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家宴

段皇后觀顏察色,這皇帝,口上說不爽米柱,但這一份聖眷,也是沒誰了?有那一個郡馬是納了小妾之後,可以打一頓就算的,將小妾趕出家門,是最輕的,當場打殺了,纔是正規的流程。

段皇后道:“很好!臣妾這便請長平郡主,米伯爵赴宴吧?”

朱由校道:“好!朕如果能抽出時間,也來湊湊熱鬧。”

第二天一早,朝廷就在議論,昨夜周嘉謨閣老中風之事?果然,爲怕清議,周嘉謨第一時間上書請辭,這奏摺都是他的好友陳所學代寫的。

陳所學與周嘉謨同鄉同坊,南京人,在當地有一坊二尚書之說。

當然,皇帝朱由校也在第一時間拒絕了,回覆曰:“閣老但請安心調養,勿以國事爲念,朕幼齡登基,離不開重臣扶佐!”還讓太醫去看病,命中使賜人蔘、鹿茸等珍貴藥材一批,以示優渥。如果皇帝第一時間答應了,只怕少不了一個刻薄寡恩的名聲。

朱由校道:“周閣老染恙,就請葉閣老!韓閣老、劉閣老辛苦一些,朕自有旨意到府上!”對得這些老臣,就得給足了面子,時加賞賜,這才能顯示尊老重賢之心,這一點,朱由校是爛熟於心。

退朝之後,朱由校返回御書房,處理公務,他的心思早就飄到坤寧宮的午宴去了,他說是有空湊湊熱鬧,但是米柱夫婦都來了,他是非去不可,許久沒有一起吃過飯了,是時候聚一聚了。

皇帝讓人將摺子搬往司禮監,這就叫處理好公務了,他聽到米柱夫婦入宮了,便起駕前往坤寧宮,段皇后,米柱夫婦,都是被他視爲親人的人,大家在一起吃飯,相當愜意,在後世這叫四方約會。

米柱夫婦剛入宮,拜見了皇后段柳枝,才坐下,酒宴未上,朱由校的聖駕就到了,他看見楊如花微鼓的肚子,滿面笑容,說道:“寶寶乖吧!長平須得好生保養身子,千萬別動了胎氣!坐坐坐,自家人那麼客氣幹什麼?”

朱由校忙扶着將要行禮的楊如花,對於米柱,卻是視如不見,讓他拜了三拜,這才說了一句平身,他這是在向長平表態,朕是有立場的。

朱由校與段皇后攜手坐上王座,說道:“今兒天氣正好,正是飲宴之時,宮裡來了一位新的御廚,長平、維新且試試他的手藝。”

米柱道:“那敢情好!”被揍了一頓,他們的感情是生分了不少,米柱天天在東華門外的東廠辦公,但是很少入皇城,屬於能夠不來,儘量不來那種。

歷任東廠提督,可以穩壓錦衣衛一頭,是因爲他們是皇帝身邊的紅人,隨時在皇帝跟前聽用,是皇家奴才,皇帝當然只相信自己人,但米柱略有不同,他是首任非宦官提督,掛的是武職,也是一個六根齊全的人,當然不可能在皇帝身邊隨時聽用。

只是米柱有他的自信,他是爲皇帝解決疑難的,不是憑藉媚諂,邀功請賞的,皇帝會需要他的,他可以辦得到許多人辦不到的事。

朱由校也知道這一頓打,壞了他們之間的一向和睦親善,所以有心改善,說道:“米伯爵,朕敬你一杯。”

米柱不能敬酒不吃,吃罰酒,連忙起身,說道:“多謝皇上。”他一飲而盡,然後躬身退下。

朱由校道:“聽聞維新最近在家讀書,可有佳作傳出?”

米柱道:“微臣最近讀的是《道德經》主在修心養性,因此沒有什麼佳作傳出。”

朱由校道:“可惜了!朕等維新如久旱逢甘露呀!”

段皇后也道:“當代詞曲作者,所作詞曲中,傳真度最高唯米伯爵的《精忠報國》,唱盡了男兒豪情,國丈每次出操,必唱此曲,士兵們必定士氣大振。而本宮最喜歡的,當是一曲《送別》,寫盡離愁斷腸,今日得見當代大家,何幸如之,本宮敬米伯爵一杯!”

米柱忙道:“謝皇后娘娘!”

