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關中雙雄

臘月關中的荒原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寒風吹在脖子上透着一股子刺透脊髓的寒意。風雪中潼關高大的城牆矗立於羣山峻嶺中顯得蒼涼而又莊嚴。就象一個久經戰火洗禮的老將軍以從容睿智的目光俯視着古老的關中大地。此刻潼關城東金陡門高大的城樓上赫然插着的幾桿“吳”字大旗向世人照示着潼關新主人的身份。

風慢慢的停了下來,雪也漸漸的小了下來。踩着已經結成冰砣子的臺階一羣武將簇擁着一個身着紅袍的中年將領登上了高高的城樓。那中年將領中等身材,面容白淨,乍一看給人一種風姿俊逸的儒雅感覺。可當你面對他的那雙鷹目時立刻就會被那凌厲如刀刃一般的目光給震懾住。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清陝西總督平西王吳三桂。潼關在三年前雖然被清軍的紅衣大炮轟得面目全非。但自從吳三桂部進駐潼關之後他便大肆徵集民夫壯丁修復城池。於是現在的潼關城轉眼間又成了固若金湯的關中要塞。

此刻的吳三桂佇立在高達數丈的金陡門城樓之上,放眼望去周圍方圓百里的荒原幾乎一覽無餘。一旁的一個少年武將指着遠處的幾個黑點開口道:“父親,那就是明軍的營寨。據悉他們三天前就在嚴家村安營紮寨了。只不過這幾天風雪較大才一直沒什麼動靜。”

“哦,”吳三桂應了一聲後舉起了單筒望遠鏡朝少年所指的方向觀望起來。或許是風雪影響了他的視線吳三桂除了看見幾個模糊的影象外就再也沒看清什麼了。於是他放下了望遠鏡回頭朝少年問道:“應雄,搞清楚對方有多少人馬嗎?”

“回父親,對方營盤扎得緊,這幾天風雪又大派出去的探子到現在都還沒回來。不過父親放心再沒消息的話孩兒就親自帶人馬前去打探。孩兒也想見識見識赤旗軍究竟是何等貨色。”吳應雄一個抱拳請命道。

“不,應雄你這段時間就給我乖乖的待在城裡不準出去。至於打探軍情的事就交給馬將軍他們去辦。”吳三桂二話不說就給吳應雄潑了盆冷水。

“可是父親,孩兒…”

“這事就這麼定了。你就給我留在城中同你楊世叔一起負責修補城牆工事。你這小子要學的東西還多得很呢。”吳三桂打斷了兒子請命。

“是,父親。”眼見不能說服父親吳應雄只好耷拉着腦袋抱拳令命道。吳三桂並沒在意兒子的失望只見他回頭朝着身後的部將們吩咐道:“馬寶。”

“末將在!”

“命你速帶小隊人馬嚴密監視嚴家村。務必探聽清楚對方的番號及人數。一有動靜馬上來報。”

“遵命!”

“楊坤、郭雲龍”

“末將在!”楊坤和郭雲龍一個箭步出列領命道。

“從今日起你二人分別負責城南和城北的防務。要仔細檢查各處城牆是否牢固,各處機關是否完好。特別是南北兩門的水關一定要檢查仔細。從今日起禁閉城門嚴查進城人的身份。沒有本王的命令不許任何人出城。另外強糧倉和火藥庫等要處要加派人手嚴加看管。各個炮臺要將炮膛清理乾淨隨時做好待命準備。”

“遵命!”

“其他各部將回營後要嚴加操練手下人馬。各司其職,不得懈怠,違令者軍法處置!”

“遵命!”衆將領異口同聲的領命道。

看着自己手下精神抖擻的模樣吳三桂滿意的點了點頭。他手下的將領們不是沒見識過明軍火槍火炮的威力。但他們依然相信關寧鐵騎的實力,相信吳大將軍的選擇。這些人都是同吳三桂一起同過生死的患難兄弟。無論是入關也好,投靠滿清也好對於吳三桂的決定這些部將們總是無條件的服從。無論是在遼東還是在陝西、無論是投靠清軍還是明軍他們忠於的對象只有一個那就是眼前的吳大將軍。對於部將們的忠誠吳三桂很是欣慰。不過他自己心裡清楚的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怎樣一個對手。雖然他並不希望同明軍現在就交火。但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戰與不戰已由不得他了。卻見吳三桂思量了一下問道:“馬寶有張家玉部主力的消息嗎?”

