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

就實際的效果來看,卓特巴巴圖爾的一雙靴子遠比商業協會財閥間的利祿陰*、文人政客間的縱橫捭闔更爲有效。五日後當朵甘思總督將準葛爾大汗的這份特殊大禮呈交地方議員過目之時,整個朵甘思宣慰司議政廳都爲之綠色了。是的,這是用不着做任何解釋誰都能明白的意思。卓特巴巴圖爾用一雙漂亮的靴子示意中華朝的總督滾蛋,而朵甘思宣慰司的議員老爺們則將此視做了充滿挑釁開戰帖。無疑“怒氣”在其中充當了一種絕佳的粘合劑,它讓原本立場各異、民族不同的議員達成了共識。一時間猶如雪花一般的請願書、請戰書堆滿了朵甘思總督的几案。而在另一方面這則靴子的故事也迅速在整個西北地區蔓延了開來。出於中原文明的自傲,關內百姓對此事的反映遠比關外要強烈得多。加之相關勢力別有用心的鼓動,西北各省府嚴懲“準葛爾番酋”呼聲很快就隨着那雙漂亮靴子擺到了弘武女皇的面前。

時隔六個月,帝都南京早已告別了火爐一般的盛夏迎來了白雪皚皚的隆冬。臘月的江南溼冷的寒氣直往骨子裡透,但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孫露卻覺得有一股灼熱的焦躁之氣正向自己迎面撲來。事實上,在國會結束之後孫露就一直等待着民間的反應。但她卻未曾想到最先爆發求戰情緒的竟然會是西北地區,而不是她事先預計的沿海諸省。這其中固然有準葛爾人囂張氣焰作祟。但西北縉紳財閥對利益的追求同樣是推動這一切的重要動力。在大航海時代,貿易無疑是受到歡迎的一種活動,因爲它不僅能增長商人的財富,並且能增長國家的力量。而國力的增長又可以作出貢獻,保護並推進貿易的發展,從而創造更多的財富。但貿易同樣是需要刺激的,不管這種刺激是來自由的氛圍,還是武力的掠奪。從此次西北諸省的反映來看,這些規律並不是海洋獨有的,也同樣適用於陸地。如何在兩者之間權衡便成了擺在帝國統治者面前的一大重要課題。

想到這裡,感觸頗深的孫露下意識地掃了一眼底下坐着的一干臣子。他們分別是內閣首相陳邦彥、軍務尚書蕭雲、陸軍尚書張家玉以及海軍尚書李海。從這些帝國重臣的臉上,孫露分明也讀出了難以遮蓋的躍躍欲試。是啊,在面對一場實力懸殊的不對稱戰之時,掌握絕對優勢的一方又怎會不持財傲物呢。可這場戰爭真的能毫無懸念地照着中華帝國的劇本一路演下去嗎?弘武女皇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憂慮。不過她很快就收起了思緒,轉而開口向衆臣說道:“諸位愛卿想必已經知道朕今日宣諸位進宮是所爲何事了。既然如此諸位不如就開誠佈公地向朕說說你們對準葛爾一事的看法吧。”

“回陛下,軍務部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調集部隊出戰西北。”坐在女皇右手邊的蕭雲率先行禮回答道。身爲軍務尚書兼帝國總參謀長的他,在國會結束之後便成了僅次於帝國首相的大忙人。他除了需要同時爲陸海兩軍置備軍需之外,還得與陸軍部、海軍部一起協商統籌兩軍的戰略戰術與人員配置。這其中自然也免不了會出現各類分歧與異議。不過好在軍部三尚書也算是合作多年的老“戰友”,互相都瞭解各自的脾性。因此協商起來也不會有太多的隔閡。而最爲重要的是,久未上戰場的蕭雲再一次發揮了他在軍政方面無與倫比的才華。在經過了將近半年的準備之後,無論陸、海任何一方爆發戰爭,現在的軍務部都能爲其提供所需的軍需補給以及相應的戰略部署。既然此刻西北已成劍拔弩張之勢,蕭雲自然是將事先爲陸軍部設定的部署擺上了首要位置。

“回陛下,陸軍部也已擬定出戰將領名單。只等陛下您一聲令下,便可劍指天山。”陸軍尚書張家玉跟着敬禮道。相比陸海兩手抓的軍務部,陸軍部的目標顯然就要明確得多。陸軍將領們心裡十分清楚,無論情況如何改變,西北都將是陸軍部未來的重點。因此早在國會召開之前陸軍部就已經開始擬訂戰略部署、並着手選拔相應的指揮官了。

“恩,看兩位卿家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想必早就開始爲西北的戰事做佈置了吧。”孫露滿意地微笑道。

“回陛下,軍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確實已擬定出了陸、海兩套作戰方案。而今既然卓特巴巴圖爾對我天朝如此不敬,準葛爾部在塞外更是倒行逆施。這也算是給臣等一個明確的方向,可以有的放矢。”蕭雲沉着回答道。

