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叛教

上回說,謝軒被關到了囚魔窟中,而此時清紅則在房中發愁,暗思:“無論如何都要盡些人事,設法救他一救!”又想:“成柳處怕是無法了,只好去找龐柏鬆,畢竟他龐柏鬆狼子野心,還有很多事情都要依仗我九源宮!若連他處也行不通,就只好用強了!”想到此處,便要去找龐百鬆,卻有童子來報:“稟夫人,清陽宮楊修先求見!”清紅一愣,半響纔想起,這楊修先乃是謝軒新結拜的大哥,此時來訪必有深意,便道:“着他進來!”

不一會,楊修先進來拜道:“掌教師叔聖壽!”清紅道:“楊賢侄不必多禮,賜坐!”早有童子奉上香茶,楊修先道:“掌教老師着弟子來,是要稟告師叔,謝軒師弟之事還要細細調查纔好定奪,望師叔不要太過擔心!”清紅想:“你小子到會轉彎!此事早已說的明白,哪裡還要你來再提此事!”清紅輕笑一聲道:“我知你是謝軒結拜大哥,此處再沒旁人,你若是爲軒兒之事而來,就和你談談,若是他事,就請自便吧,不用再問我!”楊修先大喜,暗想:“果然沒找錯人!”於是笑道:“不瞞師叔,我跟謝軒小弟一見如故,實不忍見他在囚魔窟中受苦,奈何小侄武藝低微,不能勝那看管囚魔窟和兩儀大陣之人,是以纔來問師叔!”清紅聽了,已知他意,心想:“既然明着救出軒兒希望不大,怎也要暗着將他放了,就算以後做那農耕之事也好過關在囚魔窟中。”想到此處,亦是心中高興,道:“何人看管囚魔窟?何人看管兩儀大陣?”

楊修先早以調查清楚,此時自是全盤奉上:“囚魔窟本是趙老將軍和新任的劉將軍看管,但七日後乃是我教的拜將大典,兩位將軍必然前去,那時囚魔窟之中再無高手,小侄當可應付。救出謝兄弟容易,要躲過山下的十萬守軍也容易,可要闖出那兩儀大陣卻是萬萬不能。由於謝賢弟之事,現今那兩儀大陣已經全開,守陣之人乃是驅魔將軍魏賓,若是小侄一人,自能闖出,但若帶着謝兄弟,卻是萬萬不能!”

原來這兩儀大陣乃是對外之陣法,從外面闖進來時,那可是千難萬難。但要從內闖出去,只要拖得守陣之人不能發動大陣,就可辦到!而那守陣的魏賓雖然武藝遜於楊修先,可若要帶着謝軒全身而退,卻是全無把握了。是以楊修先左右思量,只能來找清紅商量。

清紅暗想:“魏賓自是容易對付。”於是道:“此法卻是可行,但吾乃至尊教主,不便露面,爲之奈何?”楊修先喜道:“若掌教師叔肯答應,此事成以。到時只要掌教師叔暗中將魏斌制服。不叫他發動大陣即可。”清紅嘆道:“謝軒有你這大哥,實是他之大幸了。”又道:“既然你我決議要救謝軒,從即日起我便詐稱因念謝軒病到,不能去觀哪拜將大禮。倒是賢侄該以何藉口推脫?”楊修先道:“小侄以令心腹之人到龍雀山附近扮作魔教之人搗亂,不出三日定有來報,到時小侄就以守山之名離去,掌教老師必不會起疑。師叔放心便是。”清紅笑道:“做非常之事當是非常之人,難怪掌教師兄有意傳衣鉢與你,你確有過人之處。七日後我便和你同救軒兒!”楊修先先是一愣,隨即會意:“定是這師叔感我救謝兄弟之德,暗示將來可助我當那掌教之位了!也太小覷於我,我楊修先若是貪圖虛名之人?”但也不便解釋,只是口中謙遜幾句,便請辭而去了。

