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鐵嘴螞蟻

這個問題就要提及我們的文化傳承了。

在現在有電腦、據說以後很可能還會出現光腦等等更加先進的……。

在電腦沒有出現的時候,有書籍。

但是在書籍沒有出現的時候,有什麼呢?

所以,在馬族存在的那個時候,人們的文化傳承是靠嘴巴,也就是所謂的“口口相傳”。

這樣老人家的效果就顯示出來了。

老人家畢竟見多識廣,相當於一本活字典。

因此在那個時候的馬族,只有老人家才能夠有發言權,所以在馬神廟的其他稱呼的前面冠名“老馬的”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是嗎?

天空的基本解釋是地球周圍的廣大空間。

天空的詳細解釋:1、謂天際空闊。”2、

日月星辰羅列的廣大空間。

天空的引申意思是活動空間。

而且由於馬族的老人家地位崇高,基本上都是屬於幹部級別。

所以,老馬的天空也可以解釋爲馬族的老幹部活動中心。

老馬的天空平日裡同時還是馬族的議事廳,那些馬族的老人家經常在老馬的天空裡面,討論馬族的一些發展大計。

因此老馬的天空的作用,相當於我們國家的人民大會堂。

只有在祭拜馬神的時候,老馬的天空纔會打開大門,讓馬族的男女老少進去老馬的天空,一方面是向自己崇拜的馬神祭禮,另一方面則是祈求馬神賜福。

……。

現在,在老馬的天空裡面聚集了好多好多的馬族的老人家,這些馬族的老人家正在討論馬族裡面剛剛發生的一件大事。

在馬族有一個勇士叫做馬一,意思就是馬族第一勇士。

這個叫做馬一的馬族勇士,長得高大威猛。

這個叫做馬一的馬族勇士,不僅僅是武功高強,乃是馬族的第一勇士。

這個叫做馬一的馬族勇士,口才也是一流的,與人爭論的時候是幾乎凡是爭論馬一必勝。馬一的這個特點其實很容易招人嫉恨。

因此馬族裡面有人給馬一取了一個綽號“鐵嘴馬一”,“鐵嘴馬一”的綽號很快在馬族的活動範圍人人皆知了。

但是在流傳過程中間發生了一點改變,就是“鐵嘴馬一”流傳了很多遍以後,“鐵嘴馬一”變成了“鐵嘴螞蟻”。

對於“鐵嘴螞蟻”這個綽號,馬一是非常非常的不痛快!

馬一能夠非常非常的痛快嗎?

按照馬一的原話就是,“鐵嘴也就罷了,誰叫咱口才好?說遍馬族無敵手呢?自古英雄招人恨!只是這個螞蟻的稱呼,咱就不能夠輕易接受了。咱馬一好好的一匹有着大好前程的千里馬,怎麼能夠變成一隻小小的螞蟻?”

爲了這個“鐵嘴螞蟻”的綽號,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鬱悶了好久。

吃啞巴虧不是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的個性,因此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開始尋找“鐵嘴螞蟻”的來龍去脈。

氏族社會時期的人們比較單純,有什麼說什麼,是什麼說什麼。

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沒有花費很多功夫,就把“鐵嘴螞蟻”這個綽號的始作俑者找到了。始作俑者就是第一個開始的人。【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據說,歷史上面還有一個關於始作俑者的故事。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着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裡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着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着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着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孟子的意思就是梁惠王就是樑國平民百姓苦難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最好的解釋其實是成語“罪魁禍首”。

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找到了那個“鐵嘴螞蟻”的綽號的始作俑者,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的火氣就上來了。

是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的氣量特別特別的小嗎?

在很多很多的馬族的人們的印象中,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雖然不是那種所謂的“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角色,但是同樣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根本不是那種量小的人。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馬一這位馬族的第一勇士怒火熊熊呢?

在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戰國時期魯國人。著有《孟子》一書。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爲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爲孔孟。有作品《孟子》流傳後世。

有一年,孟子到魏國的首都大梁遊歷。【遊歷就是到遠地遊覽;周遊考察。】

當時魏國的大王是梁惠王,即魏惠王,戰國時魏國的國王。因魏國的首都是大梁,故魏國亦樑國。

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也是好客之人,於是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便是大擺筵席請孟子吃飯。這個當然孟子的名氣也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如果每個人去大梁遊歷,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都有請客吃飯,那個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也是忙不過來不是?

吃了幾道菜,喝了幾杯酒以後。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就向孟子訴苦。

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那可真是夠盡心的啦!黃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饑荒,(我)便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饑荒,也如此辦。考察鄰國的政治,沒有哪個國家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並不因此而減少,我的百姓並不因此而加多,這是爲什麼呢?”

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說出來這樣一番話,便是一副傷心的模樣。

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能夠不傷心嗎?

