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整年中國大豆產業乍看起來似乎風平浪靜,甚至還有好消息,首先全國大豆豐收,總產量提高到近一千七百萬噸,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與此同時,大豆進口總量不升反降,從2001年的一千三百萬噸降低到去年的一千一百萬噸,國內豐收,對進口的依賴減少,看上去似乎是好事。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因爲在進口減少的同時,國內大豆壓榨能力卻在迅速攀升,2000年我國大豆日壓榨能力不足7萬噸左右,年加工大豆能力在2000萬噸左右;到了去年大豆日壓榨能力已經超過13萬噸,年加工大豆能力接近4000萬噸,兩年時間就翻了一倍。
國內大豆壓榨工廠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上千家,新增的大豆壓榨工廠大多分佈在沿海港口附近,他們通過購買進口大豆,然後榨油生產植物油和豆粕出售,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對食用油和肉蛋類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所以生產出來的豆油和豆粕壓根不用愁銷路。
只要能生產出來,馬上就有人要,市場需求極其旺盛,銷售價格長期居高不下,這讓榨油成了暴利行業,那怕是借高利貸建廠,也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賺到錢,還清款項還有剩餘,所以吸引了大量投機者涌入這一行業,紛紛採取合法或者不合法的手段來建廠、收購大豆榨油。
根據惠農的研究部門分析測算,以現如今的發展速度,到2004年我國大豆日壓榨能力就能超過20萬噸,年加工大豆能力也會超過6000萬噸;從2000年開始,幾乎每年都能增加一千萬噸的大豆壓榨能力。
但是建廠容易,種植大豆可就沒那麼簡單了,2002年全國大豆總產量和總進口量加起來也纔不到四千萬噸,如果真以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到2004的時候,就會出現兩千萬噸的大豆缺口,會有大量工廠面臨着沒有大豆可用的現象,這些工廠爲了爭奪大豆,必然會採取提高收購價格的策略,這就剛好正中四大糧商的下懷,他們肯定會把價格擡得更高。
有關媒體在做相關分析的時候,給出了自己的判斷,他們認爲今年的大豆進口量如果超過1400萬噸,國內大豆市場將保持低迷狀態;如果進口量低於1200萬噸,大豆及其製品市場價格仍將劇烈變動。
但實際上,今年的大豆總進口量一下就從去年的一千一百萬噸飆升到超過兩千萬噸,幾乎翻了一倍,而價格不僅沒有保持低迷,反倒一路攀升,漲到了那些榨油廠都要虧本的程度。
這些榨油廠抵禦風險的能力非常差,因爲這些廠子規模通常都很小,每天能壓榨一百噸大豆的就算是大廠了,大多數都是日壓榨能力幾十噸,甚至只有十幾噸的小廠子,超過一千噸的放眼全國也是屈指可數,只有魯花、中糧、益海嘉裡等區區幾家而已,同時嘉吉在南通投資了一家日壓榨能力超過五千噸的大型榨油廠,只是現在還沒有建成投產。
這些榨油廠都是跟風想賺快錢的,他們既缺乏資金實力也沒有足夠的技術水平,倉儲能力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沒錢也不願意囤積大量的大豆,反正港口經常有裝滿大豆的散貨船過來,需要大豆的時候直接去港口拉貨就行了,所以一旦遇到風險,他們肯定是最着急的。
“哎,好言難勸該死的鬼啊,四大糧商都要收網了,他們還一個勁的往裡竄!”李耒看到這些數據連連嘆氣,這就好比魚塘裡的魚,光瞅着捕魚者下的窩子裡面有好吃的了,卻沒注意到人家把絕戶網都張好了,就等着他們進去了。
