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

在儒家的歷史觀中“天命”和“民心”是君王統治合法性的最重要標準。就算是殺兄弒父、屠城滅族、坑蒙拐騙的十惡之徒只要是得了“民心”那他就是“天命”所歸的天子。之前的種種劣跡都能一筆勾銷轉而“以德配天”。正是認爲自己深知其中原理所以李淏當初纔會毫不猶豫地毒殺自己的哥哥。因爲他知道惟有除去了哥哥他才能順理成章地成爲王成爲王這後他就能施展出自己的政治抱負。只要通過他的治理使國家富強這樣就能得到“民心”。有了“民心”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不會有人再去計較因爲人們的眼中只剩下了聖明的王而不是篡位的林鳳君。

事實上當李淏才登基不久還沒做什麼事的時候他就已經成爲了人們口中的“聖王”。各種撲面邇來的讚美之辭甚至讓自己都認爲自己就是這個國家當之無愧的救世主。然而當李淏真的想要施展心中的抱負之時一切卻都改變了。先前吹捧其爲“聖王”的士大夫們卻並不接受他這位聖王所提出種種治國方略。更讓他至今都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嘔心瀝血地富國強兵換來的是百姓的造反而他的弟弟現在將國家拱手出賣給中華帝國百姓卻拍手稱快。巨大的反差讓李淏始終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

“民心可能就是讓老百姓能活下去能享有溫飽吧。”職克鹹在遲疑了半晌後如此回答道。這或許並不是一個高明的回答。但孫克鹹覺得這卻是最適合於李淏的回答。

“活下去?溫飽?就這麼簡單?”李淏擡起頭不解地向好友問道。顯然孫克鹹的回答同李淏印象中那些大臣們的回答有着很大出入。

“是的。不過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啊。”孫克鹹輕輕綴了口茶後道:“事實上讓百姓能享有溫飽遠比富國強兵建立不世功勳要困難得多。君王一聲令下就能頃一國之力打造百萬大軍大筆一揮就能從民間收取大筆財富充實國庫。你瞧富國強兵是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然則君王又何嘗能保證每一個臣民都能吃飽穿暖。須知這世上有着太多的天災人禍而這些又怎是君王的一道聖旨能輕易化解的?”

孫克鹹的一席話語直說得李淏啞口無言。在沉默了好一會之後他終於像是想明白了什麼似地仰聲長嘆道:“克鹹你說得對我是做了一場夢一場黃粱夢。只不過這夢的代價未免太過沉重了一些。”

面對李淏的一聲長嘆孫克鹹不無感慨地補充了一句道:“其實我剛纔的那段話是女皇陛下說的。陛下常說無論出於何種良好高尚的目的如果一項政令在布後會使多數人受累那這就是一項有問題的政令。如果富國強兵是讓天下百姓勒緊褲腰帶吃糠菜那這樣的富國強兵不要也罷。”

“原來是這樣啊。”李淏聽罷先是一怔隨即苦笑着搖頭道:“看來我還真是輸得一敗塗地啊。”

“李兄臨走時陛下還要我轉告你只要你肯向朝鮮百姓下罪己詔認錯向天朝認錯然後遁入空門那帝國將保證你的生命安全。”孫克鹹湊上前道。

“下罪己詔?遁入空門?克鹹你今天來找我就是爲了這個?你們的女皇究竟是何用意?”李淏迷茫地連問道。他實在搞不懂遠在中原的中華女皇爲什麼要這樣對自己。

“李兄不必多慮。陛下只是希望這次的事雖以武力開頭卻最好能以平和的方式結尾。”孫克鹹將女皇的原話轉告道。

“而今朝鮮狼煙四起、生靈塗炭這也算是平和結尾?”李淏義正詞嚴地質問道。事到如今他已不在乎自己的結局更不想自己被人當做收買人心的籌碼。

“李兄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這樣做至少能穩定朝鮮現今混亂的局勢。畢竟讓百姓認爲錯在你一朝總比讓人懷疑李朝的氣數要好。”孫克鹹推心置腹地說道。

“讓百姓認爲李朝氣數已盡不是正合了你們的意嗎?”李淏陰陽怪氣地反問道。

“李兄此言差矣。我朝這次出兵是爲了維護海秩序而非侵佔朝鮮。讓朝鮮恢復正常是女皇和中華百姓都願意看到的事。”孫克鹹表情誠懇地說道。

聽完孫克鹹的這番陳述李淏在沉默了片刻後終於點應道:“雖然不知道你們的這場戲究竟是演給誰看的。但現在是該結束的時候了。”