“回王爺,據探子來報這張蠻子已經帶着大隊人馬進入了商洛城。看來他打算將老營就設在商洛。”副將馬寶恭敬的回答道。

“哦?張蠻子親自到商洛了?好嘛,既然人家已經找上門了咱們就更要早做準備才行。”吳三桂冷哼一聲道。張家玉的名號如今在中原可謂是如雷貫耳。出道才四年風頭就已經蓋過了吳三桂等宿將。成爲僅次於孫露讓清庭上下切齒痛恨的二號人物。按照習慣凡是善戰的明軍將領清軍總會送上一頂“蠻子”的帽子。張家玉當然也不能倖免。不過吳三桂可不管滿人的這種黑色幽默。他所感興趣的是張家玉這個人。在吳三桂看來這位年僅36歲名將有兵有權又有威望本該擁有比現在更高的地位纔是。要說是忠於皇室還勉強能讓人理解。可張家玉肯屈居於孫露這樣一個女子之下就讓吳三桂百思不得其解了。難道真的象外界傳聞的那樣孫露擁有絕代尤物般的魅力能迷惑男子爲其賣命?想到這兒吳三桂不禁嚥了口口水眯起了色mimi的眼睛。

“王爺。王爺?”馬寶的聲音硬是將吳三桂從意陰中給拉回了現實。發現自己走神的吳三桂連忙咳嗽了兩聲又換做了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問道:“還有什麼事嗎?”

“回王爺,據悉山西布政使王元魁協同幾個文官聯名上書參了王爺本。說王爺縱容部將劫掠鄉里,買賣官位。”馬寶低聲稟報道。

“哼,王元魁那個老王八蛋要他多嘴。沒有弟兄們在這裡替他擋着他早被赤旗軍逮去點天燈了。”郭雲龍聽罷頭一個跳起來叫罵道。其他幾員部將也跟着罵罵咧咧起來。可吳三桂卻顯得鎮定得很。只見他眉頭微微一皺問道:“這事洪承躊知道嗎?”

“回王爺,最後就是洪大人把那份摺子給扣了下來。不過京城那邊應該還是得到些風聲了。”

“恩,算洪承躊這次聰明。哈哈,就憑那些貨色想打老子的小報告還嫩着些。”吳三桂聽罷朗聲大笑道。他在陝西的所作所爲都是得到多爾袞默認的。就算是英親王阿濟格都要讓自己三分。更何況是這些酸儒。

“那王爺您看這件事該如何處理?”馬寶小心翼翼的問道。

“該徵的糧照徵不誤,該抓的壯丁也照抓不誤。告訴胡守亮讓他下次去山西‘打草谷’時給我把王元魁那老小子的左耳朵帶回來。讓他好好記住關中到底誰說了算!”吳三桂一臉煞氣的命令道。

不錯,他吳三桂現在就是陝西無冕的土皇帝。以他的人馬和實力多爾袞在軍事上是不得不仰仗他的。所以纔會默認他在陝西的種種作爲。吳三桂心裡更清楚若是換做在南明自己現在恐怕就沒那麼風光了。從南方傳來的消息看孫露那女人不但剝奪了各巡撫、總督的兵權。更是將南明原有的軍隊拆得連骨頭都不剩。黃得功、秦良玉、鄭芝龍等老將在她面前絲毫不敢有所造次。若是自己現在投靠南明估計結局比他們也好不到哪兒去。俗話說得好寧爲雞頭,不做鳳尾。只要有兵有權有地還怕在這亂世當中混不出個名堂來嗎?想到這兒吳三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與此同時飄飄揚揚的大雪也將商洛城裹上了一身銀裝。街道上老百姓們象往常一樣起早貪黑地忙着自己的生計。只有偶爾從街道上巡邏而過的一小隊士兵以及城頭上飄舞的軍旗顯示出這裡是明軍第二軍團的司令部。此刻位於城東的明軍校場上張家玉正負手站在高高的土臺上看着底下戰士們認真操練。校場上不時的迴盪着戰士們練習拼刺刀的喊殺聲。他們口中呼出熱氣很快就凝結成白白的霧氣。天空中飄着細細的雪花落在張家玉墨綠色的軍裝上象是披肩一般薄薄的積了一層。

張家玉喜歡這樣的感覺。在加入義勇軍的第一天起他就堅持每天到校場觀看士兵們晨練。從炎熱潮溼的嶺南到寒冷乾燥的關中張家玉從未間斷過他的這一習慣。看着一支隊伍在自己的手中漸漸成熟起來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情。況且這也能讓張家玉同底下的戰士更親近。就在此時參謀長甄旭升匆匆的跑了過來敬了個軍禮後將一份公文遞給張家玉道:“報告軍長,這是徐州送來的公函。”

張家玉回了個軍禮順手打開公文問道:“是什麼時候送來的?”

“回軍長,今天早晨卯時左右送來的。怎麼軍長出什麼事了嗎?”甄旭升關切的問道。這幾個月幾乎所有的高級將領都密切關注着徐州城的態勢。對於徐州傳來的公文更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只是普通的公函罷了。看來是送遲了。”張家玉上下掃了一眼後將公文遞還給他道。甄旭升連忙接過公文看了看底下標註的日期後不由會心一笑道:“是啊。真的是送遲了兩天。”

一旁的張家玉眼見甄旭升大鬆一口氣的模樣他不禁打趣道:“旭升,這可不象你的風格啊。以前公文遲來一日我們的甄參謀長不暴跳如雷纔怪呢。今天怎麼突然轉性子。”

“這幾天風雪大得很公文晚來一兩日也正常得很。”甄旭升一邊收起公文一邊敷衍着說道。然而張家玉卻擡頭望着有些陰霾的天空突然開口道:“旭升,你也很擔心吧?”

