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君與臣(上)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鳳-舞-文-學-網--李虎等人如此大張旗鼓着向世人展示其嚴酷的刑罰。北京生的朝陽門之變自然也就在第一時間越過了黃河穿過了長江傳到了剛剛從政變影中走出來的江南大地上。雖說明朝歷來就是以酷刑聞名於世。但隨着孫露的掌權原先那些花樣百出的酷刑都被一一廢除了。數年沒見過如此酷刑的江南百姓乍一聽聞北京的事還真是大驚小怪了好一陣子。而李虎“剝皮將軍”的名號也隨之在江南各地的大街小巷上流傳開來了。成了市井之徒口中的凶神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婦人恐嚇幼兒用的惡煞。

此事此刻在南京的內閣衙門中孫露一邊翻閱着李虎與羅同天二人聯名上奏的檢討一邊回想着外邊對他二人越傳越神乎的評價不苦笑着搖了搖頭。她當然知道李虎等人這麼做是爲了震懾北方地區爲自己不久後的接受禪讓做鋪墊。但她沒想到早年名不見經傳的虎子竟然會因爲這樣一個事件而名聲大噪。更沒想到百姓們會如此津津樂道於此事。這也難怪中國的統治者歷來講究以酷刑威懾民衆。而中國的老百姓也早就習慣了統治者這種野蠻的處理方式。更何況這次的刑罰是施加在仇人上的。復仇的快感與對酷刑的好奇自然使這件事成了人們口中理想的談資。也由此讓孫露深刻地見識到了明朝百姓對滿州韃子切齒的痛恨。

作爲一個來自不同時空的人孫露18歲以前的經歷和所受的教育都明白地告訴她56個民族56朵花。因此就算是在與滿清作戰數年之後她依舊會在潛意識中將滿人、蒙古人當作自己的同胞看待。能以一顆平等的心對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個民族。她甚至會用自己的權勢來庇護戰敗了的滿人。但在這個時代的明朝無論是漢人還是秦良玉等西南少數民族都將北方的滿州人、蒙古人看作同他們不一樣的韃子。大明百姓的經歷和所受到的教育都很難讓他們把“韃子”當作自己的同胞。孫露或許能用自己手中的權利對滿州人既往不咎。但卻不能改變人們心中的偏見與仇恨。特別是對漢人百姓來說北方遊牧民族數百年來對漢族的入侵早已在他們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這種傷痕就象白晝之月一般刻劃在漢民族的心頭。對此孫露也很是無奈。過分的壓抑或是過分的宣揚似乎都不能解決問題。或許只有時間才能撫平那道傷痕。

“沈尚書求見!”書房外突然響起的通報聲打斷了孫露的思緒。這纔回過神來的她看了看桌子沒有批閱的公文不由無奈地苦笑了一下。繼而孫露又深吸了一口氣重整了一番精神後從容地吩咐道:“恩讓他進來吧。”

隨着孫露的話音落下在外守着的沈猶龍便進門恭敬地行禮道:“屬下見過相大人。”

“沈大人請坐。找我有什麼事嗎?”沒有過多的虛禮孫露只是略微擡了擡頭便果斷的向沈猶龍示意道。

“回相大人。這是登基大典的禮單。請您過目。”沈猶龍說罷便將一份薄薄的冊子雙手奉給了孫露。但他卻並未遵照孫露所言就坐而是依舊垂手謙恭地站在那裡。至於他所奉上的禮單也不是孫露登極用的禮單。而是明棗強王朱鼎(訁冊)三天後登基大典用的禮單。按照陳子壯等人的設想現在的孫露絕不能草率的受禪登極。爲了昭示其授命於天的合法必須一步步地按照禮法進行。禪讓所需要經歷的過場一個都不能拉下。因此先得從朱明皇室中再挑選一個過場皇帝才行。然而朱明皇室的正牌藩王們大多“殉難”於庚寅事變了。這皇帝的人選便只能從皇室的旁支中挑選了。在一番快的篩選後棗強王朱鼎(訁冊)很快就映入了人們的眼簾。這個朱鼎(訁冊)乃是棗強王朱鼐鋽的子侄一輩。就皇室血統來看可謂是異常的疏遠。但就是這疏遠的關係才讓這位棗強王躲過了一劫。如今又被衆臣挑上“幸運”地成爲了朱明皇室的末代皇帝。

由於只是走個過場這登基儀式自然是要求簡練而又快捷。因此孫露只是粗略地掃了一眼摺子後便蓋上了大印。當她將摺子遞換給沈猶龍時卻現沈猶龍依舊還站在自己的明前。於是孫露開口勸說道:“沈大人我這裡的規矩你應該知道。你還是坐下說話吧。”

“是的相大人但那是以前。現在您的份已經截然不同了。我等覲見大人不行跪拜之禮按理說已經是大不敬了。又怎敢與您平起平坐呢。”沈猶龍說到這兒又朝孫露深深地做了個揖進言道:“大人皇家有皇家的規矩。大人暫時雖未登極禮數之事亦不可草率啊。”

