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背鍋小王子

bookmark

張學良高興之餘,突然皺起眉頭看着報紙,苦笑道:“明誠,你說這次喜峰口的捷報,有幾分是真的?”

張學良以前也是領軍打仗的人,自然能看出戰報不對勁的地方。殺傷敵軍數千或許有可能,但繳獲飛機1架是什麼鬼?居然還繳獲了11輛坦克和6輛裝甲車,真當日本人的坦克是紙糊的?

報紙上刊載的那些戰果,肯定有水分,而且水分極大!

周赫煊笑道:“六帥,不管捷報是真是假,它都必須是真的。你說呢?”

張學良一愣,隨即點頭說:“確實,必須是真的。”

中國人民急需這場大捷,它甚至可以說是現在中國軍民的精神支柱,它打破了日寇不可戰勝的神話!所以它必須是真的,才能激勵無數國民抗戰,才能堅固中國人民反抗的決心。

至於這場“喜峰口大捷”,後世的討論和研究很多,但都莫衷一是、說不明白。

有資料顯示,29軍大刀隊只是殺退500多日軍;也有資料顯示,大刀隊斬殺日寇3000餘人。但不管如何,殺退日本人的戰果是真實的,而且確確實實炸燬日軍18門大炮。

至於繳獲裝甲車、飛機什麼的,說起來實在有些玄幻,願意信的就信,不願意信的也可以合理質疑。

但無可否認,那些奮勇殺敵的大刀隊戰士都是英雄。一場夜襲戰打下來,只有零星十幾人倖存(也有說30人的),而這種夜襲戰前後打了好幾次。

29軍的裝備非常簡陋,屬於長城抗戰部隊當中的叫花子軍。

可這些“叫花子”死守喜峰口整整10天,不但多次打退敵人進攻,還數次夜襲衝入敵軍陣地。而他們面臨的是機槍大炮,以及飛機的轟炸,純粹是在用血肉之軀抵擋炮火。

如今29軍還在喜峰口死守,歷史上的他們,一直堅守陣地未失。直到側翼友軍(晉綏軍)防線被擊潰,29軍才被迫撤出喜峰口,其戰鬥之頑強可見一斑。

“可惜啊,可惜,”張學良唏噓道,“這場勝仗,不該是宋哲元打下來的。”

周赫煊點頭贊同:“確實不該讓他來打。”

宋哲元屬於馮玉祥的左膀右臂,乃西北軍五虎上將之一,在軍閥混戰、北伐戰爭、中原大戰的諸多戰鬥中都表現強悍。這個人打仗確實很強,但卻有着天生的性格缺陷——或者說是“優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宋哲元相當於馮玉祥和閻錫山的“集合體”。綜合了馮玉祥、閻錫山的各種優點,同樣包括了兩人無數的缺點。這傢伙狡詐而又莽撞,貪婪而又義氣,而且權利慾非常大。

北伐戰爭期間,宋哲元居然能玩出殺俘的把戲,而且一殺就是3000人(有說500人的)。且不說他殺的俘虜是同胞,就算是四川的二桿子軍閥,也知道不能幹殺俘這種事啊。

張學良之所以說“可惜”,是因爲宋哲元的身份太尷尬,已經註定了他未來的悲劇。

中原大戰之後,隨着馮玉祥倒臺,“西北軍”這個軍事團體實際上消失了。而宋哲元屬於西北軍殘餘中最有實力的,他現在相當於西北軍的精神領袖,就連馮玉祥都悄悄寫信內定宋哲元爲繼承人。

現在宋哲元憑藉29軍成爲民族英雄,必然迅速擴大勢力,甚至能吸納許多以前的西北軍來投靠。

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政治上,老蔣都不會坐視西北軍復活,必然儘可能地打壓其發展勢頭。而華北這邊又是張學良的地盤,就算張學良胸懷大度,奉軍其他將領也不願看到西北軍壯大。

從宋哲元打出“喜峰口大捷”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要面臨中央和奉系的雙重打壓。

而宋哲元又是個權利慾極盛的老牌軍閥,他必然不願屈服於常凱申,更不願徹底投靠張學良,也不願迎回老上司馮玉祥。那他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利用自己巨大的英雄名氣,周旋於日寇、奉系和中央三者之間,甚至爲了保存自身的實力,不惜選擇跟日本人進行有限合作。

該死的政治!

該死的軍閥思想!

如果換成太祖那樣雄才大略之偉人,肯定不會太過逼迫宋哲元,畢竟對方的實力和名氣擺在那裡。讓宋哲元在華北慢慢發展,做爲抵禦日寇進攻的屏障,這纔是最好的用將用人方略——既可贏得民心,又可贏得軍心,既彰顯了自己的度量,還可以噁心日本人,何樂而不爲?

