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最後的土司城

數十萬大軍兵圍大方,這是前所未有的,一西南邊垂小城,是當不住大軍的輪番攻擊的,陷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明軍沒有十萬,只有五萬左右,另外五萬是水西討逆軍,一支水西人拔亂反正後出現的東西,據說他們在戰後將會轉入衛所兵,負責鎮守一方。

所有的人都奇怪,四裔大長老安千秋是怎麼回事,到此時了還不降,也不戰,難道被人頂禮膜拜,神一般偉大高尚的四裔大長老不是帶領大夥走出困境,而是帶領大夥兒去死?

大方城與中原傳統的城山不同,它背靠雲龍山,面臨螺絲塘,座東北向西南。採用中軸對稱的佈局,九層八院分級躍上,梯級遞進。平面俯瞰兩頭小,中間大,如同虎頭的抽象造型,寓意虎躍龍騰。

尼人土司建築,包括莊園、衙門、墓葬等都崇虎。尼族先民屬於氐羌系統,長期從事牧業生產,主要放養羊羣。牧羊人最擔心的是豺狼虎豹傷害羊羣,爲了羊羣不受傷害,牧羊人從敬畏老虎、崇拜老虎、親近老虎直至馴服老虎,經歷了極其漫長的過程。

民間相傳,尼族女傑攝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坐鎮九重衙門時,曾以老虎把門。奢香墓前有石雕虎頭,還有一塊巨型石門斗,表明石虎是守門之物。

主校場佔地二萬平方米,是根據尼族的講究和用地的限制巧妙設計成一個葫蘆形,源於彝族葫蘆崇拜。兩圓相扣,圓心圖案也是彝族特有的太陽曆和蘇蒂子圖案,水西兵每次出兵在此集結,誓師出征,上次曹隨就是在此,煽動兵亂,殺死奢社輝,奪取權力。

九層衙門爲沿中軸線往上依次排列九間大殿。其功能分別爲:第一層爲正堂門廳及王府護衛部,第二層爲放藏兵器的藏戈房,第三層爲王府服役人員住所,第四層帳房,第五層接待廳,第六層議事廳,第七層宰相廳,第八層王殿,第九層爲歌舞堂及王室祖先靈堂。

八個院落還建有東西配廡16間,面寬均20米,5開間,進深均7米,懸山頂,正面廊道。

正堂門廳面寬三十六米,九開間,進深九米,前後廊道,單層重檐頂,龍吻虎脊。

所有建築裝飾造型都有其一定的講究和寓意。額枋造型爲牛角鬥拱,上刻龍紋圖,斜撐上有虎躍鹿奔等半圓雕,坎窗上的窗櫺爲幾何圖形鑲框的龍騰虎躍穿花紋圖。

水西尼族崇龍尚虎,自稱老魯波,意爲龍虎之幫。所有的圖案圖形,無不體現龍虎文化的特色。

二至七殿均面寬三十六米,九開間,單檐歇山頂,龍吻虎脊。正堂後的八層爲正殿,其左右都有月門通道。前二層至五層,每層遞進高度2.5米,到第六層因順應地勢只有1.5米。所以,第七、八層,也就是宰相廳和王殿同在一個標高上了。

這也是以前的安邦彥權力如此大的原因,宣慰使在貴陽,他就是水西的最高領導人。

大方城其實不能算城,只有一奢華的羅甸王府,不過他們在外圍許多山樑和險要處設置了堡壘據點,所以成爲了一道道封鎖線,將外敵拒之門外。

水西以武力崛起,他們在崛起之後一直向外擴張,是附近一帶最強力量,前鋒直抵五百里外的貴陽城四十里處,水內十一則溪的險峻山嶺就是最好的防禦和城牆,現在明軍攻至這裡,可以說是十拿九穩的勝利了。

