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戰爭開始

加爾各答港在經歷了二天的平靜之後,港口和教堂的鐘聲急劇響起,許多人大驚,衝出門口察看,這是發生重大事故的信號呀!這是市政府在召集市民們往中心廣場集合,人們紛紛的往市中心廣場趕。

加爾各答才一萬人左右,他們很快集中到市政府前的中心廣場,城裡的所有火槍手、士兵們都拿着槍,他們驚慌害怕之極,當官的尚且如此,市民們的臉色更加的不好了。

市長查諾克看見大夥兒們來得差不多了,他大聲道:“南洋軍單方面撕毀了《新家坡--加爾各答條約》,現在南洋軍和英國處於戰狀態,本市長宣佈,全城總動員,準備迎接南洋軍隨時發生的入侵。”

從德里傳來消息,他們在阿格拉堡中的教官、工匠們全讓人幹掉了,兇手是南洋軍。

查罕傑皇帝派出了使者,專門對查諾克進行了解釋,並表示可以賠償,希望他們可以派出第二支教官和工匠隊伍去。

莫臥兒人說得輕鬆,查諾克卻發覺大禍臨頭,天將要塌了。

他們之間的勾結是秘密,是不可以告訴別人的,現在好了,讓南洋軍知道了,從他們毫不猶豫,立即派人刺殺,可以看出,他們是多麼的憤怒和痛恨,可以想像,他們會釆取什麼暴烈的報復手段。

◆ TTkan◆ ¢O

英國人在加爾各答的繁榮,完全是來自與南洋軍的盟約,他們達成了和平協議,但是現在這和平不會再有了。

查諾克立即覺得惶惶不可終日了,他可以想到,南洋軍隨時攻打加爾各答,南洋軍可以從馬六甲海峽出兵,可以從斯里蘭卡的科倫坡出兵,也可以從果阿出兵,弱小的加爾各答,完會不是他們的對手,一旦開戰,必死無疑。

查諾克哀嘆,真他媽的是鬼迷心竅了,纔會答應與莫臥兒人合作,現在好了,貪圖那一點小錢,讓南洋軍發現了,他們所損失的,可不是一點小錢,而是在遠東的全部生意,也可以說是在東方的一切。

以南洋軍的強勢,肯定不會就此罷休,他們都直接釆用暗殺的手段了,還有什麼事幹不出來?

果然,沒有讓他們擔心多久,就有一艘快船自巽他海峽日夜兼程趕來,他們帶來了可怕的消息,南洋軍翻臉了,單方面撕毀了《新家坡--加爾各答協議》,向他們發出了戰爭威脅,對方己封鎖了馬六甲海峽,進行了戰爭準備了。

查諾克嚇壞了,他完全是小廟失火--慌了神了,加爾各答比之馬六甲城、巴達維亞城遠遠不及,如何可以抵檔敵人的進攻?

加爾各答只是小城市,連城牆炮臺都沒有,他們是萬萬無力抵擋南洋軍的進攻的,而且加爾各答只是胡格利河東岸一小城,能繁榮全靠與南洋軍的盟約,現在沒有了盟約,他們還有什麼?

查諾克宣佈了全城總動員令,希望動員全城力量,與敵人對抗,但是這是癡心妄想,他命令才下,市民們便爭相逃命了,這其中便有馬鞍號的馬克船長,他召集了全部的船員水手,立即揚帆出海,決定先逃出孟加拉灣,不要讓南洋軍堵死在胡格利河口才好。

與馬克打同樣主意的大有人在,他們紛紛揚帆駕船,衝出了河口,準備逃命,卻發現河口己讓南洋軍佔領,他們使用戰艦,對河口進行了封鎖,南洋軍佔領了出海口的薩爾格島,在此架設大炮,並使用軍艦對河口進行了封鎖,看見有外逃的船隻,立即擊沉,毫不留情。

這些船隻們沒有辦法,只好願路退回,先返回加爾各答再說,查諾克對去而復返的船隻們表示歡迎,大家留了下來一起對抗南洋軍,就是最好的方法。

不過當他聽到南洋軍己攻佔薩爾格島,併成功的封鎖河口時,他笑不出來了,河口被封,意味着他們走投無路,形成了甕中捉鱉之勢,他們想逃也逃不了呀!

