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大同義軍(上)

當孫露忙着在江南建立新制度的同時,華夏大地依然處於戰火的蹂躪之中。在湖廣義勇軍同左夢庚部、李自成部陷入了混戰。在山東人稱“九山王”的王俊率領農民軍轉戰於費縣一帶同清軍周旋。而在千里之外的山西大同隨着在山西大同起義並聯合呂梁山義軍組成反清聯盟。山西百姓的反清鬥爭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農曆三月二十四日反清聯盟向山西各地發出檄文,號召明朝舊官吏、舊軍人,以及農民軍聯合起義共同對付清庭。之後起義軍進軍雁北。在“驅除靼虜,還我河山!”口號下各地百姓紛紛響應。不少已經投降清庭的城池也再次舉起了反清大旗。朔縣守備張英與其子更是倒戈反正,打開城門,迎接起義軍,使這座北方重鎮毫不費力地被起義軍拿下。短短數日內起義軍便連下左雲、右玉、平魯、井坪、朔縣、馬邑、許堡、應縣、山陰、渾源等地。爲了鎮壓起義軍,阿濟格從陽高帶領重兵來到大同城下,開始圍攻大同城。

此刻大同城上隨着一陣整齊的號子大同城上大同守將姜瓖正指揮着百十名士兵和百姓將數支笨重的大鐵桶運上城頭。沉重的鐵桶將繩索繃得緊緊的。由於鐵桶上還帶着一排排整齊的鐵狼牙衆人絲毫不敢大意生怕一個閃失讓這些個大傢伙滾下去傷及無辜。這種鐵桶正是西漢時韓信發明的鐵滑車。別看鐵滑車笨重而又原始卻也是攻山守城的一件利器。鐵滑車本來的重量再加上從高處滾下時的衝擊力對於血肉之軀的人來說無疑是磕着即死,碰着即傷的。當靼子成羣的涌向城池時,放一兩個下去定能碾出一片的血肉模糊。這對缺少火炮的大同城來說無疑是個好寶貝。於是當最後一個鐵滑車裝配完畢後氣喘吁吁的軍民們忍不住發出了一陣歡呼聲。

看着衆人滿頭大汗卻又熱情高漲的樣子姜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次自己利用大同官員出東門外查看糧庫的機會,關閉城門,舉事起義。雖說是成功了但由於事出倉促清軍很快就包圍了大同。所有人都清楚這意味着什麼。但城中的百姓並沒有就此恐慌而是積極的幫助起義軍佈防。看來正如羅先生所說的自己反清是民心所向。不錯,大同百姓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這個曾經做過漢奸的人。想到當初自己投降清軍姜瓖不禁唏噓不已。現在的姜瓖可以大聲的朝天宣佈:是的,我背叛了大明,背叛了李自成。但作爲一個漢人我沒背叛我的族人,我的祖宗!

“稟姜大帥,大家士氣很高哦。”一個灰衣文士在幾個士兵的簇擁下來到了城頭。

“是羅先生啊。城頭都已經準備妥當了就等着阿濟格來攻城了。”姜瓖朗聲笑道。其實他不用回頭都知道說話的人是誰。這個聲音沉穩而又果斷,加上略帶拗口的官話。在大同城決找不出第二個人會有這麼特殊的口音。這個灰袍文士正是人稱“出雲龍”的呂梁山二當家羅同天。現在則是反清同盟的軍師。當然他還有另一個隱蔽的身份——義勇軍西北軍政委。

“是啊,軍師。現在就怕靼子不敢來。來了準叫他們有去無回啊!”一旁寶峰寨的農民軍首領唐虎興奮的嚷嚷道。雖然此刻的大同已經被清軍圍得水泄不通。但連日來南下雁北的義軍捷報頻傳卻使得大同城軍民的士氣異常的高漲。

“恩,不過看阿濟格的這架勢是要將我們困在大同。依我看他並不急於攻城。他是想先佔領雁北各縣,然後孤立大同。”羅同天指着對面清軍大營說道。

“哼,就憑他手中的那點兵我看忙不過來吧。”姜瓖的弟弟姜光不屑的說道。

“是啊,羅軍師不必擔心。我的同僚虞允、白璋、張萬全等人均已答應起兵,到時候他們只要佔領了蒲州。我們反清聯盟的勢力便能發展到晉南了。非但如此我們還能就此直逼太原。”姜瓖自信的說道。短短數月便佔領了小半個山西。義軍的進軍速度大大超過了他的預期。

“姜大帥是不是認爲我們現在已經掌握山西了吧?”羅同天微微一笑反問道。這個曾經策劃過復興黨多次農民運動的“縱火者”不但清楚農民軍首領的心思。更清楚這些朝廷命官的心思。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地盤和城池。以爲接受的對方投降就完事大吉了。可往往就是這種輕易投降的城池最容易反水。

