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帝都風雲(五)

隆武六年二月二十三日,南京城的天際纔剛剛泛起一絲白露,巍峨的午門外清一色停泊着十來輛黑色的馬車。從馬車上陸陸續續地走下的數十名大臣,各個身着緋紅冠袍,頭帶玄色烏紗帽,一看就知是官及極品的朝廷重臣。這些重臣一下馬車便不分彼此地相互寒暄起來。

“啊,這不是陳大人嗎。”大老遠就瞅見陳邦彥身影的錢謙益,迫不及待地就上前主動打招呼道。

“錢大人早。”陳邦彥聞聲聽下了腳步,繼而禮貌地做了個揖回禮道。

“早。陳大人這幾日可真是辛苦了。說起來皇上突然駕崩,這會兒正是朝廷上下最忙碌的時刻。可老夫這身子偏偏在這時候不爭氣,害得陳大人一人獨承朝堂。老夫現在想起來都深感慚愧啊。”錢謙益一臉愧疚地開口道。原來錢謙益在向外界公佈隆武帝死迅的同時,他又以身體不適爲理由告病在家至今。故意將整個爛攤子一股腦兒地丟給了陳邦彥。然而本想看粵黨笑話的他,不曾想到陳邦彥等人能在如此短地時間裡就能迅速控制住局勢。眼看着自己混水摸魚的計劃泡了湯,錢謙益的臉掛着的卻不是失望地表情,而是誠懇而又內疚的笑容。

眼看着錢謙益一副無辜的模樣,深知內情的陳邦彥不禁在心中暗罵了一句:老狐狸。不過他依舊用那關切的口吻問道:“那裡,那裡。錢大人真是過獎了。爲朝廷效力本就是吾輩的職責。倒是錢大人前幾日抱病在家,不知身體好些了嗎?今日又抱病早起出席內閣會議,您可要小心點兒自己的身子啊。”

“託陳大人的福,老夫的身子已經痊癒了。巴不得現在就將前些日子欠下的公務一股腦兒地都補回來。”錢謙益乾笑一聲迴應道。只見他又下意識地向周圍張望了一番向陳邦彥問道:“囈?陳大人,老夫怎麼沒看見沈大人與湯大人他們的蹤影啊?難道他們已經進去了嗎。”

“咳,錢大人,你有所不知啊。皇上這麼突然一去,朝野上下頓時就亂成了一鍋粥。我等竭盡全力才勉強維持住了現在局勢。可是沈大人和湯大人他們卻病倒了。請了大夫一看據說都是風寒,還是互相傳染的呢。錢大人,你說倒不倒黴。誒,缺了沈大人和湯大人,老夫那裡還真是忙得焦頭爛額了呢。”陳邦彥苦笑着連連搖頭道。

“哦?有這事?啊呀呀,那可真是太不小心了。改日老夫一定要去幾位大人的府上探望探望纔是。”錢謙益回味了一番陳邦彥的話語後,眼珠子一轉連忙扼腕嘆息道。

“那老夫在此先代沈大人他們謝過錢大人了。不過錢大人去幾位大人府上探望時也要小心啊。大人大病初癒,小心再染上風寒哦。”

“這是,這是。多謝陳大人提醒啊。”錢謙益尷尬地敷衍了幾句,當下擡頭一看,發現在不知不覺間兩人已然到了武英殿外。此時只見一隊隊荷槍實彈的大內侍衛,已將武英殿內外團團包圍。一瞬間,錢謙益與陳邦彥兩人均感受到了從武英殿內散發出的異樣氣氛。於是,兩人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面面相窺起來。似乎都在問對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兩人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出的卻都是不明所以的表情。

正當錢謙益與陳邦彥互相質疑、暗自納悶時,負責武英殿守衛的陸昆亨匆匆地趕了過來向兩人行禮道:“陳大人,錢大人,英武殿已經準備就緒請兩位大人入殿主持會議吧。”

“陸侍衛,你這是怎麼回事啊?”緊皺着眉頭的錢謙益指着周圍殺氣騰騰的侍衛,不滿地問道。

而陸昆亨見狀卻只是恭敬地一抱拳道:“回錢大人,孝慈太后娘娘下懿旨要屬下加強英武殿守備。娘娘說今日諸位大人要在英武殿商討關係大明社稷的大事,因此特地囑咐屬下不能有半點差池。”

芝蘭那女人究竟在搞什麼鬼嘛!只不過得了個太后的頭銜還真把自己當後宮之主了。竟搞出這樣的事端來,女人就是麻煩!錢謙益暗自在心中將芝蘭抱怨了夠。但面對一旁一臉狐疑的陳邦彥,錢謙益還是擺出了一副一切盡在掌握的表情點頭道:“恩,陸侍衛長你先下去吧。”

“是,錢大人。”陸昆亨敬了個標準的軍禮,便又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之上。眼看着陸昆亨遠去的背影,錢謙益心中忽然泛起了一股不詳的預感。可眼看着周圍陸陸續續進入英武殿文武官員,他還是禮貌地朝陳邦彥做了個揖道:“陳大人請吧。”

