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

(求訂閱求月票。)

一言不和,小姓諸頭目揚長而去,七族首領都有些驚慌,徐礎看在眼裡,問道:“有荊州義軍相助,我軍將近兩萬,對方多少人?”

誇大其辭很快就會變成習慣,即便是面對知情的自己人,徐礎也將人數往上提升幾千,衆人對此倒不在意,讓他們害怕的是那些“小姓”。

王顛道:“至少有五萬人吧,現在到得不全。”

“何不趁其立足未穩,直衝過去?”

周圍的人全都搖頭,王顛道:“馬匹稀少,怎麼個衝法?何況小姓十營向來不會離得太遠,剩下的人肯定就在後面不遠,咱們衝過去,豈非自投羅網?”

義軍大都攜帶家眷,往往畏難而退,不願與敵方決一死戰,就怕自己若是殘了、死了,一大家人會失去保護,小姓十營如此,七族九營亦如此,七族子弟自詡地位高貴,還要更珍惜性命。

誰敢硬衝,誰就必然獲勝,可徐礎面對的是一羣人,不是一個人,寥寥數語不可能鼓動起鬥志,只得另想辦法。

“那個吳王是怎樣的人?”徐礎問。

周圍的人都怔了一下,王顛道:“自稱是徐皇之孫,其實來歷不明,據說從前是江邊漁民,被小姓選中,連話還不怎麼會說呢,就敢稱王了。嘿。”

說起“吳王”,王顛等人嗤之以鼻。

“是個孩子?”

“十四五歲吧,算是大人,但是從小沒家教,怕生,口齒不清,見人不敢說話。”

“如此說來,吳王不過是個傀儡,小姓頭目當中另有主事之人。”

衆人互相看看,孟僧倫道:“就是因爲沒有主事之人,他們纔會選出一個無知少年當吳王。”

“說來可笑,這些小姓人想造反,又怕朝廷有神明護佑,最後降罪在他們頭上,因此找個傀儡,代他們接受神罰。”王顛已隱約明白徐礎的用意,繼續道:“有個金刀劉爲人勇猛、脾氣暴躁,有個千斤秤人緣最佳,受小姓擁戴,還有個翻江龍,吳王是他找來的,營中漁民比較服從他。”

其他人補充,一連說出十二三個古怪人名,各有特點,各有支持者。

徐礎大致明白,覺得可行,正要開口,有兵卒慌張跑來,“小姓打過來啦!”

人羣立顯慌亂,甚至露出明顯的逃亡之意。

徐礎大聲道:“諸位莫急,小姓此舉必是試探,很快就會停下!”

衆人不太相信,孟僧倫與王顛大聲叫喊,勉強將兵卒壓制住,徐礎將荊州諸頭目喚到身邊,這些人剛剛合併到吳軍當中,人生地不熟,對帶他們過來的徐公子比較信賴,一叫就到。

真打起來,七族一旦潰散,荊州人也必定樹倒猢猻散,徐礎對此心知肚明,向孟僧倫道:“煩請孟將軍給我尋一根三尺多長的棍棒來,拿着要順手,如有綵帶、金銀線之物,在兩頭裝飾一下。”

“要它何用?”

“待會再說。”徐礎沒時間解釋。

孟僧倫立刻去籌辦,徐礎帶領荊州二十幾名頭目走到營地大門口。

江東七族其實也與小姓一樣,頭目衆多,並沒有真正的首領,孟僧倫、王顛、宋星裁三人比較看重徐礎的身份,因此願意出面接待而已。

至於營地,乃是因爲河上的船隻排列成行,衆人都要靠近自家船隻,才顯得比較規整,一旦離船比較遠,紮營時也是隨意而爲。

王顛向七族頭目道:“徐公子剛剛說降汝南城,此功誰人能比?跟隨他絕不會錯。”

頭目們小聲嘀咕,汝南城是投降了,卻不允許他們進入,不太令人信服。

王顛又道:“吳國人物盡在七族,咱們若在此時膽怯,整個吳國的臉面都要丟光了,今後憑什麼收復故國、與羣雄相爭?”

吳人好面子,尤其是七族子弟,最受不得別人的輕視,被王顛一激,終於肯邁步跟上徐礎。

頭目在前,麾下兵卒紛紛聚來,雖然不成隊列,遠遠望去也是黑壓壓的一大片人。

孟僧倫擠過人羣,遞來一根棍棒,三尺有餘,一頭繫着紅綢布條,一頭纏着兩條銀項鍊,時間緊迫,孟僧倫也只能做到這種地步了。

徐礎接在手裡,點頭致謝,目光仍望向遠方,小姓十營的確人數更多,同樣以步兵爲主,只有幾十名頭目騎馬走在前方,逐漸逼近。

對面的人必須停下,否則的話,徐礎只能帶人轉身向汝南城求助,鮑敦降服不久,能否接納這些人,實是未知之數,徐礎更不願冒這個險。

他的計劃在手中棍棒上,而不是真來一場混戰。

相距三裡有餘,彼此已能看得清清楚楚,徐礎明顯感覺到身後諸人的緊張。

他也緊張,卻不能表露出來,反而高舉棍棒,做出決戰的架勢,身邊的荊州頭目縱聲狂呼,給他增添氣勢。

小姓十營真的停下,對七族人的反應感到困惑。

徐礎轉身道:“我去與吳王談判,必要說服小姓頭目心悅誠服,不勞諸位動刀動槍。”

