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身世

上回說道謝軒二人藏在了公主娘娘的鳳椅之下,不一時邊聽“碰碰!”之聲不絕,而那公主娘娘亦是暈倒在車內。謝軒二人也覺一陣頭暈,想是那五仙用了什麼迷幻之法,將衆人迷住,而那“碰碰”之聲自是衆人墜馬所發了!二人趕忙運起玄功,抵禦這迷幻之法。

不一時,便聽有人掀開簾子,進了車內!只聽一人淫笑道:“造化!造化!雖未尋得熙遙那賤婢,卻得了公主這等美貌女子!”說着便上了車來。謝軒二人從縫隙之中看得分明,不是丁泰五仙中的三仙又是何人?

那三仙上了車來,便去抓那公主,謝軒正猶豫是否出手時,卻見五仙中的大仙也進的車來,喝道:“老三真是不長進!怎麼在此時候還想那勾當?既然熙遙二人不在車上,速速到其他地界去尋,不可誤了正事!”

三仙見老大發話,不敢不從,卻也心中不甘,便道:“大哥!這公主可是萬里挑一的美女,不如我們帶了她上路如何?路上我自然照看她周全。”大仙聽了怒道:“畜生說什麼!怎能爲了女色耽誤施天恩掌教重託?還不快走,若逃了她二人,我們五仙還有何面目待在丁泰山?到時天下之大卻無我等容身之地了!”那三仙見老大發怒,越發不敢放肆,只是連連回頭看那公主,卻也不敢不去了。

過了一盞茶功夫,謝軒二人才敢出來查看,卻都是暗道好險了。二人見公主侍衛們都是昏迷倒地,知道是中了什麼幻術,熙遙便來到小象身邊道:“小象可救得他們?”那小象卻是懂得人言,連連點頭,只見他將鼻子高高豎起,運起玄功,“撲!”的一聲,從鼻孔噴出一片水霧,那水霧漸漸籠罩衆人,而吸入水霧之人卻是立即轉醒,似是做了一場大夢了。

謝軒見了喜道:“小象竟有此等神力?”熙遙道:“當然!這幾月來若不是得了小象之助,我也不知死了幾回呢!”小象聽見熙遙誇獎,卻是喜得“囁~囁~”清鳴了。

他二人見衆侍衛已經醒來,便又脅了駙馬回到車上,才教衆人繼續趕路。那駙馬卻也是廣識之士,見此等情景,自然知他二人乃是修仙之輩,便道:“不知兩位乃是修仙的聖人,卻是有失怠慢,忘請贖罪!”公主聽了此言,卻是喜上眉梢:“原來二位是修仙之人!真是怠慢!”說着唱個萬福,又道:“當今聖上不理國政,若不是清陽宮羅忠太師主持朝政,又有龐教主教化萬民,我等哪來的今日之福?我中原能有今日之興,卻是全賴清陽宮了!”

原來這龐柏鬆納了劉宗武之計,幾年前藉着謝軒叛教之事,大肆渲染魔教入侵,教萬民自危!旋又張榜天下,告知萬民,若不是清陽宮之教化,天下卻要淪爲地獄了!而中原三教的九源宮與太華宮卻是不問世事,是以現下只要一提起修仙之人,世人便只知有個清陽宮了。這公主與駙馬亦是隻道凡是修仙之人必定乃是清陽宮教下,纔有剛剛之言。

謝軒與熙遙對望一眼,雖是知道其中玄妙,但又怎能對二人道明?只是含糊的道了幾聲不敢,便不在說此話題了。

傍晚十分,那安東鎮卻是就在眼前了,雖是尚未進鎮,卻見有一座百丈高下的神像矗立於鎮中,熙遙好奇心起,問那公主道:“那誰的神像?怎地立於鎮中?”公主道:“此乃龐教主聖像,乃是安東萬民爲謝教主鴻恩所建!”說道此處,那公主竟屈伸向神像拜了三拜,這才起身續道:“聖像高有九十九丈九分九豪,用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名壯丁,耗了九十九日而建!那聖像下方又有一座神像,乃是羅太師之象。又有碑文‘龐教主聖壽無疆,羅太師萬歲安康’之說!”