“恩?”被張家玉這麼一問甄旭升不由楞了一下。卻見張家玉回頭重複道:“我是說你也很擔心孫首相的安危吧?”

“是啊,現在都已經是十二月了。快臨盆了吧。真是的,比自己做爹時都激動。”甄旭升低下頭不好意思的擾擾頭道。續而他又擔心的問道:“軍長,你說首相大人這次真的不會有事吧。畢竟是臨盆這樣的大事。因爲過不了這關最後出事女子可不少啊。要是那樣的話…”甄旭升說到這兒突然打住就不敢再問下去了。

張家玉知道甄旭升是想問要是那樣的話軍隊將何去何從?而自己這幾個月來何嘗也不是這麼捫心自問過。張家玉雖是儒生出身但他對政治上的事卻很少過問。作爲軍隊的統帥他始終克守着不幹政的承諾。他也不想因爲政治上的明爭暗鬥影響到自己在軍事上的判斷。畢竟在張家玉心目中早日驅除靼虜收復河山纔是目前朝廷的首要目標。而孫露在軍事上也確實給予了張家玉比其他將領更大的自主權。

孫露信任張家玉,同樣的張家玉也信任孫露。作爲一個受過幾十年儒家思想教育的儒生張家玉在心底裡對皇帝忠誠是不容質疑的。雖然孫露在南京做了不少違背君臣之道的事。但這幾年孫露改軍制、建軍校、編制軍隊條例、培養下級軍官、削弱各地軍閥的軍權等等一系列的軍隊改革。就是爲了削弱軍隊對主帥的倚賴,加強中央對軍隊的控制,消除軍閥割據的隱患。在張家玉看來作爲一個軍閥出身的權臣孫露這麼做其實也在無形中削弱了她自己的實力。正是因爲她的這種無私表現張家玉纔始終堅信孫露同自己一樣忠於這個國家,忠於大明的皇室。只不過孫露使用的方法偏激了一些罷了。

但無論孫露怎麼做要想在短時間裡消除軍中的山頭主義都是困難的。就算舊的軍閥被拆散新的派系又會出現。連張家玉自己在第二軍團中都享有絕對的支配權。手下的將領就算被調去其他軍團但在其他人眼中依然是“張系將領”。然而孫露對軍隊的重要性卻恰恰體現在了軍隊的派系問題上。因爲作爲兵部尚書,陸、海總司令的孫露是現在隆武朝中唯一能壓制住所有將領、軍閥的實權人物。這一點就算是隆武帝本人恐怕都很難做到。包括張家玉在內的其他武將文臣就更加沒這個威望了。

而弘光朝的教訓至今還歷歷在目。就算是大明正統的弘光皇帝;就算是爲官清正的史督師;就算是德高望重的世襲勳臣都壓制不了“江北四鎮”、左良玉以及鄭芝龍等軍閥。這些個軍閥爲了一己私利畏敵不前,互相拆臺幾乎就此斷送了大明的江山。很難想象如果孫露現在真的撒手而去整個明朝軍隊是否會象弘光朝時一樣再次四分五裂。這是張家玉決不希望看到的情況。也是史可法等內閣大臣們不希望看到的情況。但作爲主帥的張家玉還是不得不在心裡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聽他沉吟了一聲向甄旭升堅定的說道:“旭升,就象孫首相以前交代的無論發生什麼事軍隊都只忠於國家。我們記住這點就行了。”

【……】@!!

()

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5節 帝都風雲(五)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5節 孟津渡口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7節 山東鏖戰第十三節第5節 溼牛皮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2節 荷蘭人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41節 洪承躊第29節 蜀中攻略(六)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十七節第十七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八節第四十節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5節 痢疾!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二十四節第5節 痢疾!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3節 賜名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5節 科舉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4節 橘子與枳子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11節 禪智寺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八節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節 誰是獵物?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3節 休整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2節 陪審團(下)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0節 驚變(一)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三十四節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28節 影子戰場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3節 交易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7節 盛宴(二)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33節 求援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9節 盛宴(四)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20節 關中雙雄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
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5節 帝都風雲(五)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5節 孟津渡口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7節 山東鏖戰第十三節第5節 溼牛皮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2節 荷蘭人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41節 洪承躊第29節 蜀中攻略(六)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十七節第十七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八節第四十節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5節 痢疾!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二十四節第5節 痢疾!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3節 賜名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5節 科舉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4節 橘子與枳子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11節 禪智寺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八節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節 誰是獵物?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3節 休整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2節 陪審團(下)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0節 驚變(一)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三十四節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28節 影子戰場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3節 交易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7節 盛宴(二)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33節 求援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9節 盛宴(四)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20節 關中雙雄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