“軍師的意思是?”姜瓖疑問道。

“姜大帥,我們這次以抗清爲旗號,雖然在短時間裡聯合了一大批官吏和軍隊,從而壯大了隊伍,使起義軍迅速發展。其中魚龍混雜,加之又有不少見風使舵之輩。他們的忠誠性不能保證。另外,這次起義雖然遍及全省,但力量分散,缺乏互相配合和支援。這是很危險的。極容被清軍各個擊破。據悉清軍南下的軍隊已經回師了。多爾袞不久便會抽出手來解決我們這裡了。”羅同天分析道。

“軍師這可如何是好啊?難道要讓姜建勳他們回來?”一聽多爾袞會增兵山西姜瓖也不敢再託大了。

“不,姜將軍人馬繼續南下。將晉南搞得越亂越好。最好擺出一副要攻太原的架勢。來分散阿濟格的注意力。而李將軍和方將軍的人馬則趁此機會鞏固整個雁北地區!”說到這兒羅同天的嘴角揚起了一絲微笑。這是一個計劃。一個蓄謀已久的計劃。等的就是這一天。

“跟上!”“不要跑,要沉住氣,邁大步跟上!”隨着一聲聲急促的命令。早露中一支服色各異的部隊正快速的穿越一片羣山峻林。他們中有些人一身農民打扮手裡只拿了把柴刀或叉子,有些人還身着清軍的勇服抗着紅纓槍,有些則身着輕便的皮甲身背弓弩腰跨馬刀。唯一能將這些人聯繫在一起的大概就只有他們脖子上的那快紅色領巾了。大概是快速行軍的原因這些人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和晨露溼透了,脊背上透着一種潮乎乎的陰冷。

山路旁一個年輕人正一臉嚴肅的看着這支雜牌軍快速的從自己身。他騎着一匹棗紅馬和那些弓箭手一樣也穿着輕便的皮甲身背弓弩。雖然長着一張娃娃臉可那雙銳利的眼睛卻透着一股子不容侵犯的威嚴。此刻東方已微微露出曙光,襯着山巒顯出了深藍色的輪廓。年輕人的劍眉不禁微微一皺回頭向一個老漢問道:“老爹,這裡便是張家灣還有多遠?”

“回大王,不遠了。瞧,前面就是了。大王沒走過這條道吧。”老漢恭敬的指着不遠處的山頭回道。

“是啊,雖然我去過張家灣。但還不知道還有這麼一條山路呢。老爹,這次可多虧你帶路了。”年輕人感謝道:“不過,老爹還是叫我小李,虎子算了。可別再叫我大王咯。”

“啊,那怎麼行。您可是呂梁山上的赤虎大寨主。是幫咱窮人打靼子、打土豪的赤虎將軍。我們這些百姓怎麼能亂叫呢。”老漢連忙搖頭道。

“老爹,你就聽李將軍這一回吧。這李將軍你叫他什麼都行。就是討厭人家叫他‘大王’或是‘軍爺’。”一個頭包白色頭巾年輕人也跟着勸道。

“去,混小子瞎說什麼呢。沒大沒小的。不如這樣老漢我也跟着其他人一樣叫您李將軍吧。”老漢想了一下讓步道。

“行,老爹愛叫什麼。就叫什麼吧。”年輕的將領爽快的笑道。

此時一個身跨五花馬身着清軍軍服的虯髯大漢從隊伍前面趕了過來。見衆人正在說笑他卻還是一臉的嚴肅拱手道:“李將軍,先頭部隊已經到達王莊堡了。”

“好,史將軍辛苦了。傳令,全軍加快行軍速度。天亮前務必要趕到張家灣。”年輕的將領聽罷果斷的命令道。不錯,眼前的這個年輕將領正是呂梁山義軍的首領李虎。他的另一個身份則是義勇軍西北軍軍長。想當年李虎和羅同天帶着特別行動隊到山西時不過八百人。如今的西北軍依託呂梁山爲根據地已經發展到了六千多人的規模。按照孫露指示李虎和羅同天帶領部隊轉戰於晉陝地區發動羣衆同清軍開展游擊戰。並多次襲擊清軍補給線牽制清軍的阿濟格部。這次更是趁着義勇軍在兩淮重創清軍的機會鼓動大同總兵姜瓖起義。使得反清的烽火在山西等地愈演愈烈。這些都是按照當初在廣東計劃的那樣發展。也正因爲如此李虎對孫露的崇敬更深了。不愧是孫姐兒啊。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末將領命。”史梓面無表情的令命道。方三看着史梓的樣子不禁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一臉的不屑。史梓裝做沒看見的樣子向李虎問道:“李將軍,你真的認爲高國盛的人馬會從廣靈去增援靈丘?我們擁有鐵炮。完全可以架起鐵炮轟擊靈丘城牆,晝夜攻打城池。打下靈丘後我們依靠鐵炮和靈丘城牆以逸待勞等待高國盛的人馬來靈丘。給其以重創不是更爲妥當嗎?”在史梓看來自己完全不必如此辛苦的趕山路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伏擊清軍。