那駙馬附和道:“這聖像卻是靈驗的很,日夜受人祭拜,香火極是旺盛。”這時卻覺車馬突然停了,又有下人來請安道:“公主殿下,駙馬殿下,此處距鎮中剛剛九十九丈九分九豪,請殿下下車步行!”駙馬點頭道:“就來。”又見謝軒二人不解,便道:“這安東鎮規矩,凡是距鎮中九十九丈九分九豪之內,不可乘馬乘車,否則便是對教主的不敬了!”

謝軒二人卻是覺得玄之又玄!怎的龐柏鬆短短几個月時間,便成了萬民所仰的聖人了?心中雖是如此想,卻也不敢再乘車了,只好與公主步行進城。可二人哪裡肯進那王府?若是進了王府,可是不好再出來了,便趁着入城時人雜,悄悄的留了開去,自是找了客棧住下。

那客棧卻在那聖像不遠處,喚作[拜聖]。二人剛一進門,便見那客棧大堂正南的牆上懸掛了一張一丈大小的龐柏鬆畫像!而那店家見有人進來,大聲唱了一句:“龐教主聖壽!”這纔來到二人面前道:“客觀裡邊請!”看的二人嘖嘖稱奇!

熙遙道:“有什麼好酒好菜通通上來,吃完了好走路!”那店家卻道:“二位貴客想是外地來的吧!今日乃是初九之期,卻是飲不得酒!”熙遙奇道:“此話怎說?”那店家道:“我等具受羅教主教化,不敢忘了根本!凡是逢九之期便不能飲酒,而初一十五卻是吃不得葷了。”

謝軒畢竟曾是三嶽三教之人,自是聽過清陽宮有這個規矩,卻是心中驚奇,想不到這東方之地也尊了這個規矩!便道:“無酒也無妨,就來幾個好菜,一壺清茶吧。”那店家應了一聲,便去準備不提。

卻說那謝正明被施天恩與旁閣率領大軍追殺多日,也不辨南北,這日又回到了不高山附近。謝正明心中一緊,掐指一算,已知原委,便躲在了不高山下歇馬停處。天剛剛黑下,只見三人從左方,悄悄奔來此地。

謝正明悄悄現了身,來到那幾人面前。那幾人見了謝正明,撲通一聲拜倒在地,帶頭之人哽咽道:“萬幸教主無礙!萬幸教主無礙!”原來那人正是謝軒師兄戈文和了!謝正明扶起戈文和,道:“文和很好!卻來此處尋我。”戈文和道:“教主不知,師孃派出我兄弟幾人,四處明察暗訪,查探教主蹤跡,萬幸今日得見教主,卻是上天不亡我九源宮道統了!”說着更是泣不成聲。

謝正明點頭道:“你回去跟師孃講,叫她不必再尋我下落。我有亡命天涯之災,此刻卻是災劫未滿,回不得山!”頓了頓又道:“還有教師孃六月初十帶上幾名弟子到望仙鎮附近查看一番,必有所獲!”戈文和聽了此言,急道:“不知教主何時災滿,幾時能再回山?”謝正明嘆氣道:“我也不能算的分明,只知當謝軒領軍從返中原之時,便是我災滿之日!”

戈文和聽了此言卻是更驚,正要問些詳細,卻聽謝正明續道:“文和不可在此久留,速速回山,否則有陷身之禍!”戈文和哪裡肯讓教主獨自一人飄落江湖?便拜道:“怎也要留在教主身邊伺候,可教這兩位師侄回山稟告師孃爲好!”謝正明笑道:“能傷我之人尚未再現江湖,有何畏懼?可你若跟了我去,卻是徒增變數,更爲不美,速速回山!切記剛剛我所說之言!”

話音未落,謝正明卻以消失了。戈文和見此,心中感慨,又是不自覺的流下淚來。有弟子卻道:“師叔何必心焦?想師祖奪天地之造化,能知過去未來,此番言語定有深意,我們不如按師祖之言,速速回山爲好!”戈文和也覺有理,便帶了兩位師侄回山傳話不表。

卻說謝軒與熙遙二人吃飽喝足,正在那店中說笑,卻猛見五人進了客棧,大叫:“殺牛宰羊,將好酒通通給爺爺上來,若是慢了半分,拆了你的狗窩!”二人一見,不是五仙又是何人?

