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老舊帝國

在幾經努力和征戰之後,南洋軍的勢力抵達了印度,踏足了這舉世聞名的富裕之地,佛國之地。

不過在的印度可不是什麼佛國之地,而是由回教徒統治的國家,他們的上層建築是回教徒,底層則是印度教。

印度過於富饒了,引得列國如同覬覦肥肉一般覬覦,西方人東來,先是印度,然後纔是華夏,南洋軍當然也不能免俗。

南洋軍勢力向西擴張,立足於果阿,也有了染指印度之力,所以南洋軍蕃理院一二號人物都來了,陪同南洋軍蕃理院院正陳鼎文前來的,除了辛格師二萬人之外,還有南洋軍蕃理院次長周巡。

鼎爺只是只視察,而周巡將會擔任果阿總督一職,負責西方軍區,因爲果阿處位南洋軍統治地域最西部,他們在此成立西部軍區,總督周巡、司令辛格,這麼高的配置,是因爲他們必須把這裡打造成爲對抗西夷人的前線基地,也要打造成爲染指印度的基地。

南洋軍在印度洋地區的勢力,比之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勢力,只強不弱,他們並不滿足於只是佔領幾個貿易點,而是希望可以攻佔更多的地方,控制更多的地盤,這纔有周巡這位大佬出巡地方,也只有周巡這種級別的大佬,纔可以協調海軍,讓海陸配合,發揮更大的效力,佔領更多的地方,獲得更多的好處。

米柱一開始的計劃之中,真的沒有打次大陸的主意,他的目標是澳州,自始而終,只是澳洲,距他們最近又未經開發且資源豐富的大陸,只有澳洲了。

至於印度,那是可以和大明相提並論的巨型帝國,蘇丹爲皇帝,這是處於上升和和擴張期,他們不找南洋軍的麻煩就偷笑了。

不過米柱也料想不到,他們會發展得這麼快,成績這麼驕人,迅速控制馬六甲海峽,橫掃東南亞,在窮追敵寇的情況下,他們突飆猛進,攻陷了科倫坡和果阿,在理論上具備了染指次大陸的實力。

即使他們不染指和幹活次大陸,他們也可以像葡萄牙人一樣,控制了幾個地方,獲得貿易特權,然後在這個國家上大做貿易,像是粘附在這國家身上的吸血鬼,吸取他們的鮮血和養份。

任何一樣的營生都是油水十足的,用民間的話,這就是潑天的富貴,在米柱己在猶豫,蕃理院己經鼓譟起來,叫囂攻佔印度,統一南亞的口號。

蕃理院十二位部長共同的簽署了一份絕密備忘錄,這是隻有部長、軍隊中師級指揮官纔有資格閱讀的資料。報告指出:“欲稱霸東方,必先控制馬六甲,欲稱霸世界,必先控制印度,以南洋軍的地緣,缺乏縱深,也意味着任何一個海上強權,可以對他們進行全面的攻擊,印度在手,才能背靠大陸,抵禦來自海洋的攻擊。”

這是重大的戰略調整,米柱未免有些猶豫不決,李暮問道:“夫君與本宮,與有婚約,爲什麼還是迎娶了張嫣?”

米柱道:“在談國家大事,何必吃醋?”

李暮還是堅持的問:“爲什麼?”

米柱道:“如此漂亮女人,豈有不追求之理?難道讓之便宜別人?”

李暮道:“家事尚且如此?國事不也一樣?印度不是大明,你可是與印度皇帝沒有交情,沒有什麼約定吧?”

米柱道:“沒有。”

李暮道:“這不就結了?”

李暮之野心,比之米柱,更加的瘋狂,如果他有米柱這般強大的軍力,即使不向大明下手,也會直接的攻下越南、老撾、柬埔寨等藩國。

米柱則在權衡此事之得失,好生猶豫不決,這意味着他們戰略方向的調整,他們沒有能力同時對澳洲開發和征伐印度,必須有所取捨,最少有輕重之分,這是真正的戰略大事,牽涉着許多的調整。

南洋軍底子太薄弱了,穩打穩紮,逐步南進纔是老成穩妥之舉,他們如果在印度征伐失敗,這將意味着空前的失敗,甚至會令他們陷入崩潰的局面,這種局面,不是米柱想見和害怕的,所以米柱十分猶豫不安,難以下決定。