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話裡面的意思是:我這樣好好的對待我的屬下的平民百姓,可是這些平民百姓就是不領情,所以我非常非常的傷心,但是真正最讓我傷心的事情,是那些平民百姓居然沒有告訴我原因就跑路走人,讓我連知道那些平民百姓之所以不領情的具體緣由都不知道,所以我傷心,非常非常的傷心,這個究竟是爲什麼會這樣呢?

看着當時魏國的大王梁惠王一副傷心欲泣的模樣,孟子心裡面有些想要笑,但是畢竟不好意思笑出來。畢竟“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軟”。吃了人家的酒菜,還要說人家的不是,好像有些失禮不是?而禮儀是儒家的基本功課。

那麼,孟子會怎麼做呢?

第119章 悲催(十)第269章 陳碩貞起義第174章 怯場第353章 天賜第231章 計劃生育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275章 方臘起義第240章 董仲舒其事第67章 閉月第141章 惱羞成怒第325章 紅顏一怒第107章 預兆第47章 望子成龍第103章 人多力量大第21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88章 母愛真偉大第362章 董家的兒子摸不得第39章 巧合第143章 文過飾非第24章 道可道第15章 不孝有三第205章 你有錢嗎第72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01章 祠堂第85章 老子傳道第143章 文過飾非第347章 飛燕來由第196章 穿着的重要性第271章 白蓮教第265章 黃巾起義第314章 借力打力第179章 逃亡第114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五)第61章 老子的出生地第28章 緊張第29章 解釋第333章 英布第225章 血流成河第115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六)第303章 張飛第59章 中計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22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83章 抱緊第26章 公說公有理第375章 祿星來了第231章 計劃生育第335章 山是什麼第192章 犯迷糊第140章 考覈董事第110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一)第365章 六招足矣第193章 班門弄斧第376章 壽星來了三百八十章 尼姑也有愛求點推收賞評第207章 這石頭可以嗎第139章 悲催(三十)第341章 楚漢之爭第277章 摩尼教第21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47章 情到深處悲更濃第153章 天生滴一對地造地一雙一百六十三章 事情大條了求點推收賞評第374章 福星來了第63章 沉魚第77章 死不見屍、活不見人第106章 事情的真相第217章 交情第308章 下有對策第144章 破罐子破摔第246章 法家第12章 七仙女大展神威第336章 風險與收益第159章 相思病第130章 悲催(二十一)第390章 皆大歡喜第284章 劉邦第158章 “義學”惹的禍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143章 文過飾非第284章 劉邦第98章 妙語解困局第149章 鬧洞房第327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56章 愛情佳話第42章 三生有幸第154章 神交第75章 奇觀第184章 粉面泛春第109章 告祖完成第240章 董仲舒其事第46章 替罪羊第79章 再見親人第244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一百六十三章 事情大條了求點推收賞評第122章 悲催(十三)第161章 愛情佳話的背後第217章 交情
第119章 悲催(十)第269章 陳碩貞起義第174章 怯場第353章 天賜第231章 計劃生育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275章 方臘起義第240章 董仲舒其事第67章 閉月第141章 惱羞成怒第325章 紅顏一怒第107章 預兆第47章 望子成龍第103章 人多力量大第21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88章 母愛真偉大第362章 董家的兒子摸不得第39章 巧合第143章 文過飾非第24章 道可道第15章 不孝有三第205章 你有錢嗎第72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01章 祠堂第85章 老子傳道第143章 文過飾非第347章 飛燕來由第196章 穿着的重要性第271章 白蓮教第265章 黃巾起義第314章 借力打力第179章 逃亡第114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五)第61章 老子的出生地第28章 緊張第29章 解釋第333章 英布第225章 血流成河第115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六)第303章 張飛第59章 中計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22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83章 抱緊第26章 公說公有理第375章 祿星來了第231章 計劃生育第335章 山是什麼第192章 犯迷糊第140章 考覈董事第110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一)第365章 六招足矣第193章 班門弄斧第376章 壽星來了三百八十章 尼姑也有愛求點推收賞評第207章 這石頭可以嗎第139章 悲催(三十)第341章 楚漢之爭第277章 摩尼教第21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47章 情到深處悲更濃第153章 天生滴一對地造地一雙一百六十三章 事情大條了求點推收賞評第374章 福星來了第63章 沉魚第77章 死不見屍、活不見人第106章 事情的真相第217章 交情第308章 下有對策第144章 破罐子破摔第246章 法家第12章 七仙女大展神威第336章 風險與收益第159章 相思病第130章 悲催(二十一)第390章 皆大歡喜第284章 劉邦第158章 “義學”惹的禍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143章 文過飾非第284章 劉邦第98章 妙語解困局第149章 鬧洞房第327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56章 愛情佳話第42章 三生有幸第154章 神交第75章 奇觀第184章 粉面泛春第109章 告祖完成第240章 董仲舒其事第46章 替罪羊第79章 再見親人第244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一百六十三章 事情大條了求點推收賞評第122章 悲催(十三)第161章 愛情佳話的背後第217章 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