“那照蕭尚書的說法,軍部是否已經決定將以西北爲主了?”孫**了點頭反問道。

“回陛下,臣等均認爲以我朝目前的狀況,在軍事上專攻一路是最穩妥也是最有效的選擇。”蕭雲如實的坦言道。雖然軍務部之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向來謹慎的他亦不敢就此在女皇面前輕言軍部可以同時支持陸、海兩線作戰。

聽聞蕭雲如此回答,女皇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海軍尚書李海。說起來,今日之事本與海軍部無關。只因事關帝國戰略的總體規劃,他這才被女皇一起招進了宮。此刻見女皇以詢問的目光看着自己,李海當即輕咳了一聲回道:“陛下,臣也以爲軍部因將重點擺放在西北,畢竟那裡的局勢已經逐漸明瞭。至於海軍方面,陛下大可放心。歐洲諸國的海軍這段時期均無特殊異常的舉動。以海軍部的實力維持現在運作並沒有多大的問題。”

李海的最後一句話,倒真是句大實話。相比完全靠軍費維持的帝國陸軍而言,常年巡邏於大洋之上的帝國艦隊的財路明顯就要寬得多。雖然現如今海上與中華帝國相關的船隊越來越多,帝國上層也不似從前那般鼓勵私掠活動。但帝國艦隊偶爾還是會在海上打打“野食”,賺些外快。此外,帝國海軍與商業協會之間的密切關係,也使得海軍部每年總能得到一些額外的贊助。因此,也無怪乎,李海會在軍費問題上表現得如此大方。

眼見李海如此表態,孫露自然也是頗爲滿意。卻見她回頭又向張家玉詢問道:“卿家剛纔說陸軍部已經擬定了指揮官人選。不知軍部這次所選何人來擔此重任?”

“回陛下,陸軍部在與軍務部商議之後,暫時擬訂由李定國中將出任主帥,吳三桂少將出任副帥,另由帝國駐藏大臣張煌言中將出任參謀長。”張煌言抱拳回道。

“李定國,張煌言,吳三桂?”孫露聽罷,在口中將三人的名字輕聲默唸了一遍。顯然這一安排十分值得回味。就出身來說,此三人雖各不相同,但都不是嶺南嫡系將領或是前朝南明一派的將領。就能力而言,此三人在帝國衆將領之中亦是上上之才。沒有明顯的派系背景,卻又擁有着過人的軍事才華,真是既實用又安全。如此精心的盤算,讓人不由地就聯想到了蕭尚書的一慣風格。不過名單中出現吳三桂的名字還孫露多多少少吃了一驚。她原本以爲吳三桂在投降之後已經被人遺忘,卻不想軍部這次竟然會委其以重任。雖說歷史已經在岔道口發生了驟變。但一想到這位“平西王”在清朝時反覆無常的表現,孫露便忍不住略帶擔憂地開口道:“朕看得出軍部在指揮官人選上花了不小的心思。但朕還有一點還是不明白。軍部怎麼會突然想到選吳三桂爲副帥呢?”

似乎早就料到女皇會發出如此疑問。張家玉在與蕭雲對視了一下後,隨即拱手回覆道:“回陛下,臣等也知吳將軍曾經迷足失陷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但他如今已浪子回頭效忠朝廷,還請陛下給他一次機會。”

看着底下的張家玉爲吳三桂進言,孫露的心中不由地泛起了一種怪異的感覺。是啊,歷史真的改變了。於是覺得不該太過拘泥於自己記憶的孫露,跟着便一笑道:“卿家不要誤會,朕並不是懷疑吳將軍對國家的忠誠。朕只是覺得有些意外罷了。”

“回陛下,臣等這次之所以會選擇吳三桂出任副帥,並不是說他的能力有多麼出衆。帝國不缺乏能征善戰的將領,但帝國現在需要的是優秀的騎兵和騎兵將領。正因爲如此臣等經過權衡之後纔會決定選擇吳將軍。”張家玉跟着解釋道。

“是的,陛下。正如張將軍所言,西北一戰騎兵將是戰場上的主力。所以吳將軍是最爲合適的人選。”蕭雲特意加重最後一句的語氣附和道。事實上,當初在提議吳三桂之時,蕭雲也曾考慮過他在甲申之變中的表現。然則中華帝國陸軍的強項是步兵與炮兵,而非騎兵。且帝國騎兵又素以輕騎兵爲主,除了負責偵察騷擾外,在戰場上向來都是協同步兵與炮兵出戰的。而西北地區的獨特地形卻註定了騎兵將是這場戰爭的主力軍。當然以帝國目前的實力來說,並不缺乏善戰的騎兵。姑且不論已然效忠帝國的科爾沁、察哈爾等蒙古諸部。光是投降的滿州八旗的殘部就可以組織出一支強悍的鐵騎。然而在帝**部上層眼裡,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滿人,都是異族。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更何況這次帝國所要對付的準葛爾部也是蒙古人。兩相比較之下,身爲漢人的吳三桂怎麼看都要比韃靼可信得多了。因此蕭雲這才同張家玉在吳三桂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相比在心理上對滿蒙各部依舊心存芥蒂的衆將領,從小接受56個民族是一家薰陶的孫露自然是不會考慮那麼多問題。只是她一開始並沒有想到蕭雲、張家玉等人會如此重視這場實力懸殊的戰爭。但此刻轉念一想,後世美國打個阿富汗都那麼的興師動衆。帝**部這番表現也就不足爲奇了。想到這裡,孫露當即便誇讚道:“看到諸位不驕不躁,沉着應對,朕頗感欣慰。看來用不了多久帝國的將士就能滿足西北百姓們的願望!”