印度,舉世聞名的古國、富裕肥沃的佛國之地,在歷史上,華夏對印度的稱呼幾經改變。西漢譯爲羌獨,東漢稱它爲天竺。唐代玄奘則仔細探討了天竺的名稱,放棄了天竺、身毒、賢豆這些名稱,而根據當地發音,稱做印度,印度人自稱婆羅多。

古代印度,乃是神奇之地和佛祖誕生之地,在幅員遼闊的南亞次大陸,曾在數百年間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孔雀王朝曾經統一過印度,併產生了古代世界的偉大統治者之一,即著名的阿育王,公元前二世紀孔雀王朝解體後,印度分裂成不計其數的小邦國。許多地方權貴對衆多大小不等的中小王國行使着不同程度的控制權。富有野心的統治者們時不時會試圖鞏固他們的領土,建立一個遼闊而強大的國家,但他們的努力總是以失敗告終。

一個最好的例子便是笈多帝國,該帝國在四世紀和五世紀一度很繁榮,後來崩潰了。

1482年一個叫巴布爾的孩子出生於中亞帖木兒帝國的蒙古貴族家庭,父親是突厥化的蒙古乞顏·巴爾拉斯部帖木兒汗後裔,母親則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後裔,他父親的小汗國在察合臺汗的保護下維持統治。

四十三年後,巴布爾幾經征戰,攻陷了繼孔雀王朝後相隔兩千年再次統一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到巴布爾的孫子阿克巴三代人統治時期,莫臥兒帝國版圖北起中亞,南達德干高原,東西都達到海濱,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是印度史上空前強盛的時期。

阿克巴乃莫臥兒帝國第三代君主,1556年,胡馬雍去世後,阿克巴繼承皇位,並開始在巴布爾奠定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阿克巴是一個複雜的人。他堅強勇敢,富有膽識,這些特點使他備受那些統治印度社會的軍事首領們的愛戴。他還擁有出色的領導能力,這使人對他忠心耿耿。他非常聰慧,尊重知識。

在其統治後期,他的宮廷成爲各類知識分子的聚集地。雖然阿克巴熱愛學習,極其重視書本,但非常令人奇怪的是,他自己卻是一個文盲,這在世界統治者中是獨一無二的。然而,他蒐集了很多藏書,並且成爲一個偉大的藝術贊助人。1605年他去世時,阿克巴的成功已爲他贏得“大莫臥兒”的稱號。

現在的皇帝是查罕傑,1605年登位,己當了十九年的皇帝。

現在的莫臥兒王朝,正是上升期,基本的完成了對印度的統一,這統一是印度土地之上,繼孔雀王朝之後的第二次統一,對印度人來說,可惜的是由***完成,而不是佛教徒。

查罕傑是一位殘暴荒淫的皇帝,喜歡喝酒,但他也很有文化素養,是一位有名的藝術贊助人,特別是對繪畫大力資助,查罕傑對統治臣民沒有多少自己的思想,他繼續執行他父親的基本政策,包括擴張帝國領土。他於1614年征服了梅瓦爾要塞,於1620年征服了坎格拉,於1616年攻佔了德干地區的艾哈邁德訥格爾王國一半的領土。

查罕傑統治期間,莫臥兒帝國的弱點還沒有明顯顯現出來。查罕傑鞏固了他對印度北部的控制,並從南方的艾哈邁德訥格爾王國那裡奪得了領土。總體上來說,他是在和平年代實行統治的,並且與他的父親一樣,他也提倡宗教共存。或許是遵從他的拉其普特母親的傳統,他也慶祝印度教的重大節日。

查罕傑也鼓勵藝術家進行試驗,於是產生了莫臥兒風格的繪畫。與總體上的莫臥兒文化相似,這種繪畫融合了不同傳統,包括印度繪畫的自然主義和歐洲繪畫的明暗技法。莫臥兒繪畫是美術中一種偉大的傳統畫派,爲後世樹立了典範,印度繪畫都沿襲這一風格。

但是在兩年前,波斯佔領了邊境城市他們坎大哈,此後查罕傑再未從這場打擊中恢復過來,隨後,他的兒子沙.賈汗發動了叛亂,更加讓查罕傑焦爛額。

這也他印度號稱強大,卻是無力干涉南洋軍,坐山觀兩虎相鬥,卻是無力從中取利,因爲北方的波斯和兒子的叛亂,牽涉了他太多太多的精力,讓他坐失良機,當他勉強的鎮壓住了兒子的叛亂,形勢開始好轉,但是他己失去良機,南洋軍完成了對果阿的控制。

