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凌一農教授

第406章 凌一農教授

“訂規矩、立標準、重品控、留利潤;定規矩,要一碗水端平,對每個村民一視同仁;立標準,是對收購的農產品外觀、大小、品質、甚至成熟度統一標準,不達標的要麼不收,要麼就統一降價銷售;重品控,從收購、包裝、運輸銷售等環節要把握好,讓消費者拿到收上的產品沒有太大損耗和質量問題;留利潤,扶貧先扶己,要想幫助別人你必須得自己吃飽,給自己留足夠的利潤才能擴大生產、做大做強,纔有機會幫助更多的人,同時也要給農民留夠利潤,不能讓人家辛辛苦苦一整年,最後卻沒賺到錢!”李耒細細給邢書望解釋。

然後又用惠農扶持的洋薊出口項目做對比,“比如我們惠農在天南省搞的洋薊種植項目,收購的時候不管是誰家送來的,都不看人情一切拿質量說話,該是幾等品就是幾等品,該是什麼價就給農民什麼價!而且我們在收購後還會重新進行評定,要是發現收上來的產品質量和報上來的不統一,那就要追究收購人員的責任,我當年也是跟我爸一起去交過公糧的,很清楚裡面的門道。”

邢書望點點頭,他也知道過去收購公糧過程中的貓膩,檢測員往往喜歡壓低糧食品級檔次,一方面是爲了從農民那裡獲取好處,另一方面則是爲了賺取不同品級糧食的差價,公家單位都有的事情,民營企業肯定也避免不了。

好在惠農由李耒說了算,做事情沒有體制內那麼多顧忌,誰要是不服氣讓他滾蛋就是,所以要是採購人員報上來的產品質量比實際的差,那肯定是要受懲罰的,報上來的產品質量比實際的好也不行,因爲這麼做乍看起來是爲公司省了錢,然而卻打擊了種植戶的積極性,說不定明年再想收購這麼多的好產品就沒有了,那麼賣到國外的價格也會下降,這樣的話還是會影響惠農的利潤。

“只要我們做事公道,又有明確的標準,而且已經給種植戶傳達清楚,那麼他們爲了多賺點,就會按照我們的要求去做,穩定地給我們提供優質產品,可要是你爲了賺錢就開始糊弄,那老百姓也會糊弄你,最後這一行就做不下去了。”三聚氰胺奶粉不就是因爲這樣麼?

各個乳業公司爲了爭奪市場,忽視或者說是故意放鬆了對奶粉質量的管控,以求獲得更多的奶源,散養戶便有樣學樣開始給牛奶裡面加三聚氰胺,奶站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起來他們短期內多賺了錢,可一旦事件曝光,迎來的就是整個行業的崩塌,甚至還連累了其它品牌,國產奶粉一時間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種影響直到十多年後還未全部消退。

“另外要提高農產品的標準,也不只是種植戶的工作,我們惠農還做了許多事情,首先從國外購買優質洋薊種子,組建育種團隊進行本土化實驗,等他們摸透了再由技術推廣人員挨家挨戶教授種植戶如何種植,要不然咱們天南省的農民可沒種過洋薊,怎麼知道怎麼種?”

“其次爲他們提供質量合格的化肥、農藥,以保證這批洋薊不會因爲使用了不合適的化肥、農藥而導致減產或者質量降低.”想要種出高品質的農作物,不是光下苦力就行了的,這裡面牽扯到很多問題,有些是農民自己就能解決的,有些則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這時候就需要惠農出面解決了,不光是在天南,惠農在XJ、東北等地也是這麼做的,所以不管是番茄醬、洋薊,還是大米、麪粉,惠農的產品都保持了相當高的質量統一性。

許多農業公司都做不到這一點,所以他們的產品質量就有些參差不齊了,消費者購買的時候也只能碰運氣。

“品控方面我們惠農一直做得很不錯,這裡就不多說了。”因爲這件事的責任大多都是農企的,和農民沒多大關係,“最後再說利潤,我們惠農很少打價格戰,好產品就值這個價,那怕是出口也一樣,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這句話雖然不是真理,卻也反映了一定現實。”