南洋軍最強的是海軍,他們攻陷巴達維亞城,憑的就是大炮火力之威,硬生生將半個巴達維亞城轟成了粉碎,荷蘭人這才投降,他們能擋得住南洋軍的大炮嗎,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南洋軍的陸軍戰鬥能力很強,比之歐洲一流陸軍,絲毫不遜色,他們這些僱傭兵,野雞兵,那裡是他們的對手?查諾克完全的愁死了,無論是怎麼算,他們都沒有一點勝算,就是一個字,輸。

查諾克後悔得撞牆,爲什麼好好的生意不做?要勾搭莫臥兒人,與南洋軍合作做生意,他們相當於獨佔東方貿易,這簡直是一個金礦,是一個聚寶盆,爲他們帶來了驚人的利潤,爲什麼莫臥兒人擡來幾箱金子,他們便忍不住脫了褲子,擡高了屁股?硬生生把南洋軍這大主顧噁心死。

查諾克害怕之極,但他還是有很強的求生欲的,馬上派出了使者,向南洋軍解釋誤會,南洋軍的前線指揮官葉可亮道:“一次不忠,終生不用。”

使者被轟了回來,查諾克算是死心。

加爾各答小城,是在出海口幾十公里之外,但是在胡格利河畔,水運十分發達,南洋軍的大型戰艦進不來,但是他們的中型戰艦逆流而上,攻至了加爾各答,直接的炮擊港口。

港口停泊了不少的船隻,有炮艦也有大型風帆船,他們都是有過戰鬥經驗的,毫不畏懼的與南洋軍海軍展開戰鬥。

因爲河面並不寬闊,他們無法同時展開線型戰術,所以這便亂哄哄的涌上去,直接炮轟。

當然南洋軍海軍更加訓練有素,武器精良,戰術配合得十分的好,他們從不單獨行動,而是三艘一起行動,不管對方有多少,都是以三擊敵,三艘同時攻擊一個目標,大大的提高了炮擊準確度和威力。

正常炮戰,一艘炮艦可以硬扛十幾炮都不成問題,但是卻挨不住他們一輪炮擊,他們三艘一輪炮擊,打中了可以直接滅了他們,就是打不中,掀起的巨大浪柱羣也可以將對方嚇得半死。

這種全新的齊射戰術,是印度洋艦隊將領劉月沉提出的,在多次海戰之中,他發現一個規律,現在世界各國海軍在使用大型風帆炮艦之後,所使用的線型戰術,即使用艦舷大炮進行了轟擊,形成了數量上和火力上的優勢,但雙方兩條直線相互轟擊,特別是在運動之中時,命中率特別低。

而他們通過協調三艘船轟擊一個共同的目標,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他們把這種戰術叫齊射,爲什麼是三艘呢?因爲他們通過旗語,進行了協調,最多隻能聯繫三艘,在運動戰中保持三艘,這就相當不錯了。

南洋軍印度洋艦隊突然攻至,堵住了胡格利河出海口,進行關門打狗,堵着敵人打,打得他們擡不起頭。

這裡是恆河三角洲地區,水運特別發達,但莫臥兒帝國一向是陸權大國,他們完全控制孟加拉地區,也不過十年左右,他們的海軍只是運輸大隊長的角色,其實沒有海軍的概念,依舊是如同大明一般,叫水師,由陸軍管。

這樣的定位決定了它的發展,它們作爲一支水師警戒艦隊,他們平時打打海盜和走私問題不大,但是對上了正規海軍,這就完全不夠看了,他們一看見南洋軍印度洋艦隊龐大的身影,這便害怕了,立馬的拔腿就跑,逃入了孟加拉灣,逃入了恆河之內,希望在陸軍、炮臺的保護下,對抗敵人。

海軍爲進攻型力量,即使是進攻也必須是以攻代守,他們這種保守的戰術,決定了失敗的命運。

印度洋艦隊輕易的獲得了他們最爲重視的制海權,他們可不是單獨作戰,而是協調進行,同時的進攻孟加拉地區和孟買港口,他們都己經這麼強大,這麼強不可摧了,還是採用近乎偷襲的戰術,以奇襲開頭,襲擊對方的水師和港口。