“把這些數據和你們的判斷交給張修,讓他在趕一篇文章發出來,提醒投資者留意榨油能力過剩、大豆供應不上的問題!”李耒吩咐道,雖然這些人不值得同情,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秘書趕緊把這些信息記下。
《糧食戰爭》出版後,得益於此書的高質量和各大網絡公司的全力推廣,很快就成了暢銷書,張修也一躍成爲全國最紅的作家,就好比前兩年的餘秋雨一樣,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各種電視節目也紛紛邀請他出鏡。
這麼好的宣傳機會李耒自然不會放過,於是又給了張修一筆錢,讓他在接受採訪、上節目的時候提醒大家注意糧食安全問題,他每次上節目都要把四大糧商的發家過程中的狠辣手段選幾樣細細講述,導致在本國都沒多少人注意的四家跨國巨頭,在中國竟然成了一度能和微軟、可口可樂相提並論的知名企業。
張修也曾經多次提醒大豆行業面臨的危機,也有一些人聽進去了,放棄了投資榨油廠的打算,但是其中還有一批人,原本已經放棄了,結果看到別人開榨油廠幾個月就回本開始盈利,他們又忍不住罵張修耽誤自己掙錢了,趕緊放棄別的項目,又去搞榨油廠了。
爲此張修也沒少捱罵,但是他絲毫不改初衷,依舊按照李耒的吩咐,到處提醒大家要警覺、要謹慎,一來這麼做可以引發爭議,對文人而言爭議從來不可怕,有人罵他那就有熱點,有熱點就可以維持自己的熱度;二來李耒還源源不斷地在給他錢呢,既能掙錢還能維持熱度,這麼好的事兒哪找去!
在網上,張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也吵個不停,支持者認爲數據就擺在面前,大豆肯定會出現大量缺口,一旦這個缺口擴大到一定程度,那麼漲價就成了必然的事情,這些投資榨油廠的人遲早會捱上一刀。
反對者則認爲全球大豆產量這麼高,去年就已經接近兩億噸了,而且還在以每年一千萬噸的速度增加,中國明年的大豆缺口還能超過一千萬噸去?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人還沒這麼有錢!
至於四大糧商控制大豆更是無稽之談,美國大豆產量雖然佔了全球總量的三成以上,但巴西也不比他們少多少,阿根廷也超過百分之十五,中國接近百分之十,再加上玻利維亞、烏克蘭、巴拉圭、加拿大、烏拉圭等國,全球大豆分佈還是比較鬆散的,不可能被區區四家公司控制住。
雙方你來我往掐個不停,其中不乏破防後直接爆粗的,但引用資料數據進行辯論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這就是互聯網初期勝過後期的地方了,要是等到十來年後,誰有查資料翻數據的耐心?直接扣帽子就得了。
李耒不光通過張修發言,他也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提醒大家注意,自從2000年之後,他就取代了榮老爺子,連續幾年佔據全國首富的寶座,而且他本身還是從事農業的,榨油和豆粕都是惠農的重要業務板塊,這樣的人出聲肯定比張修更有說服力。
但是,依舊有人表示懷疑,陰謀論者說惠農旗下有魯花這樣的食用油上市公司,那他肯定不希望大家投身榨油行業,和魯花爭奪原材料以及成品市場,於是他們便在網上諷刺道,你李耒靠着榨油當上了全國首富,難道我們想跟着喝點湯都不行?你總不能吃獨食吧?
你要是不看好大豆行業的前景,幹嘛讓魯花不斷在各地開設分廠,提高榨油能力?那些小廠一天頂多能榨百八十噸油,你們魯花最新的分廠要上的可是日壓榨能力超過五千噸的大型生產線啊!
這話說得確實沒錯,雖然大豆行業馬上就會迎來異常大風暴,但從長遠來看,中國對大豆油和豆粕的需求還會不斷提升,所以魯花在這時候擴大生產規模也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
但這件事魯花可以做並不代表那些小企業也可以做,所以李耒也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直接回復,“魯花有抵禦風險的能力,那些小企業沒有!如果遇到大豆漲價或者緊缺,魯花可以依靠跟外國供應商簽署的長期協議,以及自己的庫存來規避大豆漲價帶來的風險!”
