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程家和車家人的努力,酒坊現在工人們已經都各司其職的幹起了活。
而酒坊逐步也算是步入正軌了。
因爲程家開的工錢高,主家厚道,甚至酒坊還管一頓飯,大夥凡是來上工的,都沒有說不好的。
過去雖然也是釀酒,但那是爲了讓車掌櫃的酒樓復甦,能在建昌縣活下去,自家捎帶手的賺銀子,生意的主事人,其實還是車掌櫃。
但是自從元合酒坊真正的在永福村開建,這項生意也真正成了自家買賣。
程元卿可以說是爲了元合酒和酒坊勞心勞力。
在選拔工人方面,她堅持要用品行好沒二心的,現在基本看上去,在這方面工人們都做的不錯。
酒坊裡的活按人分派,哪個人適合做哪項工都有試用期,好的活自然有很多人搶着幹,工錢也高。
爲了公平,程元卿還制定了每季度的調薪機會,對自己現有工作成果認可,覺得能長薪水或者更進一步的,就可以和程時年提出申請,經過程時年的技術考覈,還有平時工友們對這個人平時工作表現的投票,工人有機會獲得漲薪水和調崗位的機會。
總之就一個原則,多勞多得。
Wωω•t tkan•℃o
凡是在元合酒坊踏實幹活的,程家不會虧待他們。
但要是有那些偷奸耍滑,每個月混點月錢的。
那不好意思,你就眼看着和你同期進酒坊的人工錢越拿越多,職位越來越高吧。
現在酒坊還在籌建初期,這類人程元卿還在觀望。
她希望這些人能在周圍人的影響下,自發的做出改變,那麼她就願意給他們這些人改正的機會。
畢竟目前酒坊裡的人,全都是永福村的村民,一個村子裡,程家這麼做也是幫扶他們,造福鄉里了。
對那些屢教不改的,程元卿打算後期推出末尾淘汰制,只是現在因爲大家多都剛開工,有好多事情都沒習慣。
等大夥慢慢認可了酒坊的經營模式,這些酒坊的規定會逐一推出。
懲罰晉升措施有了,程元卿也沒放過人文關懷。
對酒坊上工的工人,凡事家中有紅白喜事,銀錢不湊手的貧困人家,程家作爲家主,都會給封上一筆銀子。
這個年代,對紅白喜事是尤爲看重的。
不少莊戶人家,攢了半輩子的錢,就爲了給兒子說上媳婦,這和給媳婦家的彩禮有關,也反應了村民對喜事的重視和大操大辦。
也許一戶人家會在平時節衣縮食,但是在兒孫們的喜事上,是無論如何也要拿出像樣的飯菜的。
另外一樁,就是老人們的白事了。
出於對死亡的恐懼,永福村的老人們通常會在活着的時候就開始準備棺材壽衣。
一口好的棺材,價錢也不低,但是老人們通常也捨得花這個錢。
這裡都講究入土爲安,棺木作爲死後棲身的地方,那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口好的棺木,就能給老人們帶來莫大的慰藉。
同樣的,操辦白事的花費,甚至比給一個兒孫辦喜事花費還高。
在這兩件人生大事上,程家對於真正貧困的工人家,都會封一筆銀子,不說會操辦的多大,卻會給這樣的人應有的莊戶人家體面。
僅僅是這樣,已經讓工人們感恩戴德了。畢竟這樣的事,他們過去聽都沒有聽過。
而酒坊給他們的福利待遇,還遠不止於此。
家裡揭不開鍋的工人,程家有照拂,普通的工人也有好待遇。
他們在酒坊上工,每七天就可以倒休一天,而且不像別的作坊裡,休工的這一天,酒坊也給開銀子。
這在工人們的眼裡,簡直就是主家送銀子。
然而這些措施,也都是程元卿的初步設想,等以後慢慢酒坊步入正軌了,她還計劃給手下的工人們休年假、生育假。
而在工坊做滿多少年的老工人,她也不會讓他們老無所依,或者完全仰仗兒女生活。
酒坊還會按月給他們發一部分能夠養活自己的工錢,這也是爲能更好的增加員工對工坊的忠誠度,增強凝聚力。
這些構想,程元卿不準備一股腦的拋出,而是準備慢慢的一步步實施。
不過在家裡,對着程時年和秦氏、程元月,她卻沒有隱瞞。
“小妹這些點子太好了,光聽着,我都覺得可行!”程元月幾乎是程元卿的忠實支持者,每次程元卿有什麼點子她幾乎是想也不想的支持。
但是這回,程元卿對酒坊提出的管理意見,程元月卻是真心支持。
要照現在的話說,程元月的行爲確實是寵妹狂魔無疑。
有這樣的親姐姐,作爲過去是獨生子女的程元卿來說,一直覺得很幸運。
這點子好,不光主家仁厚,想必一心上工的工人們也能投桃報李,畢竟好好上工,他們的工錢就會相應提高,說不定還能謀個管事的位子。
在往後說,踏踏實實在工坊做二十年,也能老有所依。
如今永福村上了年紀的老兩口,都是仗着兒子家過活。
雖然兒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自個兒養大的,甚至兒媳婦,也都是他們給幫忙給說上的。
但是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日子久了總有摩擦。
老人在兒子兒媳面前,會越來越弱勢,有些人命苦的碰上不孝順的兒媳,在家還有那些會受氣的。
沒錢,就沒底氣。
他們要是能有這筆工坊給的養老錢,這老年生活肯定會和普通的老人大不一樣。
程時年在外頭做過工,他其實很能體會工人們的心理。
小閨女提出的這些想法,正是無形中把工人們的心思給算的全全的。
他和程元月,光聽着,心理就熱乎。
“這個好!咱們以後,就照着這個辦,我光聽着,就覺得心裡熱乎,要不是酒坊是咱家的,我也想去上工,而且我肯定得好好幹,爲了這麼厚道的主家,也爲了給自己掙個好前程!”
一家人都同意後,關於酒坊工人的管理章程當然少不了在和車掌櫃夫妻議一議。
車掌櫃在這方面,明顯比程家人都更有經驗些。
大的方向,車掌櫃夫妻都沒有異議,都說程元卿的主意正也好,他們白乾了這麼些年生意,也沒想到這麼好的點子。
最後車掌櫃還在具體的實施方面提了很多主意,補足了程元卿最初設想上的很多不足。
“這下好了,改名我就讓人刻個木牌,把現在定下來的規矩刻上,擺在工坊大門口,讓工人們都知道這些。”程元卿覺得章程差不多商議定了,就提議把這些酒坊的規矩張貼出去,讓工人門都看着,也口耳相傳起來。
大家都覺得可行,秦氏想着自己不識字,酒坊裡的工人也大都不識字,就又跟着說:
“大多都不識字的,咱可以請上一兩個識字的念上幾回,讓大夥都知道咱這的好條件!”
“嗯,阿孃說的也不錯,就這麼辦!”
兩家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就這麼商議定了酒坊的管理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