女皇的誇讚讓軍部三尚書都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但一旁久未開口的首相陳邦彥卻在此時突然進言道:“陛下明鑑,臣以爲此刻還未到我朝出兵的時機。”

“哦?陳首相何出此言?”被潑了一盆冷水的孫露黛眉一挑反問道。

“回陛下,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朝廷目前還師出無名。”陳邦彥沉着的說道。

“陳首相說笑了吧。陛下御案上擺放的不正是我朝大軍兵臨天山的絕佳理由嗎?替天行道,爲民除害這還不夠嗎?”李海不解的反問道。在他看來女皇面前的任何一份請願書都可以作爲開戰的理由,更不用說那雙充滿挑釁意味的靴子了。須知在海上,各國列強往往隨便找個岔就可以開戰。管他什麼師出有名,還師出無名。

陳邦彥當然知道李海在海上已經養成了不少“壞”習慣。於是他當下就微笑着糾正道:“李大帥有所不知。這陸上作戰不比海上作戰,海戰往往只發生在局部,而陸戰卻是全面的。帝國一但出兵西北,就必須要考慮當地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否則就算帝國投下百萬雄師,弄不好亦會深陷泥潭不得抽身。陛下桌上此刻擺放的只能算是關內百姓的呼聲,而非天山百姓的意願。更何況天山勢力糾葛向來複雜。我朝若是打着幫助黑山派的旗號討伐準葛爾和白山派,勢必會被當地的白山派百姓視作仇敵。如若再給別有用心者一鼓動,便更難保證天山的民心會向着我天朝了。”

給陳邦彥這麼一說,弘武君臣們紛紛點頭陷入了沉思。正如漢人不相信滿蒙的騎兵一樣,天山的各個遊牧部落對漢人也充滿了提防。如何在最大限度上博取天山各派的信任,或許是比消滅準葛爾部更爲令人頭痛的問題。可就在孫露苦思之際,先前對阿富汗戰爭的聯想,就像靈光一般在她的腦中一閃而過。卻聽她冷不丁地就脫口而出道:“維和!”

“維和?”衆臣一頭霧水的問道。

“是的,維和。朝廷以維護天山和平之名出兵準葛爾。言明既不是來幫黑山派討伐白山派的,更不是來搶奪天山百姓的土地、牛羊的。我中原出兵的目的旨在讓天山各方停止屠殺洗掠的行徑,坐到談判桌前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天山目前的教派爭端。”孫露得意的解釋道。給女皇這麼一解釋,心有靈犀的文武大臣們的眼中頓時就放起異樣的光芒。

【……141議西北軍部擬方案 拉民心女皇提口號 文字更新最快……】@!!

()

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45節 受降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31節 宗族會議第23節 君與臣(上)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十三節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11節 禪智寺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43節 桑稻之爭(三)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9節 促膝談心第22節 陪審團(下)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12節 驚變(三)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十一節第18節 紅月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38節 兩京風雲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二十六節第25節 山西烽火(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14節 同氣聯枝(下)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42節 王神甫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44節 蕙露軒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10節 生死界第7節 銅錢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四十四節第2節 藩王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10節 遼東戰報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24節 東路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21節 范文程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二十六節第32節 除夕笛聲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23節 君與臣(上)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五節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三十二節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12節 首相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28節 影子戰場第4節 燃燒的營口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三十一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4節 東路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11節 石柱義莊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8節 洛陽之戰(三)
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45節 受降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31節 宗族會議第23節 君與臣(上)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十三節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11節 禪智寺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43節 桑稻之爭(三)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9節 促膝談心第22節 陪審團(下)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12節 驚變(三)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十一節第18節 紅月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38節 兩京風雲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二十六節第25節 山西烽火(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14節 同氣聯枝(下)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42節 王神甫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44節 蕙露軒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10節 生死界第7節 銅錢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四十四節第2節 藩王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10節 遼東戰報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24節 東路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21節 范文程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二十六節第32節 除夕笛聲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23節 君與臣(上)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五節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三十二節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12節 首相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28節 影子戰場第4節 燃燒的營口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三十一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4節 東路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11節 石柱義莊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8節 洛陽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