城裡的安千秋在幹什麼呢?他將優勢兵力佈署在外圍各個堡壘城寨之中,抗拒明軍,三天前他宣佈閉關修煉,出關之日就是請來十萬鬼兵,誅滅明人。

自此,安千秋一直在八層殿中修練,誰也不見,連陳其愚身死,七星關陷落,他也不聞不問。

許多人都相信,大長老是去請鬼了,成功之日就是大軍殺回之時,消滅這些地勢不熟的明軍,就是一句話的事。

這些尼人土官土兵們原意等,有希望在支撐他們作戰,但明軍可不會等,也不願意等,在亓詩教和米柱入駐靈峰寺前,他們就己展開攻勢。

在數萬精銳大軍之前,這些所謂堅不可摧的防禦體系一一被摧毀,這附近山高林密,河道縱橫,不利大軍展開。

水西兵則是佔據險要之地,建了一些堡壘城樓,還設置了大置的機關陷井,以拒明軍。

不能大兵團作戰,明軍就分爲無數的百人隊展開攻擊,他們會同水西討逆軍,聯合作戰,攻擊對方。

水西討逆軍裝備和戰鬥力不如明軍,但他們熟悉地形,熟悉冷兵器戰鬥模式,與守在這裡的水西兵相鬥,也沒有差上多少。

大軍連日攻擊,進展神速,他們也想連夜攻擊,但是這時代的人,普遍有夜盲症,又沒有足夠的照明東西,所以只好放棄夜間攻擊,白天打仗,晚上休息。

這年頭,照明靠火把,在些類似打巷戰的地方,你晚上持着火把摸過去,只怕是未去近,就被人幹掉了。

明軍聯合作戰,穩步推進,兩日之後盡佔外圍城寨村落,就剩下一座羅甸王府了,一座依山依湖而建的王府,如何擋得住大軍攻擊。

安斯乃是安千秋任命的大方城防負責人,指揮二萬兵,防守這二十里之地,但此時外圍陣地己被盡佔,看着處處烽火,殘桓斷壁,安斯深感無力迴天。

水西討逆軍不是開玩笑的,所有抵抗者,雞犬不留,攻破城寨,他們只能下有用的東西,其它的一律殺光燒光,討逆軍戰鬥力不怎麼樣,不過手段狠辣之極,落入明軍手中,還有一線生機,但落在討逆軍之手,九死一生。

明軍折騰出討逆軍,破壞了水西人團結的傳統,他們爲了爭功取賞,打仗特別賣力和拼命,連米柱都拍安忠的肩膀說道:“安君!你的!良心大大的好。”

這支部隊的出現,割裂了水西尼人長久以來的內部團結,由尼人打明人,變成明人和尼人聯合打叛軍。

失去正統之位,貼上叛軍標籤,讓許多村寨的人再也不敢支持威望極高的四裔大長老,越來越多的人持觀望態度,自圍城之後,他們就沒有獲得過一支援軍來援了。

聯軍攻破外圍據點,全面包圍羅甸王府,在僻遠的西南之中,看見如此雄偉恢宏建築羣,米柱和亓詩教都爲之驚訝不己。

亓詩教道:“安氏一千四百年的傳承,名不虛傳。”

米柱道:“今日一戰,將是最後一戰。”

安忠道:“末將部願爲前鋒,確保最大限度保全羅甸王府!今日兩位大人就可以在九層王座之上痛飲慶功酒。”

亓詩教道:“這一場仗死了許多的人,不能再死人了,用紅衣大炮轟吧?以保全士兵的性命安全爲上!”

安忠道:“如此便無法保全王府了!”

他掌兵權,手下有兵五萬,作爲討逆軍統領,他當然有些想法,即使當不上宣慰使,統治這片土地,也可以當上同知,以二號人物統治這地方,手中有兵有將,就可以和大明談條件,不論何種結局,羅甸王府中終有他一席之地,這算是自家產業,得花多少銀子和時間才能重建起來?

亓詩教的態度明顯,這是尼人的聖地,心中的圖騰,徹底燒成白地才能斷了他們的念想,中止了一千四百年的傳承,纔會有新的開始。

一座府城,爲了長治久安計,燒了就燒了。

安忠急道:“下官只需要一天的時間,保證大人可以今晚在九層王殿慶功。”

米柱微笑道:“那就去吧?只是辛苦了討逆軍的兄弟們了。”

安忠道:“不辛苦!大人等下官的好消息好了。”

安忠知道這個廠衛提督極其貪錢,他搜刮來的東西大多落入這位大人手中,不但糧草響銀一鍋端,連女人都不放過,他們滅寨無數,擄來不少女人,原計劃分給手下衆將士,但提督大人都要了去。

他一個人當然搞不了這麼多女人,聽說拉去賣錢了,在中原,一個妙齡女子可以賣四十多兩,這位提督大人是個人經營好手,賺了許多的銀子。

亓詩教道:“米大人,不使用大炮會拖慢進度,損失更多的士兵。”

米柱道:“無妨!安忠大人十分忠心,他的能力也不錯,他會唱一出好戲給大家看的。”

安忠看見提督大人和總督大人一條心,心裡暗喜,他說道:“大人等下官好消息吧?”馬上領兵去攻打了。

亓詩教道:“這位討逆軍統領野心不小,只怕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呀!”