轉眼以是七日之期。這幾日中謝軒當真是生不如死!四周惡臭無比,呼吸都不能順暢,且監牢既窄又矮,不能站起身來活動,只能或坐或躺。而這七日之中,獄卒只開過兩次飯,都是些餿了的糙米,連根菜葉肉星都不見,且量極少。而時不時的還要折磨監牢中人,要莫弄些毒老鼠給魔教之人吃,看着他們受苦,那些個獄卒便極盡嘲弄之能事,放聲大笑。由於大部分魔教之人,最怕太陽之氣,獄卒便趁有太陽之時,開啓天窗,讓陽光射進來,被陽光照到的魔教中人,便各個叫得撕心裂肺,渾身茂起青煙。而每當此時,與謝軒同監牢之人便激動異常,說些正魔兩道往事了。

從他口中謝軒才知,原來這大橫山只是大橫山系中的一座中等山脈,整個大橫山系方圓四千餘里,正中有大橫盆地亦是方圓千里,更有五大天才地寶維繫山中靈氣,使大橫山脈珍禽異獸無數,大橫盆地更是沃野千里!大橫山中創有大橫之教,教化萬民。而八百年前,北方連遭天災,大雨連下兩年又三個月方止,進而又是四年零五個月無雨。是以三嶽三派連同東海太常島,西方丁泰山,共五處人馬來到大橫山,借那五大天才地寶,以賑北方之災。由太常島和丁泰山做保,約好只借三年。大橫教教主悲天憐人,決定出手相助。三嶽三派自從借得五寶後,三嶽山一帶變得風調雨順,萬邪不侵,三年後便有不還之意。而大橫教自是焦急萬分,約見五派掌門商討那歸還五寶之事。豈知三嶽三派自知萬萬不是大橫教敵手,是以各許太常島,丁泰山兩方各得一寶,以五方之力強搶五寶。自那之後,三嶽與大橫便勢成水火了。而大橫山系失了五寶,無法維繫山中靈氣,進而變成窮山惡水,食人之花草猛獸隨處可見。大橫盆地更是因連下八年大雨變成大橫死水。大橫山系之人亦是死者無數。爲保住大橫山僅存的一點靈氣,大橫教衆人各個捨身取義,獻出自身一魂兩魄,大橫開天,平等,彌留三王用無上之法,取教衆魂魄煉製新寶,大橫教主屠天更是以自身化做新寶之皿,這才解了燃眉之急,保住大橫之山。但大橫教衆失了一魂兩魄,只留二魂五魄在體內,是以從此變得不能老去,亦不能生育後代,更不能在陽光下活動,如行屍走肉一般了。這些言語,謝軒自是不能接受,但在這囚魔窟中有人給他說故事,也算是苦中求樂了。

身在囚魔窟中,不見日月,也不知是什麼時辰,謝軒此刻餓的以是不知東南西北,連自殺的力氣都沒有了!心想:“早前聽陸安師哥說過,在天災之年,百姓們吃不上飯,就吃些樹皮,小蟲之類,更有甚者,還互換孩子來吃,當時認爲師哥又在吹牛,現下看來應是不假了。若這時有老鼠跑過,就算有鑽心之毒,我也要抓來吃了!”

而同監牢那人似是斷了氣一般,只是坐着不動。謝軒忍不住問道:“前輩,他們爲什麼不殺了我們?而要折磨我們?”過了一會,見他不答,又嘆道:“也不知師孃和師伯他們怎麼處置我?其實把我處死,也不是一件壞事!要是在這裡關上幾十年才死,那可說不得了!”其實經過這幾日的相處,那人對謝軒卻也是有好感,嘆了口氣道:“小兄弟爲人不賴!若是不在這大牢之中,你我或可交上一交。我當年也如你一般熱情如火,但時間久了,也就磨沒了!”

