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

應廷吉的一番話說得四平八穩,乍一聽似乎兩邊都不得罪。然而對於朱大倌人來說,他的計劃已然泡湯。因爲他家的那塊地正處在漕鹽弄的中間地段。若沒官府的配合,就算他能收回土地另作它用,也不見得會有太大的價值。不過應廷吉可不管誰得利,誰吃虧。此時的他正想着如何儘快結束這場月會。既然兩邊他都得罪不起,但總躲得起吧。卻見知縣大老爺緊接着便向身旁的縣議會議長低聲客氣道:“我說潘議長,這事就這麼辦吧。合同之類的糾葛本就不是咱們管轄的範圍。”

“應知縣所言甚是。不是說要依法辦事嗎。這種事還是交由司法院依稟辦是最爲妥當的。”潘議長拱手迴應道。說實話,他剛纔也被杜可明他們的舉動給下了一跳了。若是真的鬧得三個議員在議政堂大大出手,傳出去對誰都不好。況且連縣太爺都忙不迭地撇清干係了。那自己還不趕緊把這燙手的山芋丟給司法院去。很快就在心裡頭理清頭緒的潘議長,立刻便冷靜了下來,向着其他議員詢問道:“那諸位還有別的議案嗎?”

“既然應知縣說了公道話。那漕行與朱議員之間的私事就不勞煩在座諸位議員勞心了。”杜可明朝着應廷吉一個抱拳道。而一旁似乎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朱大倌人也只好暫時忍下這口氣,冷冷地哼了一聲,算是接受了這樣的結果。

眼見一場針尖對麥芒的爭論,纔剛開了一個頭,便被知縣大老爺的幾句話消彌得無影無蹤。察言觀色着的其他議員見狀,在竊竊私語了一番後,便紛紛表示自己沒有提案。見衆人都沒了意義,潘議長在心中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後,便微笑着宣佈道:“既然如此,那今天的月會就到此結束吧。應知縣公務也很繁忙啊。咱們就不要再多打攪大人了。”

“那裡,能來此傾聽百姓的心聲,也是吾等公僕的職責。”應廷吉謙遜的迴應道。於是整場月會也就在知縣與議長兩人互相的恭維聲中平靜的結束了。這樣的結尾,對於來此旁聽的百姓來說似乎太倉促了一些。但對前來找素材的記者們來說,卻是收穫頗豐。三大議員的針鋒相對,知縣老爺的講話,面子與民生的爭論等等之類。任何一條素材都夠那些記者們寫上數章長篇大論了。如若還能挖掘一些內幕之類的猛料,更能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

當然,此刻打道回府的應廷吉,可沒心思理會那些個記者將如何報道今日的月會。剛纔月會上的那段插曲已經讓他的胃一陣陣的猛抽了。遙想早些年,縣太爺可都是在自個衙門裡升堂辦事的。那些個平頭百姓見到自己,無論貧富都得老老實實地跪在堂下。只要自己在堂上猛一敲驚木堂下的衆人還不一個個乖得像綿羊似的。可現在世道變了,自己這個縣太爺不但要每月來縣議會聽取議員們的意見。那些議員還可以動不動,就像剛纔那樣在自己的面前甩起臉來。最要命的是,那些個議員不是“強龍”,就是“地頭蛇”,似乎每一個都不是能輕易得罪的主。這可苦了像自己這般,由朝廷派往地方的“流官”,每每都要小心應付本地各方勢力間的矛盾。一個處理不當,非但可能官威受損,搞不好還會因此丟了烏紗。

一想到這些,應廷吉覺得自己頭上的那頂烏紗儼然又重了許多。可正當他的官轎抵達府邸時,卻見府裡的管家匆匆地迎了上來,將一份巴掌大小的拜帖呈了上來道:“老爺,剛纔孫大人的家丁送來了這份帖子,想請老爺初十那天一同郊遊去。”

“郊遊?”應廷吉滿腹疑惑的接過了拜帖,上下一掃後,會心笑道:“看來克鹹兄他們倒是閒得緊啊。也罷,該是散散心的時候了。”

於是在接到拜帖的兩天後,一身便裝的應廷吉依照着拜帖上所指的地點欣然赴約了。與普通人想像中的不同,這些個青天大老爺們的聚會場所即不是風花雪月的畫舫,也不是富麗堂皇的酒家,而是一家坐落在青山腳下的不起眼的小涼亭。既然地段不起眼,自然往來的遊客就也甚是稀少。應廷吉打老遠就能望見在涼亭裡聚會的友人們,同他一樣,這些人也清一色身着便裝儒服。覺得心頭一熱的他將紙扇一合,便上前招呼道:“小弟來晚了,讓各位仁兄久等了。”

“那裡,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賢奎兄剛剛烹了香茶。坐下來嚐嚐吧。”爲首的嘉定知府孫克鹹熱情的招呼道。

