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 貿易和戰爭

老蔣的一封電報,讓周赫煊在廣州停了下來——等人。

於是乎,周赫煊只能頂着轟炸寫小說,居然把《黑土》的最後一部都快完成了。足足等到五月初,終於等來陳光甫、席德懋和任嗣達等人。

陳光甫,銀行家,被譽爲“中國的摩根”,現任國府財政部高等顧問,戰時大本營貿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將銜)。

席德懋,金融家,國府財政部平準基金委員會委員,中國銀行業務局局長,奉命常駐香港,負責維持法幣的國際匯率。

任嗣達,貿易商,主營礦產品進出口貿易,在歐美各國人脈甚廣。

三人被老蔣派來,自然是要到美國尋求借款。就算沒有周赫煊,他們也是要去一趟美國的,只不過提前了幾個月而已。

歷史上,常凱申被資金緊缺逼得心急火燎,不斷勒令孔祥熙趕快去國外弄錢。孔祥熙便找到陳光甫,因爲陳光甫跟美國資本家摩根交情深厚,想憑藉私人關係打開一道口子。

咱們的孔祥熙院長沒有任何求援方案,甚至連求援的數目也不明確,但卻獅子大開口,讓陳光甫至少要爭取3億到4億美元的借款。

陳光甫心中很想罵娘,借個屁的3億美元啊,他連借300萬美元都毫無信心。於是託病不願成行,被老蔣和老孔反覆催促了幾個月,陳光甫才硬着頭皮前往美國。

剛開始的時候,陳光甫等人的談判很不順利。但隨着廣州和武漢相繼失陷,羅斯福和美國資本家們有些慌了,覺得必須拉中國一把,否則中國被日本平推還玩個屁啊,於是借款合同居然談成了。

如今陳光甫正是拖着不肯走的時候,孔祥熙對他說:“光甫,周明誠對借款之事有辦法。他當談判特使,你當談判副使,肯定能夠談成的。你心中沒有方案,可以先去問問他啊,相信周明誠必有策略。”

陳光甫心想,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那就去唄……因此比歷史上提前兩三個月動身。

周赫煊跑去美國要借款只是幌子,他主要是去弄飛機的。老蔣拍電報讓他等人,周赫煊還以爲是等幾個外交人員,結果見面才發現,居然是一羣玩金融貿易的跟他匯合。

媽賣批!

衆人在廣州登船前往美國,對借款之事皆無頭緒,只能天天跑到甲板上喝咖啡討論。

這天風和日麗,海風吹拂。

陳光甫喝着苦咖啡說:“周先生,你是國際專家,你覺得美國真能給援華借款嗎?”

周赫煊搖頭道:“不可能,美國宣稱嚴守中立,是不會直接對華貸款的。除非……”

“除非什麼?”席德懋問。

“除非咱們換個方式,”周赫煊說道,“在美國成立一家貿易公司,通過商業合作,向美國企業尋求民間商業貸款。這就繞開了美國的中立外交政策,讓羅斯福有操作的空間。”

陳光甫拍手道:“此法甚好!”

席德懋說:“既然是民間商業貸款,那就必須讓美國人覺得有利可圖。任先生,你是國際貿易專家,美國最迫切的想要中國什麼商品?”

“當然是鎢礦!”

任嗣達立即就說道:“鎢礦乃工業稀缺資源,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鎢礦供應國。世界第一的鎢礦在江西,世界第二的鎢礦在廣東,此爲我國的巨大優勢。用鎢礦之利來引誘美國入轂,對方多半會同意。”

周赫煊非常熟悉中國近代史,知道抗戰期間美國對華有五次貸款,“鎢礦借款”只是第三筆,而第一筆則是“桐油借款”。

當然,周赫煊知道的也僅限於此,並不清楚五次借款的詳細內容。畢竟除了專業論文之外,歷史書裡頂多只順筆一提,讀者也不會吃飽了沒事幹去研究細節。

美國的五次對華借款,名稱分別爲:桐油借款、華錫借款、鎢砂借款、金屬借款和財政借款。

顧名思義,前三起借款分別跟桐油、錫礦和鎢礦有關,而這個先後順序也肯定有原因。可以就此推測,美國最急需的商品是桐油,其次是錫礦,接着纔是鎢礦。

周赫煊出聲問道:“鎢礦最大的進口國是哪個?”