這時,似有人摔倒了一般“嘭!嘭!”兩聲,從上層房間傳了過來,進而謝軒所在監牢正上方的石板被人扳了起來,登時一片燭火之光射了下來,照得謝軒張不開眼。等習慣了燭火的亮度,才見一個帶着面具之人正愣愣的瞧着跟謝軒同牢房的那人。謝軒隨他目光望去,但見那人蓬頭垢面,雙目深陷,但兩眼卻是十分有神。謝軒雖是與他同房多日,但牢房昏暗,此刻纔看清他面目。忽的,那帶面具之人對謝軒道:“謝兄弟快上來!”謝軒一聽,便知是大哥楊修先,大喜,立即爬了上來,登時感覺呼吸順暢,說不出的舒服。

而此時楊修先卻對那人道:“請問尊駕高姓大名?”那人聽了不知所以,只是擡頭愣愣的看着楊修先,若有所思。這時楊修先慢慢拿下面具,只見那人身體巨震,過了半響才顫聲道:“你我素不相識,快救了這小兄弟走吧!”謝軒在一旁看的不知所以,只覺兩人定然相熟。而此時楊修先卻顫聲道:“你我當日大關山一戰,打下來的友誼,難道澤山兄忘了嗎?”那人慢慢閉上雙目道:“今日能與兄再會,以是無憾,若楊兄弟還念當年情誼,就給我個痛快吧!好過在此受苦。”楊修先聽他話中淒涼無比,心中一酸流下淚來,哽咽道:“當年若不是澤山兄,我姓楊的哪有今日!無論如何都要帶了澤山兄一起走!”說着提劍躍下監牢,斬斷那人頸上鐵鏈。拉起那人,又一躍而出。

豈知那人掙扎道:“我現下不能使出一點功夫,你孤身一人如何能救兩人?我以是半死之人,何必管我?”楊修先不理,對謝軒道:“謝兄弟帶着澤山兄到山下歇馬停處等候,切記不可越過歇馬停,我去把看守牢房之人料理了,免得他們發現後叫嚷。”說着帶上面具,衝了出去。

謝軒也不知那人叫什麼,既然大哥叫他澤山兄,那我也叫澤山兄總不會錯。於是道:“澤山兄隨我來吧,大哥做事一向穩妥,定不會出岔子!”那人猶豫片刻,道:“我隨你去便是!”原來那人正是楊修先舊友,大橫教六十四堂之一,澤山堂堂主澤山亮了。

謝軒與澤山亮乘着夜黑,躡手躡腳的朝山下的歇馬停走去,只是二人腹中飢餓,身上使不出力氣,是以行動緩慢了些。途中雖遇到幾隊巡邏之人,但都有驚無險的避開了。兩人好容易走到歇馬停,躲到了停後的石碑處,等楊修先趕來。這時後方有人輕呼道:“軒兒!”謝軒一聽是師孃的聲音,大喜回頭,只見一個帶着面具之人站在不遠處,謝軒不顧一切的奔了過去,喜道:“師孃!”那帶面具之人正是清紅了。清紅卻是喜極而泣,哽咽道:“軒兒聽我說,此後你不可再回三嶽了,這裡有些銀兩,裡面還有一封信,是寫給大關山下清龍鏢局清總鏢頭的,那是我大哥,你先在這附近找個地方跺上他幾日,等風頭過了,便可去投清龍鏢局!切記不可再回三嶽山了!”謝軒見師孃如此,心中感動,也忍不住抽涕起來。

這時楊修先也以趕來,道:“師叔放心便是,我以打點好一切,只要能闖出兩儀大陣,自有辦法躲避那十萬守兵!”清紅雖是不捨,但也無法。點頭道:“我去引開守陣弟子,你們伺機溜走,無論後面發生什麼都不可回頭!我自有保命之法。”說着望了謝軒一眼,見他眼角含淚,又想他自今而後孤苦伶仃,卻也是無可奈何!搖頭輕嘆,便依依離去了。