“同時高價也是質量的保證,聽說咱們天南的洋薊能出口創匯後,也有不少地方開始模仿,現在外匯吃香麼!他們爲了能把產品出口到國外,就主動找到外國經銷商降價銷售,一開始確實對我們的銷售產生了一些影響,畢竟誰都喜歡賺更多的錢,有便宜貨爲啥不要?但是沒過多久,那些經銷商就都回來了,因爲那些產品便宜是便宜了,但質量不好,同一批產品裡面也是好的好壞的壞,遠沒有我們這麼統一,所以最後他們還是出原來的價格找我們訂購,其它地方的產品就算便宜也沒人要!”

“當然,這也因爲洋薊是高端蔬菜,利潤空間比較大,如果換成普通產品,那結果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我們的售價高,給農民的收購價也高,這也公司和種植戶都能從中獲利,大家都有積極性,如此以來合作才能長久,有些公司把種植戶壓榨地太狠,沒給他們留下充足的利潤,種植戶就沒多少積極性了,交上來的產品也是不斷下降,甚至乾脆就改種其它作物,好多明明很不錯的項目就因爲農企的短視而做不下去了!”李耒一攤手,這樣的公司還真不少。

“哎,其實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但是我們國家現在的政策還不允許啊!”說到這裡,李耒嘆了一口氣,儘管惠農做得已經很不錯了,可跟歐美髮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

“就是你最近一直在忙活的金融配套體系?”邢書望知道他最近做了些什麼,所以馬上就領會到了,“由保險公司來給農戶提供保險確實有利於減少農民的風險,而農業類貸款也能降低門檻!保險的事情我暫時沒辦法解決,不過可以讓省投公司給你們惠農接洽,等上級允許的時候,在新成立的保險公司入一股。”

“銀行貸款倒是可以稍微放寬一點兒,你把你和民生、信合合作的養殖貸相關資料給我一份,我仔細研究下,然後把信合的人找來開個會,先選幾個地方搞試點,如果試點成功,再進行推廣!”邢書望的執政手法還是比較穩健的,並沒有一聽說那個項目好就馬上上。

他的基層工作經驗非常豐富,很清楚政策在推廣執行過程中都會遇到地域性問題,養殖貸在其它地方做得不錯,可要是改成農業貸在天南省推廣的話,究竟能不能適應還不好說,所以要進行試點。

“還有洋薊種植項目的資料也整理一份,我也研究研究,然後把相關領域的企業召集到一起開個會,好好學習下你們惠農的先進經驗!”問題既然找到了,那就開始想辦法解決,希望那些企業能認真學習這些經驗,把自己的項目做好。

倆人繼續聊了下去,邢書望現在是剛剛擔任政府一把手,正是雄心壯志想要做事的時候,而天南省工業基礎薄弱、種植業發展條件不足,唯獨養殖業還比較拿得出手,於是他自然而然地聊起了這個問題,“小耒,你覺得我們天南要大力發展養殖業,還需要做那些工作?”

“首先開始科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在農業上同樣適用!和美國、荷蘭等畜牧業大國相比,我們在畜牧領域的投入遠遠不夠,他們在育種、牧草、飼料、養殖、防疫、加工、存儲、運輸等等,幾乎整個流程都領先我們!所以想要把天南省的畜牧業搞好,就必須加大在這方面的投資,讓省農科院牽頭,把省內所有研究機構都組織起來,加強全流程的研究投入,然後從育種到存儲運輸,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趕上他們!”李耒脫口而出。

“這可是要花不少錢啊!”邢書望皺起了眉頭,他當然知道這些事情的重要性,但是現在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而天南省每年又只有那麼一點收入。

