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

“豈有此理!朗朗乾坤之下竟會發生如此這般令人髮指的事!”方以智猛地一拍桌子豁然起身道。候方域的一席介紹猶如三天的一盆冰水直澆得他渾身打顫。繼而難以遏制的怒火又似反噬的烈炎一般直衝方以智的腦門。卻見他漲紅着臉在房裡來回渡了幾步過後,心急火燎地決定道:“朝宗,走!咱們這就聯名上書向皇上稟告此事。如此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之輩,不懲辦不足以平民憤怒。”

眼見方以智反映如此強烈候方域不禁也被感染了。可就在他想點頭答應之時,門外忽然傳來了一聲蒼老而又沉穩的聲音道:“什麼事讓咱們的方尚書急着要聯名上書女皇陛下啊?”

候方域與方以智連忙擡頭尋聲望去,這才發現屋子的主人陳子龍正笑吟吟的站在門口。卻見官銜低微的候方域趕忙上前拱手行禮道:“陳大人您好。”

“呦,今天是什麼日子來着連侯大人也來啦。”陳子龍客氣的回禮道。白天陪同女皇陛下與**活佛上香的他,剛一回府便得知工部的方尚書和禮賓司的候大人到訪,正在偏廳裡等自己。陳子龍心知方以智造訪是爲了河工之事。可那候方域深夜突然到訪就不知是爲何事了。照理說,禮賓司歸屬內務部,候方域若是有事也該去找內務尚書史可法纔對。怎麼反倒是來找自己這個樞秘尚書了呢。難道說是爲了東林黨的黨務?頗爲納悶的他連官服都沒來得及換,便先到偏廳來見自己的同僚了。卻不想纔剛到門口就聽見方以智在裡頭怒氣衝衝地叫嚷要“聯名上書”。

“陳大人,下官這麼晚來打攪您實在是唐突的很,還請大人您見諒。不過,下官目前遇到了一件棘手之事。此事事關社稷,下官思前想後,覺得還是該來找大人您商量。”候方域停頓了一下恭敬的說道。

“哎呀,朝宗這事都十萬火急了,你還這麼吞吞吐吐的。”看不慣候方域溫吞樣的方以智一把搶過話題,單刀直入的坦言道:“陳大人,今天侯大人在禮賓司衙門外遇到了一個進京告御狀的人。”

“什麼告御狀!?”陳子龍一聽驚訝的叫道。他只道方、侯二人來找自己是有要緊事,卻不想竟是“告御狀”。神情凝重的他趕忙拉着兩人回了屋,順手把門帶上後,關切的詢問道:“方大人、侯大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啊?”

見陳子龍如此重視,候方域與方以智面面相窺了一下後,便開始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娓娓向其道明瞭。同候方域、方以智一樣陳子龍在聽完劉富春的故事後,臉色當下也變得鐵青起來。出於爲官多年的經驗他隱約覺得此事正如候方域所言確實棘手。特別是中間還牽扯了河南的百官以及商業協會勢力。卻見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向倆個同僚開口道:“我中華朝立朝不過五年,卻不想,竟會發生如此令百姓心寒之事。侯大人,那劉富春現在身在何處?”

“回大人,下官已經找一了一處乾淨的旅店安置劉富春。他此刻的情緒還算穩定,也沒再叫嚷要去找國會議員了。”候方域如實回答道。

“恩,侯大人這事做的在理。”陳子龍滿意的點了點頭,繼而又將話鋒一轉突然反問道:“那是史大人讓大人來找老夫的咯?”

給陳子龍這麼一問,候方域不由楞了一下。說實話,他不是沒有想到過自己的頂頭上司史可法。然而這位史閣部在名義上雖是東林黨最有權威的元老,但在這些年他卻一直保持着明哲保身的態度。對於朝堂上、議會中復興東林兩黨的明掙暗奪視若枉聞。候方域覺得這事若是告訴了史可法,及有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因此他頭一個想到的就是東林黨中素以剛正不阿著稱的另一個尚書陳子龍。當然,候方域也知道自己這麼做與情與理都不怎麼妥當。此刻面對陳子龍的疑問,候方域只能深吸了一口氣,坦白道:“大人,此事下官並沒有告知史大人。”

“哦,這是爲何?史大人可是侯大人你的頂頭上司啊。侯大人這麼做恐怕不妥吧。”陳子龍眉毛一挑追問道。而一旁的方以智也頗爲不解的附和起來道:“是啊,朝宗,這麼大的事你怎麼不先和史大人商量一下呢。”

面對陳、方兩人的疑問,候方域卻以理直氣壯的口吻解釋道:“兩位大人,下官知道下官這麼想,這麼做可能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但是下官還是以爲此事先不宜告知史大人。以史大人一團和氣的脾氣,保不定就會先去同其他大臣們商議。正所謂人多嘴雜,此事在尚未稟告女皇之前就會傳得沸沸揚揚,難保不會打草驚蛇。下官以爲眼下當務之急應該連同朝中梗直之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名上書將此事奏明聖上。”說到這裡候方域擡起頭,一臉誠懇的向陳子龍說道:“所以,下官腦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來府上找大人您啊!”