衆人大驚,一驚這位徐公子膽子太大,趕來的第二天,與小姓頭目只見過一面,竟然要去說服對方“心悅誠服”,二驚徐公子若是遇害,他們更沒機會進城避難。

王顛馬上道:“徐公子不可冒險,要談判也是他們過來……”

七族人猶疑不決,徐礎不想多做解釋,說道:“必須是我去,只求一人與我同行,給我引見一下。”

王顛沒敢吱聲,其他人左瞧右看,荊州人承擔不了引見之職,於是用目光譴責七族頭目。

孟僧倫站出來,咬牙道:“我陪徐公子走一遭,千斤秤欠我一個人情,有他在,別人不敢真下死手。”

“有勞孟將軍。”

兩人也不騎馬,徐礎捧棒,孟僧倫配刀,並肩向對面大步走去。

“徐公子真有計劃吧?”孟僧倫不得不問一句。

“放心,一切盡在我胸中。”徐礎的確有個小小的計劃,能不能成心裡其實沒數,只是逼到這個份上,多想不如多做。

小姓十營與七族九營都來自江東,觀一面而知另一面,徐礎的信心來自於此。

孟僧倫稍稍鬆了口氣,“徐公子之勇,頗有令堂遺風。”

徐礎笑笑,就他聽過的傳聞來判斷,母親的確很有勇氣。

小姓十營只想進城搶奪財物,並不是真心要與七族戰鬥,因此見對方不肯退避,他們只好停下,正困惑間,看見兩人走來,彼此寬慰道:“咱們人多,七族子弟膽小,新來的什麼徐公子也是一樣,看到沒?他們這是來求和,待會連大頭也不必留給徐公子了。”

小姓說是十營,大小頭目卻有三十幾人,有人騎馬,有人步行,這時都聚在一起,個個挺胸昂首,輕晃手中兵器,要給客人一個下馬威。

“待會讓我說話,見到吳王,你悄悄給我一個示意。”徐礎叮囑道。

孟僧倫點對,他也的確不想開口。

徐礎來到小姓諸頭目面前,同樣昂首挺胸,目光掃視,不肯行禮。

對面有人問道:“孟將軍,你們這是什麼意思?”

孟僧倫只是微笑,不肯回答。

徐礎道:“哪一位是吳王?”

立刻有人喝道:“吳王是你能見的嗎?”

徐礎慢慢以雙手託舉起棍棒,“有誰認得此物?”

那就是一根普通的棍棒,表面已有絲絲裂紋,價值全在兩頭的紅綢與項鍊上。

衆人不解,但是見徐礎神態莊嚴,倒也不敢立刻貶斥,好一會之後,有人小聲道:“聽說降世王好像有一根神棒……”

徐礎雙臂舉得都有些累了,終於聽到這句話,立刻接道:“沒錯,降世王有一根‘通天徹地殺皇滅帝棒’,乃彌勒佛祖親手所賜,法力無邊,神見神避,鬼見鬼愁,人見人服。”

衆人大驚,或信或疑,有人道:“就是這一根?怎麼會到你手裡?”

徐礎放下手臂,仍然託着棍棒,“這不是降世王之棒,乃是降世王以殺皇滅帝棒的法力又造出的四根神棒之一,配之者號令一方,若有不從者,當受彌勒佛祖懲罰,生時妻離子散、衆叛親離,身受百創百病,痛苦哀號百日,死後也不得安寧,墜入十八層地府,遍受刀山火海、刀割斧鋸之苦……”

徐礎越說越誇張,聽者無不變色,雖未全信,卻不敢立刻質疑。

孟僧倫輕輕碰了一下徐礎後腰,徐礎順勢微微轉身,在幾名頭目當中看到一名臉色蒼白的少年。

少年此前站在衆人身後,這時露出一張臉來,顯然比別人都要害怕,緊緊盯着那根棍棒,好像曾經被它狠狠打過似的。

徐礎雙手顫抖,逐漸激烈,像是控制不住手中的棍棒,臉上神情一變,厲聲道:“此棒見不得虛假之人,你們當中必有虛妄不實者,此時跪拜還來得及,若是再晚一會……”

棍棒一頭從徐礎左手裡脫離,直接對面衆人,小姓頭目嚇得紛紛退避。

棍棒停下,正好指向那名少年。

少年撲通跪下,磕頭不止,“我是假的,我是假的……”

徐礎手臂漸漸停止顫抖,然後極費力地收回棍棒,“神棒念你初犯,且又誠心認罪,不與你一般見識。”

少年癱倒在地上,徐礎向衆頭目道:“你們得選一位新王,真正的吳王,若再行虛假之事,彌勒降罪,一個都不寬赦。”

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十九章 大搜第四百一十章 存糧第九十二章 誘餌第三百二十八章 貴客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機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十八章 備招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三百二十三章 養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二百章 絞痛第五百零六章 沒錯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錯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五百零六章 沒錯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二十章 點醒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二百零八章 各行其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三百九十六章 相迎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楔子 故國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外之戰第八十六章 講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百一十一章 草堆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五百四十一章 勸降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
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十九章 大搜第四百一十章 存糧第九十二章 誘餌第三百二十八章 貴客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機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十八章 備招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三百二十三章 養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二百章 絞痛第五百零六章 沒錯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錯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五百零六章 沒錯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二十章 點醒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二百零八章 各行其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三百九十六章 相迎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楔子 故國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外之戰第八十六章 講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百一十一章 草堆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五百四十一章 勸降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