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

午餐結束後,孫露便起身告辭離開了偏廳。之後的細節則完全交由蕭雲和陳穀子來向蘇赫巴魯交代。在她看來在這種事情上他二人原比自己要駕輕就熟得多。而此刻跟在她身後的夏完淳卻緊低着頭,似乎在思考着什麼。確實,“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這句話或許尚不能爲蘇赫巴魯所理解,卻給夏完淳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他一方面爲這話的氣勢所折服,另一方面卻又隱約覺得有些個不妥。

“夏愛卿在想什麼呢。”走在長廊上的孫露忽然回頭問道。

“回陛下,臣是在想剛纔的事。”夏完淳拱手回道。

“是覺得朕不該放過杜爾伯特部?”孫露停下來問道。

“陛下誤會了。臣明白陛下剛纔使的是驅狼吞虎之計。臣只是在想陛下您剛纔說的那句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夏完淳說到這裡頓了一頓道:“恕臣直言亞洲終歸是西洋人給我們的稱謂。我中原地廣物博稱‘亞’有些不妥。”

孫露沒想到夏完淳原來是在意這件事,不禁爲之莞爾。事實上相關的論調她在南京時也有過耳聞。雖然地理大發現讓中華朝的百姓不再懷疑地球是個球體,以及中原在這個球體上的大小與位置。但不少人都不能接受歐洲人給各個大陸的取的名字。人們更傾向於像命名澳洲那樣以中華的典故爲其他大陸命名。而這其中又以儒林與軍方少壯派的呼聲尤其高漲。想到這兒,孫露擡頭反問道:“卿家的意思是該叫神州吧。”

“原來陛下您也知道鄒衍的大九州說。”被說中心事的夏完淳訕訕的笑道。

“恩,關於參考上古九洲之說來重新進行地理劃分的事,朝廷已在科學院設立的專門的地理監進行詳細的研究。不過方尚書等列位大人也認爲‘九洲之說’版本不一,還需進一步整理歸納,並與現今發現的地理一一對應。所以朝廷至今尚未正式對外公佈。只怪朕一時激動,剛纔纔會那樣脫口而出的。”孫露略帶歉意的說道。孫露清楚就算她是帝王有時亦得要去應和整個社會的想法。雖說九洲版的世界地圖尚未公佈。但在民間人們儼然已經將神洲視做了亞洲的別稱。不少書還乾脆把亞洲譯做了雅洲。但對孫露本人來說亞洲這個詞又是那樣的根深蒂固。

不同於孫露那個時代急於證明自己的後人,在方以智等學者的心目中華夏文明的優越性是無可後非的。因此中華朝的學者們更關注的是論據的可靠性,而非是向別人炫耀什麼。正如夏完淳所言,在諸多“九洲說”中,中華朝的學者們都比較傾向於鄒衍的大九洲之說。洲是水中之陸的意思,因此故鄒衍認爲大地以水爲主。每大洲各有九州,中國是一個神洲中的一州,叫“赤縣神州”。至於禹貢的九州又是中國之內的小州了。每洲外是“裨海”,九大洲之外是“大瀛海”。

雖然這種以海洋爲主的地理觀點更符合地球的實際情況。但鄒衍畢竟是戰國時期的陰陽學家,他的許多觀點都是臆測大於現實。所以要將九州的相關描述與現實中的地理環境掛上勾確實需要費些工夫。其實孫露本人對能否自圓其說並不介意。須知現今歐洲的對世界各個大陸的命名也是以希臘神話或聖經爲參照的。既然如此用,中國人用蓬萊神話與崑崙神話爲範本爲世界地理命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不過儒家的理學學者向來喜好考證。既然方以智等人認爲還沒完成,孫露也就不便勉強。

官方雖然沒有證實,可相關的說法卻早已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了。由於九州的分法有多種版本,民間的各類觀點也就隨之層出不窮。也恰恰正是這些分歧讓中華帝國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理大發現時代。不同於之前爲了貿易而遠赴重洋的華商。這一次出海的主角換成了書生。爲進一步爲自己的論點尋找左證,一些士人在引經據典的同時亦開始嘗試去海外探險,以求用在海外的地理和古蹟來證明古書上的記述。對於這種令人欣喜的情況,中華朝廷當然是舉雙手贊成的。爲此女皇還特地設立了一個“皇家地理獎”用來嘉獎那些勇敢的探險家們。

姑且不論中華朝的書生是否會像尋找聖盃、所羅門王寶藏的歐洲學者那樣,通過給上古奇書找左證,而滿世界的跑並發展出考古學。至少中原興起的“九洲之說”讓倭國的德川幕府着實頭痛了一把。卻聽孫露跟着便打趣道:“說起九洲之說,前年殖民司倒是爲了此事特意責令德川幕府禁止使用‘九州’、‘中國’等詞做倭國的地名。”

