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門外地坪裡,小白躺在地吐着舌頭直喘粗氣,頭頂霧氣還未散盡,小玄蹲在一旁殷勤地替他捶捶肩膀、捏捏腿,小雨揮着手掌爲他扇風。
朱朱和天天站在一旁已經說起今天發生的事情。
“怎麼累成這樣?”季青燕拉着雲林趕到,看見這場面不禁詫異,“不是從長梅鎮過來的?”
“兩、兩個!”小白想伸出兩根手指頭,但已累得立刻放下了。
“我們是從鄰縣趕回來的,五百多裡地,收到你的召喚後立刻處理了那裡的事情回來了,還用了兩張加速符。”
小玄連忙幫着解釋。
“先回去歇歇,歇好了再去看看那十三個鬼嬰。”季青燕伸手一撈,把小白撈回了空間,小玄正抓着小白的手臂,也跟着進去了。
“你們也回去。”季青燕看向天天他們這邊,引路鈴只能兩邊互動,卻不能傳遞具體消息,大家不知道她召喚是因爲什麼事,一着急全回來了。
地坪裡只有季青燕和雲林了,她無奈笑道:“咱們回去吧。”
原本是要去村塾看鄭老太太情況的,現在小白他們回來了,當然是優先處理十三個鬼嬰的事了。
空間裡,等季青燕和雲林趕到的時候,小白他們已經圍在陣法外討論着。
“小燕燕,我感覺到他們的害怕了!”小白扭頭立刻拉着季青燕的手走到一處,卻是十三個鬼嬰裡最大的那個面前。
“似乎這個是源頭,但他們還不會說話,只是流露出恐怖和不安,我有感覺到,但也感覺到很強的執念。”
“能驅除煞氣嗎?”季青燕更擔心這個結果。這麼小的孩子,她不想太過探究他們的背景,但他們爲何會選擇附身鄭老太太,她又必須去調查。
“用桃核取代那些符,每天子時換一次,什麼時候幸運星不往外溢黑氣了,應該差不多了吧。”小白撓頭,他覺得應該是這樣子。
“好,今晚你弄些桃核出來,子時用。明天去趟長梅鎮,請林大爺調查原由,畢竟十三個鬼嬰不是小事。”
“好嘞!”小白爽快答應,卻又不滿地瞥着季青燕,“小燕燕!我要吃糯米排骨!記得包荷葉!”
原來小傢伙聽說今晚吃糯米排骨的事了,季青燕笑道:“知道了,我去摘荷葉。”
季青燕看着小夥伴們又是幾天不見,也不支使他們幹活,拉着雲林哥一起去了,外面沒有散步,在空間裡散步也是一樣。
不過走之前先泡了糯米,拿了排骨解凍。
當晚大家熱熱鬧鬧地吃着飯,嘰嘰喳喳地說着在外面巡鋪的事情,跟着出去見世面的小朋友說得驕傲得意,沒能出門的則聽得津津有味。
季青燕聽了會兒拉着雲林哥去睡覺,再聽下去她怕第二天也沒得睡。
第二天吃了早飯,小白拿火蓮取代了符紙,陣法威力一下強化了許多,而且黑氣瀰漫更盛,卻消失也快。
季青燕叮囑天天配合林春華調查這次事件。畢竟林春華雖然熟悉長梅鎮,卻已“死”太久,能接觸的人不多了。
而她不想太過依賴林家。
自然這次又帶了幾張培固元神的符去送給梅仙娘。
雖然季青燕熱衷賣符賺錢,但她同樣講義氣,既當梅仙娘是朋友,看不得朋友爲子嗣之事煩惱。
小白和小玄依然跟着天天出門,不過這次他們晚會回來。
雲林下地幹活去了,季青燕卻是拿着小帶着妹妹們去了河邊撈魚。如今家在河邊,想撈魚方便得很。
沒有特別下引魚咒,一個時辰多下了幾,還是撈了兩揹簍大大小小的魚來,如今正是魚汛期間,這魚不多也不少。
回到家後,季青燕揀大魚和小魚收拾了一下,裝了半簍揹着去村塾,經過菜地時和雲林哥打了聲招呼。
聽說是送些魚給先生們吃,大家也沒多想。
張先生最早來,有村裡送的乾貨,村塾也有一小塊地有村裡人幫忙種着,摘些蔬菜不成問題,想吃肉要到村口去買,想吃魚……真的只能靠村裡人送了。
如今建了飯堂但還沒使用起來,又有兩個先生帶家眷搬了過來,三家人是分開吃飯,正是缺菜的時候。
季青燕一路悠哉走到村塾時,正是課時間,課室裡傳來抑揚頓挫的郎郎讀書聲,她從側門進去直奔後院穿堂,穿過小庭院去了小跨院裡。
自然她要裝作不熟地請教了正在打掃院子的張元,由張元領她過去。張琪兒兒正帶着兩個小朋友在玩耍,看來大的那個已經成爲了村塾一員。
季青燕手還提着一隻小籃子,裡面放了早做出來的桂花糕,張琪兒聞到香立刻兩眼放光跑過來。
“燕子姐!你來啦!”小姑娘到過幾回雲家,也和村裡不少學童認識了,知道大家都叫季青燕“燕子姐”,便也跟着叫了起來。
“我沒來,桂花糕來了。”季青燕調侃她。
“哎呀,人家確實聞到桂花糕的香味兒了!”張琪兒小臉一紅,立刻說出實話。
“你娘呢?”季青燕不再笑話她,繼續問道。她知道張金氏負責村塾後勤,不知道這時候在幹嘛。
“和劉嬸子、楊嬸子在井邊洗衣呢。”張琪兒連忙要走,“我去喊她。”
“不用,我自己過去吧。”季青燕拿了三塊桂花糕出來分給她和兩個早在一旁眼巴巴望着籃子的小朋友,又把張元喊了過來分一塊。
張元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沒有推辭,道了謝接過去走開了。
季青燕往後院裡水井邊走去,一路沒感覺到異樣氣息,看來村塾裡很寧和。一般讀書之地有聖人光環,陰戾之氣相對淡漠一些。
後院裡婦人正說笑着已是熟識,季青燕走進院門不由愣住,沒想到鄭老太太也在這裡,不過手頭卻是在摘菜,也沒閒着。
三個婦人則是各自洗着自家的衣裳,看見季青燕過來都是一愣,隨即笑着打起招呼。
“青燕來啦!”張金氏最早搬來,也是和雲家最熟的人,在鄭劉氏和李楊氏還有些不好意思的時候,她已爽利地喊了起來。
有她起頭,大家纔敢喊“青燕”,不然怕冒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