“這個我們惠農可以幫忙,提供一些資金還有設備方面的幫助,這裡面有些是無償的,有些則需要簽署正式的商業合作協議,保證研究成果歸惠農所有!”李耒願意扶持,但也不會純粹地做好事,在商言商,惠農也有自己的利益。

“這個沒問題,只要天南省的畜牧業能搞起來,最終受益的還是天南的老百姓!”邢書望馬上答應下來,在河陽和鹿鄉,李耒已經多次證明了這種合作模式的可行性,他完全沒理由拒絕,而且除了惠農,天南省也找不到其它願意出這筆錢的合作伙伴了。

“還有就是政策和稅收方面的優惠,尤其是那些不必要的繁瑣手續,現在南邊以及沿海幾個省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天南還需要進步!”畢竟是自家親戚,而且又不是在公共場合,所以李耒說話便直接了些。

“這是應該的!”邢書望雖然此前一直在內陸省份工作,現在又到了邊疆省份,但是他的思想卻不保守,而且此前去南方考察過很多次,確實知道這些對於促進商業活力的重要性。

接着李耒開始說具體的執行層面,“咱們天南省雖然有豐富的草原資源,但草原的承載能力畢竟有限,所以要對養殖牛羊的總數做一個限定,如果放任不管,這些草場很快就會因爲放牧過度而退化;至於更多的牛羊,可以通過治理沙漠擴大草場面積來解決。”

“嗯,我們天南省一直在把治沙工作當成重點,三北防護林的種植也一直在進行!”這也是邢書望的工作內容。

“三北防護林工程確實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但是也不是十全十美,比如在具體樹種的選擇上,就存在一定問題。”林業也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李耒腦海中也有相關資料,“比如大面積種植楊樹就不太可取,一來樹種太過單一容易引來大量的天敵來侵襲,二來楊樹對地下水的消耗極大.”

這件事在林場主跪地求水事件中早就被分析爛了,不過想要改變這種做法並不是幾句話就能解決的,所以李耒很快就換了話題,“咱們天南省有些沙漠並不在三北防護林種植範圍內,治理這些地方的沙漠應該可以選擇一些比較靈活的方法,我在胡建的時候,認識了一位菌草專家林佔熺教授,他培育的巨菌草不僅能治理沙漠,還能當做牛羊飼料使用,甚至還可以拿來種蘑菇!”

“要是能在沙漠邊緣地帶種植,或許能提高天南省的牛羊數量承載能力!”牛羊不光能吃牧草、飼料,同樣可以吃菌草,菌草養牛養羊在後世許多地方都獲得了成功,要是能在天南省種植,那就可以多養一些牛羊了。

哎,還是沒有潘帕斯草原那麼好的條件啊,要不然哪用得着費這麼大的工夫,李耒暗暗嘆了口氣。

“哦?你給我介紹介紹那位林教授,然後看看能不能把他請過來指導指導咱們?”邢書望連忙問道。

李耒便給他介紹起來,這位林佔熺教授其實就是《山海情》裡凌一農教授的原型,他從八十年代開始研究菌草種植技術,幫當地減少了大量森林砍伐,同時讓當地老百姓通過菌草養殖蘑菇掙到了錢。

其後他又開始研究菌草治沙技術,惠農對這些研究進行了資助,所以李耒跟他很熟,現在林教授應該在《山海情》裡的閩寧鎮帶領馬得福、水花他們種蘑菇呢。

“這樣的專家正是我們天南需要的,你看能不能儘快把他請過來?”聽完了林教授的事蹟後,邢書望連忙說道。

“沒問題,今天有點晚,明天我就給他打電話,要是他不來,我就過去請!”