可惜常凱申的格局實在太小,明知道不可能解除宋哲元的軍權,卻三番五次的逼迫宋哲元,差點把宋哲元逼得投靠日本人做漢奸。

這純粹是費力不討好啊,而且還民心盡失,落得個迫害抗日英雄的罵名。

歷史上的宋哲元,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抱住中央的大腿發展自己。他甚至都主動示好了,拒絕跟共黨合作,以免引起常凱申的反感。可常凱申卻各種不領情,鐵了心要吞掉宋哲元的部隊。

老蔣這個人啊,有時候腦瓜子真的不好使。似乎只要不在他控制當中的軍閥,都是必須幹掉的王八蛋,搞得反對他的人越來越多。

而太祖就剛好相反,只要不是敵人,那都是朋友。就算以前是敵人,未來也可以發展成朋友,於是支持太祖的人越來越多。

只憑一個什麼主義,在混亂不堪、內憂外困的民國,是不可能取得最終勝利的。再好的政治思想理念,都必須講究合適的方法,領導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襟,換成太祖來當南京政府的領袖,宋哲元的部隊肯定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張學良執掌奉系多年,基本的頭腦還是有的。他完全可以想象,今後幾年華北的混亂,這種混亂比日寇進攻還可怕。

張學良這次因熱河之戰被迫下野,常凱申必然過來插手華北事務。奉系的軍權,常凱申肯定拿不走,但一定會染指民政事務,到時候中央和奉系的官僚能打出狗腦子來。再加上一個夾縫中崛起的西北軍(29軍),那就是三國混戰的局面。

如果日本人夠聰明的話,根本不用再使用武力,就能利用三方面的矛盾,慢慢攫取自己在華北的利益。

事實證明,日本人不是傻子,歷史上差點搞出“華北五省自治”。

張學良對此毫無辦法,他雖然心裡明白,但卻是力不從心。因爲他能力有限,而且名聲大喪、不足服人,根本鎮不住那些收編過來的西北軍、晉綏軍,更沒有辦法跟中央政府爲敵。

不管是哪一邊把事情搞砸,張學良都必須爲此負責,因爲他是名義上的華北之主。

張學良如今頭頂懸着幾十口大鍋,就等着哪口落下來,他未來的任務除了背鍋還是背鍋。給中央背鍋,給西北軍背鍋,給晉綏軍背鍋……想要不背鍋,就只剩下逼蔣抗日這一個選擇。

992 八門拳133 難民687 七輪決選584 找不見人674 國際宣傳646 賺錢與花錢459 迴應382 腦子是個好東西848 貿易和戰爭375 電影公司811 太極圖404 一次預言,一場演講708 四大金剛136 青幫百相429 名人拜訪091 活曹操222 變天743 苜蓿園1042 新年新困境097 忽悠955 瞎扯淡239 可悲236 黨即是法404 一次預言,一場演講941 損招063 名傳四方931 腐爛256 狗皮膏藥校長485 口口口口……吃876 華僑之鷹722 黑得喪心病狂202 迫不及待941 損招889 回憶363 魯樑罵戰552 商業運作597 祥符文會之一997 人不如狗209 歪曲報道108233 將軍,給錢吧476 討論814 偷酒喝的公主045 奉系清流629 羅斯福的苦惱494 神藥計劃151 借錢326 戰爭與和平014 一個媽生的945 堅持妥協的丘吉爾689 推波助瀾252 請媒人328 中國文壇第一人197 電臺開播135 荒唐名士334 副館長和設計師855 無意間做出的漂亮決定421 東華帝君717 殺了吧120 毛妹909 老馮謀官160 田中奏摺327 導師260 摸金校尉孫老殿470 論佛1020 饑荒601 現代派214 押解411 搪瓷流水線439 國恥681 變態的民族1054 香港420 鬥法117 輕啄170 明白人059 我有一個夢想1055 奇蹟之地098 忍辱負重385 文藝沙龍1015 陳公館554324 隆中對568 評論文章474 非戰會議447 內鬥310 中東路882 西南聯大周赫煊百科資料906 中國隊長212 烏合之衆803 山西老財334 副館長和設計師799 戰爭預警127 搞個大新聞1040 地圖開疆755 天下烏鴉一般黑610 低調俱樂部403 中央大學也缺錢577 萬里長城永不倒706 原來是小說迷
992 八門拳133 難民687 七輪決選584 找不見人674 國際宣傳646 賺錢與花錢459 迴應382 腦子是個好東西848 貿易和戰爭375 電影公司811 太極圖404 一次預言,一場演講708 四大金剛136 青幫百相429 名人拜訪091 活曹操222 變天743 苜蓿園1042 新年新困境097 忽悠955 瞎扯淡239 可悲236 黨即是法404 一次預言,一場演講941 損招063 名傳四方931 腐爛256 狗皮膏藥校長485 口口口口……吃876 華僑之鷹722 黑得喪心病狂202 迫不及待941 損招889 回憶363 魯樑罵戰552 商業運作597 祥符文會之一997 人不如狗209 歪曲報道108233 將軍,給錢吧476 討論814 偷酒喝的公主045 奉系清流629 羅斯福的苦惱494 神藥計劃151 借錢326 戰爭與和平014 一個媽生的945 堅持妥協的丘吉爾689 推波助瀾252 請媒人328 中國文壇第一人197 電臺開播135 荒唐名士334 副館長和設計師855 無意間做出的漂亮決定421 東華帝君717 殺了吧120 毛妹909 老馮謀官160 田中奏摺327 導師260 摸金校尉孫老殿470 論佛1020 饑荒601 現代派214 押解411 搪瓷流水線439 國恥681 變態的民族1054 香港420 鬥法117 輕啄170 明白人059 我有一個夢想1055 奇蹟之地098 忍辱負重385 文藝沙龍1015 陳公館554324 隆中對568 評論文章474 非戰會議447 內鬥310 中東路882 西南聯大周赫煊百科資料906 中國隊長212 烏合之衆803 山西老財334 副館長和設計師799 戰爭預警127 搞個大新聞1040 地圖開疆755 天下烏鴉一般黑610 低調俱樂部403 中央大學也缺錢577 萬里長城永不倒706 原來是小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