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

“哦?這麼說英國的約克公爵去了中國?”華麗的盧浮宮內法王路易十四用白皙的手指將擋在額前的碎髮輕輕撥起道。陽光的斜斜地撒在這位王的身上將他那張俊美的臉龐映襯得猶如一尊雕刻精美的大理石雕像。

“是的,陛下。有充足的證據表明約克公爵去了中國的首都南京,並在那裡面見了中華女皇。”回答國王提問的是一個年約四十的灰髮男子。精幹的臉上沒有巴黎貴族一慣的傲慢,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嚴謹的務實感。此人正是剛剛被路易十四任命爲財務總監兼王室國務秘書的科爾貝爾。在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財務總監無疑是最富實權的位置。一直以來這個職位都是由首相兼任的。因此科爾貝爾此刻雖還未正式拜相,但在他人眼中卻早已與首相無異了。

一個42歲的首相、一個令人羨慕的政治幸運兒,一個告密者。這便是外界對科爾貝爾的普遍評價。總的來說這三個評價並不算過分。科爾貝爾的這次升遷確實與“揭發信”有着密切的聯繫。科爾貝爾的前任名叫尼古拉斯※#8226;富凱。此人在上任之後非但沒能解決法國政府的鉅額債務和空虛的國庫,相反卻變本加厲地利用手中職權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富凱貪贓枉法、揮金如土的做法很快就引起了他人的不滿。各種針對這爲財政總監的密報和指控也猶如雪片一般堆滿了路易十四的辦公桌。而這其中又以科爾貝爾的彈劾最爲嚴厲。他在報告中明確指出富凱在任職後,爲自己購買了多處富庶的領地,甚至在一個島嶼上修建有軍事防護工程。更爲致命的是,科爾貝爾在對自己上司的指控中赫然還列着“謀反”的字樣。

機緣湊巧的是就在科爾貝爾將“揭發信”呈交國王后不久,富凱就在自己的宅邸舉辦了一次號稱法國曆史上最豪華的宴會。當晚富凱邀請了包括國王、王太后、親王、侯爵等宮廷中所有的重要人士在內的6000名賓客。併爲每一名賓客配上了成套的金銀餐具。一次酒宴總共花費了12萬里弗爾之巨。不僅如此富凱的府邸也豪華得讓人嘖嘖稱奇。在他出任財務總監的8年期間,他將自己的府邸擴建成了全法國乃至全歐洲最富麗堂皇的宮殿。此外他還在爲自己的“宮殿”置辦了大量名貴字畫、古董等藝術珍品,自封爲“沃勒維孔特宮”。晚宴上得意忘形的富凱絲毫沒有意識到,國王居住的未經翻修的盧浮宮在他的沃宮跟前是何等的寒酸。

而路易十四本就是一個喜好奢侈的國王,自從那日參加了晚宴之後,嫉妒得差點連自己的盧浮宮都不想住。再聯繫上之前科爾貝爾等人的上書。於是在一個月後,路易十四一道聖旨下令逮捕富凱,並查抄了沃宮的所有設計圖紙、文件及大批珍貴物品。而科爾貝爾則被國王任命爲了新一任的財務總監。

鑑於這樣一個變故,科爾貝爾的火速升遷在許多人眼裡都是“揭發信”作用。但作爲當事人的路易十四心裡卻十分清楚自己新任命的財務總監無論是在才能上,還是在德行上都是無可挑剔的最佳人選。至於讓科爾貝爾平步青雲的也並不是他的那封“揭發信”。而是他的另一篇有關改善法國財政狀況的報告。因此就算富凱沒有做那些愚蠢的舉動,路易十四也會找個機會“請”那老傢伙給新人讓位置。年輕氣盛的他迫切地希望能儘快建立起自己的王權和威信,並擁有一羣真正忠於自己的臣子。科爾貝爾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此刻面對科爾貝爾言簡意賅的回答,路易十四兩根手指輕輕敲着椅子把手琢磨道:“科爾貝爾,你說約克公爵這次去中國真的只是爲了那筆債務嗎?”