“這是小型榨油廠所不具備的,外國供應商不會和小企業簽署長期供貨協議,他們採購大豆基本都是現貨交易,人家說漲價他們只能接受;而且也沒有庫存,要是貨船在海上遇到風浪晚到港幾天,他們就得停產,這些小企業沒有根基,風稍微大一點就會抗不過去!更何況馬上要來的可是前所未有的大風暴!”
有人認真考慮李耒的話,覺得說的有道理,別看自家榨油廠現在似乎是烈火烹油一片紅火,但要是真遇到問題,他們確實沒有抵禦這些風險的能力!於是有那意志堅定的,馬上把自家廠子出手套現離開,現在大豆榨油行業正火,今天放出風聲說要賣廠,晚上就有人開車拉着現金過來購買!
可惜這樣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人依舊抱着僥倖的心理,覺得這門生意可以長期做下去,就算將來有什麼問題,只要機靈點趕緊跑就對了,肯定有比我更傻的人接盤。
除了私人渠道,官方也在陸續發佈類似的消息,農業部、中糧、中儲糧等相關機構都先後發佈了預警消息,這些也提醒了一些人,可依舊無法改變榨油能力迅速增加的現狀,沒辦法,如今這門生意實在是太賺錢了。
這就跟在16/17年的時候,提醒大家不要投資房地產一樣,大家都只看到房地產市場的火爆,誰又能想到幾年後就一片哀嚎了呢?
而且最關鍵的是,中國對大豆油和豆粕的需求肯定會繼續增長,這一點不管李耒還是官方都無法否認,既然如此,那爲什麼就不能投資榨油廠呢?四大糧商再厲害,還能跟國家抗衡?這是許多人的想法。
然而很多時候,幾家公司聯合起來,確實可以讓一些國家吃虧,那怕是中國這樣的大國也不例外;四大糧商圍剿中國大豆算是一個案例,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三家鐵礦巨頭擡高鐵礦石價格又是一個案例。
李耒和中儲糧、中糧等相關企業領導碰面開會的時候,說起這些事情也只能搖頭苦笑,抵禦風險能力最強的幾家企業膽戰心驚,生怕自己的準備做得不充分,而那些幾乎沒啥風險抵抗能力的小企業反倒一擁而上,這也太不正常了。
但是大家轉念一想,在人類商業歷史上,似乎這種情況纔是常態,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總是大機構跑的最快,而那些小機構則紛紛成了炮灰,因爲大家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他們也只能儘量做好自己的事情,李耒繼續在世界各地偷偷採購大豆,中儲糧繼續爲他騰出新的倉庫好儲藏這些倉庫,中糧和惠農一起在國內期貨市場上跟四大糧商鬥得熱火朝天
現在王佳芬已經接替王德勝成爲完達山的新掌門人,李耒把這一塊放心地交給她去負責,自己則抽出大部分精力用於這場大豆戰爭的籌備工作,現在多囤積一噸大豆,就等於在戰場上多了一發子彈,手上的子彈越多,將來獲勝的希望就越大。
至於其它事業部的工作,也都有可靠的負責人負責,李耒只需要稍微關注下就行,但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小插曲,還是干擾了李耒的備戰。
之前來惠農總部拜訪過李耒、請李耒幫忙申請貸款的大午集團董事長孫大午出事了,他被有關部門抓捕,罪名就是當初李耒提醒過他要注意的“非法吸收公衆存款!”
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媒體的廣泛報道,並且在商界也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學界、法律界就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時間孫大午被捕成了熱點話題。
因爲之前跟孫大午打過交道,而且同樣從事農業生意,所以許多媒體都找到李耒,詢問他對此事的看法,大午集團也給李耒打來電話,想請他幫忙把孫大午救出來。