話說這邊孫克鹹在法住寺說明李淏另一邊的漢城總督府中施琅也迎來了永福宮派來的說客。此人便是剛剛繼任爲吏曹判書的金冠宇。在一張充滿高麗風格的屏風旁這位年輕有爲的新貴微微躬着身子謙卑地向施琅行禮道:“小人金冠宇見過大將軍。”

“金大人不必如此多禮。不知大人今日前來有何貴幹啊?”施琅爽快的一揮手直接了當地開口問道。常年在海上漂泊的他頗不習慣朝鮮人的繁文縟節特別是那些等級鮮明的稱呼。朝鮮人就算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也不會忘記“大人”、“大爺”、“小人”、“奴婢”等等之類的稱呼。相比之下中國人火氣上來後這些尊卑稱呼往往都會被拋諸腦後就算是天王老子也敢直呼其名。不過施琅並不覺得這樣的行爲有違禮儀之邦的名號。相反他倒是覺得朝鮮人太過做作不夠大氣。

“小人是奉大王之命特來向將軍您表示祝賀的。將軍您這次班師回朝少不了加官進爵。”金冠宇恭敬地道賀道。

“哦。貴方的消息還真夠靈通的啊。承蒙女皇聖恩我軍這次才能順利地爲貴國撥亂反正。既然李將軍等已然到任我也好抽出身來回海上去了。至於加官進爵的事嘛本座可沒怎麼想過啊。”施琅面露喜色地擺了擺手道。他的這番話一半是出於客套一半則是出於真心。事實上打從攻下漢城之後施琅早已飛去了印度洋。若非目前朝鮮局勢混亂而剛剛被扶持起來的李滾又是個軟弱無能的主兒他早就上書朝廷要求去印度洋了。

“將軍真是過謙了。這次若不是將軍神兵天降小國還不知要在那暴君手上被蹂躪成怎樣呢。現在朝鮮八道逆賊橫行將軍這一走小國真像是沒了主心骨一樣啊。”金冠宇說到動情之處竟然還落下了幾滴眼淚來。

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施琅雖然學得金冠宇說得有些肉麻卻也不能無視對方的眼淚。於是他輕咳了一聲向對方寬慰道:“金大人不必如此憂心。李過與博洛將軍都是名將對付那些個亂臣賊子綽綽有餘。所以金大人可以轉告貴國國主大可放心。在我天朝大軍的威勢下叛軍很快就會被消滅的。”

“天朝大軍英明神武那些跳樑小醜怎能螳臂擋車。”金冠宇附和着奉承道。不過他隨即又湊上前向施琅壓低了聲音道:“有道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而今那些叛賊之所以能附隅頑抗。皆因其打着狼主李淏的旗幟四處招搖撞騙。將軍您看這個狼主是否也該處置一下了。”

給金冠宇這麼一說施琅心頭不由地一沉。他雖然是個爽快的漢子卻並不代表他不懂得政治遊戲的規則。現如今被軟禁在法住寺的李淏無疑是李朝當政者的眼中釘肉中刺。若非其至今都是由中華軍來看管的相信以李朝的傳統被廢黜的李淏早就已經不明不白地死於非命了。看來永福宮那邊是想趁自己臨走之前給他們行個方便了。若換做平時施琅也不在乎賣個人情給朝鮮人。然而這一次的事卻不是他這位大將軍做得了主的。想到這裡施琅一臉無辜地向金冠宇攤了攤手道:“本將軍只是負責天朝在朝鮮的軍事行動。至於李淏方面的問題我想金大人還是去同殖民司商量會更有效果。”

“那將軍是否可以行個方便讓小人見狼主一面呢?”金冠宇不甘心地請求道。

“金大人要見李淏?”施琅掃了對方一眼反問道:“是想質問他?還是想感化他?如果是那樣的話我想金大人就不用去了外務部的孫大人今天已經去拜訪過李淏了。”

“孫大人去見了狼主了?不知是所爲何事?”金冠宇頭一句是明知故問後一句則是他心中真實的疑問。事實上在他來此之前就已經得到孫克鹹去見李淏的消息。也正是因爲如此他才如此忙不迭地來見施琅想要探聽一下中華朝的真實態度。