“陛下,顯而易見,東方的中華女皇根本不會去親自過問那麼一點兒債務。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英國人已經同中華帝國達成了某種協議。”科爾貝爾直言不諱地說道。當初正是科爾貝爾的這一洗練的行事風格讓他在官僚氣息濃郁的宮廷之中脫穎而出,使年輕的法王聞之眼前一亮。路易十四本人雖喜好享受,但他卻十分清楚什麼人是陪他享樂的,什麼人是替他辦差的。

“恩,這麼說來中華帝國是打算介入英國的事務了?”路易十四皺着眉頭反問道。對於斯圖亞特王室法國這些年可沒少下本錢。眼看着英國的局勢正逐步靠向王室,自己的投資也將得到回報,卻在這檔口上插進來這麼一個不速之客分享果實,路易十四心情多少有點鬱悶。

“陛下,恕臣直言,中國人不是‘打算’,而是早已介入了英國的事務。其實不僅是英國,中國龍的觸角現在已經伸入了歐洲的每一個角落。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法國。”科爾貝爾躬身回答道。

不同於這個時代大多數迷戀中國的法國貴族,科爾貝爾一直以來都對中華朝都心存警戒。這一點在他給法王的那份財政報告中就已經直白無誤地表現出來了。因此此刻他的這番並沒有讓路易十四覺得有什麼驚訝。相反路易十四卻同科爾貝爾一樣露出了難得一見的苦笑道:“誰叫朕和諸位大人都管不住自己的錢包呢。咳,似乎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在中國人的口袋裡。那些東方異教徒可真是上帝的寵兒啊。”

上帝的寵兒,這是許多歐洲貴族私下裡給中華帝國的評價。也是任何人都難以否認的事實。在許多人眼裡中華帝國擁有世界上最爲遼闊的疆域、最爲豐厚的物產以及最爲穩定的政局。這一切都是這個時代的歐洲人渴望而不可及的。在如此認識之下歐洲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一種“中華不可戰勝”的觀點。就連頗有進取心的路易十四亦在下意識裡深受這種觀點的影響。以至於一聽中華帝國插手英國事務,他就立即在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然而科爾貝爾卻偏偏不信這個邪,只見他揚起頭以堅毅的目光注視着面前年輕的君王說道:“陛下,中國人固然強大。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要做他們的提線木偶。”

“你的意思是要對抗中華帝國嗎?”路易十四饒有興致地反問道。在宮廷之中敢說這樣的話的恐怕也只有他的這爲財務總監了。

“陛下,以歐洲目前的狀況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對抗中華帝國。”科爾貝爾搖着頭否定道。雖然對於中華帝國在歐洲的所作所爲心存憂慮,但科爾貝爾並不是一個鹵莽的人。他不會愚蠢到認爲法國可以對抗那個強大的東方帝國。不過鑑於路易十四的脾氣,科爾貝爾不動聲色地用了“歐洲”一詞,而沒有直接說“法國”。

果然路易十四的臉上露出了釋然的表情。是啊,如果整個歐洲都無法抗拒中華帝國的滲透,那法國又能怎麼辦呢。想到這裡他不由接口問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又如何才能不做中國人的提線木偶呢?”

聽路易十四這麼一問,科爾貝爾當下打起了精神認真回答道:“陛下,以我們目前的情況雖還不能與中華帝國抗衡。但卻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減小法國對中華帝國的依賴。只要法國能保持經濟上的自主,那樣就不用再做中國人手中的木偶了。”

“哦?是什麼辦法?”路易十四兩眼發光地追問道。

“回陛下,臣認爲法國當務之急應該先做兩點。一是限制金銀貨幣外流。二是重振海軍。”科爾貝爾鄭重地建議道。

“限制金銀貨幣外流?”路易十四聽罷立刻就面露難色了。對他來說重振海軍正是他心中所想。雖然在他即位的這幾年法國海軍的情況有了逐步改善。但在英國、荷蘭以及瑞典等海上強國面前還是差了一大截。更不用說是東方的海上霸主中華帝國了。可一說到限制金銀貨幣外流,路易十四可就犯難了。很明顯科爾貝爾是在勸他減少奢侈品的進口。事實上法國作爲歐洲的農業大國,若非上流社會對東方的奢侈品趨之若騖也不會造成目前如此懸殊的貿易逆差。可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別說是那些個貴族了,就算是路易十四本人一想到沒有那些東方奢侈品也是渾身上下都不舒服。

眼見國王猶豫着默不作聲,科爾貝爾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進一步直言道:“陛下,金銀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態,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爲了獲取金銀。除了開採金銀礦以外,對外貿易是貨幣財富的真正的來源。據臣所知中華帝國本身不是產金產銀的大國,她的財富絕大部分都是通過貿易積累邇來的。所以陛下想要充實國庫就必須擴大輸出,減少輸入,以爭取貿易順差,使貴金屬流入法國。否則就算國家抽再重的稅也只在給中國人服務而已。當然以法國的情況目前還不可能與中華帝國爭奪歐洲市場。畢竟我們沒有絲綢、沒有瓷器、也沒有茶葉和香料。法國的船隻也遠沒有中華帝國與她的歐洲盟友來得多。但我們可以先從自身做起,減少奢侈品的購入、對外國商品進口課以重稅,從而降低金銀貨幣的流出,縮短貿易逆差。”

“你的意思朕明白。”路易十四插着手指無奈地說道:“可是正如你先前所言我們沒有絲綢瓷器也沒有茶葉香料。法國的港口停滿了荷蘭、威尼斯的商船。我們靠什麼來阻止金銀大量外流?更何況我們如果對進口商品抽重稅,中國人也不會坐視不理的。想想英國目前的情況吧。你認爲英國的《航海法案》還能堅持多久?”

