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

夏完淳謙和的態度多少緩和了英武殿上的氣氛。卻聽一旁的軍務尚書甄旭升適時地將話題一轉道:“那依夏將軍在西伯利亞接觸的情況來判斷,朝廷這次需要向西伯利亞增派多少兵力最爲合適呢?”

“回甄將軍,依末將所見朝廷需要向西伯利亞增派的不是精銳的戰鬥部隊,而是既能在當地屯墾又能具有戰鬥力的移民。至於西伯利亞的防務則應以修築堡壘爲重。每處要塞的駐軍兵力並不求多。中等規模的要塞只需一個班的兵力就足夠。但要塞一定要配備足夠的火炮和彈藥,以防禦來自遊牧部族的襲擊,並向周邊移民及探險提供補給及保護。”夏完淳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恩,夏將軍的提議十分中肯。不過移民之事關民生。畢竟西伯利亞的荒涼世人共知啊。”身爲首相的黃宗羲要着頭開口道。他這話一出口立刻就引來了在場衆臣的一致附和。相比中華朝令人咋舌的對外“探索”速度來說,中華朝的移民氣氛卻遠落後於同一時代的歐洲。這也難怪,作爲世界強國的國民又擁有着極其濃重的戀土情節,中華百姓在整體的移民興致本就低於正處於亂世的歐洲人。而千里凍土的西伯利亞又是處於內陸深處,交通不便帶來的是貿易的不興旺。自然是更難吸引人眼球了。

似乎是早料到會面對這樣的問題,夏完淳並沒有顯示出有多麼氣餒,而是十分鎮定地將部隊這些年探聽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衆臣說明道:“首相大人說得沒錯。相比中原來西伯利亞確實荒蕪。但那裡有上好的毛皮和豐富的礦藏。此外西伯利亞平原上有着衆多河流,他們形成了一直伸展到太平洋的一張天然的交通幹線網。我等在西進是就發現只要熟悉當地的水道,用不了做多少搬運工作就能從一條水路轉入另一條水路。而就在末將離開西伯利亞之時,已經有不少中原的商賈沿着這些水道以之字形尾隨而至。”

“哦,已經有中原的商賈前往西伯利亞做生意了嗎?”黃宗羲嘴裡雖在問夏完淳,目光卻不自覺地掃了一下一旁的羅勝。卻見身爲工商尚書的羅勝臉上微微露出了詫異的神色,但轉瞬之間他又恢復了平靜。

“是的,首相大人。據末將所知前往西伯利亞做生意的中原商賈大多來自於晉陝一帶。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早在前朝時就已經開始嘗試前往這些地區做買賣了。只不過由於前朝邊關戰事頻繁,蒙古各部又對中原心存敵意這些商人才沒能繼續深入。”夏完淳如實回答道。

“既然帝國的商人對西伯利亞的市場有需求,朝廷就應該在爲其提供幫助。”這一次發話的是坐在龍椅上的孫露。

“遵命陛下,臣等回去後一定照辦。”羅勝聽罷躬身領命道。工商部雖然掌管着帝國的工商業,但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對外貿易上利潤豐厚的海路貿易總是比陸路更能受到工商部的關照。但此刻女皇既然親自發了話羅勝自然也得表一表態度。

作爲中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孫露只要下達一道聖諭就能把開發西伯理亞定爲中華朝的主要政策。但她卻並沒有這麼做。她十分清楚殖民地的開發並不是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這得由市場的需求來決定。因此直至此刻孫露一直都在作爲一個旁觀者靜靜地傾聽者臣子的辯論。就目前來看夏完淳不卑不亢注重實際的作風令她十分滿意。故爾她才順着夏完淳的話鋒囑咐了羅勝。至於工商部能重視到什麼程度那最終還是得視西伯利亞那邊的回報率來定。想到這裡孫露便將話題引到了沙俄的身上:“夏將軍,爾等在託木斯克曾與俄王使節談判。卿對這個國家有什麼看法?”

“回陛下,臣以爲沙俄是一個野心勃勃,卻又色厲內荏的國家。其一方面想要對外擴張,另一方面卻又礙於軍事實力有限,於是只能饒開南方強國從荒蕪的北方沿北冰洋深入西伯利亞。”夏完淳說到這裡頓了一頓,隨即補充道:“此外,據臣觀察發現沙俄的君主並非大權在握之輩。”

“哦,此話怎講?”孫露饒有興致地問道。其實有關沙俄的內部情況,她早已通過香江商業協會在歐洲的諜報網進行過了一番的調查。自然也清楚年輕的沙皇被架空的現實。不過她還是希望能從夏完淳的口中聽到一些更爲細節化的內容。

