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悲喜

(求收藏求推薦)

“朝中大臣人人懷有私心,歡顏郡主同樣令朕失望,就連你這樣一個吳國遺孽、禁錮之身,居然也妄圖刺駕。”皇帝既得意,又憤怒,“天下乃朕之天下,或許就是因爲這個,唯有朕能夠毫無保留地心懷天下,你們,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皇帝仰天嘆息,悲慼不已,竟有要哭的意思。

樓礎偷偷看一眼自己的臥房,跑進去拿匕首,再跑出來刺向皇帝——來不及,而且即便來得及,他也未必是皇帝的對手,他需要一次無人注意的刺殺。

長公主也沒走,從外面進來,低聲勸慰皇帝,目光溫柔,偶爾看向另外兩人,卻能瞬時變得冷酷。

皇帝輕輕點頭,心情似乎好了一會,突然沒來由地大怒,一把將長公主推得坐在地上,指着她道:“朕將宗室子弟交你給照顧,瞧瞧你將他們嬌慣成什麼樣子!臨到用人之際,竟然無人可以信任。”

皇帝原本要自己承擔“嬌慣”的責任,這時終於找到新的罪魁禍首。

長公主坐在地上驚慌失措,不敢多做辯解,顫聲道:“陛下可以信任我和濟北王……”

“嘿,你們兩人一人目光短淺,一個酗酒無能,別以爲朕不知道你們在做什麼,有事沒事跑到太后面前進讒言,朕與太后生分,全是你們兩人使壞。”

皇帝轉身大步離去,邁過門檻時差點被絆倒。

長公主又在地上坐了一會,慢慢起身,向看到這一幕的兩人道:“天下重擔都在陛下一人肩上……等到事情過去,陛下自會明辨忠奸。”

長公主解釋過自己的窘境,隨後臉色一變,向歡顏道:“你爲一個必死的反賊背叛陛下,無論如何也逃不掉這個‘奸’字。”

長公主甩手走了。

剩下兩人互相看了一會,心情複雜,樓礎開口道:“天下這副重擔對任何人來說都太重了,陛下真的應該與他人分擔。”

“陛下在登基之前,就想着如何從羣臣手中奪回權勢,大事未濟,怎麼可能與他人分擔?”

“百萬民夫說徵就徵,十萬大軍說來就來,陛下還要怎樣的權勢?但我明白你的意思。”樓礎稍頓一下,“秦州亂民與大將軍誰勝誰負,仍是未知之數,陛下心裡不踏實。”

“大將軍一生百戰百勝,擊敗過多少強敵……”歡顏話未說完,進來兩名宦者,請她出門,歡顏起身笑道:“咱們聊得太開心,惹得陛下與長公主不高興了。”

皇帝想看到的是生離死別,不是兩人隔庭談論。

樓礎起身相送,拱手道:“與世沉浮,不失爲君子之道。”他希望歡顏能與其他人一樣討好皇帝,不必白白受苦。

歡顏搖頭道:“天下道路縱橫,我寧取直道,不走曲徑。十七公子切莫心存愧疚,我之直道,與君無關,只不過恰巧同行一段而已,你堅持要走的道路,在我眼中離正道遠矣。”

樓礎再次拱手,“郡主直中直,我取曲中直,就此別過。”

“就此別過。”

院中只剩樓礎一人,片刻之後,有宦者進來收拾屋子,對他視而不見,他也不看任何人,獨自遊走,漫無目的。

皇帝有幾天沒露面,長公主、歡顏也沒再出現,樓礎將匕首找出來,重新綁在腳踝內側,打算再也不離身。

他曾想將消息傳遞出去,很快放棄,他根本找不到機會,即便將皇帝的計劃說給三哥樓硬,也不會得到信任。

這天臨近午時,樓礎正要吃飯,宦者請他走一趟,也不說去哪,走出一段路,樓礎認得這是前往勤政殿的方向。

樓礎趕到時候,正值羣臣告退,樑太傅等大臣陸續從他身邊經過,偶爾有認識他的人,面露驚訝,馬上挪開目光,裝作沒看見。

樓礎立刻明白,秦州出事了。

殿內,皇帝坐在榻上與站在一邊的邵君倩小聲交談,看上去十分冷靜,沒有前些天的狂躁與悲憤,亦沒有喜悅之色。

引路的宦者退下,另外兩名宦者將樓礎“押”至一邊。

邵君倩不住點頭,時不時飛快地在木版上刻劃幾筆。

許久之後,皇帝言訖,邵君倩夾着木版匆匆離去,對樓礎不看一眼。

皇帝閒下來,從宦者手中接過茶杯,不緊不慢地品飲,似乎在發呆,沒注意到樓礎的出現。

果武侯蘭恂跑着進來,遠遠地跪下叩見皇帝,隨後膝行向前,瑟瑟發抖。

皇帝將茶杯還給宦者,向蘭恂道:“舅舅可有話說?”

這一聲“舅舅”嚇得蘭恂魂飛魄散,滿朝文武都知道,皇帝對誰越是客氣,那就是心中恨極。

蘭恂連連磕頭,哭道:“老臣知罪,老臣該死,可老臣絕無欺瞞陛下之意,實在是……實在是……”

從皇帝到大臣,隨時都能淚流滿面,樓礎見怪不怪,只詫異這一招居然好用。

皇帝不那麼和善了,恨恨道:“若非太后求情,將軍雖百死不得贖罪。”

“陛下再給老臣一次機會,這回絕不再讓陛下與太后操心。”

蘭恂指天發誓,押上全家人性命,良久之後,皇帝終於道:“將軍休怪朕絕情,錯就是錯,不可饒恕,朕已草擬詔書,免你平西將軍之職、果武侯之爵。”

蘭恂跪謝不止,最後道:“老臣別無所求,只求待罪行伍之間,奮勇殺敵,稍贖己罪,以慰陛下與太后之心。”

“你還想帶兵?”

