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受降

在惶惶不安了大半年後,北京城上下的老百姓怎麼都沒想到,北京城最後會在不放一槍一炮的情況下易主。雖然之前北京城內早已風傳起滿清投降的消息。不少居民們知道明軍即將進城,臨大街的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地在大門上貼上寫有“順民”的黃紙。如欲走出大門的,便也用這種黃紙,粘在帽上。但明軍在二月初九入城時依舊引起了很大的騷動。那一日清晨眼,看着荷槍實彈的大隊明軍突然從天而降,整個北京城剎時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眼前的明軍對他們來說也是既熟悉又陌生。特別是那從未見過的軍服和戰旗,都讓他們不敢輕易的將這支奇特的隊伍同以前的明軍掛上鉤。

“天朝的人馬又回來了嗎?”

“韃子皇帝投降了嗎?”

“可這些軍爺怎麼看都不象咱大明的人馬啊。”

人們一邊相互竊竊私語着討論眼前發生的變數,一邊躲在暗處偷偷地觀察着明軍的一舉一動。經歷過太多劫難與變數的北京百姓早已變得脆弱而又敏感了。他們都抱定了決心,在事情弄清楚之前絕不輕易的出頭。而緊接着發生的事徹底打消了他們心中的重重顧慮。當日頭升上三杆之時,長街上聚起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只見那些往日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官韃靼,此刻卻垂頭喪氣的拖家帶口往城外趕。眼看着滿人哭喪着臉的模樣,北京城的百姓們似乎終於明白了些什麼。不知是誰地一個喊出了聲:“天朝大軍回來了!殺狗韃子!”

這話就象是附了魔咒一般,迅速蔓延遍了北京城內所有的大街小巷。數百個,數千個,數萬個嘴巴發出了同樣的叫聲。有的人撿起地上的石頭,有的人抓起了棍棒鋤頭,有的人抄起了家中鞭策牛馬的皮鞭;總之人們拿起了任何他們可以找到的東西當作武器,瘋狂地朝着投降後的清軍襲殺而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本已投降的清軍也只有拼命一搏了。剛纔還秩序井然的長街頓時就亂成了一鍋粥,喊殺聲此起彼伏。清兵雖魁梧善戰,但在人數上終究是處於劣勢的。加之還要顧及家人的安危。因此他們的情況可謂是異常糟糕。他們每擊倒一個漢人百姓,就會又有五六個人涌上來用棍棒毆打、丟擲石塊、把傷眼的砂和土灑到他們臉上。

不想將流血事件擴大的明軍嘗試着想要勸阻人羣。可早已被複仇衝葷了頭的北京百姓哪兒管得着這些。清軍多年來的陰威已經將城中的百姓都變成了瘋狂的復仇者。彷彿只有沉醉在敵人的鮮血中,才能舒解他們多年的怨恨。當明軍試圖加以阻止時,自然同樣也遭到了百姓的怒罵與毆打。眼看着事情正朝着難以收拾的方向發展,明軍終於忍不住鳴槍示警。砰!砰!砰!隨着數聲槍響,剛纔還熱衷於報復的百姓頓時就做了鳥獸散。狼狽不堪的清軍則如臨大赦般地朝着城外瘋狂逃竄。

然而北京城百姓的報復並沒有就此停歇。主要的大路上有明軍維持秩序不容易下手。但在城市深處的衚衕小院中情況就沒那麼妙了。那些還未來得及出城,或是打算就此隱匿的城中不肯出門的滿人,都被漢人百姓一一給楸了出來。每一處衚衕幾乎都可以看見被追,被殺,被毆的滿人。在斷了氣之後仍然飽受痛毆、猛踢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讓我揍一拳!”

“也讓我打一頓。我的兒子和孫子都被這個傢伙給殺了!”

“我要像他們對我父親一樣地挖出他的眼珠!”

“畜牲!可惡的胡狗!”

被百姓追殺的除了有滿人之外,更有不少平日裡對侵略者大加諂媚,時而密告,時有幫着掠奪的漢奸。他們甚至在更悲慘的情況下被同胞殺害。明軍起先對城中百姓的這種隱蔽報復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漢人的憤怒當然是情有可原的,而滿人遭到報復也是罪有應得的。其實,不少明軍戰士也很想加入報復者的行列。但嚴格的軍紀與命令讓他們不得不監守自己的崗位。只要老百姓不上大街影響撤離工作,明軍也就不想去管那些悽慘的流血行動。

但剛開始的報復泄憤行爲,很快就發展變質成了混亂的暴動。北京城裡原有的痞子流氓紛紛打起了報復韃子漢奸的大旗,在城中趁火打劫起來。無論是滿人的宅邸,還是漢人的四合院,都遭到了肆意的洗劫。從復仇的快意中清醒過來的北京百姓,這才發現自己一手造成了另一場災難。