幸好此刻那五仙並未注意二人,他倆哪裡還敢怠慢,將二兩銀子放在桌上,悄悄的從後門去了,還未走出後門,卻聽那二仙大嚷道:“老子就是要喝酒,管他什麼龐教主歪教主的!”二人對望一眼,知道這五人有難了!看這鎮上情形,若是有人對龐柏鬆不敬,恐怕全鎮之人都要出來跟他拼命了!

但二人也樂的他們亂鬥,到得後院,牽了馬匹,帶了小象,朝城門外去了。二人剛出城門,卻見一對王府的兵馬急速趕來,對守城之人喊道:“速速閉了城門,有幾個野人對龐教主不敬,決不可放了他們!”

聽的謝軒二人心中大樂!熙遙道:“不知那五仙如何脫身了?”謝軒卻道:“他們脫身卻也容易,我們還是先做好逃生路線爲妙!”熙遙點頭,卻發愁道:“天大地大,教你我往何處去啊!”謝軒亦是有種身如柳絮之感。忽的又想起師傅信中說自己的身世之謎藏在瞭望仙鎮,便對熙遙道:“我們去望仙鎮如何?師傅說,我的身世之謎便藏在哪裡!”熙遙也實是不知該去何處,聽謝軒如此說,自然是答應了他。

路上不只一日,卻是來到靑犢山附近。而那五仙亦是陰魂不散,跟定了二人,幸好二人機警,才未被趕上了。六月初九,二人才來到望仙鎮,確定五仙不在附近後,這纔去望仙酒樓要了天字號第一間與第二間。

三更十分,二人才敢調查那東牆之所。卻發現那牆上的一副字帖後面,有一塊石磚甚是奇怪。謝軒取了匕首,將石磚摳出,卻見裡面果然另有物事,乃是一個用黃色綢緞包裹的木匣。

謝軒卻是激動異常!要知謝軒雖是在自己意識深處見過父親一面,但畢竟不能知道父母詳細,更不知自己爲何能來九源宮受藝了!熙遙見他雙手發抖,遲遲不打開木匣,便握了他手,柔聲道:“謝軒哥哥⋯”

謝軒報以一笑,便小心翼翼的打開木匣,見裡面有一個千年寒玉製成的寶塔,那寶塔頂端又有一顆夜明珠,那明珠之上卻刻着一個[軒]字。寶塔下面又有一封信,只見那信上大意是說,謝軒父親乃是大橫教三王之一的彌留王,而母親則是大橫教教主獨女。十幾年前三嶽三教大敗魔教於大橫山,而彌留王夫婦爲保住大橫教統,便叫開天王,平等王帶領教衆先行逃走,他夫婦二人卻率領本部,獨自力抗三教,結果被三教所殺。而所謂斬草除根,三教衆人卻是要屠盡彌留王全族與手下衆人,而謝軒卻是被謝正明偷偷救下,帶回九源宮**了。

謝軒直是看的五雷轟頂!怎能相信養育自己十幾年的恩師,竟是自己的殺父仇人!而自己一直尊爲名門的中原三教,竟然屠盡了自己一族之人!謝軒仰天長嘯,怎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熙遙自是也看了那信,此刻卻也不知該如何安慰謝軒,只好陪他默默流淚了。

謝軒心中猶豫,此刻他該何去何從?自己乃是中原三教的叛徒,而三教又與自己有滅族之恨!怎能在中原長留?而南疆大橫教雖是自己父母之教,但父母去世多年,全族又被三教所滅,若是去大橫山,怕是連父母遺骨都尋不見了!但即使希望渺茫,怎也要去探上一探,拜祭一下父母靈位纔好!

想到此處,謝軒便對熙遙道:“明日一早,我想去大橫山一行,看能否找到父母靈位。”說道此處,卻也是垂淚。其實熙遙離開南疆大關山已有兩年,如何不想家?見謝軒如此說,自然答應。

第二日一早,他二人付了房錢,換上不顯眼的衣物,便往南而去了。誰知剛出城門,就見五仙罵罵咧咧的朝這邊走來。老三道:“都是老二不好,說什麼神象腳印奇特,熙遙二人必是往西而去!可跟去怎樣?卻是一隻老駱駝的腳印!害我們白跑了一夜。連口水都未喝上,現在更是不知他二人去哪了!”那二仙道:“老三別盡說些廢話,你若懂得追蹤之法,還要問我作甚?”老大道:“莫再爭辯!先去那鎮上填飽肚子,好去尋他二人。”