“陛下,數個世紀前歐洲人曾經以爲瓷器是用貝殼粉燒製的,絲綢是長在樹上的。而現在世人都已經知曉瓷器也不過是用陶土燒製的,絲綢則是通過一種叫‘蠶’的蟲子吐出的絲織成的。”科爾貝爾說到這裡突然轉了話鋒反問道:“陛下您認爲我們法國的工匠能同中華帝國的工匠比擬嗎?”

“這個…”路易十四雖然是個不服輸的人,但此刻的他不得不老實地承認道:“上帝給了中國人一雙世界上最靈巧的手。”

聽聞路易十四如此回答,科爾貝爾神秘地一笑道:“陛下,請允許臣爲您呈上一件東西。”在得到國王的許可之後,他恭身退出了書房。不一會兒科爾貝爾便手捧着一個蓋着紅布的托盤再次回到了國王面前。

“科爾貝爾,這是什麼?”路易十四好奇地指着托盤問道。

“回陛下,這是件有趣的小玩意兒。”科爾貝爾說着自信地揭開了托盤上的紅布。只見上面赫然擺着一隻通體雪白繪有紅梅的瓷瓶。路易十四甚至不用伸手去摸也能覺察出它很薄很薄。薄得從玻璃窗射入的陽光都彷彿能穿透瓶身一般。

“科爾貝爾,你從哪兒弄來的這個中國瓷瓶?一定花了不少錢吧。”路易十四小心翼翼地拿起了瓷瓶把玩道。要知道中國的瓷器在這個時代的歐洲幾乎能與黃金等價。英國人甚至還不無挖苦地說一隻貓在瓷器上抓一道劃痕比幾畝地受了災還要糟糕。

“回陛下,是從利摩日。”科爾貝爾恭敬地回答道。

“利摩日?恩~~沒想到那種小地方也會有人收集這樣精美的藝術品。”路易十四微微點頭道。此刻他的目光都已經集中到了那個瓷瓶身上,絲毫沒有注意到科爾貝爾嘴角露出了不經意的微笑。

“陛下,臣要糾正一下。這個瓷瓶是利摩日生產的。所以它是法國貨。”科爾貝爾的話音雖不響,但在路易十四卻似一陣驚雷。好在他雖是驚訝倒也沒忘了自己手裡拿的是個驚貴貨。只見他瞪着琥珀色的眼睛瞅了科爾貝爾半晌後,便轉身從書架上拿來了另一隻他收藏的中國瓷瓶。兩相對比之下優劣也就立刻分明瞭。科爾貝爾帶來的這個瓷瓶無論是在質地上,還是在做工上都不能與路易十四收藏的中國瓷瓶相比擬。就連上面繪製的梅花也顯得粗笨了許多。看到這裡路易十四略帶失落地說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啊。”

然而一旁的科爾貝爾則意味深長地接口道:“陛下您認爲歐洲有多少人用得起中國官窯的瓷器?”

給科爾貝爾這麼一提醒,路易十四不由眼前一亮,回頭追問道:“我的科爾貝爾,說說你是怎麼變出這個戲法來的?”

【……304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四十三節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6節 盛宴(一)第3節 誰是獵物?第四十二節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5節 溼牛皮第12節 北方使者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14節 盛宴(六)第十八節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5節 孟津渡口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9節 促膝談心第8節 路(三)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45節 火槍與聖水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3節 賜名第16節 前夜(上)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13節 盛宴(五)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3節 君與臣(上)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19節 國會(三)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6節 盛宴(一)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21節 支援第8節 銀圓第33節 交易第12節 首相第32節 朝鮮使節第7節 茶與茶杯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15節 結社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5節 結社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15節 潛在規則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二十四節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45節 受降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5節 奇貨可居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4節 東路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三十一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
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四十三節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6節 盛宴(一)第3節 誰是獵物?第四十二節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5節 溼牛皮第12節 北方使者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14節 盛宴(六)第十八節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5節 孟津渡口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9節 促膝談心第8節 路(三)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45節 火槍與聖水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3節 賜名第16節 前夜(上)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13節 盛宴(五)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3節 君與臣(上)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19節 國會(三)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6節 盛宴(一)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21節 支援第8節 銀圓第33節 交易第12節 首相第32節 朝鮮使節第7節 茶與茶杯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15節 結社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5節 結社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15節 潛在規則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二十四節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45節 受降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5節 奇貨可居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4節 東路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三十一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