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

整件事情說起來也十分簡單。由於中國的奢侈品幾乎佔據了法國的上流社會。特別是瓷器與絲綢簡直就像是個無底洞一般將歐洲人從美洲搜刮得來的那點兒真金白銀吞噬了個乾淨。爲此歐洲人也曾考慮過從中國人那裡學習燒製瓷器。可怎奈歐洲人雖會製作玻璃器皿和陶器,卻總也不能像中國人那樣燒製出雪白錚亮、敲起來叮噹作響的半透明瓷器。於多數人都將問題歸咎在了歐洲工匠的技藝上。爲此科爾貝爾特意着人不遠千里地從東方重金聘請來了幾個東方技師,卻不想這番舉動倒是給他帶來了一個頗爲意外的收穫。

“這麼說這個瓷瓶是那些東方技師燒製的?”路易十四聽罷回頭問道。

“是的,陛下。中國人稱這些矮個子的東方人爲倭人,而他們自稱爲日本人。同中國人一樣他們也會燒製瓷器。”科爾貝爾說到這裡頓了一頓道:“正如當年威尼斯人千方百計保密玻璃的配方一樣。中國人對瓷器的燒製技術看管得也十分嚴密。不過這些日本人就不同了。據說他們的國家已經被中華帝國侵略並殖民,當地大量的瓷器作坊也早已被中國人擠垮。這些失業的技師因戰爭而流離失所,所以他們爲能來歐洲謀生而感到榮幸。”

“原來如此。”路易十四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隨即又像是想起了什麼似地回頭問道:“如果我們能請到日本技師,是否代表其他歐洲國家也能仿製出瓷器?”

“陛下,這當然可能。不過擁有技師並不代表就一定能燒製出好的瓷器。歐洲之前一直沒能燒製出瓷器與所選的粘土有着很大的關聯。事實上那些日本技師剛到法國時也沒能燒製出合格的產品。直到他們在利摩日的聖伊利埃發現高嶺土之後情況才得以改觀。”科爾貝爾如實報告道。

“高嶺土?這對燒製瓷器很重要嗎?”路易十四好奇地問道。

“是的陛下。聖伊利埃的粘土質純色白,那些日本技師說這是燒製瓷器的絕佳原材料。”科爾貝爾興奮地說道:“所以陛下請您放心用不了多久法國的瓷器就會出現在一些王公貴族的餐桌上了。”

“恩,到時候別忘了給朕也燒一套餐具啊。”路易十四將瓷瓶放下打趣地說道。

“願爲陛下您效勞。”科爾貝爾恭敬地彎腰道。眼見國王此刻心情大好,科爾貝爾跟着又進一步進言道:“陛下,瓷器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日後還要開發更多的替代品來與中國貨競爭。雖然我們的貨品在做工上或許比不上中國貨。但我們有價格上的優勢。所以國家應該大力扶植和發展本國的手工業。通過政府給工場主發放貸款、封賜特權、頒發補助金等獎勵措施,建立了大規模的‘王家’工場。並廣泛召納國外的能工巧匠,給企業主以專利和各種補助,以提高國內技術,發展手工業生產。更爲重要的是陛下您應該帶頭鼓勵法國民衆使用國貨。這樣一來就算日後中華帝國對我們施壓要求我們開放市場,他們也難以強迫法國人民買他們的東西。從而有效地限制金銀等貴重物資外流。此外,臣還以爲陛下應該取消目前遍佈法國各個省份的關卡,建立關稅同盟,並主動降低稅率,用以促進商品在國內市場的自由流通。”

一方面通過限制貴重物品的出口,防止國家財富流失;另一方面則大力發展國內的流通事業,儘可能地做到物盡其用,爲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這是再經典不過的“重商主義”政策了。如果此刻大陸另一端的中華女皇能聽到科爾貝爾的這番言論的話,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將其視爲知己。其實科爾貝爾的重商主義政策,在孫露來的那個時代還有一個更爲貼切的叫法——“經濟愛國主義”。就這一點來說孫露與科爾貝爾無疑是這個時代的先行者,他們都已經看出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稍有不同的是,孫露是用她那三百年後的知識利用“經濟全球化”給其他國家設下陷阱;而科爾貝爾則是用他那敏銳的洞察力與智慧來阻止法國落入“經濟全球化”的圈套。

