:上海灘卷六:楊威天下_第432章:入山西救災民卷七:巍巍中華_第552章:出訪屬國卷四:九州風雲_第332章:日本國亂了卷五:縱橫天下_第377章:阿巴坎決戰(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473章:高速雙體船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四:九州風雲_第313章: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