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強諫

(求收藏求推薦)

刺駕鬧得滿城風雨,連洛陽以外都受到影響,皇帝本人卻已忘記當時的危險,繼續在夜裡出行,只是更換一批侍衛。

天黑之前,樓礎騎馬來到駐馬門外,街道空蕩,一個人也看不到。

駐馬門位於皇城西北,是座高聳的牌坊,並沒有門戶,過去不遠,纔是皇城真正的門,外面有官兵巡視,不許任何人靠近,望見樓礎,也沒過來詢問或是驅趕。

樓礎在牌坊下等候多時,天色完全黑暗之後,纔有數人趕來,當先一人大聲問道:“閣下是大將軍之子樓礎嗎?”

“正是在下,閣下怎麼稱呼?”

“我叫沈耽,家父幷州沈牧守,咱們算是世交。”

“原來是沈兄,失敬。”樓礎拱手道。

大將軍樓溫與幷州牧守沈直早年間共同輔佐先帝張息,雖是一武一文,卻是情同手足,來往頻繁,互通婚姻,樓礎沒機會參與其中,但他知道,這位沈耽是沈直的第五子,比他年長几歲,在家中最受寵愛,正因爲如此,沒有隨父之官,而是留在京城,好讓皇帝安心。

沈聘跳下馬,幾步迎來,拱手笑道:“樓公子來得真早,你是第一位吧?”

“應該是,沈兄怎麼知道我會來?”

“宮裡傳給我的消息,我原想派人通知樓公子相關事宜,居然打聽不到貴舍何處。”

沈聘言語溫和,舉止得體,令人一見如故,樓礎笑道:“該我去見沈兄,沈兄掌管侍衛,不知該如何稱呼?”

“呵呵,咱們都是一樣的侍衛,我管些雜務而已,哪來的稱呼?你若是不見外,可以叫我一聲‘五哥’。”

“沈五哥。”

兩人站在路邊閒聊,彼此印象很好。

趕來的侍衛逐漸增多,沈聘全都認識,挨個向樓礎介紹,又教他許多規矩,原來衆侍衛一更二刻之前趕到即可,皇帝出門從來不會早於二更,可以帶一名僕從,不準攜帶兵刃,原本查得不太嚴格,自從刺駕之後,人人都要接受仔細搜索,而且不只一次。

侍衛全來自勳貴之家,在駐馬門下卻與奴僕無異。

將近二更,一百多名侍衛上馬,分列兩邊,照樣是主人居前,僕人守後,樓礎沒有僕人,被安排在右手中間,正是三哥樓硬從前的位置。

皇門那邊沒有動靜,從另一頭來了幾團燈光。

侍衛們不許帶燈籠,一片黑夜中,那些燈光極爲顯眼,沈聘立刻帶領數人迎上去,高聲問道:“何人擅闖駐馬門?”

“尚書令樑大人!”

太傅樑昭在家賦閒數年,幾天前剛剛被招回朝廷,擔任侍中兼尚書令,在天成朝,這一職位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

沈聘下馬,其他侍衛也都紛紛下馬,不敢在宰相面前無禮。

“不知尚書令大人來此有何要務?”

“你們退下,樑大人的事情不用你們管。”

沈聘不敢追問,帶人回到原處,站立觀望。

樑太傅的轎子就停在道路中間,兩邊僕從手持燈籠,轎伕退至遠處,看樣子一時半會不想擡走主人。

侍衛們不吱聲,人人都明白,樑太傅這是要向皇帝做一次強諫。

皇門打開,數騎馳出,前頭兩人手執火把,後面正是皇帝本人,這回沒有故弄玄虛。

“什麼人攔道?沈聘何在?爲什麼不清路?”一人斥責道。

轎子裡走出一人,遠遠道:“老臣攔道,與他人無關。”

發現攔道者竟是剛剛由閒人成爲重臣的樑太傅,皇帝這邊停下,執火把者讓開,皇帝道:“這麼晚了,太傅怎麼不在家歇着?”