“德國。”任嗣達說。

周赫煊又問:“德國用鎢礦幹什麼?”

任嗣達說:“用處大了,造先進的飛機、穿甲炮彈、輪船發動機……好多東西都需要鎢礦。”

周赫煊點頭道:“也就是說,鎢礦現在的主要作用,是用來製造軍事裝備。”

“可以這樣理解。”任嗣達道。

周赫煊繼續問:“那錫礦呢?”

任嗣達答道:“錫礦主要用於工業產品,特別是在化工領域用處極大。”

“那中國錫礦的最大購買國是哪個?”周赫煊問。

“美國啊,咦……”任嗣達回過神來,“周先生的意思是,用錫礦貿易來尋求美國借款?但問題是,錫礦不是中國獨有,美洲和南洋都有大量錫礦,中國錫礦對美國的誘惑力不夠啊。”

周赫煊說:“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現在沒有打仗,而鎢礦主要用於軍工生產,對美國而言並不是最急需的東西。倒是廣泛用於化工領域的錫礦,能讓美國資本家更高興。”

任嗣達下意識點頭道:“也有些道理。”

陳光甫拍板道:“那就這樣吧,把錫礦和鎢礦都作爲籌碼,放在談判桌上任美國人選擇。”

周赫煊又說道:“桐油呢?”

任嗣達搖頭說:“我是搞礦物進出口貿易的,對桐油的情況不太清楚。”

席德懋笑道:“桐油遍地都是,價格甚賤,甚至買不起煤油的老百姓都用桐油來點燈。又非什麼稀罕物,難道還能引起美國人的興趣不成?”

“是啊,周先生怎麼會提到桐油?”任嗣達問。

周赫煊哪裡知道桐油有什麼用處?他又不是神仙。但歷史資料裡寫明瞭,美國在終止美日貿易協定前,就急不可耐的和中國簽訂桐油借款合同,而非是錫礦和鎢礦的貿易合同,這裡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他們船上這些人,都是玩金融貨幣的,只有任嗣達屬於貿易商人。可惜是個專做礦物出口的貿易商人,對桐油並無瞭解,想找人打聽桐油價值都找不到。

不僅是陳光甫三人,就連周赫煊自己,也對桐油沒啥認知。

在他們的印象中,桐油屬於國產賤物,最大作用是拿來製造油漆。買不起煤油的老百姓,只能點桐油燈照明。當然還可以用來炒菜,但貌似有微毒,而且味道不好,連底層平民都不會輕易食用。

這玩意兒會讓美國人稀奇?

當下不再討論桐油,衆人開始商討談判策略,打算圍繞着鎢礦和錫礦大做文章。

在美國登陸後,周赫煊立即花錢找來一個商業顧問,詳細詢問桐油在美國的情況。結果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桐油在美國好牛逼啊!

美國人以前製造油漆,最上等的產品使用亞麻仁油,當桐油傳到美國後,亞麻仁油立即被中國桐油所取代。發展到30年代,美國油漆業有90%以上都用桐油爲原料。

而上海,正是中國桐油最大交易市場。隨着上海陷落,美國桐油進口量銳減,已經快把美國油漆生產企業給逼瘋了。廣州則是中國桐油第二大市場,一旦廣州陷落,美國油漆資本家直接就要跳樓。

不但如此,由於桐油具有燃燒性、速乾性和耐酸性,是此時生產軍艦、輪船、潛艇、飛機、電線和海底電纜不可替代的原料,其他同類型原料都不如桐油效果好。

此外,美國科學家還把桐油加熱到一定溫度,讓其凝固成膠狀,用來作爲橡皮的代替品。桐油還可用在醫藥、玻璃製品領域,並可在工業上代替汽油作爲提煉品。

必須說明,桐油產地只中國一家,別無分號。而美國則是桐油的最大進口國,佔世界桐油進口總額的75%,如今已有850種美國工業品必須使用桐油!