面對着候方域堅定的眼神,陳子龍端詳了半晌後,欣然開口道:“咳,侯大人,老夫雖知你沒有惡意,但你實在不該如此鹵莽行事啊。算了,現在還是要先處理劉富春的事要緊。至於史大人那裡,改天就由老夫登門解釋吧。”

“下官鹵莽,給大人添麻煩了。”候方域表面上雖低着頭唯唯諾諾地道歉,心裡頭卻又是另一番美滋滋的味道。他知道陳子龍肯這麼說,就表示他已經接受了自己的誠意。

一旁的方以智雖覺得兩人話裡有話,但此時的他一心都撲在“劉富春事件”上,也就沒有再多想。卻聽他當下躍躍欲試的說道:“既然兩位大人都這麼想。事不遲疑,那不如就由吾等三人聯名上書向女皇陛下稟明此事吧。”

眼見作爲“粵黨”一系的方以智比自己倆個“東林”還要熱心上書一事,陳子龍與候方域都在心中啞然失笑了起來。與方以智有莫逆之交的候方域知其脾氣向來梗直。卻不想他做了那麼多年的尚書閣老,這股子直來直去的驢脾氣一點兒都沒改變。感嘆之餘,候方域跟着便善意的提醒道:“密之,這事可不簡單呢。表面上看是杞縣的官府勾結當地奸商魚肉百姓,變賣國家的公田。可這姓周的奸商卻不簡單,不但是杞縣數一數二的富商,還是當地縣議會的議長。此外,我還聽那劉富春介紹說,這個所謂的周議長在香江商業協會河南分號中也有份差事啊。”

果然,候方域一提“香江商業協會”,方以智當即就楞了一下。而座在他對面的陳子龍則不失時機的補充道:“當然我們並不是說香江商業協會與此事一定就有直接關係。正所謂樹大招風,偌大個商業協會難保不會出現一兩個宵小之輩。但鼓勵地方官府支持商業發展,可是女皇陛下一直強調的國策。而這農村公社亦是陛下當年一手創建起來的。若是我等貿然上書,恐掃了皇上的興致啊。”

陳子龍的一席推心置腹之語,讓候方域和方以智都沉默了下來。是啊,扶植商業協會、推行農村公社,哪兒一樣不是女皇陛下的精心之作。別說作爲提倡者的女皇會難以接受,就連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會爲此進行辯駁。畢竟一直以來這兩項政策也確實給朝廷帶來了豐厚的財富。顯然此刻的候方域立刻變得沮喪起來。本來是想向女皇上書告發地方官員貪贓枉法之事,卻不想這麼做極有可能會惹惱皇帝。

方以智當然也想到了這些,但比起候方域來他對孫露更有信心。發自內心的崇敬與多年來的相處讓他堅信,女皇陛下絕不會是一個剛愎自用之輩。更不相信女皇會袒護商業協會而無視百姓的生計。想到這裡,方以智神色一正傲然的說道:“陳大人此言差矣,只要吾等臣子所言屬實,分析在理,皇上一定會接受。吾等只要如實彙報就行,何必在此瞻前顧後呢。難道說陳大人怕了商業協會不成!就算此事真的會惹怒聖容,又有何懼怕。有道是武死戰,文死諫,這本是吾等臣子的職責。”

“方大人你誤會了。老夫沒有阻止你們上書的意思。相反老夫認爲此事不宜拖延,應該立即擬寫奏摺上呈聖上。那劉富春想來在禮賓司門口也晃了多日,想來外界應該也會有些風聲。若是讓人搶先一步告知皇上,那可就弄巧成拙了。”陳子龍微笑着擺手道。

“那陳大人的意思是?”方以智緊鎖着眉頭反問道。

“老夫的意思是,這摺子不能直截了當地呈給皇上,最好是夾雜在其他奏摺之中遞呈。”陳子龍用食指敲了敲桌子建議道。

“那該夾在哪兒份摺子裡頭呢?皇上看了這摺子真的不會動怒嗎?”候方域憂心忡忡的問道。

“這不就有一份現成的摺子嗎?”陳子龍帶着笑意向方以智含首道。

“陳大人的意思是說,把這事夾在工部河務的摺子裡一起上呈皇上。這真是個好主意啊。此次黃河河務恰巧包含了河南段。一但開工勢必會要求河南諸府縣的百姓出工服役。若是河南等地的農村公社均有這些弊端,無疑會影響到河務整修的進程。嗯,就這麼寫。至於有關劉富春的事,就有勞朝宗你來提筆了。”方以智一拍大腿點頭道。