樑太傅年紀大,走路頗爲吃力,邊走邊道:“老臣在家裡左思右想,怎麼都睡不着,必須來見陛下。”

“朕可不會哄人睡覺,老太傅還是找自家的暖牀人吧。”皇帝調侃道。

樑太傅氣喘吁吁地來到皇帝馬前,撲通跪下,恭恭敬敬地磕頭跪拜,“陛下想必知道老臣爲何而來,可老臣還是要說:陛下身系天下,怎可輕易涉險?若有萬一,臣民何從?陛下縱不自惜,也該想想皇太后。”

“朕是天下之皇帝,不是內宮之皇帝,朕正是因爲在意皇太后的安危,纔要親自巡視京城,確保一切妥當。”

“陛下若信任羣臣,當遣官巡城,若不信任,當免官換人,何必親乘快馬,疾馳於閭巷之間?”

“什麼事情都交給臣子,的確省心省力省事,看上去更加安全,可朕心裡不安啊。”

“陛下因何不安?”

“歷朝歷代,大權旁落的事情可不少,宮中皇帝難逃昏庸二字,便是先帝,當初也是替樑朝皇帝分擔朝政,纔有今日的天成朝。前事未忘,你說朕如何能心安理得地留守深宮之中,委事於羣臣?”

樑太傅連續磕頭,“樑朝氣數已盡,先帝順天應時,受禪寶位,然後數年間一統天下,成就三百年間未有之偉業,此非人力所及,實乃天授,陛下怎可歸功於‘分擔朝政’四字?”

“哈哈,朕還以爲老人家精力不濟,沒想到還有這等本事。好吧,朕已明白太傅的心意,今後不再輕易出宮就是,但是今晚已經出來了,君無輕舉,總不能讓朕走回頭路吧?”

“有錯必糾,聖賢之道,今天這趟回頭路,無損於陛下威名。臣請陛下回頭。”

皇帝沉吟不語,樑太傅匍匐不起,“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在其位,雖死不退,臣再請陛下回頭,拼此殘軀,不敢讓路。”

皇帝大笑,向兩邊的侍衛道:“骨鯁老臣,國之重寶,朕亦不敢違背其意,好吧,朕就破例走一次回頭路。”

“陛下回頭,天下安定。老臣了無餘憾,冒死請罪。”

皇帝真的調頭回宮,樑太傅一直跪着,直到皇帝進入宮門,才費力地爬起來,幾名眼疾手快的侍衛,搶着上前攙扶。

侍衛們無事可做,又不敢立刻散去,只好留在駐馬門下,等候宮中的消息。

沈聘走到樓礎身邊,低聲道:“薑還是老的辣,樑太傅起家爲相,朝中頗有不服氣者,今晚鬧這麼一出,明天再沒有大臣能與太傅分庭抗禮。”

“難得陛下願意配合。”

“嘿,確實難得。”沈聘向樓礎點下頭,轉身走開。

一刻鐘之後,樑太傅乘轎離去,宮中又有人出來,遣散侍衛,單留六人進宮,其中就有樓礎。

樓礎很是意外,沈聘也是留下者之一,又來到樓礎身邊,小聲道:“機會難得,樓公子珍惜。”

樓礎只能笑笑,他的確需要一次機會,卻不是沈聘以爲的那種。

皇帝夜裡出行習慣了,雖然退回皇城,總得做點什麼。

既入皇城,就得嚴格遵守君臣之禮,在一間小廳裡,樓礎等人一字排開,跪拜磕頭,口稱“叩見萬歲”。

萬歲似乎還在懷念馬背,坐在椅子上發呆,他不說話,誰也不敢起身。

沒過多久,一名三十幾歲的文士踅進小廳,居然不用太監通報,悄無聲息地走到皇帝身邊,附耳低語。

皇帝終於恢復清醒,向跪在地上的衆人笑道:“卿等平身,不必拘禮。”

衆人謝恩起身,束手站立,該拘的禮還是得拘。

“樑太傅是朝中老臣,新掌相印,朕不願與他一般見識,讓他暫且贏上一回,並非朕被他說服。卿等以爲樑太傅話中可有漏洞?”