不過,城中的痞子流氓們也沒能得意太久,他們不久就見識到了蕭雲的好手段。在接到報告後,蕭雲立刻帶着大隊人馬在第一時間開入北京城維持起了治安。經過一番雷厲風行的整治後北京城上下的暴動迅速就被壓制了。但蕭雲並沒有就此停下他的整治大計。藉着初九的這次動亂,他順勢開始對盤踞在城中多年的各種不穩定勢力以及滿清餘孽進行了定點清除。事後也有人指責蕭雲鎮壓的手段過於血腥,不該對城中百姓如此兇狠。但蕭雲本人對此卻直言不諱地表示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把毒草連根拔除,怎能還大明一個乾淨的北京城。”

雖然北京城受降工作的開頭並不理想。但二月初九的流血暴動對明軍來說也不是一件完全的壞事。至少在經歷了那血腥的一日後城中的滿人不敢再牴觸這次的撤離行動。相反城中剩餘的滿人就象躲避瘟疫一般爭先恐後地逃了出來。使得撤離行動比原先還提早了一天完成。

清軍雖提早撤出了北京城,但明軍的入城儀式仍舊被安排在了農曆二月十五日。這一天,天公似乎也特地做了美。一往無際的蒼穹上沒有一絲雲彩,難得燦爛的陽光撒遍了整座北京城。掐指一算這已是北京百姓六年來第三次舉行類似的入城儀式了。有了迎接李自成、多爾袞的兩次經驗,這一次的入城儀式北京百姓自然是駕輕就熟。於是數天前剛剛經過暴*和清洗的北京城頓時煥然一新,位於北京城中的市街兩旁處處張燈結綵。而城中百姓也從先前的惶惶不安中緩過了勁。各個臉上都掛上了欣喜的笑容,順從地來到長街兩旁迎接新統治者的到來。人們如此熱衷於此次的入城儀式,除了出於畏懼想討好新統治者的外。更是好奇地想知道南方那個傳說中的女首相究竟長什麼模樣。

轟,轟,轟,隨着一陣莊嚴的禮炮聲響起,明軍的進城儀式終於開始了。卻見身着一身白色戎裝的孫露,腰掛馬刀,腳跨高大雄駿的白龍駒,昂首走在隊伍的最前端,顯得英姿颯爽。在她身後跟着的是以史可法和張家玉爲首的文官武將。明軍自城外緩轡徐行,至洞開的阜成門、西直門,卻並不進城,而是繼續筆直往北走,轉過西北城角向東,至德勝門外。守城門的明軍將士早在大道兩旁列隊迎接。從甕城門外的大街開始,到進城後的沿途大街,也已經由城中軍民們仔細地打掃乾淨。街道的兩旁甚至連香案也擺了出來。

孫露與衆將領在近衛軍的後扈從下,進德勝門後便一直向南走,然後從西單牌樓向東,轉上西長安街。由於孫露的身份是隆武首相,自然就不用象皇帝進城那般沿路“警蹕”。因此所經之處,老百姓無不夾道歡迎,燃放鞭炮,敲鑼打鼓。沿街兩旁,家家在門頭上貼有黃紙或紅紙,上寫“順民”二字。眼看着長街兩旁的如此盛景,孫露此刻的心情同樣是激動而又複雜的。

北京的和平解放爲中原大陸長達數十年的戰亂劃上了一個完滿的休止符號。作爲一個漢人自己爲本民族驅除異族光復故土,孫露覺得無比自豪。可作爲一國的首相,一個銳意的改革者,孫露清楚的知道只是一個開始罷了。長達數十年的災荒、兵亂、瘟疫,已經將這座千年古國掏得一乾二淨。雖說明帝國的東南、華南沿海地區號稱當今世界最富庶的地域,東亞金融的心臟。但這只是帝國廣闊疆域的一隅而已。在華麗的外衣下包裹着的卻是早已千瘡百孔的廣袤的內陸地區。南北貧富差距的嚴峻,周圍邊疆地區的混亂,以及隆武王朝內部本身的明爭暗鬥,都讓孫露和他的追隨者絲毫不敢就此沉浸在國家統一的喜悅中。當孫露以複雜的心態以一個勝利者的身份入駐北京城時,長長的行軍隊伍也不知不覺地行進到了長安右門。按照禮制明朝的文武百官上朝,如果要進承天門,從東邊來的從長安左門進去,從西邊來的從長安右門進去。孫露作爲臣子自然也要守這規矩,老老實實地從偏門進入皇城。

面對着黃瓦紅牆, 金扉朱楹, 白玉雕欄, 宮闕重疊,孫露的心在這一刻亦被深深地震撼了。之前的她雖從電視、電影、圖片中看見過**、故宮等等建築威嚴的模樣。也曾不止一次出入過南京的皇城。但當她真的身處其中時仍不得不折服於這座城市的帝王之氣。那些高聳而又雄偉的城門無不向人詮釋着皇權的威嚴。

對於孫露一臉歎服的表現,史可法倒是並沒在意。事實上,他在第一進京面聖時也曾被皇城的威嚴所深深震懾。而這種感覺直到今天依舊緊緊抓着史可法的心。於是陪在孫露身後的史可法善意的提醒道:“首相大人,咱們到承天門了。”