謝軒見清紅離去,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又想起自己今後孤身一人飄落江湖,更感淒涼,忍不住大哭起來。澤山亮道:“只要活着就有再見之日,謝兄弟何必傷感?”楊修先亦道:“等過了風頭,兄弟若想回山探親,亦不是什麼難事!”這時只聽不遠處的陣眼傳來吆喝,刀劍之聲,衆人知道是清紅動手了,不敢遲疑,迅速往大陣之外奔去。不一會以是出了大陣,又奔了五里左右,三人才停下,楊修先事先在此處藏了十匹快馬和煙花等,此時將其中七匹馬上附了大石,以利刃刺馬股,那些馬兒吃疼,分朝南北跑去了,又放出煙火通知清紅他們已經逃出,也不敢查看清紅處的戰況,三人騎了快馬朝東方逃去。而何處有守軍,何處安全,楊修先自是查的一清二楚,要躲避他們,真是輕而易舉。而謝軒和澤山亮二人都自是暗攢楊修先做事滴水不漏了。

三人騎馬狂奔了一夜,連那馬兒都以累的口吐白氣,這纔來到陸家村,楊修先事先以在此處租借好了小屋,三人進門之後,迅速將馬匹牽入地下石室之中,又使人換過三匹新馬,朝北東南三方奔去,以做疑兵。這纔算鬆了口氣。而那五色小象早已被楊修仙送到此處,此時相見確是恍如隔世了,那小象竟在謝軒懷中扭來扭去,如同見了親人一般。楊修先又教人燒水造飯自是不在話下了。

而不高山上卻是炸了鍋,有人夜闖囚魔窟救走魔教之人,還打傷看守兩儀大陣的八十多名弟子,其中更有魏斌等高手,事後竟然找不到任何線索。當真是創派以來未曾有之事了。掌教龐百鬆,成柳震怒,連夜派出八路人馬,朝八方追出三百里,而發現馬匹蹤跡的三方,又各加派兩路。共一十四路人馬,一萬四千人連夜出發偵查魔教妖人蹤跡,清紅自然仍舊是詐病不起。

而此刻衆人都以是忙了一夜,各自回去暫歇不提。龐百鬆卻正和清陽宮智囊,討賊將軍劉宗武討論此事,劉宗武先道:“此事定與九源宮清紅有關,她本就極喜謝軒,此時謝軒出事,她卻不聞不問,大有問題。”龐百鬆沉思片刻,道:“但此事並無證據,難道我們先把清紅拿了,再慢慢找證據不成?那謝正名不來拼命纔怪。他夫妻二人在我中土幾無敵手,甚是不好惹。”

劉宗武卻是笑道:“並非如此,即使能借此事搬倒清紅,教主亦不可爲之。”龐百鬆奇道:“何解?”劉宗武道:“掌門可藉此機會大肆渲染魔教以滲透到中原內部,此事清紅雖知內情,但她心中有愧,必不會張揚。而天下百姓卻不知情,怎會不自危?又有羅忠這太師在朝,只要令其張榜天下,叫天下人知道教主乃是唯一能夠解救蒼生之人,到時教主不只是清陽宮之主,乃是天下萬姓之主也!”龐柏鬆大喜,隨即又憂心道:“可九源宮謝正明,清紅與太華宮成柳豈是易於之輩?況且他們手上又握有重兵,此計卻是難行!”劉宗武卻道:“不然!只要天下百姓歸心,教主便是天下萬派之主,他九源宮也好,太華宮也罷,手下之人不也來自民間?兩教教主又怎會明知民心所向,卻又逆天行事?”龐百鬆聽了大喜道:“此計甚妙!”二人又商量些細節不表。