皇帝既已定性,衆人就好回答,紛紛聲稱樑太傅之言“大而無當”、“沽名釣譽”、“假託天意,殊爲不敬”等等。

輪到樓礎,他說:“譬如將軍,可身先士卒,不可孤身闖陣,逞匹夫之勇。樑太傅身爲宰相,乃百官之首,非御史言官可比,若想進諫,當率羣臣齊至駐馬門,以示百官同心。樑太傅一人獨來,敗則有損宰相威嚴,勝則令百官心生嫌隙。他勸陛下回頭,自己卻一意孤行,不肯回頭。”

皇帝大笑,向身邊文士道:“能想到嗎?大將軍也有伶牙俐齒的兒子。”

文士多打量樓礎兩眼,微笑道:“這位樓公子與中軍將軍年輕時還真有幾分相似,不愧是自家兄弟。”

皇帝歪頭細瞧,“是有一點,你若不提起,朕快要忘記硬胖子年輕時的模樣了。樓礎,小心在意,日後別長成父兄那樣的胖子。”

“草民努力。”

“你是大將軍的兒子,早該獲封爵位,爲何自稱‘草民’?”皇帝有些不解。

文士又附耳低語幾句,皇帝恍然大悟,“原來你是吳國公主的兒子!怪不得,我瞧你有幾分眼熟,但是與大將軍、硬胖子無關,其實你長得更像吳國公主。”

一般人這時會問皇帝見過家慈?樓礎卻不接話,只是拱手。

皇帝道:“你們六人當中,樓礎回答最佳,可惜,真是可惜。”

先帝禁錮之人,當今皇帝也不能起用。

“得以隨侍陛下,已是萬幸,草民別無它望。”樓礎聽慣了“可惜”兩字,並不以爲意。

皇帝點點頭,忽然意興闌珊,面無表情地靠在椅子上,示意身邊的文士代爲說話。

文士上前兩步,向六人拱手笑道:“在下黃門侍郎邵君倩,諸位有人認得我,有人不認得,沒關係,我只說幾句。”

邵君倩、皇甫階、樓硬,正是張釋端所謂的三大佞臣,後兩人都是勳貴之子,只有邵君倩出身寒門,以文辭見長,極少隨皇帝夜行,因此刺駕發生之後,他很快擺脫嫌疑,寵信不漸。

“六位皆是本朝元勳後代,父兄或掌兵要,或守方鎮,朝廷所倚重,天下所憑依,可外界卻有傳言,聲稱諸位名爲侍衛,實爲質子,離間君臣情誼,令人憤慨。”

有人想說話,表個忠心,邵君倩擡手阻止,繼續道:“人言可畏,便是至尊也當三思,陛下因此決定給假一年,諸位可回父兄身邊,暫免侍衛之苦。”

六人無不大吃一驚,想不到皇帝爲何突然發此善心。

邵君倩又道:“樓公子、皇甫公子,你二人的兄長還在皇城裡,待會你們可以領走了。”

樓礎忍不住瞥了一眼皇帝,越發猜不透他的底細。

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六十二章 懲罰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蠻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九十二章 誘餌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二百零二章 保證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一百八十八章 他們第一百八十八章 他們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四百二十章 夜訪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樣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三百一十一章 貼符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二百零二章 保證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隨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七十五章 城內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十九章 大搜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鋒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十五章 俠士第三百八十八章 獻刀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十九章 大搜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
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六十二章 懲罰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蠻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九十二章 誘餌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二百零二章 保證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一百八十八章 他們第一百八十八章 他們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四百二十章 夜訪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樣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三百一十一章 貼符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二百零二章 保證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隨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七十五章 城內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十九章 大搜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鋒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十五章 俠士第三百八十八章 獻刀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十九章 大搜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