聽了陳子龍與方以智這番分析,候方域覺得這事又有了希望。早已躍躍欲試的他當下起身,一個抱拳保證道:“好,密之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當候方域、陳子龍與方以智在陳府商討上書一事時,剛剛回宮的弘武女皇孫露也在自己的書房接見了兩位從河南迴來的兩名廉政司專員符曉秦與周子衡。從兩人略帶疲倦的神情來看,顯然他們一回京城便馬不停蹄地入宮來報告了。依照女皇陛下的命令此二人自去年起便被分配到河南覈查當地地方官員的財產數目。而河南諸府在得到消息後更是在第一時間便擺開了架式熱烈“歡迎”京城專員的到來。不過他們最終迎接到的僅僅是符曉秦符專使。至於周子衡則早已喬裝打扮混入民間進行暗訪了。

經過這一年不到的明、暗兩線察訪,孫露最終得到了面前擺放着的兩份報告。卻見她先翻開了符曉秦的報告仔細的看了一番。接着又面無表情地翻閱起周子衡的報告來。然而她這次尚未看到了一半,便臉色鐵青地合上了報告,沉聲問道:“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回陛下,此事千真萬確,臣等所察絕無虛言。”周子衡跨步上前叩首道。

“那符大人你對此事有何看法?你與河南官員接觸之時,他們又是如何應對周大人所言的這些情況的。”孫露回頭向符曉秦詢問道。她很想了解底下百姓過着這等生活,這些地方官員如何好意思還心安理得的座在現在的位置上。

“回陛下,這些情況臣都沒看見過。”符曉秦老實的回答道。

“噢,你都沒看見過?那你在河南看見了什麼?”孫露面色不善地反問道。

“回陛下,臣在當地官員陪同下所看見的是一些富庶的村鎮。村裡戶戶住瓦房,裡頭卻沒多少人影。村裡學堂的娃娃個個張得白白胖胖,臣問他們有沒有玩過蛐蛐沒有。他們裡頭十個有八個都朝臣搖頭。村裡頭農婦不但衣着乾淨,有幾個還裹了腳。這就是臣看到的東西。”符曉秦不緊不慢的報告道。

“陛下,您聽,這分明就是在弄虛作假。臣在河南所見與此實乃天差地別。臣懇請陛下下令對河南官員進行外察,以清其吏制,也好給各省官員一個警示。”周子衡語氣強硬的進言道。

“外察?”孫露微微一皺眉問道。

“回陛下,這是前朝考覈官員的一種重要制度。分京察和外察,京察即京官考察;外察即考覈地方官吏。京官六年一察,四品以上官員,一律上奏皇上,自陳得失,由皇上決定升降去留,四品以下官員,由吏部都察院聯合考察,稱職者留用,不稱職者一律裁汰。外官則三年入朝一次接受考察。”底下的符曉秦說到這兒,又跟着補充道:“不過,地方官都負有牧民之責,若同時進行考察,勢必引起混亂,可能導致州縣不寧。臣以爲,此事還是應該就是論事,將證據遞交司法院進行起訴審判。”

可週子衡卻依舊毫不鬆口的堅持道:“陛下,臣以爲此事不能就此了之。僅憑臣等手中的證據起訴不了多少人。但臣可以以人頭向陛下保證,河南省中有舞弊之舉的官員遠不止這些人。同樣的,其他省份亦存在類似的情況。陛下若不嚴懲惡吏貪官,如何能威懾百官!”

【……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 訪河南專員諫外察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節 魯冀防線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1節 私掠艦隊第29節 促膝談心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15節 潛在規則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4節 公試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9節 盛宴(四)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5節 仲夏之夜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10節 江左諸府第15節 結社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32節 除夕笛聲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6節 兵臨城下第四節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16節 前夜(上)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14節 盛宴(六)第四十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六節第10節 江左諸府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28節 天下之法第36節 新朝官制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三十三節第28節 返航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三十五節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二十九節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28節 影子戰場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二十四節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33節 交易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24節 東路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二十五節第四十四節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六節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八節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
第2節 魯冀防線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1節 私掠艦隊第29節 促膝談心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15節 潛在規則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4節 公試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9節 盛宴(四)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5節 仲夏之夜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10節 江左諸府第15節 結社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32節 除夕笛聲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6節 兵臨城下第四節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16節 前夜(上)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14節 盛宴(六)第四十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六節第10節 江左諸府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28節 天下之法第36節 新朝官制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三十三節第28節 返航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三十五節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二十九節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28節 影子戰場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二十四節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33節 交易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24節 東路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二十五節第四十四節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六節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八節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