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顧不得多想,郭掌櫃帶着人離了秦家,一路飛馳至瓜菜行位於崇塘的貨棧。
未做任何休整,已有訓練有素的夥計用最快的速度將二百六十斤白芹分成容易攜帶的等分,再分別用早就備好的厚氈子裡三層外三層的密封打包,裝入口袋背上馬背,由馬隊當即速遞進京。
以往瓜菜行也常用類似的秘法速遞水八仙進京,可卻都在夏秋兩季,這大冬天的遞運時鮮,卻還是頭一遭。
光是爲了這次打包,郭掌櫃已是示意底下的夥計們利用鄉間隨處可見的水芹作爲替代,練習了無數次了。如何密封如何保證成色,俱是一一作了調試的。
雖說天不湊巧,可這回還特地從京城調了經驗最爲豐富的鍋頭過來帶隊,一路上又早已安排了人手一路開道打點善後,馬不停蹄的日夜趕路,換馬不換人,日行三五百里不在話下。
只如此一來,所耗費的人力財力也就非常人所能想象了。
饒是郭掌櫃這輩子大事小情就沒有不曾經歷過的,舊年還在長江裡翻了一艘船,這會子看着領頭的鍋頭揚起鞭子發出清脆的破空聲,一匹匹快馬絕塵而去,只留下一道道滾滾黃煙,依舊長長吁了一口氣。
成敗,或許也就在此一舉了。
……
而此時秦家送走郭掌櫃一行,卻是闔傢俱是鬆了一口氣的。
自然也就有心思忙活其餘的事物了。
雖然天空仍舊飄着零星的小雨,可秦老爹與秦連虎幾個還是忙着下地鋤田,一是爲着去苗,二是爲着去草。
好在去年着實費了一番心血拾掇田地的,麥苗菜籽蠶豆等春花俱已返青,地裡的草籽經過耪地,雜草也不算很多。
花椒的全幅心思自然還是落在白芹上頭的。
看着水筧旁的那溜空地,時不時地就要同香葉上外頭挑些水芹回來種上。
這會子壅白芹自是不成的,可培育些種苗,優勝劣汰,留待下半年備用卻是正當時的。
至於家裡的女眷們,則在忙着供奉菩薩的功德事兒。
請菩薩回家供奉自然要擇了黃道吉日。
只之前正月十五這日家家戶戶都要祭祀,還要走百病、照田財、遊燈市,秦家也不外如是,卻是顧不過來。
秦老孃索性就把這日子順延至二月初一。
初一月半,這都是想都不用想的好日子。
又想着去年桑樹全部死絕,就算開春預備播種,這兩年內也養不得蠶了。索性趁着年後的這半月光景,把之前闢爲蠶房的那間屋子收拾了出來。
既是當初特地選來闢爲蠶房的,自然需得清潔清靜,向陽又沒有日頭直曬的屋子纔是,也正好適合供奉菩薩。
坐西向東的擺上了秦老爹親自打製的方桌,又擺上佛龕、香爐、燭臺、貢盤等物。
一間小小的佛堂也就大致有了兩分模樣了。
到了日子,提前三天闔家老小茹素淨身,又備下香燭素餅,還裁了兩塊紅布漿洗乾淨收在了簇新的提籃裡。
旁的還則罷了,家裡的小字輩哪裡理會這麼多。只茹素一則,卻是苦了這串兒小小子小丫頭了。
秦老孃長於鍋臺卻口味清淡,並不大喜歡濃油赤醬肥美甘甜的食物,但在茶飯上卻從來捨不得虧待家裡人,就更不捨得委屈了正在長身體的孫男娣女了。
這些日子以來,家裡頭不說頓頓有肉,卻也是天天都能見到葷腥的。小小子們都已是吃慣了這樣的茶飯了,全素能吃一天能吃兩天,吃到第三天上這脾胃就先受不了了,吃得再多也渾似沒有吃飽。
雖說家裡的這些個孩子再小也是被教導過規矩的,自然不敢在吃食上挑三揀四說三道四的,可只看下筷子的頻率就知道心頭所想了。
蒔蘿並茴香丁香三個小姊妹倒俱是無話可說,從來都是給什麼吃什麼,有時候還耳濡目染的就學會了縮縮筷子,把好吃的省給弟妹們吃。
花椒雖是個無肉不歡的,卻也到底不是小孩,也能忍耐。
唯有香葉,頭些天聽說要去觀音廟請菩薩,花椒打心裡有些緊張,她卻只以爲是出去玩兒呢,高興的不得了。卻沒想到盼了這麼些天,只頭一天吃全素就受不了了。
年後秦老孃與沈氏齊開始給她做規矩,除了三餐茶飯外,開始拘着她禁她的點心。只饒是如此,也只是不叫她時時刻刻點心不離手罷了,每日裡還是有兩頓點心給她解個饞的。
可蓮溪一帶四時八節的餅糕酥糖都重油重糖,還都喜歡用個豬板油。吃着全素呢,這些個葷點心自然就不能碰了,要吃也只能吃些淨素的點心。
偏偏香葉就是喜歡個重口味,並不喜歡這樣清淡的素點心。茶飯已是吃的不愜意了,點心上也不得遂心,嘴上不敢言語,卻一連三天都蔫噠噠的,就像剛剛斷奶的小娃娃似的。
好在三天光景,盼啊盼啊的總算是盼到了。
初一這日天剛矇矇亮,秦老孃就帶着準備妥當的闔家女眷往崇塘去了,就連備嫁的蒔蘿、年紀尚小的花椒香葉也都沒有落下。
一路上,看着東邊天際日頭漸漸升起,杜氏提着提籃都不禁雙手合十唸了句佛:“菩薩有靈,這雨可算是停了。”
雨水節氣至今已是快半個月了,春雨綿綿下足了一旬月。地裡的春花俱已返青,老百姓們卻又人心惶惶了起來了。
舊年的雨水可也是這樣下了就再沒收住的。
直下到前兩天好不容易放晴,大夥兒俱都鬆了一口氣,可昨兒白日裡又開始時不時地飄上幾滴零星的小雨,特地送了白芹去城裡的秦連虎和秦連熊兄弟差點沒能回來。
幸而今兒日頭又出來了。
只一連半月天無三日晴,路上依舊泥濘的很。
秦連鳳趕着家裡的牛車載着花椒姊妹幾個,老牛深一腳淺一腳的,隨着路上行人漸漸多了起來,挎着香袋一看就知道俱是去廟裡進香的婦道人家一簇簇地並肩而行,開始有相熟的鄉親故舊與秦老孃婆媳打招呼,牛車越走越慢。
花椒這一月來經常坐車,倒是有些適應這樣的顛簸了,眼睛一眨不眨地貪看着兩旁的青蔥春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