“禮數是人定的並不是從古至今就有的。歷朝歷代都有各自的禮數。既然要開啓新朝自然就得另定新禮。沈大人放心此事本相自會有分寸的。”孫露點了點頭正色道。

“相大人聖明。”沈猶龍再次恭敬地朝孫露做了個揖卻依舊不肯坐下。

對此孫露也只能一笑了之不再強求沈猶龍。這段時間的孫露可謂是切地感受了一把做準皇帝的滋味。雖說之前的她位居高位隻手遮天也算是個影子皇帝了。阿諛奉承之言更是聽得快起老繭了。但現在不同絕對不同。雖說還是同樣的那幾句話可聽上去的味道卻是大相徑庭。孫露現如今每個人同她說話都帶着種敬畏的語氣。幾乎沒有一個人再敢直視她的雙眼。彷彿他們不是在同一個凡人說話。對於這種被“神”化的感覺孫露即覺得無奈又感到孤寂。不由地想起了前些子與陳邦彥等人的一段對話。

那孫露在陳邦彥等人商討政務時依然習慣的自稱“我”。在一旁的陳邦彥聽罷即刻便向她進柬說應改口爲“孤”以正視聽。但她並沒有接受衆人的進柬而是答應在正式登極後再行改口。這倒不是孫露想謙讓什麼。而是她知道自己能自稱“我”的子已經不多了。想到這兒孫露的嘴角泛起了一抹苦笑。不過她很快便收攏起了思緒輕咳了一聲繼續詢問道:“那棗強王現在的緒怎樣?他畢竟也算是個皇帝爾等切不可怠慢啊。”

眼見孫露回過了神站了許久的沈猶龍連忙湊上前回答道:“回相大人棗強王現如今被安置在大內體健碩緒穩定。大人放心他知道自己是來幹什麼的。”

“恩那新的年號定了嗎?”孫露滿意的點了點頭。

“回相大人經禮部商議初步建議定爲‘顯德’。還請大人定奪。”

“顯德?”孫露略微提高了嗓門回味了一番這兩個字。是要彰顯仁德嗎?在心中自嘲了一番的她敷衍地嘟囔了一句:“那好吧。就照你們說的去辦。”

“是相大人。”沈猶龍謙恭地做了個揖卻一眼掃上了放在桌子上的檢討書。於是他又試探着向孫露問道:“大人這該不會是李將軍他們送來的檢討吧。”

“這次李虎等人可是把燕京諸府搞得雞犬不寧了啊。”孫露揉了揉太陽長嘆了一聲道。

“相大人屬下倒是認爲李將軍他們是將燕京諸府好好整肅了一番。所謂亂世用重典。韃子對於大人您的仁慈不但不感恩戴德還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來。足見其刁悍與不遜。李將軍正是在用野蠻來馴服野蠻啊。”

“沈大人你說的我都明白。說起來從建州反叛至今也有數十年了。這數十年來滿漢之間的結怨可謂是冰凍三尺。而這次我軍在收降滿州各部後只是草草地做了些簡單安排便急匆匆地南歸。結果終究還是出事了。咳都怪本相忽略了北方諸省的矛盾。對滿漢之爭的問題認識得也不夠深刻啊。”孫露黯然的說道。

“相大人您也不用太過自責了。說實話北方百姓所遭受的苦難是我等南方人士難以想象的。”頗有感觸的沈猶龍坦言道:“滿州人自崇禎朝以來便不斷地越過長城入侵晉、冀、魯各府縣。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這期間被糟蹋的漢人女子不計其數更有數以萬計的無辜良民被滿人擄去爲奴爲婢。相大人您從社稷出寬恕滿人希望北方各族能同歸大明旗下和平共處這本無可厚非。但對北方的普通百姓來說要他們一笑抿恩仇又談何容易。而滿人爲惡多年如今戰敗失勢自然也會怕人報復。因此纔會上演這次的燕京之亂啊。”

“咳難道真的要這麼一直冤冤相報下去嗎?”孫露皺着眉頭捫心自問道。

聽孫露這麼一嘆息沈猶龍反倒是悠然地笑了笑道:“相大人不必如此擔憂。其實這事真要解決起來也不麻煩。您先前在北京時也不是宣佈了嘛。要滿州各部留在關內務農。既然都這麼決定了那就做得更乾脆些。直接將滿州各部遷去湖廣、四川等地吧。那裡的百姓與滿人並無什麼深仇大恨。再說湖廣、四川等地現在也正需要大量的壯丁前去開墾。”

“恩不錯。這幾我也在考慮這事。除了要將滿人向南遷移外更要將原八旗各部的旗主、牛錄同旗下百姓徹底拆分開來。經過這次的事李虎他們已經處死了不少滿州的親王、旗主。至於剩下的那些滿州遺貴繼續留在北京也不是個辦法。要徹底斷了他們回關外的心更要徹底斬斷關外餘孽同他們聯繫的機會。所以還是得將博爾濟吉特氏和福臨以及其他滿州貴族一同遷來南京才行。”孫露順着沈猶龍的思路自顧自地說出了心中的新計劃。