“陛下聖明。我中原素有華夏九州之稱,倭國這個狂妄小邦竟敢拿‘九州’來給自己的一個小島命名。足顯其狼子野心,夜狼本性。朝廷責令其改名實乃大快民心之舉。依臣看還是現在的‘秦津’更適合那個島,至少還能紀念一下當年徐福登陸東瀛。”一提到倭國夏完淳的語氣中就充滿了不屑。作爲松江人倭寇可是他自小就耳熟能詳的大禍害,因此對那個島國夏完淳向來就沒什麼好感。

眼看着夏完淳一臉傲然的模樣孫露一瞬間不禁感慨萬千。這種對本民族文明的無限自豪,以對弱勢民族的傲然俯視,這正是此刻她想要的東西。於是孫露突然將話鋒一轉向夏完淳正色道:“卿家知道朕剛纔爲何要你留下嗎?”

給女皇突然這麼一問,夏完淳趕忙把自己的思緒拉回了現實。老實說,他現在都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作爲一箇中級軍官,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他都沒有資格參加那樣一個重要的會議。更何況就連他的頂頭上司張家玉元帥都沒有出席午餐。有些摸不着頭緒的他只得半信半疑的說道:“陛下您是爲臣日後與羅剎人的作戰着想吧。”

“卿家說得沒錯。”孫露微微頷首道:“不過還不止這點。卿家怎麼看接下來與羅剎人的作戰?”

“回陛下,如果情況若是真如蘇赫巴魯等人所描述的那樣。我軍可以採取引蛇出洞、圍城打援的方法,在蒙古人的配合下一舉拔掉羅剎人在貝加爾湖的據點。”夏完淳自信的說道。

“朕不是問你攻打貝加爾湖的事,而是指攻打完貝加爾湖之後的事。”孫露微笑着說道。

“之後的事?”夏完淳先是楞了一下,隨即又回想到了剛纔女皇與蘇赫巴魯間的談話,不禁恍然大悟道:“莫非陛下是想讓臣率部去幫杜爾伯特部西進?”

“準確的說是與杜爾伯特部聯手西征。”孫露跟着糾正道。

“就靠這一個團?”夏完淳皺起了眉頭道。原先以爲只要攻佔貝加爾湖就可以他沒想到自己的任務竟然如此艱鉅。相比之下一千多人的兵力顯然有些捉襟見肘了。

“就一個團。”孫露斬釘截鐵的說道。

“可是陛下,您所指定的作戰範圍並不比中原小多少啊。”夏完淳沉聲告戒道。

“不錯,西伯利亞確實十分廣袤,氣候也異常惡劣。不過正如蘇赫巴魯所言那裡的土著也十分孱弱。來你先瞧瞧這個。”孫露說着從袖子裡取出了一份文書遞與夏完淳道。

夏完淳將信將疑地接過了那文書,展開一看,發現上面記述的乃是一些羅剎俘虜的口供。據這些人所言,他們在北方的一些地區只須邀請12個當地土生的巴什基爾人首領接受款待:向他們供上兩三頭肥羊,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宰殺、整治,再拿出幾桶烈酒。這種款待大致要維持一、二個星期。期間羅剎人幾乎每天都得問巴什基爾人:“喂,好朋友,現在是討論我那事兒的時候了嗎?”直到有一天,大首領坦率地正視主人說:“我們感謝你,非常感謝!現在,你想要的是什麼呢?”這時羅剎人會向巴什基爾人保證他完全不需要任何東西;不過,他聽說巴什基爾人是非常仁慈的,所以前來想和他們建立友誼,如此等等。然後,話題會轉到以下方面:巴什基爾人的領土廠袤無垠;現在佃戶的情況不能令人滿意,他們會繳納一、二年地租後便不再繳納,然而繼續生活在這土地上,好象他們是土地的合法所有人。接着,買主有禮貌地提出,他樂意幫仁慈的巴什基爾人減去一部分已成爲他們的負擔的土地。結果,整片整片地區的買賣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成交。對土地的數量,通常邊界由“從某某小河口直到狼道上的死椈樹,從死椈樹直到分水嶺,從分水嶺到狐穴,從狐穴到索爾塔姆拉特卡的空心樹,”等等方式來標定。於是羅剎人就順理成章地圈起了數萬俄畝土地。

夏完淳不知道俄畝究竟有多大,但數萬的記述已經讓他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樣一種擴張速度。卻見他當下倒吸了一口冷氣將文書還給了女皇道:“陛下,我們也要這麼做?”