“啊,錢大人請。”陳邦彥也禮貌地回了個禮。其實,此時他的感受並不比錢謙益好多少。但一想到今日會議的重要性,陳邦彥還是暫時放棄了心中的不快,隨着錢謙益一同跨進了英武殿的大門。

此時此刻的英武殿之內早就聚集了不少大臣。肅殺的氣氛甚至都能令人窒息。除了告病在家的沈猶龍以及隨軍前行的孫露和史可法外,陳邦彥、錢謙益、沈廷揚等三名內閣尚書均已到達英武殿。他們連同司法院左督御史張慎言一同坐在首位。而底下的衆臣之中,以黃宗羲爲首的粵黨站在殿堂的左側人數頗爲衆多。而以何騰蛟、夏允彝爲首的四五個大臣則簇擁在一起,蜷縮在大殿右側的角落裡,怒目注視着粵黨。至於以陳子龍、朱舜水爲代表的所謂中間派則零散地站在殿右側,觀望着帝黨與粵黨之間明裡暗裡的較勁。

帝黨的人數雖不多,但在氣勢上卻絲毫不遜於對方。卻見夏允彝率先開口發言道:“先帝有子,皇子繼承皇位天經地義。”

“夏大人,可小皇子現在還未滿週歲。我大明堂堂天朝之國立一個嬰孩爲帝,豈不是讓人笑話。”對面的工部侍郎李啓新毫不示弱地反駁道。

“是啊,皇帝作爲一國之君,必該是由文武雙全,謀略蓋世者承當。擁立一個不滿週歲的孩童爲帝確實不利於我天朝的形象。”兵部侍郎張煌言也跟着附和道。

“兩位大人這話是什麼意思!有皇長子在,又怎能由藩王繼位呢。”何騰蛟緊跟着反駁道。

“但皇長子畢竟是庶出的啊,且年紀又過於幼小,還是該立藩王符合祖制。”

“先帝對我們的恩情比天還高。吾等食君之祿,卻不立先帝的兒子爲帝,如何對得起先帝啊。”

“是啊,如若不利先帝之子爲帝,吾等寧願一死,追隨先帝!”

大殿之上雙方之間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越來越激烈。眼看着氣氛愈發緊張,一旁一直觀望着的陳子龍終於忍不住出來打圓場道:“諸位先冷靜一下,先冷靜一下。先帝屍骨未寒,我等卻要血濺大殿,這成何體統!又如何對得起先帝的在天之靈。”

陳子龍的一席話語頓時就勸阻了在場衆人間的爭論。卻見夏允彝很掃了陳子龍一眼後,語氣稍緩地反問道:“那依陳大人的意思,我等又該奉誰爲帝呢?”

陳子龍眼見提問的是夏允彝,當下便客客氣氣的回答道:“在下不才不敢枉下結論。但在下認爲皇子現在還未懂事成年。不如就從藩王之中選一人選登基稱帝,再立先帝之子爲太子。如此一來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陳子龍的話音剛落在場的幾個大臣就跟着點起頭來。毫無疑問陳子龍的建議是最中庸的辦法。而對於夏允彝來說陳子龍既是自己的好友,又是自己的同鄉,自己本該附和與他纔是。然而在此之前帝黨之間已經達成默契要力挺太子爲帝。於是夏允彝也只好違心的開口反駁道:“陳大人此言差矣。今日立了藩王爲帝,他日又怎會輪得上先帝之子登基。試問在這世上有誰不想讓自己兒子做皇帝的。與其日後爲立嗣之事再起事端,還不如現在就擁立先帝之子登基一絕後患來得乾淨呢!”

“恩,夏大人所言極是。其實皇子年幼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有我等衆臣在一旁輔政,待到皇子長大成人後,再讓其親政也未嘗不可啊。陳尚書,你說呢?”一直沒有發話的張慎言一開口就將包袱丟給了陳邦彥道。

“這個嘛。衆位大人的說法都有道理。老夫覺得此事還是等首相大人他們回來後再做定奪吧。”陳邦彥掃視了衆人一眼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陳大人你這算什麼意思。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首相大人他們如今還遠在北京,這一等還不知要拖多久呢!”刑部侍郎沈宸荃連連搖頭道。

可是他對面的黃宗羲卻毫不示弱地反駁道:“沈大人言重了吧。什麼叫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大明自先帝駕崩至今,龍庭空缺已有半個多月了。如今還不是一切正常。既然如此,諸位大又何必在乎多等幾天呢。退一步來說,首相大人與史尚書乃是內閣重臣,我等今日跳過他二人做出立帝如此大的決定,恐怕也是與禮不合吧。”

“首相大人,首相大人。哼,難道沒了那女人,爾等七尺男兒就沒了方向嗎!”何騰蛟冷哼一聲諷刺道。

但黃宗羲並未介意這些,卻見他依舊神定氣閒的迴應道:“非也,非也。我等奉孫首相令行事,不是因爲孫首相是一介女子。而是因爲孫首相忠義廉潔,乃是大明的棟樑。如今孫首相剛剛消滅滿虜收復故土,其威望更是如日中天。就算咱們不知會首相大人,也該問問那數十萬將士的意見吧。”