君臣有別,皇后是君,他是臣,必須行禮的。

朱由校喜道:“厚來梓潼也喜歡維新作品,這很好,咱們又多了一項共同愛好。”

米柱只好道:“維新敬皇上和皇后娘娘一杯,祝百年好合,龍鳳呈祥。”米柱都這麼說了,楊如花也跟着站起,舉起手中的紅酒杯子。

段皇后連忙作勢攙扶道:“皇妹快快坐下,自己人何須客氣!”

米柱喝了酒,連忙伺候楊如花坐下。

段皇后道:“本宮擅長觀女之術,皇妹乃宜男之相,本宮敢與皇上打賭,這一胎必定是男孩!”

朱由校說道:“維新呀!皇后這觀人之術,相當厲害,可辯女處非處,連剛纔行過房都看得出來。”

“皇上!”段皇后責怪的嗔道。

米柱卻暗自心驚,他想起了蘇妲己與商紂王之約,找人孕婦,先猜男女,然後剖開驗證,他暗想,必要時必須殺出重圍,冒逆君王,也要護住妻兒。

朱由校哈哈一笑,說道:“朕的外甥,當然是男兒,如果是男丁,便由他繼承澳州伯爵之位,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楊如花滿臉慈愛的輕撫自己的肚子。

朱由校道:“皇妹!這廝有沒有欺負你?儘管說出來,朕爲你作主!”對於郡馬納妾,而且是滕妾,他一直覺得有失皇室體面,耿耿於懷。

米柱嘆道:“我欺負她?”

即使懷胎四月,楊如花還是可以單手打垮他這文弱書生。

廠衛最強大的提督大人,其實也是最弱那一個,論拳頭,隨便一個廠衛都可以秒了他,但說到智計權謀,他多智近乎妖。

這是葉向高對韓爌說的,可以算是極高的評價,來自競爭對手的評價,權威而正確。

你確定?其實我只是一個連老婆也娶不了的屌絲男,還因失足掉下池塘,而成十鄉八里的笑柄。

既然他們這麼評價了,米柱只好勉爲其難,生受了多智近乎妖的外號。

這與朝廷官員諷刺他的豬頭提督,相映成趣,朱由校也明白這一點,不過他更想讓人明白,什麼叫做秀才遇着兵,有理說不清,這也是他這麼勤力習武的原因,他也只有這一項可以碾壓米柱的。

楊如花也道:“皇妹我倒是希望他可以欺負我。”

米柱臉上一紅,無面見人矣。

這時,王體乾急急而進來,打破了他們的其樂融融,王體乾道:“皇上!遼鎮出大事了!”

不但朱由校吃驚,米柱也吃驚,遼鎮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那裡能有什麼大事發生?

王體乾道:“遼鎮緊急戰報,米禮義總司令率領大軍收復開原,兩萬建奴大軍,僅剩阿敏,率領四千人逃跑,遼北重鎮,己重新沐浴在皇恩之下。”

這句話一出,朱由校大是欣慰,說道:“遼鎮諸兵官,精忠報國,立下大功,不負朕望,朕甚欣慰也。”

米柱也大是意外,他們作了充分的佈署,也作好了準備,但是什麼時候可以收復開原,他也不好說,他們沒有建奴那樣的赫赫武威又有內奸呼應,估計這是一場硬仗,雙方死傷者衆,打上一兩個月之後,勝負自有分曉!

現在開原一戰而下,可以大大的加大了他們的步伐,開原既下,鐵嶺是獨木難支,估計在五月中間左右,明軍就可以收復失地,將建奴逐回遼北關外的九姓女真舊地。

米柱馬上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經此一役,建奴傷筋及骨,不可恢復了,可以東北戰區改制,大是成功,改革後,軍隊的戰鬥力大爲增加,國之利刃,可保大明,千秋萬代。”

段皇后和楊如花也紛紛稱賀,王體乾則道:“周閣老就是看到這戰報,才興奮過度中風的,真是一忠臣矣!”