不過此刻傾聽科爾貝爾論述的並不是中華女皇孫露,而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事實上對於科爾貝爾剛纔的那一番話路易十四早就聽得一個頭兩個大了。這位年輕的法國國王雖然在藝術方面極有天賦,但在數學、邏輯等方面就差強人意了許多。據說其年少時只要一上數學、政治、經濟之類的科目就會條件反射似地鬧頭痛。不過好在路易十四爲人頗有自知之明,對於自己的不擅長的事物他總是樂得交給手下的專家處理。於是就像往常一樣路易十四面帶微笑着點頭道:“那好,這一切就交由閣下全權處理吧。朕相信閣下的能力。”

眼見國王允了自己的請求科爾貝爾的心中一陣感動,恨不得立刻就爲國王鞠躬盡瘁。然而他卻並不知曉,國王對他的允諾,其實與國王對御廚今天準備什麼菜式的允諾並沒有多大的差別。路易十四並不懂什麼是經濟全球化,也搞不清楚什麼是通貨膨脹,甚至連法國的關稅爲幾何都不清楚。國王要的是一個能爲他改善財政狀況,讓國庫充裕起來的能臣。而科爾貝爾恰恰在這個時候給了他富國強兵的希望罷了。

信任這東西有時很牢固,有時又很脆弱。科爾貝爾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只有實際的功績才能繼續保持路易十四對他的信任。想到這裡科爾貝爾立即就停止了對自己經濟策略的推銷,轉而將話題移到了國王關心的英國問題上。卻見他自信地向國王保證道:“臣定當不負陛下的重託。不過經濟上的措施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眼下當務之急還是得先處理英國的問題。”

“怎麼?你還想打英國的主意?”路易十四驚訝地擡頭問道。

“陛下,法國之前已經在英國身上花了不少精力了。就算現在中國人現在插手,我們也不應該完全放棄。更何況只要處理得當法國也並非一無所獲。”科爾貝爾挺胸保證道。

“說說你的想法。”路易十四點頭正色道。

“陛下,要想處理好英國問題首先要理清楚當事各方的意圖。斯圖亞特的王室的意圖當然是最明顯的,他們欠了法國很多人情,欠了中華帝國許多錢,就算回到英國復辟日子也一定不好過。所英國國王才需要去找一個強大的靠山。這樣一來人情、錢、權利的問題都解決了。”科爾貝爾如實分析道。

“這幫英國騙子!”路易十四氣得牙癢癢道:“那中國人呢?約克公爵憑什麼來讓中國人來相信他。英國人又有什麼資格來讓中華朝幫助他們。”

“憑中國人對歐洲的野心。”科爾貝爾一語道破道:“雖然地理上的距離讓中國人難以對歐洲發起軍事上的侵略。但中國人從未放棄過對歐洲經濟的侵蝕。對於中華帝國來說一個分裂的歐洲原比一個統一的歐洲更能讓他們爲所欲爲。這一點恰恰與英國一直奉行的孤立主義不謀而合。所以中國人極有可能會利用英國來制橫歐洲大陸。更準確點來說是法國與哈布斯家族。”

“法國?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向中華帝國表現過惡意啊。”路易十四驚愕地搖頭道。須知在歐洲法國是對中華帝國最爲友善的國家。科爾貝爾的話顯然讓他難以接受。

“陛下,無論我們是否對中華帝國態度友善,都不能改變法國是歐洲大陸強國的事實。正如我們羨慕中華帝國的富庶,卻從心底裡對那些東方人心存戒備一樣。”科爾貝爾說到這裡露出了生意人一般的微笑:“國與國之間永遠只有利益。”

“那我們又該怎麼辦呢?”年輕的法國國王爲難地問道。

“陛下不必憂心。中國人的計劃看似周密,但他們沒考慮到英國與荷蘭的關係。這兩個國家早晚會爲了海上的生意再次大動干戈。而那個時候也就是法國的機會了。”科爾貝爾寬聲安慰道:“所以陛下,我們現在應該把注意力從大西洋轉到地中海與印度洋上。放棄對英國在歐洲大陸領土的所求,轉而專攻英國在北非與地中海的殖民地。反正英王在復辟之後也不會再有實力控制那些地區。”

“可是那些地區多半都與奧斯曼帝國有關聯啊。法國若是插手那些地區會不會有麻煩呢?”路易十四皺着眉頭問道。

“陛下,正是因爲那些地區與奧斯曼的勢力接壤,法國纔有機會介入。這次在印度洋上的戰爭無論結果如何,英國都會失去海外衆多殖民地。而中華帝國也不可能對奧斯曼人造成領土上的威脅。這種時候英國在北非與地中海的殖民地就會陷入權利真空狀態。然而無論是奧斯曼人、中國人還是威尼斯人接手這些地區都會使戰爭升級。因此惟有由第三方接管這些地區才能穩定整個局勢。而法國就是最佳的第三方人選。”科爾貝爾自信地分析道。

