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

下達完命令,送走了一干臣子,孫露的心情卻並沒有因爲這次會議而得以平復。相反思緒卻因沈廷揚等人的發言而變得更混亂了。一邊是負擔沉重的百姓,一邊是滿腹苦水的內閣。究其本源似乎都與自己當年的政策有關。難道說自己當年設立農村公社、改革稅制、扶植商業協會勢力有哪裡做錯了嗎?孫露不禁在心中如此捫心自問起來。

不,這些都沒有錯。孫露在心中立刻就否定了這個一閃而過的疑問。十數年的經歷讓她不再像從前那樣敢狂妄的認爲自己能像改裝機器那樣,依照自己的意志改造這個國家。而今的孫露已經明白自己所要面對的是一個擁有數千年文明的社會,一個擁有數千萬人口幅員遼闊的國家。事實上,說社會、國家是會思考、會根據周圍環境自行進行變化適應的“活物”一點都不爲過。既是“活物”自然也就不可能像機械那般完全依照人的意志行事。更不會有一勞永逸的制度出現。所以無論是改革也好,**也罷,就算真的將一切推倒變成一張白紙重建,依舊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在面對新制度、新政策所帶來的零零總總的問題之時,孫露堅信這些是新制度在與社會契合時所發生的摩擦以及其本身未完善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當初設定方向上的錯誤。

想到這些孫露反而更堅定了自己的當初所設定的目標。一旁的董小婉見女皇先前還臉色溫怒愁眉不展,轉眼間卻又突然英姿勃發神色自信起來了。感到納悶的她不由試探着向孫露恭敬地問道:“陛下,您沒事吧?”

“啊,沒事,朕沒事。”給董小婉打斷思路的孫露隨口敷衍道。然而她的這番反應在董小婉看來卻是頗爲反常。陛下該不會彆氣糊塗了吧!抱着這樣的想法董小婉忍不住關切地進言道:“陛下息怒。社稷之事雖事關重大,但陛下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莫要氣壞身子呢。”

“董夫人,朕真的沒事。至於氣嘛,剛纔在大殿上也撒完了。想來現在反倒是有股子躍躍欲試的興奮之情呢。”孫露微笑着搖頭道。

興奮之情?這種時候陛下怎麼還會覺得興奮呢。更爲疑惑的董小婉不禁皺了皺黛眉,垂首探問道:“陛下,臣妾愚鈍,不知何事有讓陛下如此興奮呢?”

“當然是剛纔有關公社流弊一事。”孫露說到這兒時恰巧走到御花園的荷花池邊。望着滿目的碧波,她不由停下腳步,深吸了一口仲夏略帶花香的清晰空氣。繼而又滿懷憧憬的開口道:“董夫人,朕已經很久沒有如此激動過了。河南發生的事或許在有些人看來是對朕之前新政的一種否定或是威脅。但朕寧願將此視作是新政的一次機遇,一次挑戰。任何政策一經出臺總是有利有弊的。只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改進才能驅於完善。所以朕很樂意接受這一次的挑戰。”

“陛下如此開明,內閣的諸位大人知道後想必也能安心不少啊。咳,說起來這河南的百姓還真是命苦。又是兵災、又是天災的,攤上這種情況,新政受阻礙也是情有可原啊。”明白孫露意思的董小婉幽幽的嘆息道。

“誰說內閣現在就可以安心了!這次他們若是不能拿出一個可行的整改方案,這事就沒完。”孫露突然提高了嗓門說道:“河南諸府的條件確實不好。但若說兵災,北方諸省哪兒一個不是在被打爛的廢墟上重建的;若說天災,河北前年鬧蝗災、江西去年發水災,若大個國家總會有些天災**的。要是這天下真的太平到沒有半點兒天災**,那還需要什麼新政呢。像黃老那樣無爲而治就行了嘛。正因爲天下間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所以才需要朝廷不斷地調整政策以適應世間的風雲變化。一個不能適應變化的制度沒有存在的理由,一個採用僵化教條的國家到最後亦會被淘汰。這便是興亡交替啊。”

“恩,陛下所言甚是。正如四季交替人的日常起居便要應時而異。”董小婉想了一下,用自己最熟悉的事情比喻出了自己的理解。

“好個日常起居應時而異。董夫人的比喻甚是形象。不錯,管理國家就像日常起居一樣其內容和原則總是固定的幾樣。但卻因內、外部環境的不同在方法上發生着變化。”孫露頷首誇讚道。

“陛下真是過獎了。臣妾哪兒懂得那些治國安邦的大道理呢。只是隨口說了些尋常的家常罷了。不過治國若真的像起居,那是否只要知其規律就能應變了呢?”董小婉羞澀的一笑好奇地問道。