面對黃宗羲半威脅似的話語,整個大殿再次沉默了。衆人心中都清楚,無論他們現在怎樣爭論,如果沒有孫露的首肯一切都是徒勞的。畢竟那個女人手中掌握的數十萬虎賁之師纔是粵黨說話的本錢。可就在衆人揣揣不安地禁聲之時,大殿之上突然響起了一個清脆而又沉穩的女聲:“哀家不同意由孫露插手立帝之事。應爲一個弒君的罪人根本沒有資格指染如此重要的國家大事。”

緊跟着那聲音,只見身着一席黑色縞服的芝蘭大搖大擺着出現在了衆人面前。毫無疑問這一變數讓在場的衆臣均大吃了一驚。特別是錢謙益更是氣得暴跳如雷。在心中暗罵芝蘭是個瘋女人。然而他並不能真的將那話當衆罵出口。於是,心中滿是驚訝與不滿的錢謙益只好一臉恭敬的上前勸阻道:“太后殿下,吾等正在商討國家大事。請太后暫且迴避一下。”

可這一次的芝蘭卻再也沒有乖乖聽從錢謙益的擺佈。卻見她傲然的反駁道:“哀家爲何要回避?你們既然肯等孫露那女人回來後再做決定。又爲何不能讓同爲女人的哀家參與呢?”

面對芝蘭的反問,在場的錢謙益等人都不禁楞了一下。可底下的黃宗羲卻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卻見他連忙責問道:“太后殿下,剛纔說誰是弒君的罪人?又有何證據?就算是身爲太后也不能空口誣陷人啊。”

芝蘭聽罷回頭瞥了一眼黃宗羲後又冷笑着開口道:“哀家明人不說暗話。正是孫露那女人暗殺了先帝。而哀家已經在宮中逮捕了她的同謀。”

芝蘭的話再一次震驚了四座。這一次無論是粵黨也好,帝黨也罷均露出了驚愕的表情。而與此同時,宮外的嘈雜聲也跟着大了起來。緊閉的宮門上一個個竄動的人影無疑在向人們傳達着危險的信息。

兵變!這是陳邦彥此刻腦中閃現的唯一一個詞彙。想到剛纔入殿時那詭異的氣氛,想到剛纔陸昆亨異樣的話語,想到現在芝蘭那自信的表情。陳邦彥似乎明白了一切,他連忙回頭一看卻見底下的黃宗羲正想上前繼續與芝蘭理論。於是,說是遲那是快陳邦彥連忙起身一把扯住了黃宗羲,並在他耳邊低聲警告道:“宗羲,小心四周!”

就在陳邦彥阻止黃宗羲不知死活的舉動同時,錢謙益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雖然他不知道芝蘭究竟是用了什麼法子調動起了禁軍。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連同在場數十名大臣的性命此刻均攥在了眼前這女人的手中。於是錢謙益連忙一改先前的傲慢,乾笑一聲獻媚道:“是,是。太后身爲國母理應有權決定新帝的人選。還請太后殿下上座。”

然而這一次的芝蘭卻根本沒有理會錢謙益的這一套。卻見她看也沒看錢謙益一眼,而是自顧自的繼續宣佈道:“現在哀家還懷疑在這英武殿就有孫逆的同黨!錢大人、陳大人,還有在場的諸位大人。在事情沒有查清楚之前誰都不許離開這裡半步!”

正當英武殿發生驟變的同時,在南京城的另一個角落中,沈猶龍與湯來賀正偷偷躲藏在密室之中,密切關注着變化多端的局勢。在聽完探子所帶來的關於英武殿的消息後,沈猶龍原本混濁的眼眸突然閃起了一種異樣的光芒。而一旁的湯來賀則心急如焚地開口道:“這下可怎麼辦啊。陳大人他們竟然真的被困在英武殿了。沈大人,咱們可要快點兒想辦法救他們啊。”

“湯大人,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救陳大人他們的事先放一下。咱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呢。”沈猶龍說罷便果斷地向自己的心腹命令道:“速速傳信給蕭蔘謀長,就說‘螳螂’又復活了。”

【……】@!!

()

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5節 大投資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32節 諜影重重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十節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0節 歐洲之行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37節 揚帆第48節 開封之戰(二)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0節 關中雙雄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五節第13節 盛宴(五)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四十四節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三十四節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十節第19節 國會(三)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四十節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二節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4節 風口浪尖(四)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11節 大同義軍(上)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6節 義塾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14節 同氣聯枝(下)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9節 盛宴(四)第六節第三十七節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7節 盛京之戰(一)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節 帝都風雲(三)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6節 蜀中攻略(三)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七節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
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5節 大投資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32節 諜影重重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十節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0節 歐洲之行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37節 揚帆第48節 開封之戰(二)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0節 關中雙雄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五節第13節 盛宴(五)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四十四節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三十四節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十節第19節 國會(三)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四十節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二節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4節 風口浪尖(四)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11節 大同義軍(上)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6節 義塾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14節 同氣聯枝(下)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9節 盛宴(四)第六節第三十七節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7節 盛京之戰(一)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節 帝都風雲(三)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6節 蜀中攻略(三)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七節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