“朕只想讓你瞭解一下自己日後將要面對的是怎樣一些人。至於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朕相信卿家會自有分寸。”孫露以信任的口吻說道。

“如此說來,西征的民心這一條朝廷還是佔有優勢的。只不過那個蘇赫巴魯看樣子是個有野心的人啊。”夏完淳略帶憂慮的說道:“與其讓杜爾伯特部西征還不如讓科爾沁去更爲合適。”

“卿家說得沒錯。科爾沁部確實要比杜爾伯特部更加可靠,也更容易爲朝廷所控制。不過帝國在西伯利亞的經營卻需要蘇赫巴魯的野心甚過吳克善的忠誠。”孫露頗有深意的說道。

“難道陛下真的決定要讓蘇赫巴魯在鄂畢河以西建國嗎?”夏完淳不解地問道。

“朕和內閣就是這麼決定的。”孫露的口氣異常的堅定。

“可帝國明明可以打過鄂畢河,甚至攻打到羅剎國也不在話下。以天朝的方式在那裡實現大同根本沒問題。至於有沒有杜爾伯特部的加入根本就無所謂。”夏完淳不以爲意道。在他看來羅剎人既然能以幾千兵馬來到蒙古草原。他夏完淳自然也能一路打到羅剎國去。

眼看着夏完淳以攻擊性的口吻說出天下大同。孫露不禁沉吟了一下,突然反問了他一句道:“卿家認爲是高麗人強,還是匈奴人、突厥人強?”

夏完淳不知道女皇爲何要猛然轉移話題。卻還是老實地回答道:“回陛下,當然是匈奴人、突厥人強。”

“那現在還有匈奴帝國或是突厥帝國嗎?”孫露跟着又問道。

“沒有。”

“可現在卻有朝鮮。”孫露意味深長地說道:“雖然朝鮮人很孱弱、朝鮮國土很貧瘠。總是依附在強國後頭當附庸。但不可否認,朝鮮依舊能以一個國家的面目出現。朝鮮的百姓也認爲自己屬於同一個國家。這得益於他們受到了中原文明的薰陶,讓朝鮮人有了‘國’的意識。此外越南、暹羅、緬甸等國也均是如此。他們或許可以用武力一時征服,或許會認同中原的文化,卻難以像之前的草原民族那樣完全溶入我華夏。而草原上強悍的遊牧民族則沒有這個意識。通過強悍的首領他們可以建立輝煌的草原帝國。但只要首領一死,帝國就隨之崩潰。剩餘的蠻族很快就會被周圍的文明完全同化。這就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區別。”

“那羅剎國有沒有國的意識呢?”夏完淳想了一下問道。

“有。羅剎國受歐洲文明的影響,已經有了國的意識。他們有自己的法典、有完整的官僚體系。所以爲了讓帝國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同化西伯利亞的土人,帝國與歐洲之間必須有一條緩衝帶。而杜爾伯特等衛拉特蒙古汗國便是這條天然的屏障。”孫露認真的分析道。

“陛下您的這個任務可真艱鉅。”夏完淳聽罷苦笑了一下,隨即又好奇的問道。“可是您爲何不派更高級別的將軍去呢?”

“征服不僅僅要靠利益的驅使。它還需要驕傲高雅的精神、奉獻犧牲的忠誠、銳如刀鋒的力量以及散發着血色的狂熱來推動。卿家十分符合以上幾條。所以朕相信朕沒有看錯人。”孫露拍了拍夏完淳的肩膀說道。正如歐洲人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十字軍情節,對於華夏來說“天下大同”也一直是華夏一族難以抹去的情節。當然在軍事實力不濟的情況下,中原發展出一套文化大同的道路。可一旦軍事實力強盛,天下大同很快就被注入了新的意義。或許一手持劍,一手捧書,這本就是華夏文明最鮮明的寫照。

【……178尋古籍中華繪世界 受皇命完淳接重任 文字更新最快……】@!!

()

第5節 科舉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0節 茶社雜談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18節 國會(二)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11節 殿前論戰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38節 兩京風雲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3節 君與臣(上)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6節 兵臨城下第36節 新朝官制第二十九節第三十六節第19節 審判夜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4節 東路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18節 國會(二)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38節 洛陽之戰(三)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8節 路(三)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0節 茶社雜談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9節 南夷與胡虜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5節 奇貨可居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十一節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十八節第11節 殿前論戰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二節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十三節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三十七節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8節 洛陽之戰(三)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40節 對馬基地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13節 巾幗英雄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22節 雙頭鷹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31節 百家爭鳴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6節 盛宴(一)
第5節 科舉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0節 茶社雜談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18節 國會(二)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11節 殿前論戰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38節 兩京風雲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3節 君與臣(上)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6節 兵臨城下第36節 新朝官制第二十九節第三十六節第19節 審判夜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4節 東路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18節 國會(二)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38節 洛陽之戰(三)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8節 路(三)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0節 茶社雜談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9節 南夷與胡虜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5節 奇貨可居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十一節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十八節第11節 殿前論戰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二節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十三節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三十七節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8節 洛陽之戰(三)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40節 對馬基地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13節 巾幗英雄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22節 雙頭鷹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31節 百家爭鳴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6節 盛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