“克鹹兄你可真會選地方。此地山明水秀,頗有山野情趣啊。”應廷吉一邊打量着周圍的景色,一邊隨便找了位置盤膝就坐。眼見面前的原木小桌上只擺放了五碟乾淨的小菜,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卻顯得極爲應境。

“這地方可是賢奎兄找到的,我也是第一次來啊。真沒想到商賈雲集的松江府境內竟還有如此清靜之地。”孫克鹹點頭附和着。

“雲間之地不比揚州繁華,不及蘇杭風雅,有的只是山澗野趣。昔日陶公採菊東籬下,今日吾等烹茶野道邊,也算是忙裡偷閒哩。”身爲松江文教局佐治的李賢奎邊說邊將茶水遞給了自己的僚友。

“好個忙裡偷閒。賢奎兄,這茶莫不是今年新採摘的雨前龍井吧。”應廷吉輕輕嗅了嗅茶香驚歎道。

“廷吉兄好品味。這確實是在下老家稍來的雨前龍井。廷吉和夢龍兄都是品茶的行家,小弟不拿出壓箱寶底怎麼行。”李賢奎豎起大拇指道。

“哎?夢龍今天也來嗎?怎麼沒見他人影呢?”應廷吉左顧右盼着詢問道。

“廷吉兄,你先別急。夢龍兄現在可是今非昔比了。堂堂的監察使大人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空的哦。”李賢奎擺了擺手道。

“賢奎兄,在別人身後說壞話可不是一個好習慣啊。”此時從草棚外傳來了一個沉穩而又熟悉的聲音道。

“喲,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呢。”李賢奎回頭一望,立刻就露出燦爛的笑容道。

“剛纔是誰說堂堂的監察使大人沒空的。我馮夢龍是忘記朋友的人嗎。”目前官居蘇州監察使的馮夢龍大大咧咧地就找了個位置坐下了。

“是,是,是。小弟錯怪夢龍兄了。來咱們就以茶代酒給夢龍賠罪了。”李賢奎端起茶杯深深地朝馮夢龍作了個揖道。

“好了,看在這茶的份上,就不跟你計較了。”馮夢龍接過香茶,同樣先嗅了嗅茶香,打趣道。

“不過,司法院前些日子剛向天下文武百官頒佈了《廉政令》。夢龍兄官居監察使這些日子應該很忙纔是吧。”應廷吉試探着問道。原來就在廉政司建立兩個月後,最高司法院便頒佈了《廉政令》。該訓令不但對各級官員的職責和日常生活做了嚴格的規定。更要現職的國家官員必須將自己的家產一一列出明細遞交朝廷。在場的幾人都是朝廷命官,也早已接到了最高司法院下發的《廉政令》。面對如此重大的舉動,衆人自然是不可能無動於衷的。

果然給應廷吉這麼一問,剛要品茶的馮夢龍不由放下了杯子,神色凝重的開口道:“諸位仁兄想必也都收到《廉政令》了吧。朝廷此舉只是想讓諸位對各自目前的財務情況有個詳細的交待。”

“其實朝廷讓各級官吏自報家財無可厚非。清者自清,我等向來爲官坦蕩,就算把家中的鍋碗瓢盆一一奏報,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倒是那些個自命清廉又家財萬貫的清流要頭痛了咯。”李賢奎滿不在乎的說道。他本就出身貧寒,家中除了老母、妻子、一雙兒女外,僅有兩個看家下人。他的一家一當估計用兩張紙就能列個清清楚楚。至於那些家境富裕的官吏那就難說了。

“賢奎兄誤會了。朝廷這次的意思並不是想追究誰廉潔,或是誰貪污。至於各官員上報的家產,朝廷也不會再追究其來源。不過,僅此一次,下不爲例。有了這次上報的存根,日後朝廷便可以此爲依據進行徹查。”馮夢龍說到這兒又語重心長的說道:“所以,爲兄在這兒可得先提醒各位幾句。這次一定要如實的向上頭稟報自己的家產,千萬別有什麼隱瞞。更不要爲了討好上頭,或是標榜自己廉潔,故意穿破衣、吃糠菜來裝窮。如今可不是講面子,做戲的時候。若是日後被朝廷查出諸位的財產與自己申報的內容不符,又說不清財產的來源,那可是要以貪污論處的。到那時候,可莫怪法不容情了。”

耳聽得馮夢龍最後那句“法不容情”,饒是李賢奎等這般心底坦蕩的官員,也不由覺得自己肩膀上的壓力重了幾分。而應廷吉更是打消了故意瞞報的念頭。應廷吉想要瞞報家產可不是因爲他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正如馮夢龍所言,只是想上頭表白一下自己生活簡樸罷了。畢竟他祖上本就是個大戶,留了不少家產給他。畢竟,一個剛剛就任兩年的知府家裡有一萬多銀圓,傳出去實在太難聽了。可依照馮夢龍說法,似乎朝廷以後還是要複查的。當然全部複查是不可能的。但抽查的可能性應該不小。如果不幸正好抽中自己,自己到時候又解釋不了家裡財產,那不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嘛。

正當應廷吉左思右想之際,偏偏李賢奎不識趣的向他問道:“廷吉兄,我和克鹹兄都已經上報了自己的家產。你上報了嗎?”