“董夫人謙遜了。有時候越是淺顯的道理越是耐人尋味。可要說掌握其規律那可就難嘍。古今中外有多少能人異士、君王聖賢想要找出其中的規律。又留下了多少典籍供後人參考,可咱們現在還不是要摸着石頭過河嗎。朕不指望自己能找到什麼萬事法則,只希望能在自己即位期間讓國家沿着既定目標穩定運做,並能給後繼者留下一些實質的經驗。”孫露昂起頭略帶孤寂的說道。

“陛下深喑治國之道,實乃萬民之福。”董小婉一臉敬慕的說道。她雖不知女皇口中所指的既定目標究竟是什麼。但她相信在孫露的心目中一定已經爲中華帝國描畫出了一副壯麗的畫卷。朝廷新政便是爲了實現這一目標而展開的。

“說起這些大道理來,內閣的幾位閣老可比朕精通的得多。只不過許多時候他們更喜歡關注朝堂而不是民間。”孫露輕輕搖頭嘆息道。這或許是封建時代士人的通病,無論他們當初在野時是如何關心明間疾苦、對政治上的鬥爭又是如何的嗤之以鼻。可一旦入朝爲官便會不自覺地將視線和精力轉入朝堂之爭。

“其實陛下只要將心中所想明明白白地告訴朝中的羣臣。相信諸位大人在瞭解了陛下的良苦用心之後,一定會齊心協力爲陛下分憂的。”董小婉想了一下提議道。伴隨女皇多年的她對女皇可謂是敬慕有加。但她又隱約覺得女皇心中雖有衆多雄才偉略卻很少同臣子言明。在她看來女皇只要明確的告訴臣子她想要什麼,想建立什麼樣的國家。底下的衆多良相能臣就能依照這個目標謀劃出女皇想要的天下來。總比現在迷迷糊糊地讓臣子自己瞎摸強吧。

面對董小婉善意的提議,孫露只是報以了一個不置可否的微笑。她心中固然有一個壯美的藍圖,但她卻並不想將這副藍圖直白地告訴自己的臣子。她怕一旦臣子將自己視做先知,從而在現實中照葫蘆畫瓢地照搬這藍圖的話,換來的會是難以預計的損失。而在孫露的記憶中這樣的“後車之鑑”就曾給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過慘痛的災難。所以她情願將自己心中的藍圖轉化成一個模糊的概念讓羣臣努力摸索。也不願意將藍圖做爲一個直觀的範本命令臣子們照搬。因爲孫露自附自己不是先知聖賢,而那藍圖也只是藍圖而已。想到這兒,望着還是一臉疑惑的董小婉,孫露努了努嘴欣然側頭道:“在朕看來內閣的諸位大人現在做得已經很不錯了。不過他們若是能多放些精力在摸石頭過河上,少些心思在暗裡使絆上,朕會更高興。雖然要政客做到這點多多少少有點困難。”

正如孫露調侃的那樣,當天夜裡一干臣子便三五成羣地在各自的聚會場所商討起來白天的那場會議來。這其中又以南京庫司坊的石巢園最爲熱鬧。石巢園本是前朝奸佞阮大鋮的宅邸。因石巢園兩邊各有兩條小巷像褲子的兩條褲管左右伸展開,因此民間又俗稱褲子街。從位置上來說石巢園正居褲子的襠部。不過尷尬的方位和之前哪個聲名狼藉的主人,都沒影響到士大夫對石巢園的鐘愛。毫無疑問,就園林來說石巢園是一座精美的藝術品。鬧中取靜,正符合士大夫們大隱於市的境界。因而早在數年前文教尚書朱舜水便買下了這棟宅子。在認真整修一番後成了京師東林黨人經常聚會的場所。

而今日的聚會顯然讓宅子的主人十分興奮。卻見此時的朱舜水正一臉得意的合掌道:“妙!妙!妙!臥子(陳子龍之字)你這一手先斬後奏確實漂亮。一想起今天早上沈猶龍等人聽到那份奏摺時的一臉傻樣。就讓人覺得大快人心。此次司法院在陛下面前這臉可算是丟大了。不,不僅是司法院。瞧瞧陛下今日盛怒的模樣吧。整個復興黨這次都栽大了。”

與朱舜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對面座着的“始作俑者”侯方域。他從聚會開始時就始終沉默寡言,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見此情形正細細品味着美酒的陳子龍,晃了晃杯中的水酒,悠悠地向侯方域問道:“侯大人不舒服嗎?怎麼一直苦着臉呢。面對如此美酒與盛宴真是太糟蹋朱大人的一番心意了。”