“回陛下,我軍與俄軍約莫在交戰一年多以後俄王方面纔派遣使節來與我軍談判。而在此期間周邊的俄國商人乃至俄國貴族都無一例外地來被我軍佔領的託木斯克做生意。甚至還有一些俄國領主公開向我軍兜售糧食。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來自俄國首都莫斯科的商人。此外俄使在來託木斯克談判之時,沿途的也沒有受到什麼象樣的迎接。因此臣等當時就懷疑西伯利亞的一些領主與頭人是否真的聽命於俄王。”夏完淳想了一想後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夏將軍的意思是說割據?”黃宗羲以中國人習慣考慮道。

“是有這種情況。”夏完淳點頭附和道。

但孫露對此卻並不在意。因爲她十分清楚這樣的情況在歐洲算不上什麼新鮮事。特別是像沙俄目前這種若小的情況下,地方處於高度獨立的狀態十分正常。事實上明白這一點的不止是孫露,如果是龔紫軒在場的話同樣也不會覺得有什麼意外的。只不過目前這位帝國的殖民司長並不在南京。這樣一來在朝堂之上孫露也就少了一個精通歐洲事物的大臣來商談。於是孫露打算借用這一次的機會爲自己的臣下拓寬一下思路。卻聽她悠然地向夏完淳反問道:“那這是否可以理解爲朝廷與俄王簽定的和約並不一定能約束到西伯利亞的俄國貴族?”

夏完淳先是楞了一下,隨即似乎明白了什麼似的躬身回答道:“誠如陛下您所言。除了俄國貴族,當地的土人同樣桀驁不遜。”

聽完夏完淳的回答,孫露衝着衆臣無奈地一嘆道:“諸位,看來我們簽定了一份兌現起來並不容易的和約。”

“陛下請放心,蠻夷雖不知教化,然我天朝的大軍會讓其履行和約。”黃宗羲回過頭欠身行禮道。

黃宗羲的回答顯然讓孫露很滿意。於是她微笑着點頭道:“卿等能有這份警惕朕甚感欣慰。”說着孫露又向夏完淳問了一句:“那夏將軍覺得俄國人的戰力如何?”

“回陛下,俄軍的士兵大多是從村莊臨時拉來的農夫,因此戰鬥力極差。其火槍手配備的依舊是簡陋的火繩槍。”夏完淳一提到俄軍的戰鬥力,原本謹慎的臉上立即露出了不屑的神情。不過他緊接着又補充道:“相比俄軍真正值得朝廷注意的應該是當地的哥薩克。這些哥薩克平時爲民擅長耕作漁獵,戰時爲軍弓馬騎射樣樣了得。而且數目不小。但他們的武器十分落後,並且缺少彈藥。”

“恩,看來和約履行起來還不算太困難。”孫露聽罷打趣地說道,引得底下的羣臣一陣鬨笑。不過她跟着又神色一凌向着衆臣宣佈道:“契約說白了其實只是一張紙而已,保證其實施的是賦予這張紙權利的實力。朕希望諸位在任何時候都能將這一點謹記於心。”

聽完女皇的這番總結之後,大殿之上一片肅然,緊接着在場的羣臣便異口同聲地向着孫露躬身道:“陛下聖明。”

話說黃宗羲等人走出英武殿時已經是日落時分了。夕陽下莊嚴的皇城就像是披上了金縷玉衣一般閃閃發光。然而此刻的黃宗羲卻絲毫沒有興致卻欣賞這一人間的盛景。卻見他只是敷衍似地與同僚們打了下招呼,便鐵青着臉低着頭一路自顧自地徑直向宮門走去。見此情景一旁一直在觀察黃宗羲的冒闢疆不由快步上前追上道:“首相大人請慢走。”

“哦,是闢疆啊。有什麼事嗎?”黃宗羲放慢了腳步回頭問道。

“下官剛纔看大人行色匆匆。莫非大人還在想剛纔大殿上的事?”由於將其他官員遠遠地甩在了後頭周圍又是一片空曠,冒闢疆便大着膽子向黃宗羲詢問起來。

“剛纔的事?”黃宗羲先是怔了一下,隨即搖了搖頭道:“西伯利亞的事陛下早有打算。吾等剛纔在殿上也只是附和一下了事。”

“那大人您是?”冒闢疆遲疑地問道。而事實上黃宗羲此刻在想些什麼他卻已然猜到了幾分。

“還不是爲了國會審議‘股案’的事。”黃宗羲沒好氣地說道。

果然是爲了那件事。冒闢疆聽罷在心中暗附道。但他表面上還是擺出一副不以爲意的模樣說道:“大人不必爲此事太過操心。雖說陛下讓國會審議此案,但只要此案一經通過那對咱內閣來說可是樁大好事啊。”

“哦?冒大人認爲此案通過會對內閣有利嗎?”黃宗羲頭都沒擡直接反問道。

“大人,這個議案若是能被通過內閣就能直接管理股市了。這難道不是件好事嗎?”冒闢疆略帶吃驚地問道。他原本以爲黃宗羲擔心的是議案通不過。可此刻探下來的口風卻似乎同他想象中的截然相反。

“好事?”黃宗羲聽下了腳步冷哼一聲道:“當初朝廷特許商業協會以股票兌債券時,他們怎麼不把這種‘好事’讓給內閣呢。現在都快亂成一鍋粥了,卻把這燙手的山芋丟給了內閣。”

給黃宗羲這麼一說冒闢疆更是有些一頭霧水起來。卻見他又試探着向對方問道:“那大人您的意思是?”