原來這小象腳印甚是奇特,極好辨認,而謝軒二人爲了甩開五仙,自是將小象的腳用棉布抱了,有時更用木板墊在小象腳下,以便混淆視聽。更時不時的找些馬牛等,將其身上付了重物,又做好模子套在腳上,來誘惑五仙。此刻五仙所追的,卻是日前謝軒見有商人騎了駱駝,便將其買下,又將幾塊大石放在駱駝背上,將駱駝趕去西方,以誘五仙!卻不想他們竟回來的如此快!

謝軒二人見五仙來的進了,也不敢做聲,只是默默的走路。卻聽那三仙又道:“填飽肚子固然要緊,但老二未免也太過火!那駱駝腳印明顯太小,還硬要說是神象腳印!就是那人的馬,也比駱駝更像神象不是?”說着指了指熙遙身後的小象。

這三仙卻是個昏人,不知人情,那大仙卻是精明之輩,順着三仙指向看去,只見那馬卻是高大異常,且渾身披着布匹,不是神象又是誰?大喝一聲,道:“賤婢,找的你們好苦啊!今日你們插翅難飛!”說着便拿出兵器,擊向二人。

謝軒二人見避無可避,只能與衆人拼命了。又見二仙與三仙正在爭吵,四仙五仙默默走在最後,二人心意相同,只盼儘快將撲過來的大仙擊倒,否則他二人卻是不好脫身了。

謝軒抽出太阿劍,連施殺招,與撲來的大仙戰到了一起,熙遙亦是接連拋出五六道符咒,口中念動真言,只見符咒繞着大仙不停的旋轉,發出噼啪的雷電。大仙見二人來的急,心生怯意,正要退回,卻被熙遙的雷電擊中左側臉頰,直打的大仙暈頭轉向,尚未回過神來,太阿劍又襲來,虧得大仙武藝了得,在那千鈞一髮之際,竟連退三步,避開了開膛厄運,卻還是被劍氣所傷,左胸處被劃出了半尺長的口子。

說時遲,大仙從撲向二人到受傷退回,不過是幾個呼吸之事!另外幾仙見大仙一瞬間便被人打成重傷,氣的哇哇大叫。拿起兵器便來和二人拼命。謝軒二人哪敢怠慢?熙遙招來六丁六甲天神護住二人,又祭起靈符進行偷襲。而謝軒則是把太阿劍武成劍花,與衆人鬥在了一起。

虧得二人先傷了大仙,那大仙卻在一旁包紮傷口,一時半刻也是不能參戰。否則五仙將那破仙陣使出,此刻又沒有了謝正明的靈符,二人卻是凶多吉少了。可即便如此,二人亦是越鬥越心焦,此刻雖能戰成平手,可等那大仙恢復元氣之時,他二人便要飲恨此地了。

幾人又鬥了半個時辰,那大仙卻是無甚大礙,提了兵器在一旁叫道:“莫與他爭鬥,快快佈下大陣,轟殺了二人!”那幾人卻是心意相通,同時撤回兵器,又口中唸唸有詞,謝軒二人哪裡敢讓他們布成陣法?二人合力飛速擊向大仙。可卻是爲時已晚,只見一道土黃色的光罩從五人頭頂處升起,迅速結成一片。

那大仙笑道:“賤婢,匹夫!今日叫你們死無葬身之地!哈⋯哈⋯”說着大笑起來!而謝軒二人只覺昏天暗地,飛沙走石。只見碗口大小的石塊從八方擊了過來。而沒有了謝正明的靈符,那六丁六甲天神似是也失了威力,只能卸去一成的石塊。而那陰煞之氣幾乎讓二人不能呼吸!只一瞬間,二人便已各捱了七八下。直打的二人血氣上涌,再過一盞茶功夫,怕是要雙雙身隕在這陣中了!

就在此時,卻聽一聲嬌喝!接着就是一聲慘叫!只見那大仙口中狂噴鮮血,重傷倒在了陣前。只一眨眼功夫,又見一女子立於二人身側,卻是師孃清紅了!謝軒喜道:“師孃!⋯”熙遙長大之後卻是從未見過姑姑,聽謝軒一喊,這才知道至親來救!也是喜道:“是清紅姑姑嗎?”清紅見二人無甚大礙,點頭道:“軒兒,熙遙,先將賊子打發了再說!”