韓爌負責接手周嘉謨那一塊,整理他書案時才發現這戰報,擔擱了幾個時辰,還是讓人發現了,可喜可賀也!馬上讓人飛報司禮監。

韓爌是一點也不想向司禮監彙報,但是不報與司禮監,就無法上報皇帝,司禮監是他和皇帝之間聯繫的橋樑。

魏忠賢看見親家傳來了大好消息,萬上上報皇帝,這可是天大喜事,親家這活兒幹得好,他老魏也臉上有光。

朱由校立即道:“立即召三大閣老,六部尚書至御書房,朕要與大夥兒商量,怎麼重賞這些爲朕立下汗馬功勞的勇士們。”

皇帝沒有了吃喝的興致,立即擺駕御書房,作爲廠衛提督,米柱是同去。

段皇后道:“皇妹呀!打仗是男人們的事,咱們繼續飲宴,順便說一些體己話。”

楊如花道:“很好!”

朱由校來到御書房,大臣們己在此等侯,他們都是喜氣洋洋的,紛紛上表稱賀。

葉向高道:“米帥統領大軍,一戰而下開原,殺敵無數,老臣爲遼鎮將士賀,爲大明天子賀。”

韓爌也滿臉喜色:“收復開原,蒙古東部諸王、葉赫、九姓女真俱在皇恩沐浴之下,皇上創下不世之武功,可喜可賀。”

連兩位大佬都這樣了,其它的各位大臣紛紛上表稱頌,諛詞如潮,朱由校笑眯眯的各位大臣拍馬拍,十分高興。

第973章態度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356章盟友第228章出頭第134章利令智昏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990章威迫利誘第996章亞盟第763章回家第9章各有所長第93章開戰在即第966章提議和談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268章緊急救援第767章轟動京華第360章賊心不死第623章安排第455章弱點第394章對陣第667章誠意十足第242章品茶第525章怒火第225章驚人消息第793章無力第993章地區老大第140章錢莊第114章流浪的人第198章新婦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419章重奪重鎮第311章捉拿第285章朱常洵第857章新的危機第965章暫時計劃第724章縱橫捭闔第730章帝國戰略第917章秘密潛入第635章揚帆南洋第240章籌備租界第517章擒獲第996章亞盟第275章志向第291章威迫利誘第735章外來人第370章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342章大汗第479章謀取第700章洪水猛獸第1025章樹立傳統第972章形勢大好第76章經略遼東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311章捉拿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6章伴讀第622章橫掃海峽第224章布西南局第319章快速反應第279章突襲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969章長久統治第133章極品琉璃第520章反目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813章巧舌如簧第925章局勢不好第1033章伏誅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426章追捕第90章追殺第827章轟動天下第588章代表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784章出走第862章另類敵人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781章重返南洋第86章調整第754章大災難第18章新帝登基第680章適應第255章新朝大事第715章第545章亂成一團第529章昏庸無能第398章大局第1025章樹立傳統第53章爭風呷醋第577章力量第755章危機第571章新職務第309章廠衛雜事第982章拔除爪牙第757章與衆不同第904章窮途末路第610章衆望所歸第335章破城第838章因勢導利第277章蓄勢
第973章態度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356章盟友第228章出頭第134章利令智昏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990章威迫利誘第996章亞盟第763章回家第9章各有所長第93章開戰在即第966章提議和談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268章緊急救援第767章轟動京華第360章賊心不死第623章安排第455章弱點第394章對陣第667章誠意十足第242章品茶第525章怒火第225章驚人消息第793章無力第993章地區老大第140章錢莊第114章流浪的人第198章新婦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419章重奪重鎮第311章捉拿第285章朱常洵第857章新的危機第965章暫時計劃第724章縱橫捭闔第730章帝國戰略第917章秘密潛入第635章揚帆南洋第240章籌備租界第517章擒獲第996章亞盟第275章志向第291章威迫利誘第735章外來人第370章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342章大汗第479章謀取第700章洪水猛獸第1025章樹立傳統第972章形勢大好第76章經略遼東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311章捉拿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6章伴讀第622章橫掃海峽第224章布西南局第319章快速反應第279章突襲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969章長久統治第133章極品琉璃第520章反目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813章巧舌如簧第925章局勢不好第1033章伏誅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426章追捕第90章追殺第827章轟動天下第588章代表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784章出走第862章另類敵人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781章重返南洋第86章調整第754章大災難第18章新帝登基第680章適應第255章新朝大事第715章第545章亂成一團第529章昏庸無能第398章大局第1025章樹立傳統第53章爭風呷醋第577章力量第755章危機第571章新職務第309章廠衛雜事第982章拔除爪牙第757章與衆不同第904章窮途末路第610章衆望所歸第335章破城第838章因勢導利第277章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