“啊,卑職剛纔走了神。還請諸位大人見諒。”侯方域慌忙舉杯喝酒掩飾道。

“侯大人莫不是在想家中嬌妻了吧。”不知是誰冒了一句,立刻就引得在場的衆人鬨笑起來。侯方域曾經是秦淮河有名的風流浪子,後又娶了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若說他在這個時候想老婆也不爲過。

“候大人是還在想白天大殿上的事吧。”陳子龍冷不丁地反問道。

“咳,不瞞諸位大人。卑職確實正爲白天之事苦惱啊。”侯方域嘆了口氣放下酒杯老實的承認道。

“侯大人何出此言?你白天在大殿上一席進言說得有理有據。這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你沒發覺嗎。陛下在聽完你的進言之後,原本緊繃的表情頓時就緩和了不少。侯老弟啊,看來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官運橫通了。”略帶醉意的朱舜水拍着侯方域的肩膀嚷嚷道。

“可是,吾等今日的奏章顯然給內閣的好幾位閣老造成了困惑。像是沈尚書爲此還差點兒被陛下治罪呢。”侯方域不無擔憂的說道。一想起白天大殿上農林尚書沈廷揚冷汗淋漓的模樣,以及上司史可法質疑的眼神,侯方域心中就泛起了陣陣不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性格似乎並不適合幹這種事。

“是啊。沒想到這次的事牽連上了季明兄(沈廷揚的字),真是始了未及啊。”朱舜水也跟着黯然嘆息道。沈廷揚是東林黨中骨幹人物,平日裡爲人慷慨,崇尚俠義。在朝堂內外都擁有良好的口碑。因此他被捲入這次的公社事件,是在場東林黨人覺得唯一遺憾的事情。

“有什麼辦法呢。只要劉富春的事情被捅落出去,農林部遲早是要被陛下責問的。就算沒有劉富春上京師告御狀子。就憑底下人的那些做法,早晚也得出更大事來。不管怎樣,現在陛下還肯靜下心來派咱們去調查。可見這事兒還有挽回餘地。”陳子龍不無嘆息的說道。當初他也曾想過沈廷揚的問題。但在他看來此事與其讓別人捅出去,還不如讓自己人來幹。至少是保住了東林黨的名節。不用像復興黨而今這樣處處被動。

“但願季明兄這次能化險爲夷吧。”朱舜水和其他幾個與會的同僚紛紛點頭附和道。

“可是史大人那邊怎麼辦呢。他今日從大殿出來後就徑直上了馬車,理都沒理我們呢。”侯方域跟着追問道。

“史公向來就是這副樣子的。想來這次的事他大概也會像以前那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等事情過去了他自然不會再責怪侯兄你了。”朱舜水擺了擺手說道。由於此次侯方域爲東林黨爭足了面子,此刻的他儼然成了黨內的大功臣。因此朱舜水不由地也同他稱兄道弟起來。卻聽他說到一半有將話鋒一轉回頭向陳子龍問道:“臥子,若是季明兄這次能化險爲夷。是不是代表復興黨這次也能相安無事?”

“怎麼?你還指望能靠這麼一件事一下扳倒粵黨。不管怎麼說人家都是陛下一手帶出來的。咱們這次能抓住機會在陛下面前好好表現一番就是最大的勝利。”陳子龍語重心長的說道。

“臥子說的是。那咱們現在就來商議一下如何解決目前公社弊端之事吧。”朱舜水欣然點頭後,便躍躍欲試地提議要討論白天朝堂上焦點問題。其實早在侯方域在向女皇進言之時,他的興致就已經被吊起來了。對於公社問題、糧食問題他亦有自己的一席見解。

不過陳子龍卻並沒有立即響應朱舜水的號召。只見他品了口水酒搖頭道:“魯嶼(朱舜水的字)公社之事咱們今日暫且不談。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臥子,是什麼事這麼重要啊?”

щщщ● тTkan● ℃O

“找報社發表社論。”

【……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 石巢園東林議對策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34節 百舸爭流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15節 關中日落第二十八節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十九節第9節 新安財閥第十三節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二十三節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節 登陸旅順第1節 姻親之盟第三十二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十七節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24節 東路第二十一節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45節 火槍與聖水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24節 登基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8節 蜀中攻略(五)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6節 東林鉅子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35節 朱仙鎮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4節 登基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7章 投命狀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11節 驚變(二)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35節 決戰牧野(一)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28節 天下之法第21節 支援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七節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
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34節 百舸爭流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15節 關中日落第二十八節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十九節第9節 新安財閥第十三節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二十三節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節 登陸旅順第1節 姻親之盟第三十二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十七節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24節 東路第二十一節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45節 火槍與聖水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24節 登基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8節 蜀中攻略(五)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6節 東林鉅子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35節 朱仙鎮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4節 登基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7章 投命狀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11節 驚變(二)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35節 決戰牧野(一)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28節 天下之法第21節 支援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七節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