謝軒擡頭看時,卻見大哥蕭濟,三哥戈文和,五哥陸安已於幾仙鬥在了一起!二人見來了救兵,都是抖擻精神,與清紅加入了戰團。不一時,便又擊殺了四,五二仙,那二仙三仙見事情不對,拉了尚未死透的大仙,沒命的跑了!

清紅見他三人逃走,卻是喝退了衆人,不叫追擊了。謝軒熙遙二人自是來參拜清紅,喜的清紅直叫快起來!謝軒卻忽的想起自己身世,低頭垂淚,不肯起身。清紅自然不知爲何,看了一眼熙遙,見她面帶苦澀,雖是未發聲音,口型卻說了“身世”二字!

清紅自然知道謝軒身世,皺眉道:“軒兒在中原乃是叛教之人,不能久留!此刻既然已知曉身世,可去大橫教效力!”謝軒泣道:“孩兒乃是師父師孃養大,絕不敢說半句不敬之言!可孩兒生身父母連同全族上下卻被三教所誅滅!是以孩兒此去卻是不能再孝敬師孃養育之恩了,請受徒弟一拜!”說着又連磕八個響頭,這才拉了熙遙頭也不回的往南而去了。

清紅見了,自是傷心,暗道:“這孩子命苦!此去卻是沒了再見之日!”想到此處,卻也垂淚不已。而幾位兄弟相見,竟不能插上半句言語,自然心生不憤,都道謝軒無情無義!既然在九源宮教下長大,卻是千載難逢的棄暗投明良機,可他卻去投了魔教!自此之後卻是是敵非友了!

第六回 天涯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五回 線索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二回 逃難第八回 烙印第十一回 報恩第四回 囚魔第一回 下山第七回 神僧第九回 天書第十六回 拜師第一回 下山第五回 叛教第九回 天書第一回 下山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回 神象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九回 重逢第九回 天書第一回 下山第八回 烙印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十三回 傳功第十二回 逃難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七回 惡靈第十五回 線索第二回 神象第七回 神僧第一回 下山第十二回 逃難第一回 下山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回 守山第八回 烙印第一回 下山第十七回 惡靈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八回 珍兒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三回 傳功第一回 下山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二回 神象第四回 囚魔第十九回 重逢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九回 重逢第十回 守山第九回 天書第十二回 逃難第七回 神僧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五回 線索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七回 神僧第五回 叛教第一回 下山第七回 神僧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六回 天涯第十三回 傳功第十一回 報恩第八回 烙印第九回 天書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三回 結拜第十二回 逃難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回 守山第十三回 傳功第一回 下山第十五回 線索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四回 故地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一回 報恩第六回 天涯第十四回 故地第九回 天書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回 神象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七回 惡靈第十九回 重逢第十一回 報恩第五回 叛教第十回 守山第十回 守山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一回 報恩第六回 天涯
第六回 天涯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五回 線索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二回 逃難第八回 烙印第十一回 報恩第四回 囚魔第一回 下山第七回 神僧第九回 天書第十六回 拜師第一回 下山第五回 叛教第九回 天書第一回 下山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回 神象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九回 重逢第九回 天書第一回 下山第八回 烙印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十三回 傳功第十二回 逃難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七回 惡靈第十五回 線索第二回 神象第七回 神僧第一回 下山第十二回 逃難第一回 下山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回 守山第八回 烙印第一回 下山第十七回 惡靈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八回 珍兒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三回 傳功第一回 下山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二回 神象第四回 囚魔第十九回 重逢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九回 重逢第十回 守山第九回 天書第十二回 逃難第七回 神僧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五回 線索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七回 神僧第五回 叛教第一回 下山第七回 神僧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六回 天涯第十三回 傳功第十一回 報恩第八回 烙印第九回 天書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三回 結拜第十二回 逃難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回 守山第十三回 傳功第一回 下山第十五回 線索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四回 故地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一回 報恩第六回 天涯第十四回 故地第九回 天書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回 神象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七回 惡靈第十九回 重逢第十一回 報恩第五回 叛教第十回 守山第十回 守山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一回 報恩第六回 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