美國在晚清時期,就開始在本土移栽桐樹,但種植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氣候土壤問題吧,美國人在30年代初,又跑到南洋大量種植桐樹,但依舊沒有取得太大成效,完全不能滿足美國工業需求。

一旦中國和美國的桐油貿易被徹底掐斷,則美國無數資本家要急得跳腳。

難怪在歷史上,廣州陷落以後,羅斯福慌慌張張的就要跟中國簽訂桐油借款合同——都是被資本家給逼的啊。

支持中國,還是支持日本,這在美國屬於資本博弈。

因爲美國在遠東地區的貿易當中,對日貿易佔43%,而對華貿易只佔14%。在投資方面,美國對日本的投資爲3.87億美元,對中國的投資僅有1.32億美元。美國對外貿易輸出中,日本佔7.7%,居第三位;中國只佔1.1%,居第二十二位。

日本是美國在亞洲的第一貿易伙伴,打起仗來,美國資本家自然是偏向日本的。

但如果中美貿易被徹底斷送,那也不符合美國利益。特別是世界僅有的桐油資源缺失,傷害到太多美國資本家的利益,羅斯福必須對那些資本家負責。

474 非戰會議被教育了810 易經514 看電影1041 短視813 英王加冕452 拖死日本纔是正途373 批發字畫197 電臺開播361 完顏立童記997 人不如狗872 心靈雞湯之父354 土豪1052 街霸984 雞同鴨講後記 終667 拜訪130 熱賣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064 雅事407 寧粵之爭682 追逐英雄521 小胖墩兒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467 青年黨638 寶騰624 抵達舊金山897 七月544 喂狗299 戰火再起811 太極圖975 散財319 好生意142 虛僞453 剖腹明志第一人863 中國人和猶太人的交易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608 官司875 回渝726 孔大公子114 廝磨436 老毛病028 憂喜自得915 風靡一時004 射鵰英雄傳993 大忽悠441 七人背968 順風船624 抵達舊金山144 翹家千金766 祈雨910 被架空的馮玉祥620 家事與國事583 徐志摩失蹤記1024 貪腐295 論戰833 雞犬不留915 風靡一時386 私賣煙土869 攻佔美國545 烏煙瘴氣231 喜322 儀式915 風靡一時216 借兵355 買賣198 不識擡舉196 人類歷史學481 妖魔鬼怪898 請周先生到軍統走一趟468 孫子991 吹牛皮766 祈雨136 青幫百相441 七人背505 虛僞的老頭兒449 飯桶胡適先生的努力上架感言938 飛行員周赫煊704 柏林706 原來是小說迷1011 小丑267 計策470 論佛613 人脈很重要312 科幻小說289 急電237 交鋒805 委員長的憤怒272 考古992 八門拳734 周先生請088 愛國詩人989 西北匪事906 中國隊長839 信心856 文人672 採玉章662 樓市崩盤169 古怪的老頭兒
474 非戰會議被教育了810 易經514 看電影1041 短視813 英王加冕452 拖死日本纔是正途373 批發字畫197 電臺開播361 完顏立童記997 人不如狗872 心靈雞湯之父354 土豪1052 街霸984 雞同鴨講後記 終667 拜訪130 熱賣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064 雅事407 寧粵之爭682 追逐英雄521 小胖墩兒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467 青年黨638 寶騰624 抵達舊金山897 七月544 喂狗299 戰火再起811 太極圖975 散財319 好生意142 虛僞453 剖腹明志第一人863 中國人和猶太人的交易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608 官司875 回渝726 孔大公子114 廝磨436 老毛病028 憂喜自得915 風靡一時004 射鵰英雄傳993 大忽悠441 七人背968 順風船624 抵達舊金山144 翹家千金766 祈雨910 被架空的馮玉祥620 家事與國事583 徐志摩失蹤記1024 貪腐295 論戰833 雞犬不留915 風靡一時386 私賣煙土869 攻佔美國545 烏煙瘴氣231 喜322 儀式915 風靡一時216 借兵355 買賣198 不識擡舉196 人類歷史學481 妖魔鬼怪898 請周先生到軍統走一趟468 孫子991 吹牛皮766 祈雨136 青幫百相441 七人背505 虛僞的老頭兒449 飯桶胡適先生的努力上架感言938 飛行員周赫煊704 柏林706 原來是小說迷1011 小丑267 計策470 論佛613 人脈很重要312 科幻小說289 急電237 交鋒805 委員長的憤怒272 考古992 八門拳734 周先生請088 愛國詩人989 西北匪事906 中國隊長839 信心856 文人672 採玉章662 樓市崩盤169 古怪的老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