“啊,到了。”才醒悟過來的孫露,連忙擡頭一看。卻見一棟更爲壯觀的城門就此聳立在了自己面前。這座位於北京城中軸線上的承天門,寓意“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乃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巍爲壯觀。而對於孫露來說這“承天門”還有另一層深刻的意義。原來孫露在接手北京城後,腦中頭一個反應就是要到**上搞大閱兵。卻不想,她問遍了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搖着頭告訴她沒聽說過北京城有**。難道說是時間來得太早,**還沒被造出來?正當孫露納悶時,還是史可法從她那笨拙的形容中判斷**或許就是指承天門。好在承天門本就是大將出徵或是凱旋而歸,祭路、祭旗的地方。在承天門搞受降儀式和閱兵式也算對路。此刻親眼見了承天門後,孫露則更爲肯定的相信承天門就是**。當下她比滿意地下令道:“恩,那就開始儀式吧。”

“遵命首相大人。”史可法恭敬地領命道。卻見他低頭向身後的隨從囑咐了幾句。

於是過了半晌後,隨着三聲靜鞭響起,身着寶藍色旗袍的博爾濟吉特氏,便帶着順治帝在一杆滿臣的陪同下緩緩地走出了皇城。只見她帶着順治帝與年幼的皇后,跪於孫露面前恭敬地獻上了降表與玉璽。然而騎在馬背上的孫露並沒下馬接受,而是依舊保持着勝利者的高昂姿勢。此時一旁站着的文官連忙將降表和玉璽轉遞給了孫露。雙手接過兩樣信物的孫露傲然地一笑後,猛地將玉璽高高舉起向四周的將士展示起來。一瞬間整個承天門響起了震天的歡呼聲。

這恢弘的氣勢不但壓得底下跪着的滿人喘不過氣來,亦讓一旁的史可法聽得心驚肉跳。因爲他分明聽見那些將士們高喊着的是“大明帝國萬歲!孫首相萬歲!”雖說這只是將士們一時羣情激動的表現,但在他聽來卻是那麼的刺耳。就在史可法以忐忑不安的目光觀察着孫露時,孫露卻滿不在乎地翻身下馬了。卻見她徑直地走到博爾濟吉特氏跟前,親自扶了順治母子,欣然開口道:“夫人快快請起。隨本相一同上樓觀摩閱兵式吧。”

“帶罪之身怎敢同首相大人並肩而行。”博爾濟吉特氏垂首連連告罪道。

“夫人深明大義,使京畿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公德無量。如今八旗諸部既然歸順與我大明,夫人就不必太過見外了。”孫露說罷便攙起了博爾濟吉特氏的手。

一瞬間這兩個漢蒙傑出的女性面對面地站着,互相就此注視着對方。孫露好奇地打量着眼前這位留給後人太多謎題的孝莊太后。看看這個滿蒙第一美女是否真象後世描繪的那樣妖嬈。博爾濟吉特氏亦毫不畏懼地仔細觀察着一身戎裝的孫露。想要看看這位隻手遮天,掌握天下生殺大權的女子是否真的象外界傳言的那樣兇悍。在將對方與心中原先的印象做了一番比較後,兩人不約而同地露出了一絲爽朗的笑容。心中頓時泛起了一種悻悻相惜,相見恨晚的感覺。卻見博爾濟吉特氏爽快的答應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

()

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6節 路(一)第21節 山海關第35節 朱仙鎮第37節 洛陽之戰(二)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二十一節第21節 陪審團(上)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4節 第二屆國會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38節 兩京風雲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三十六節第二十七節第6節 路(一)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7節 揚帆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15節 潛在規則第十三節第31節 皇宮深院第41節 洪承躊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8節 盛宴(三)第30節 茶社雜談第13節 盛宴(五)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6節 決戰牧野(二)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21節 范文程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0節 編制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3節 君與臣(上)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28節 影子戰場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0節 關中雙雄第19節 審判夜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5節 帝都風雲(五)楔子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39節 楊府夜談(一)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30節 隆武皇帝(下)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十七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34節 戰敗者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節 魯冀防線第7節 盛宴(二)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13節 同氣聯枝(上)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42節 桑稻之爭(二)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
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6節 路(一)第21節 山海關第35節 朱仙鎮第37節 洛陽之戰(二)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二十一節第21節 陪審團(上)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4節 第二屆國會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38節 兩京風雲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三十六節第二十七節第6節 路(一)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7節 揚帆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15節 潛在規則第十三節第31節 皇宮深院第41節 洪承躊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8節 盛宴(三)第30節 茶社雜談第13節 盛宴(五)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6節 決戰牧野(二)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21節 范文程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0節 編制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3節 君與臣(上)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28節 影子戰場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0節 關中雙雄第19節 審判夜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5節 帝都風雲(五)楔子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39節 楊府夜談(一)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30節 隆武皇帝(下)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十七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34節 戰敗者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節 魯冀防線第7節 盛宴(二)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13節 同氣聯枝(上)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42節 桑稻之爭(二)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