米柱道:“有野心卻不識審度時勢!”他們費了這麼大的勁兒才攻到這裡,當然不會再允許出現什麼水西王,他向湯正使了一個眼色,後者點了點頭,默不作聲的走了。

湯正的特種大隊前晚歸來,繼續在米柱手下聽令。

討逆軍傾巢而出,圍攻羅甸王府,雙方都是尼人,使用同樣的武器,說同樣的語言,卻是在拼死的生死博殺。

突然前方傳來令人驚恐的消息:“安忠大統司戰死了!”

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222章第50章陽謀第332章敵情不明第31章宮廷政變第577章力量第146章圖謀第430章秦良玉第53章爭風呷醋第346章投降第451章偷城第583章國宴第927章聯合第821章引蛇出洞第189章朝廷爭議第747章轉變第1006章團結的歐洲第976章戰成平手第667章誠意十足第480章前朝秘聞第997章結盟不成第765章新發現第620章招降第904章窮途末路第672章圖謀爪哇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311章捉拿第265章一代豔后第290章文青第234章犟驢脾氣第599章水師第9章各有所長第140章錢莊第308章新鮮血液第909章身陷困境第22章帝皇家第465章大軍雲集第350章百年大計第463章名帥第858章償還第299章驅逐第909章身陷困境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488章關係第627章附者如雲第599章水師第732章東窗事發第187章拜訪第117章遼東轟動第587章天下正中第629章喜事不斷第104章得不償失第488章關係第137章交鋒第588章代表第388章成都被圍第465章大軍雲集第770章君臣相得第266章喪心病狂第439章籌備新府第997章結盟不成第603章不得不戰第670章海洋文明第947章大獲全勝第987章政見不同第532章李代桃僵第230章朝儀下第746章第666章文萊加盟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324章新形勢第215章呂宋王族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586章利益集團第188章爭端第646章自投羅網第54章政爭風向第905章第364章西南有變第283章皇帝家事第83章反殺第574章制度第992章新的形勢第476章吃飯第346章投降第429章善後督辦第442章豐收之時第336章建奴內訌第941章重新奪回第771章京城形勢第715章第439章籌備新府第50章陽謀第679章驢踢腦袋第168章危機擴大第253章春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628章婚事第526章教訓第381章圖謀市舶司
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222章第50章陽謀第332章敵情不明第31章宮廷政變第577章力量第146章圖謀第430章秦良玉第53章爭風呷醋第346章投降第451章偷城第583章國宴第927章聯合第821章引蛇出洞第189章朝廷爭議第747章轉變第1006章團結的歐洲第976章戰成平手第667章誠意十足第480章前朝秘聞第997章結盟不成第765章新發現第620章招降第904章窮途末路第672章圖謀爪哇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311章捉拿第265章一代豔后第290章文青第234章犟驢脾氣第599章水師第9章各有所長第140章錢莊第308章新鮮血液第909章身陷困境第22章帝皇家第465章大軍雲集第350章百年大計第463章名帥第858章償還第299章驅逐第909章身陷困境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488章關係第627章附者如雲第599章水師第732章東窗事發第187章拜訪第117章遼東轟動第587章天下正中第629章喜事不斷第104章得不償失第488章關係第137章交鋒第588章代表第388章成都被圍第465章大軍雲集第770章君臣相得第266章喪心病狂第439章籌備新府第997章結盟不成第603章不得不戰第670章海洋文明第947章大獲全勝第987章政見不同第532章李代桃僵第230章朝儀下第746章第666章文萊加盟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324章新形勢第215章呂宋王族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586章利益集團第188章爭端第646章自投羅網第54章政爭風向第905章第364章西南有變第283章皇帝家事第83章反殺第574章制度第992章新的形勢第476章吃飯第346章投降第429章善後督辦第442章豐收之時第336章建奴內訌第941章重新奪回第771章京城形勢第715章第439章籌備新府第50章陽謀第679章驢踢腦袋第168章危機擴大第253章春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628章婚事第526章教訓第381章圖謀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