當然他們也遵從了外交禮儀,先是在果阿附近的城市向莫臥兒遞交了宣戰書,正式對莫臥兒帝國宣戰,在宣戰後才立馬出動海軍,進行炮擊。

至於莫臥兒人有什麼反應,他們花多少時間才傳信息傳回首都德里,他們的查罕傑大帝又必須花多少時間才作出反應,這不是他們所能關心的了。

總之戰爭驟然發生,南洋軍以莫臥兒王朝對他們敵視和排擠爲藉口,宣佈雙方進入戰爭狀態,南洋軍海軍搶先出手,搶先對敵人展開了攻擊,並順利的獲得了制海權,掌握了戰爭的主動。

南洋軍在獲得了制海權之後,他們開始命令陸軍部隊登陸,攻佔了薩格利島,對手沒有什麼反搶灘登陸概念,坐視他們登陸,輕易讓南洋軍葉可亮部登陸。

不過因爲這裡沒有什麼大型的港口碼頭設施,葉可亮師的輕裝部隊是登陸了,重型武器如大炮等並沒有卸下來運上去。沒有大炮的掩護,光憑火槍手葉可亮又沒有足夠的把握去攻打加爾各答。

第744章大國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99章官不聊生第596章動手弟663章戰略調整第272章埋伏第364章西南有變第976章政策第638章勢成第971章應對策略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259章嚴刑第583章國宴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327章進攻第445章另有看法第980章圍困城市第326章未來構想第346章投降第992章新的形勢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126章入職第413章初次交手第279章突襲第936章認錢不認人第436章殺滅第41章換帥第170章斡旋第370章第971章入主德里第212章女戰神第310章遊子歸鄉第267章堵決口第263章秘密行動第607章推銷第980章帝國處境第572章逆麟第1035章遊說使者第862章另類敵人第203章各有所憂第403章頭銜第133章極品琉璃第132章暴利工具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349章奴爾幹都司第448章支援第621章新家坡第635章揚帆南洋第31章宮廷政變第577章力量第849章外交第666章文萊加盟第655章掠奪計劃第12章聯合第218章反貪第618章攻打柔佛第363章前路艱難第975章和親之議第649章形勢大好第281章搜查第523章有權就用第504章雪夜交戰第221章番薯皇帝第603章不得不戰第536章大戰之前第691章偷襲炮臺第969章神操作第8章計策第638章勢成第329章邊城遺民第856章善泳者溺第593章塵埃落定第19章勸諫第415章奇兵突出第506章提督出征第58章準備第312章不給面子第125章親人團聚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973章鐵桿盟友第223章土司第136章第754章大災難第930章卑鄙無恥第324章新形勢第235章拒絕第311章捉拿第354章爆發第781章重返南洋第324章新形勢第753章蔓延第260章人格魅力第738章戰爭將至第843章登基大典第509章形勢難明第705章策略第426章追捕第611章大計第478章家事
第744章大國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99章官不聊生第596章動手弟663章戰略調整第272章埋伏第364章西南有變第976章政策第638章勢成第971章應對策略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259章嚴刑第583章國宴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327章進攻第445章另有看法第980章圍困城市第326章未來構想第346章投降第992章新的形勢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126章入職第413章初次交手第279章突襲第936章認錢不認人第436章殺滅第41章換帥第170章斡旋第370章第971章入主德里第212章女戰神第310章遊子歸鄉第267章堵決口第263章秘密行動第607章推銷第980章帝國處境第572章逆麟第1035章遊說使者第862章另類敵人第203章各有所憂第403章頭銜第133章極品琉璃第132章暴利工具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349章奴爾幹都司第448章支援第621章新家坡第635章揚帆南洋第31章宮廷政變第577章力量第849章外交第666章文萊加盟第655章掠奪計劃第12章聯合第218章反貪第618章攻打柔佛第363章前路艱難第975章和親之議第649章形勢大好第281章搜查第523章有權就用第504章雪夜交戰第221章番薯皇帝第603章不得不戰第536章大戰之前第691章偷襲炮臺第969章神操作第8章計策第638章勢成第329章邊城遺民第856章善泳者溺第593章塵埃落定第19章勸諫第415章奇兵突出第506章提督出征第58章準備第312章不給面子第125章親人團聚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973章鐵桿盟友第223章土司第136章第754章大災難第930章卑鄙無恥第324章新形勢第235章拒絕第311章捉拿第354章爆發第781章重返南洋第324章新形勢第753章蔓延第260章人格魅力第738章戰爭將至第843章登基大典第509章形勢難明第705章策略第426章追捕第611章大計第478章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