“老臣不求帶兵,願爲士卒,衝鋒陷陣……老臣全家都願從軍報國。”前有大將軍以身作則,蘭恂必須追隨。

皇帝沉吟片刻,“許你以外戚再去平亂……”

“謝陛下……”

“朕還沒說完,許你平亂,但不許你帶兵,即刻啓程去往潼關,爲曹神洗帳下監軍,學學真正的老將是如何打仗的。”

“是是,老臣馬上出發。”蘭恂心中雖不願居於人下,嘴裡卻不敢多說一字。

“死守潼關、帶回太子,這兩件事有一件做不到,舅舅就不要回來了,免得太后與朕爲難。”

蘭恂面如死灰,連稱遵旨,匆匆退殿。

皇帝又發一會呆,扭臉笑道:“樓卿以爲如何?”

“不明所以。”樓礎答道。

“樓卿這麼聰明的一個人,怎會不明所以?大將軍在前往西京的路上遭遇亂軍伏擊,官軍大敗,朕正發兵前去支援。果武侯急於立功贖罪,或許這一回能做得好些,即便仍是草包一個,也無妨。”

“大將軍率兵兩萬,後繼將士當有八萬,似乎不需要支援。”

“哈哈,那八萬大軍都在潼關,尚未進入秦州,所以該支援還是要支援的,朝廷總不能眼睜睜看着大將軍死於亂軍之中,對不對?”

“大將軍……”

“現在傳回來的消息比較亂,只知道大將軍處境危險,樓卿可以心存希望,禱神拜佛,乞求大將軍平安。”

皇帝語氣輕快,殊無急迫之意,看樣子秦州事態都在朝廷掌握之中。

樓礎拒絕開口。

皇帝起身,伸個懶腰,走下寶座臺階,“該是活動筋骨的時候了,明日朕要御駕親征,率兵沿河西上,以爲潼關後援。”

樓礎忍不住道:“陛下是要確保潼關不會從秦州放進來一個人吧?”

“哈哈,別說得這麼絕情,若是太子想進關,朕怎能拒絕?對了,你剛纔說後繼八萬,是錯的,仍是十萬,這還沒算上幾萬禁軍。”

“潼關堅固,用不着這麼多將士。”

“潼關堅固,可眼看就要入冬,河水結冰,秦州亂民若是進入幷州地界怎麼辦?朕要防範萬一,分兵北上。”

這是皇帝早就定下的計劃,樓礎拱手道:“陛下治御臣下如伐敵國,就不怕天人笑話嗎?”

皇帝臉色微沉,“臣下不忠,與敵國無異,待朕掃平宇內,誰人敢笑?”

“便是現在也無人敢笑,古人有腹誹,今人有腹笑。”

皇帝大笑,左右看看,卻只看到侍立的宦者,頗覺無趣,正要親自反駁,外面宦者通報,中軍將軍樓硬求見。

樓硬連滾帶爬地進殿,沒看到弟弟,直接跪倒在皇帝腳邊,哭道:“陛下救命,陛下救命啊!”

皇帝厭惡地後退兩步,“虧你是將門之子,幾十歲的人了,哭什麼哭?起來說話。”

樓硬起身,突然看到弟弟,愣了一下,繼續向皇帝哭訴:“秦州亂民突然壯大,一定是蘭將軍此前謊報軍情,聽說陛下派他前往潼關監軍,這、這不是有罪反而得賞嗎?求陛下換人。”

“換你?”

樓硬又是一愣,“我、我也可以,可是臣心中悲痛不已,方寸已亂,怕是……”

“體胖如豬,膽小如鼠。朕明日御駕親征,你滿意了吧?”

樓硬立刻面露喜色,馬上又換上愁容,“陛下至尊之體,怎可親涉軍旅?臣父前方有知,斷不會……”

“朕要做什麼,用你們樓家做主?回家收拾一下,明天隨朕一同出征,萬一城牆有缺口,需要堵一下,你這身肥肉正合適。”

皇帝說得越過分,樓硬越歡喜,眼淚說沒就沒,雙臂高舉,騰躍起舞,“堵牆足夠,給陛下當個肉盾也不錯。”

“滾吧。”

樓硬躬身後退。

皇帝又加一句,“把你的豬窩好好收拾一下。”

樓硬笑道:“好好收拾,一定好好收拾……”

皇帝向樓礎道:“大將軍、蘭夫人都可謂是人中龍鳳,怎麼生出這樣一個兒子來?”

“求仁得仁,在陛下面前,‘龍鳳’皆無立足之地。”

“哈哈,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樓卿非得是在這種時候,才肯說真話。很好,很好。今晚隨朕出宮,軍中將士出征前尚要尋歡作樂,咱們君臣也去找點樂子,也好讓你死而無憾。”

讓樓硬收拾“豬窩”原來是這個意思,樓礎強迫自己別往腳踝處想。

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楔子 故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三百一十二章 蠻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將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第四百二十章 夜訪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楔子 故國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五十章 無險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態第二百五十三章 婦人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三十四章 舞槊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十六章 見微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仇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十八章 備招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三百四十六章 敘舊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三章 吹笛第四十二章 禮物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五十三章 匕首第四百一十九章 逃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
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楔子 故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三百一十二章 蠻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將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第四百二十章 夜訪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楔子 故國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五十章 無險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態第二百五十三章 婦人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三十四章 舞槊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十六章 見微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仇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十八章 備招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三百四十六章 敘舊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三章 吹笛第四十二章 禮物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五十三章 匕首第四百一十九章 逃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