卻說陸家村,地下石室之中。楊修先正看着謝軒,澤山亮兩人舉案大嚼,吃得甚是香美。其實楊修先也是一夜滴水未進,早以餓的不行,但他二人身上散發出一股類似食物腐敗之氣,聞之令人作嘔,楊修先便說什麼都吃不下了。本想讓他二人入浴後,三人再把酒言歡,但他二人一進屋就要吃要喝,楊修先只好順其意了。

等他二人吃好了,換上乾淨衣物,立時像換了個人一般,看得楊修先嘖嘖稱奇。心想“人靠衣裝馬靠鞍!”古人之言實是經驗得來!看這二人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如不是親眼所見如何肯信?到此時三人才能觥籌交錯,互道離別了。楊修先說了如何與清紅商議,如何詐稱大橫教來襲,如何請命前去查探,如何暗潛回不高山營救謝軒卻認出澤山亮等事一一說了,謝軒聽了又是傷感,又是感激。而謝軒,澤山亮兩人則說了囚魔窟之中的見聞,聽得楊修先亦是連嘆正邪兩道實難區分。三人又互道今後之打算,又都是暗歎造化弄人,大罵門派之別了。其實謝軒,澤山亮二人是有幸逃出生天,又吃了飽飯,自是心中暢快無比,而楊修先則是因能救出兩位兄弟,心中亦是高興,三人各個心中喜悅,是以都能盡興了。卻也不知謝軒今後將何去何從了。

第四回 囚魔第十四回 故地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八回 珍兒第五回 叛教第五回 叛教第二十回 身世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六回 天涯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五回 叛教第十六回 拜師第九回 天書第五回 叛教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七回 神僧第十回 守山第二回 神象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九回 天書第十二回 逃難第六回 天涯第六回 天涯第十回 守山第二回 神象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五回 線索第十回 守山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七回 惡靈第七回 神僧第二回 神象第十二回 逃難第十回 守山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六回 拜師第七回 神僧第十八回 珍兒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六回 拜師第八回 烙印第七回 神僧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二回 逃難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六回 拜師第一回 下山第十二回 逃難第一回 下山第八回 烙印第八回 烙印第五回 叛教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七回 惡靈第二十回 身世第七回 神僧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五回 線索第二十回 身世第三回 結拜第十五回 線索第一回 下山第五回 叛教第八回 烙印第十九回 重逢第六回 天涯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二回 神象第十回 守山第二回 神象第六回 天涯第八回 烙印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三回 傳功第八回 烙印第十五回 線索第十五回 線索第十四回 故地第十二回 逃難第五回 叛教第九回 天書第一回 下山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回 神象第十二回 逃難第四回 囚魔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三回 傳功
第四回 囚魔第十四回 故地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八回 珍兒第五回 叛教第五回 叛教第二十回 身世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六回 天涯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五回 叛教第十六回 拜師第九回 天書第五回 叛教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七回 神僧第十回 守山第二回 神象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九回 天書第十二回 逃難第六回 天涯第六回 天涯第十回 守山第二回 神象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十五回 線索第十回 守山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七回 惡靈第七回 神僧第二回 神象第十二回 逃難第十回 守山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六回 拜師第七回 神僧第十八回 珍兒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六回 拜師第八回 烙印第七回 神僧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二回 逃難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六回 拜師第一回 下山第十二回 逃難第一回 下山第八回 烙印第八回 烙印第五回 叛教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七回 惡靈第二十回 身世第七回 神僧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十回 身世第十五回 線索第二十回 身世第三回 結拜第十五回 線索第一回 下山第五回 叛教第八回 烙印第十九回 重逢第六回 天涯第二十二回 劫獄第二回 神象第十回 守山第二回 神象第六回 天涯第八回 烙印第十六回 拜師第十三回 傳功第八回 烙印第十五回 線索第十五回 線索第十四回 故地第十二回 逃難第五回 叛教第九回 天書第一回 下山第二十一回 噩耗第十一回 報恩第二回 神象第十二回 逃難第四回 囚魔第十一回 報恩第十三回 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