而且南洋軍蕃理院的次官周巡也來了,出任西部軍區總督,這也是南洋軍衆多地方之中唯一的擁有總督的軍區,其用意十分明顯。

莫臥兒王朝比葡萄牙人進入的時間還晚上十五年,可以說葡萄牙人才是先行者,但是自從莫臥兒一統印度次大陸之後,他們一直有一種偉大的便命感,要趕走外國人,一統印度。

第316章天作之合下第339章賞賜第636章南洋大臣第327章進攻第327章進攻第196章成親第832章重鎮遇襲第863章政策同化第186章新三巨頭第66章籌備第990章威迫利誘第688章登陸爪哇第638章勢成第115章改革第909章身陷困境第786章坑死人第838章因勢導利第776章懷疑第474章新生命第438章壓力無題第251章相鬥第759章天道輪迴第983章攻破城牆第993章東方強權第547章遊說第628章婚事第171章扔蛋糕第996章亞盟第275章志向第618章攻打柔佛第468章拖時間第938章斬首戰術第23章紅丸進宮第113章傷亡慘重第749章帝國黃昏第520章反目第321章交易合作第226章南洋方略第61章名將歸心第212章女戰神第226章南洋方略第922章御駕親征第138章處治第8章計策第772章兇險第755章危機第42章追責第460章優柔寡斷第979章昏招連出第981章坐困愁城第293章報復第372章迅速應對第968章傳承第553章前無去路第38章東廠老大第1010章得不償失第730章帝國戰略第276章調查方向第593章塵埃落定第130章孽緣第868章印地安人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860章招商引資第156章拿人第33章救駕第461章草原風雲第877章王府探病第503章新戰法第34章登基第905章第20章勾結第817章各懷鬼胎第500章朝廷爭鬥第1010章得不償失第688章登陸爪哇無題第390章攻敵第885章新的形勢第980章帝國處境第587章天下正中第999章籌劃大戰第136章第270章逃命第255章新朝大事第129章魔爪伸至第743章大軍出動第986章朝廷矛盾第91章大戰將起第920章父子相見第128章拉攏大臣第723章萬里送死第648章虎將第281章搜查第488章關係第942章面對敵人第439章籌備新府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942章面對敵人
第316章天作之合下第339章賞賜第636章南洋大臣第327章進攻第327章進攻第196章成親第832章重鎮遇襲第863章政策同化第186章新三巨頭第66章籌備第990章威迫利誘第688章登陸爪哇第638章勢成第115章改革第909章身陷困境第786章坑死人第838章因勢導利第776章懷疑第474章新生命第438章壓力無題第251章相鬥第759章天道輪迴第983章攻破城牆第993章東方強權第547章遊說第628章婚事第171章扔蛋糕第996章亞盟第275章志向第618章攻打柔佛第468章拖時間第938章斬首戰術第23章紅丸進宮第113章傷亡慘重第749章帝國黃昏第520章反目第321章交易合作第226章南洋方略第61章名將歸心第212章女戰神第226章南洋方略第922章御駕親征第138章處治第8章計策第772章兇險第755章危機第42章追責第460章優柔寡斷第979章昏招連出第981章坐困愁城第293章報復第372章迅速應對第968章傳承第553章前無去路第38章東廠老大第1010章得不償失第730章帝國戰略第276章調查方向第593章塵埃落定第130章孽緣第868章印地安人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860章招商引資第156章拿人第33章救駕第461章草原風雲第877章王府探病第503章新戰法第34章登基第905章第20章勾結第817章各懷鬼胎第500章朝廷爭鬥第1010章得不償失第688章登陸爪哇無題第390章攻敵第885章新的形勢第980章帝國處境第587章天下正中第999章籌劃大戰第136章第270章逃命第255章新朝大事第129章魔爪伸至第743章大軍出動第986章朝廷矛盾第91章大戰將起第920章父子相見第128章拉攏大臣第723章萬里送死第648章虎將第281章搜查第488章關係第942章面對敵人第439章籌備新府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942章面對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