(本章完)

第206章 工藝路線第427章 工作做在前面第345章 靚女先嫁第409章 奶牛育種第421章 種肥同播第250章 託卡耶夫第393章 站穩腳跟第452章 對賭協議第238章 登海種業第125章 牟其中第86章 羣策羣力第194章 火腿腸第305章 包地第7章 超哥第390章 十字路口第369章 褚時健第204章 風往那邊吹第177章 我出錢給你拍第376章 海水稻第254章 好人有好報第467章 你來我往第379章 國退民進第8章 又一位大佬第368章 椰子研究所第26章 三夏第120章 打架?我這兒有專業的第159章 多用拖拉機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225章 砸錢第51章 再等半小時第22章 老司機和Beyond第304章 團場第228章 新時代的麥客第269章 集團公司第395章 惠農的企業價值觀第371章 互聯網的曙光第143章 自費留學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255章 深市開業第383章 試用第416章 有限多元化第225章 砸錢第106章 體制內的好處第175章 電視廣告第359章 利樂包裝第143章 自費留學第24章 回家收麥子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412章 接盤第2章 你還是太年輕啊第137章 快車道第203章 張江養雞場第78章 海南車第9章 去撈錢第313章 榜單公佈第418章 許大茂的下崗再就業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85章 推銷第396章 房地產第65章 這是給你的第266章 新產品第385章 測土配方施肥第393章 站穩腳跟第61章 再回特區第375章 另闢蹊徑第203章 張江養雞場第171章 佩裡西奇第369章 褚時健第205章 山梨酸鉀第71章 高工資第294章 分道揚鑣第479章 體壇富豪羅納爾多第87章 免費派送第157章 863計劃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130章 真大佬第149章 超聲波第220章 本山第317章 核心技術第56章 希望第403章 洪水來了第118章 要政策(求首訂)第266章 新產品第275章 開會第472章 糧油協會第10章 我來應聘第417章 規劃第91章 要不去看場電影?第323章 王海第466章 實地考察第363章 都是聰明人第395章 惠農的企業價值觀第327章 豪門恩怨第17章 厄爾尼諾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82章 階層躍遷第291章 稻花香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205章 山梨酸鉀第166章 《醜陋的中國人》
第206章 工藝路線第427章 工作做在前面第345章 靚女先嫁第409章 奶牛育種第421章 種肥同播第250章 託卡耶夫第393章 站穩腳跟第452章 對賭協議第238章 登海種業第125章 牟其中第86章 羣策羣力第194章 火腿腸第305章 包地第7章 超哥第390章 十字路口第369章 褚時健第204章 風往那邊吹第177章 我出錢給你拍第376章 海水稻第254章 好人有好報第467章 你來我往第379章 國退民進第8章 又一位大佬第368章 椰子研究所第26章 三夏第120章 打架?我這兒有專業的第159章 多用拖拉機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225章 砸錢第51章 再等半小時第22章 老司機和Beyond第304章 團場第228章 新時代的麥客第269章 集團公司第395章 惠農的企業價值觀第371章 互聯網的曙光第143章 自費留學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255章 深市開業第383章 試用第416章 有限多元化第225章 砸錢第106章 體制內的好處第175章 電視廣告第359章 利樂包裝第143章 自費留學第24章 回家收麥子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412章 接盤第2章 你還是太年輕啊第137章 快車道第203章 張江養雞場第78章 海南車第9章 去撈錢第313章 榜單公佈第418章 許大茂的下崗再就業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85章 推銷第396章 房地產第65章 這是給你的第266章 新產品第385章 測土配方施肥第393章 站穩腳跟第61章 再回特區第375章 另闢蹊徑第203章 張江養雞場第171章 佩裡西奇第369章 褚時健第205章 山梨酸鉀第71章 高工資第294章 分道揚鑣第479章 體壇富豪羅納爾多第87章 免費派送第157章 863計劃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130章 真大佬第149章 超聲波第220章 本山第317章 核心技術第56章 希望第403章 洪水來了第118章 要政策(求首訂)第266章 新產品第275章 開會第472章 糧油協會第10章 我來應聘第417章 規劃第91章 要不去看場電影?第323章 王海第466章 實地考察第363章 都是聰明人第395章 惠農的企業價值觀第327章 豪門恩怨第17章 厄爾尼諾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82章 階層躍遷第291章 稻花香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205章 山梨酸鉀第166章 《醜陋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