“方將軍,你認爲呢?”李虎笑了笑並沒有回答史梓而是回頭朝方三問道。

“哎呀,我方三可管不了這些事。只要能打靼子怎麼幹都行啦。再說走都走到王莊堡了。”方三掏了掏耳朵說道。

真是個流寇!史梓在心中不禁抱怨道。姜總兵怎麼會讓自己同這些個流寇合作。他們打仗根本就不懂什麼章法。放棄高大堅固的城牆選擇野外同清軍作戰在史梓看來無疑是個錯誤的選擇。要不是姜總兵在信中告戒自己要配合李將軍作戰。再加上他赤虎響亮的名號。他纔不會同意這麼違背原則的計劃呢。不過就象方三所說的走都走到王莊堡了。總不成現在掉頭回去吧。於是史梓只好抱拳說道:“末將多言了,還請李將軍見諒。”

“不,事出緊急,都怪我先前沒把話說清楚搞得兩位將軍一頭的霧水。”說着李虎下了馬在地上用石子擺出了一個簡易陣勢解釋道:“這裡是廣靈,這裡是丘靈。我們雖然擁有鐵炮但不可否認丘靈城池還是很堅固的。今憑丘靈城外三千義軍想要在短時間內攻下城池幾乎是不可能的。況且丘靈已經向廣靈等地發出了求救信。目前第一個來救援的正是廣靈的高國盛部。而在丘靈和廣靈之間張家灣和邵家莊又是必經之路。正好夾在兩座山之間,形成天然的咽喉要道。所以我們就要在此處給高國盛縫一個大“口袋”,等待他們來鑽。吃掉這股清軍。丘靈的守軍在得知援軍被消滅後其士氣是個重大的打擊。而廣靈也就此空虛。更有利於後續部隊攻城。要知道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攻下丘靈更是要消滅清軍的機動人馬。在消滅敵人的過程中不斷的壯大自己。就要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才行。”

“不錯這兩側山上又雜草叢生確實能藏人。”一旁的老漢聽李虎這麼一說點頭道:“不過,那裡經常有人放羊。要不要讓他們避一避別影響將軍打仗啊。”

“這個,若是沒人放羊反而會引起高國盛懷疑。不過要是讓老鄉繼續留在那裡就怕會傷及無辜啊。”這些年義軍在呂梁山也打過不少伏擊戰了。搞得清軍也變得謹慎起來。往往一有風吹草動他們就會溜走。

“這個李將軍大可放心。既然將軍要咱們留在山坡上放羊。那咱就留下。那些個娃可機靈着呢。保管讓那高國盛看不出破綻來。”老漢拍着胸脯保證道。

“好啊,這樣一來搞不好,咱還能取了廣靈呢!”反應過來的方三一拍大腿道。

“不錯,這便是圍城打援。”史梓點頭道。他也不得不對李虎刮目相看。看來這個“赤虎”果然是名不虛傳。他的人馬能在呂梁山打得阿濟格找不到南北確實有些道道。

看着兩人明白了自己的意圖李虎揮上馬道:“到時候我會帶領三百人馬埋伏在西側山坡和溝下負責主攻。而史將軍你的人馬埋伏在東側山後擔負助攻堵擊向南突圍之敵。方將軍你帶一部分騎兵在史將軍的南側山後待命,戰鬥打響後,躍進至張家灣西北側高地,據險扼守,阻擊向北突圍之敵。這次的伏擊成功與否全靠兩位將軍的緊密配合了。”

史梓和方三早就聽得熱血綠色了。巴不得現在就和高國盛幹一場。好好的教訓一下“辮子軍”。待聽李虎這麼一說想起自己剛纔心中的那些小疙瘩。兩人不禁相視一笑齊聲領命道:“是,末將定讓那些靼子漢奸有去無回!”

【……第十一節 大同義軍(上)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8節 返航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13節 盛宴(五)第二十七節第32節 除夕笛聲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3節 誰是獵物?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節 登陸旅順第四十六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12節 首相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9節 朝貢第15節 暗戰(一)第三十一節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四十二節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3節 求援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7節 盛京之戰(一)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43節 長路漫漫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35節 決戰牧野(一)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1節 私掠艦隊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1節 徐州雪夜(上)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2節 太后的決斷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9節 新安財閥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4節 登基第22節 雙頭鷹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二十七節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6節 新朝官制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10節 《乙酉憲誥》第40節 對馬基地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節 姻親之盟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7節 銅錢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25節 大投資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24節 東路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6節 虎狼之師
第28節 返航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13節 盛宴(五)第二十七節第32節 除夕笛聲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3節 誰是獵物?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節 登陸旅順第四十六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12節 首相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9節 朝貢第15節 暗戰(一)第三十一節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四十二節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3節 求援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7節 盛京之戰(一)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43節 長路漫漫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35節 決戰牧野(一)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1節 私掠艦隊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1節 徐州雪夜(上)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2節 太后的決斷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9節 新安財閥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4節 登基第22節 雙頭鷹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二十七節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6節 新朝官制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10節 《乙酉憲誥》第40節 對馬基地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節 姻親之盟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7節 銅錢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25節 大投資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24節 東路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6節 虎狼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