“科爾貝爾,你怎麼能肯定中國人不會對奧斯曼人的領土造成威脅。要知道中華帝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他們的火槍兵比歐洲各國加起來的還要多。中華女皇完全可以在佔據海上優勢之後對奧斯曼人發起遠征。”路易十四兩眼放光地說道。顯然如果他是中華帝國的君主的話就一定會按這個劇本去演出。

然而科爾貝爾卻不已爲意地說道:“陛下,如果中華帝國真的與奧斯曼帝國大動干戈的話,那便是上帝給歐洲的最大福音。他們打得時間越長,打的程度越激烈,對我們來說就越有利。最好這兩個東方強國打得兩敗俱傷。只可惜以中華女皇的脾氣應該不會這麼做。因爲若她是那種爲追求個人武勳的發動遠征的君主,就不會去花精力扶植英倫三島來制橫歐洲大陸了。所以中華女皇很可能在博取印度洋的優勢之後,點到爲止地將奧斯曼人逼到談判桌上。”

“那麼說來你是認爲中國人一定能贏得印度洋之戰咯?”路易十四反問道。

“陛下,戰爭是貿易的另一種形式。只要中華帝國能達成貿易上的目的,那他們就是勝利者。”科爾貝爾回答道:“所以我們得站在勝利者的一邊,這樣才能謀取最大的利益。”

“你是說向奧斯曼帝國宣戰?”路易十四眉毛一挑道。

“陛下,準確地說是向英國叛逆宣戰。”科爾貝爾富有深意地糾正道:“畢竟我們日後還要爲歐洲、中華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之間做中間人。”

“這怎麼說?”聽得有些糊塗的路易十四詢問道。

“陛下,奧斯曼帝國不僅在印度洋上與中國人作戰,還在歐洲與哈布斯家族對峙。一但印度洋上的戰事吃緊,奧斯曼多半會選擇從歐洲撤兵。這樣一來在奧斯曼與哈布斯家族之間少不了會有一場談判。法國作爲置身事外者在這個時候充當調解人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這中間也少不了會得到一筆數目可觀的‘調解費’。再加上英國戰敗後的賠償。我的陛下看來用不了多久宮廷的虧空就能填補上了。”科爾貝爾狡詰地笑道。

“哦,我的科爾貝爾你可真是朕的福星。”路易十四努了努嘴道。

“爲陛下您分憂,是臣的本分。”科爾貝爾謙遜地回禮道。

“不管怎樣,奧斯曼人這次是有麻煩了。我們一定要藉着這次的機會好好將那些個異教徒削弱一番!”路易十四摩拳擦掌地說道。

“陛下,我們不能那麼做。相反法國還應該儘量使用外交手腕來使奧斯曼不要遭受太大的損失。”科爾貝爾搖頭否定道。

“爲什麼!”路易十四驚愕的叫嚷道。

“陛下,您認爲奧斯曼帝國垮臺後誰會成爲僅次與中華帝國的勢力?”科爾貝爾並不理會國王質疑的目光,而是表情平靜地反問道。

“這個嘛。莫臥爾帝國?不,不,不,莫臥爾帝國雖然很大,但他們的軍隊卻裝備粗劣,根本不能與歐洲的軍隊相比。波斯帝國?也不行,波斯的蘇丹都是些腦袋進水的白癡,他們除了躺在女人肚皮上消耗生命外什麼都不懂。”路易十四想了半天后終於作答道:“是歐洲吧。因爲只有歐洲才擁有像中華帝國那樣的活力。”

“陛下,您說對了,確實是歐洲。所以我們絕對不能讓奧斯曼帝國垮掉,因爲歐洲需要發展的時間,法國需要發展的空間。而這一切都需要奧斯曼帝國來吸引中華帝國的注意力。”科爾貝爾握緊着拳頭說道。

【……305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四十節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4節 登基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14節 盛宴(六)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12節 首相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34節 百舸爭流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8節 盛宴(三)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二十九節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1節 支援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16節 分歧第7節 路(二)第27節 山東鏖戰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5節 痢疾!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四十節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9節 新安財閥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六節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15節 潛在規則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三十七節第19節 審判夜第46節 忠烈廟
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四十節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4節 登基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14節 盛宴(六)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12節 首相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34節 百舸爭流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8節 盛宴(三)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二十九節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1節 支援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16節 分歧第7節 路(二)第27節 山東鏖戰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5節 痢疾!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四十節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9節 新安財閥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六節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15節 潛在規則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三十七節第19節 審判夜第46節 忠烈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