“啊,這個啊。在下這些日子公務忙了些。沒時間清點自家的財產。再說各位仁兄也知道,在下家底頗厚,這一時半回兒也不可能列得出清單啊。”應廷吉支支吾吾的說道。

“這還不簡單。廷吉兄你可以向廉政司申請,讓他們來幫你清查家產。”馮夢龍連忙建議道。

“讓廉政司的人來查?”應廷吉覺得自己的胃又開始痛了。這廉政司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天下百官的惡夢啊。自己見了躲還來不及呢。馮夢龍竟然要他湊上去請那幫酷吏來調查,不是找死嗎。

“是啊,這《廉政令》上也註明了,官員可申請由廉政司幫助清查。若是日後查出當日上報的財產有缺失的話,也就由廉政司承擔責任。廷吉兄你家產頗豐,讓廉政司來幫助清查是再穩妥不過的了。這一來是方便,二來也能避嫌啊。”馮夢龍誠懇的說道。

“嗯,我也認爲以廷吉兄的情況,還是讓廉政司出面清查比較妥當。廷吉兄不必多慮,廉政司的官員都是嚴正之輩,不會做出偏頗之舉的。”孫克鹹跟着附和道。由於他的兩位好友符曉勤和周子衡雙雙被選入廉政司。因而孫克鹹對廉政司的認識顯然比普通官員客觀了不少。至少他不會將廉政專員想做錦衣衛。

“這,還是讓在下再想想吧。反正離截至的期限還有些時日。”應廷吉低聲迴應道。

眼見應廷吉頗爲尷尬的模樣,李賢奎不由出面解圍道:“夢龍兄,說了半天咱們幾個。那你呢?你這監察使大人的家產報了沒有?”

“這還用問。當然是已經如實上報了。”馮夢龍一臉正色的回答道。不過他轉而又笑了笑,如實的補充道:“其實是女皇陛下下了聖旨,規定府級以上的司法長官和行政長官,必須由廉政司清查家產。怎麼?你們松江府還每輪到嗎?”

“怪不得呢!我想你小子怎麼突然就這麼老實起來了。原來是被人家強行清查了家產啊。老實說你剛纔唆使廷吉兄卻廉政司申請清查,是不是另有所圖啊?”李賢奎把臉一唬故意問道。

“哎,哎,你可別亂說啊。我這可都是爲了廷吉兄好。再說廷吉兄爲官一向清廉,也不怕人家來查不是嗎。”馮夢龍趕忙解釋道。

“好了,賢奎兄你就別再捉弄夢龍兄了。他這幾日被人收了骨頭,已然猶如驚弓之鳥。你再這麼嚇唬他,小心別真把他給嚇跑了。”孫克鹹撫着鬍鬚跟着笑道。

“克鹹這話說的倒沒錯。《廉政令》這金箍子雖是司法院親自打造的。可那廉政司頭一個就是對咱們司法院念緊箍咒啊。”馮夢龍苦笑着搖頭道。

李賢奎聽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繼而又沉吟了一聲道:“就不知此法是否真的能讓吏治清明瞭。歷代朝廷總會設些言道來監視百官。可貪者自貪,腐者自腐。光靠酷吏難讓黃河水清啊。”

馮夢龍頗有感觸的反問道:“賢奎兄,有道是夫黃河清而聖人生。黃河水難清,你我也都不是聖人。故而朝廷才需以法制官,不是嗎?”

【……32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 品香茗諸人論爲官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1節 帝都風雲(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四十二節第6節 路(一)第9節 盛宴(四)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節 貿易與私掠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48節 開封之戰(二)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三十一節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48節 開封之戰(二)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0節 隆武皇帝(下)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5節 溼牛皮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12節 首相第十節第四十節第7節 風口浪尖(二)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7節 洛陽之戰(二)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8節 天下之法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8節 盛宴(三)第5節 溼牛皮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17節 暗戰(三)第三十三節第3節 帝都風雲(三)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29節 隆武皇帝(上)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0節 尾聲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四十三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二十一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二十九節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11節 禪智寺第2節 帝都風雲(二)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二十四節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7節 路(二)
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1節 帝都風雲(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四十二節第6節 路(一)第9節 盛宴(四)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節 貿易與私掠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48節 開封之戰(二)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三十一節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48節 開封之戰(二)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0節 隆武皇帝(下)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5節 溼牛皮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12節 首相第十節第四十節第7節 風口浪尖(二)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7節 洛陽之戰(二)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8節 天下之法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8節 盛宴(三)第5節 溼牛皮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17節 暗戰(三)第三十三節第3節 帝都風雲(三)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29節 隆武皇帝(上)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0節 尾聲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四十三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二十一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二十九節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11節 禪智寺第2節 帝都風雲(二)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二十四節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7節 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