“這個嘛應該是去勸李淏寫罪己詔向天下人謝罪吧。”施琅語氣輕鬆地說道。

“什……什麼?罪己詔?”金冠宇瞪大着眼睛追問道。

“是啊。陛下原末打算公審李淏以示公正。不過鑑於李淏曾經是貴國的國主爲了不傷貴國的顏面女皇陛下決定只要李淏自己認了罪帝國將向其提供保護。”施琅努了努嘴解釋道。

“保……保護?!這……這可萬萬使不得啊!”金冠宇忍不住叫了起來道。

“金大人你是說女皇的決定使不得?”施琅一挑眉毛反問道。

“不不不。將軍您誤會了。上國女皇澤沛天下如此遷就於我小國讓小國上下感激涕淋。”金冠宇一邊猛拍着馬屁一邊迅整理着自己的思緒。卻見他跟着便向施琅解釋道:“將軍您瞧現如今朝鮮的叛逆十有八九是打着狼主的旗號反對朝廷。只要除去了狼主那叛軍也就成了沒有靈魂的一盤散沙。”

“恩金大人說得也有些道理。可你看如果我們處死了李淏的肉身卻讓他的靈魂逃脫了怎麼辦?”施琅摸着下巴反問道。

“將軍您的意思是?”金冠宇迷惑不解地問道。他實在是不明白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施將軍怎麼會突然怕起鬼神之說來。

“這世界上只有死人才是完美的。死人不會犯錯不會反駁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回憶逝者。雖然李淏之前做過許多天怒人怨的舉措。但不可還認的是他終究還是有許多追隨者的。如果我們就這樣將其處死他的追隨者就會將其當做一個聖徒一個殉國者。日後哪兒一天若是生個什麼天災人禍的那些居心叵測者便會再次將其祭出。屆時爾等面對豈不是他的靈魂?”施琅悠然解釋道。

給施琅這麼一分析金冠宇低頭沉吟了起來。他承認施琅說得有些道理。但在他看來這卻算不上什麼大問題。因爲金冠宇早就想要一個兩全之策。卻見他掛起了得意的笑容向施琅進言道:“將軍我們並不一定要將狼主公開處死啊只要讓他遇上點小意外不就成了。”

明白對方所謂的“小意外”是什麼意思的施琅當即露出了鄙夷神色。只聽他趾高氣揚地教訓道:“那個李淏殺兄奪位你們的龍城大王總不成也要照葫蘆畫瓢地再來一遍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學會守規矩日後才能避免類似的事再生。這一點你們還是應該多向我天朝學習像我朝女皇就是集萬千民意於一身如餓普餓朝皇帝禪讓的。”

“是是是將軍您教訓得是。小人日後還得向天朝多多學習改掉那些個野蠻的壞習慣。”金冠宇面對施琅的訓話一面唯唯諾諾的應和一邊卻在心裡不以爲然嘟囔你們中原還不是拳頭大的說話。只要有實力連叫花子都能天命所歸地做皇帝。而那些宮闈之中的血勝爭鬥也遠比小小的李朝王室要黑暗得多。可現在卻跑來朝鮮這裡裝聖人來了。不過不管中國人的這齣戲究竟是演給誰看的。被人牽着鼻子走終究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讓李淏活在這個世界上更是他們每一個“勳臣”寢食難安的夢魘。更是一柄時刻懸掛在新朝廷頭上的利劍。想到這裡金冠宇不禁在心中暗自盤算如果可以的話……應該還有機會……

正當金冠宇口是心非地應和之時一旁的施琅突然向其告戒道:“金大人我們的女皇陛下不喜歡別人揹着她搞小動作。只要貴國國主與各位大人謹遵聖意辦事相信帝國與陛下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被施琅這麼猛地一戳脊梁骨金冠宇立刻就像是被人看穿了心事一般頭皮一陣麻豆大的汗珠頃刻就濡溼了他的內衫。只見他骨碌一下連連叩道:“小國……小國絕對不敢欺君妄上。”

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15節 暗戰(一)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10節 生死界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三十五節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1節 徐州雪夜(上)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1節 山海關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十二節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三十七節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二十八節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5節 大投資第三十節第10節 大海我來啦!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1節 蜀中大西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7節 茶與茶杯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8節 銀圓第6節 五月內閣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2節 除夕笛聲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10節 江左諸府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16節 暗戰(二)第一節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十五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14節 漢奸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13節 盛宴(五)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6節 五月內閣第四節第三十節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6節 盛宴(一)第一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節 新加坡總督
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15節 暗戰(一)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10節 生死界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三十五節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1節 徐州雪夜(上)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1節 山海關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十二節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三十七節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二十八節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5節 大投資第三十節第10節 大海我來啦!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1節 蜀中大西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7節 茶與茶杯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8節 銀圓第6節 五月內閣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2節 除夕笛聲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10節 江左諸府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16節 暗戰(二)第一節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十五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14節 漢奸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13節 盛宴(五)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6節 五月內閣第四節第三十節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6節 盛宴(一)第一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節 新加坡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