黃宗羲又開始邁開了步子,可其語氣在冒闢疆聽來卻越發顯得有些詭異起來:“本座有什麼想法不重要。關鍵是要看陛下怎麼看待這事。陛下心裡對這事又有什麼樣的打算?”

“這……”冒闢疆遲疑了一下道:“陛下既然答應讓國會來審議此案,不表示陛下已經同意此事了嗎?不過說實在的陛下心中所想有時候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還真的很難揣摩清楚啊。”

“若說他人揣摩不到聖意也就算了。冒大人您的夫人可是陛下身邊的紅人啊。”黃宗羲漫不經心地說道。

被黃宗羲這麼一刺,冒闢疆的心頭不由地咯噔了一下。不錯,他的夫人董小宛確實是女皇身邊的近侍。甚至還在背後被人稱爲“內相”。但妾侍有這樣一個身份對冒闢疆來說並不算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至少在外人面前他始終得保持低調以免被人指責爲借內宮之勢狐假虎威。當然冒闢疆也清楚就算自己再怎麼夾尾巴做人,該有的閒言碎語還是會有。不過此刻這種話從黃宗羲的嘴裡說出來意思就大不一樣了。於是他當下繃起了神經正色道:“大人您誤會了吧。下官的夫人雖深得陛下恩寵,卻也是謹遵內宮不幹外政的聖諭。下官亦從未向夫人探聽過宮中情況。”

眼見冒闢疆像個學童一般向自己必恭必敬地做解釋,黃宗羲不由莞爾一笑道:“對不起,剛纔本座的話有些重了。本座當然不是懷疑冒大人的操守。只不過這一次陛下的態度實在是有些令分費解。”

“大人客氣了。”冒闢疆微微低着頭問道:“那麼大人上認爲陛下不希望通過這項法案嗎?”

“本座只知陛下向來不希望內閣直接插手金融界的事。”黃宗羲冷靜地回答道。待見一旁的冒闢疆皺起了眉頭,他又意味深長地補充了一句:“不過那日陛下做決定時王議長等人都在場。或許王議長比我等更瞭解陛下所想呢。冒大人你說呢?”

“大人…您……”冒闢疆擡起了頭想說些什麼。可還未等他說完,黃宗羲便禮貌地朝他拱了拱手道:“冒大人,這麼快就到門口了。這樣吧。今日的事先到這裡。就此別過。”說罷他便轉身徑自走向了自己的馬車。

直到此時冒闢疆才發現兩人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走出了皇宮。而在他的身後其他內閣大臣還在三三兩兩的朝這邊走來。剛纔黃宗羲的話語就像魔咒一般在他的耳邊翻來覆去。卻見冒闢疆在原地又站了一回兒之後,便像是下了什麼決定一般大步走上了自己的馬車。車伕見他有些古怪便越發恭敬地向其詢問道:“老爺,是直接回府嗎?”

誰知冒闢疆卻果斷地回覆道:“不,去王議長府上。”

【……322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十七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九節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35節 朱仙鎮第6節 路(一)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36節 新朝官制第四十一節第25節 山西烽火(一)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40節 楊府夜談(二)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12節 北方使者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5節 帝都風雲(五)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15節 本相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16節 前夜(上)第14節 漢奸第35節 受禪大典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0節 《乙酉憲誥》第四節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4節 公試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24節 登基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16節 八旗眷屬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40節 對馬基地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四十二節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9節 朝貢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6節 兵臨城下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7節 揚帆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四十二節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7節 盛宴(二)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9節 新安財閥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4節 密使第23節 休整第33節 交易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六節第36節 新朝官制第二十一節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36節 洛陽之戰(一)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29節 促膝談心
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十七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九節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35節 朱仙鎮第6節 路(一)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36節 新朝官制第四十一節第25節 山西烽火(一)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40節 楊府夜談(二)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12節 北方使者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5節 帝都風雲(五)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15節 本相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16節 前夜(上)第14節 漢奸第35節 受禪大典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0節 《乙酉憲誥》第四節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4節 公試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24節 登基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16節 八旗眷屬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40節 對馬基地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四十二節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9節 朝貢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6節 兵臨城下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7節 揚帆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四十二節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7節 盛宴(二)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9節 新安財閥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4節 密使第23節 休整第33節 交易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六節第36節 新朝官制第二十一節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36節 洛陽之戰(一)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29節 促膝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