“相大人英明。如此既能彰顯朝廷的仁德大度又能徹底斷了滿人回遼東的心思。”沈猶龍連忙附和起來。說到這兒卻見他又狡詰的一笑補充道:“待到大人登極之後大可賜予新覺羅氏與朱氏爵位。並讓他們在南京郊外毗鄰而居。如此一來傳到後世也是一段佳話啊。”

一想到這兩個爭鬥了百十餘年的家族毗鄰而居的景孫露這下也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忍不住在心中暗罵起沈猶龍“刁鑽”來。不過沈猶龍的提議倒也確實切實可行。隨着自己的即位登極對於朱明宗室的處理便自然成了善後工作中的一個重點。雖說歷史上篡位的人不計其數。但不是每一個開國皇帝都會誅殺前朝遺族的。更多況下是將其視爲貴族而倍加照顧。因爲給予先朝遺族寬厚的待遇不但可以攏獲人心。而且就權利體制而言處於衰弱狀態下的舊王朝宗室和舊臣也將因受到貴族般的禮遇從而減輕對新王朝敵視的心理最後終會消聲匿跡。因此在這種狀態下舊王朝又將新王朝壓制下來而復興的例子從古至今均未曾出現過。

至於有些皇帝事後反悔繼而謀殺前朝皇帝的事。往往是由於這些篡位者本實力就不夠而前朝皇帝依舊有號召力造成的。對於自實力這一點孫露自負自己絕不輸於任何一個開國皇帝。而朱明皇室的直系在經過了庚寅事變後也死得差不多了。剩餘的宗室無論是在血統上還是在實力上均不可能對孫露造成威脅。於是在盤算了一番別墅羣的造價後孫露大方地接口道:“好主意。我看玄武湖那裡不錯。依山傍水風景也秀麗。恩就這麼辦吧。這事你先去同陳大人他們商量一下。就說這錢由我本人出不必動用朝廷的資金。”

“是相大人。您的仁慈與慷慨一定會讓天下百姓感動不已的。”沈猶龍趕忙奉承道。對於孫露如此慷慨大方的決定沈猶龍倒並未顯得有多吃驚。他知道站在他面前的這個女人無疑是史上最富有的開國皇帝。一個真正的商賈皇帝。她不僅開創了一個朝代更是建立了一個覆蓋面更爲廣闊的商業帝國。能投入如此傳奇的一個君主麾下沈猶龍心中自然是榮幸萬分。但他也知道這個剛滿3o歲的君主還很年輕。就一個君主來說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許多東西要學習。輔佐一個有潛力又尚未完全成熟的帝王無疑是任何一個士大夫夢寐以求的事。一想到這兒躊躇滿志的沈猶龍忍不住自居爲良臣了。卻見他將話鋒一轉向孫露進柬道:“大人慷慨與仁慈雖是一個帝王美德的表現。但氾濫的慷慨與仁慈對一個帝王來說卻是要不得的。”

--鳳舞文學網----

鳳舞文學網爲衆多讀者免費提供各類小說,作品涵蓋了玄幻小說、武俠小說、科幻小說、軍事小說、恐怖小說、言等,並提供可電腦和手機閱讀的TXT、CHM、UMD、JAR格式的電子書下載。

http://www.fengwu.net?...??

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8節 盛京之戰(二)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22節 燕京騷亂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8節 盛宴(三)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22節 燕京騷亂第6節 五月內閣第38節 兩京風雲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二十五節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四十一節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7節 盛宴(二)第19節 再戰松山(下)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6節 密談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16節 分歧第14節 農村公社第三十九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十節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22節 陪審團(下)第30節 隆武皇帝(下)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2節 雙頭鷹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16節 分歧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20節 尾聲第9節 盛宴(四)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四十六節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25節 大投資第4節 公試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30節 歐洲之行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十二節第18節 紅月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10節 遼東戰報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34節 密使第十八節第5節 科舉第16節 八旗眷屬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3節 民惟邦本第19節 再戰松山(下)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4節 蜀中攻略(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3節 君與臣(上)第34節 密使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三節第44節 蕙露軒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
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8節 盛京之戰(二)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22節 燕京騷亂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8節 盛宴(三)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22節 燕京騷亂第6節 五月內閣第38節 兩京風雲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二十五節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四十一節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7節 盛宴(二)第19節 再戰松山(下)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6節 密談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16節 分歧第14節 農村公社第三十九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十節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22節 陪審團(下)第30節 隆武皇帝(下)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2節 雙頭鷹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16節 分歧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20節 尾聲第9節 盛宴(四)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四十六節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25節 大投資第4節 公試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30節 歐洲之行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十二節第18節 紅月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10節 遼東戰報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34節 密使第十八節第5節 科舉第16節 八旗眷屬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3節 民惟邦本第19節 再戰松山(下)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4節 蜀中攻略(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3節 君與臣(上)第34節 密使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三節第44節 蕙露軒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